潁川陳氏出身寒微,為什麼卻能與大貴族潁川鍾氏、荀氏平起平坐?

2021-02-07 陳氏在線


揚正氣  傳家風 鑄族魂

團結中華陳氏宗親  凝聚天下陳氏力量

來源:知乎 作者:伶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潁川陳氏興起於陳寔,在陳群手裡發揚光大,成為魏晉時期的一等高門。至陳泰死後潁川陳氏中道衰落,但衣冠南渡的主要家系也頑強的一直保存了封爵承襲一直到劉裕代晉,而留在北方的分支在北魏孝文帝定天下族姓的時候竟然被定為潁川首姓,可見潁川陳氏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了。唐長孺先生認為,士族基本上全起源於後漢的世家大族,但並不是每一個世家大族都能成為曹魏的世族和兩晉的士族,所以潁川陳氏的興起不是偶然的。那麼問題來了,潁川陳氏出生寒微,他是憑什麼一躍成為一流高門,融入士族行列,能與潁川大貴族鍾氏、旬氏平起平坐的呢?


潁川陳氏興起的過程主要是就是陳寔、陳紀、陳群、陳泰。陳寔是後漢晚期時候的人,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世傳經書、壟斷仕途的世家大族和注重品性道德的清議了,社會雖然重家世,但輿論更重儒學才幹,和品性高潔。也就是說,靠儒學出仕從寒門變成大族的的上升通道並沒有封死。陳寔雖「出於單微」,但少年時任勞任怨、有志好學,被縣令賞識而送到了太學讀書,從而獲得了士人的身份。也就是從此,陳寔開始進入了一生的名士路線。


陳寔在地方任職的過程中,以德為政,名聲極佳。重德行,道德為天下楷模,「荷天下重名」。「修德清靜,百姓以守」見其行,梁上君子見其仁。與一般名士不同的是,雖然他品德高雅,但並不迂腐,眼光獨到,頭腦靈活。第一次黨錮之禍自請入囚,贏得士人階層的廣泛尊重。後來在宦官與士人日趨尖銳鬥爭時,獨自弔唁張讓的父親,緩和了雙方的矛盾。而他又是當時的士人領袖大將軍竇武的手下,官位雖然不高,但往來的都是李膺、李固、鍾皓、荀淑等名士。在重名德的後漢,積累了足夠的名聲和政治資本。從而開始形成了潁川四長鍾皓、荀淑、韓韶、陳寔的說法。


陳寔以儒學和德行名重天下的同時,還與其他潁川世家大族荀氏、鍾氏互相聯姻,結成同一股地域政治集團,也就是後來曹魏集團內部僅次於諸夏侯曹的汝穎集團前身。所以後來陳寔死時,能諡文範,司空荀爽、太僕令韓融執子孫禮,因為他們按身份本來就是與陳寔同輩相交的潁川士人後輩。


第二次黨錮之禍,士人被殺被廢,殘存的名士和其家族挺過來之後想要重新出仕,需要一個家族名望聲譽良好,依然在前臺出仕的家族延續社會關係。而曾被張讓多有保全的潁川陳氏就符合這樣的角色。連兇殘暴戾如董太師,也拜了陳寔的兒子陳紀為五官中郎將,後來升為尚書令。至於世家大族領袖,五世三公的袁紹,也拜陳紀為大鴻臚。這個時期,潁川陳氏完成了從地方世家大族向中央世族的轉化。


陳紀官至大鴻臚,與父親陳寔、兄弟陳湛並稱三君。「兄弟孝養,後進之士皆推慕其風」。董太師最兇猛的時候想要遷都長安,陳紀直言進諫「謙遠朝政,專精外任」,後來見天下將亂,自請外任平原相。大概是這個時候,認識了時任平原令的玄德公,後來先主還多次向其請教亂世之教。在《後主傳》裡有「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紀)、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的記載。


陳群則是潁川陳氏發展成高門的最關鍵人物,也是在形式上開啟了士族時代的關鍵人物。年輕的時候就折服過讓梨的孔融,後來先主在豫州的時候,陳群第一次出仕,曾經勸住先主不要接手陶謙的徐州。先主敗後,陳群避亂隱居,直到潁川系領袖荀彧推薦,和荀攸、鍾繇等人一起投靠了曹吉利陣營。世子曹丕極為敬重陳群,以朋友禮相交。魏王曹丕升級成了魏文帝,接受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從而開啟了整個士族時代。這個時候,整個強大的世族階層都要感激陳群。至曹丕死後,託孤的三位重臣就是曹真、司馬懿和陳群。陳群最後官至司空,錄尚書事,封潁陰侯。


陳群兒子陳泰的時候,已經儼然是天下世族領袖。但陳泰其人更多在軍事方面建功,兩次擊退姜維,參與平定諸葛誕。連權傾朝野的河內司馬氏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都與陳泰交好。但賈充指使成濟光天化日之下弒殺皇帝,這讓世受曹魏厚恩的陳泰極為不滿,反應激烈,甚至可能嘔血而死。陳泰死後,陳氏開始衰落,但由於陳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惠及天下士族,以及逐漸形成士族無下品寒門不上品格局,潁川陳氏雖然不受皇家青睞,但也沒有驟然衰落,依然在政壇持續了近200年,直到寒門劉裕登上帝位才徹底淹沒。

結論:潁川陳氏興起的原因

其一,陳寔靠個人的高潔品德和才能,成為名動天下的名士,為家族的興起打下了足夠的基礎,「天下服其德」。當時選官制度的察舉和徵辟都以清議為基礎,以儒學道德為標準,陳寔作為天下聞名的名士,更是打通了家族的上升通道。


其二,廣泛的門生、聯姻,名士間的欣賞。陳寔與黨人領袖李膺、鍾皓等為友,互相交遊往來。潁川陳氏從陳寔起與潁川荀氏世代交往,陳寔拜訪荀淑時,陳紀駕車,陳群坐於車內,荀氏八龍或應門,或行酒,荀彧坐於膝前。後來陳群娶荀氏女,結為姻親。名士間的社會網絡,在政治上互相提攜,社會上互相表揚,操縱輿論,成為聲望遠播的世家大族。


其三,靈活的政治態度,順利使陳氏一直緊靠了中央的政權更迭,成功從世家大族進化成了高門世族。陳寔在黨錮之禍後,隱居講課,屈節張讓,從而保全家族;陳紀接受董卓任命,成為中央高官,完成由地方向中央的過度;陳群在看到潁川領袖荀彧悲憤而死後,轉而支持曹丕篡漢,成為開國元勳;陳泰作為世族出身,在高平陵之變中支持司馬懿,在鎮壓淮南三叛過程中擊敗諸葛誕。


其四,儒學精神。後漢一代,外戚、宦官、士人三架馬車支撐朝政。這裡面最靠譜的莫過於士人。作為天下知名的大儒士,陳寔始終是站在黨人一邊的。要知道黨錮之禍的時候,連大將軍竇武都被殺了,士人惶惶之際,依然保持儒學的精神氣概,讓陳氏始終飽有了進取之心。


其五,家庭教育。潁川陳氏十分重視子弟的培養教育,從小很早就開始進行教育培養,所以才能連續四代人名震天下。同時家族內部不斷強調和標榜,激發家族成員的榮譽感,為提高門第而不停努力,維持門第不衰。


相關焦點

  • 潁川荀氏,重臣輩出的世家!
    潁川,秦時首設郡,位於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為夏朝古都。這片中原大地的歷史由一個又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寫就。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世家大族也是三國時代活躍在中原潁川大地上的望族,其一脈相傳的文風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為潁川荀氏家族在歷史上書寫了一筆有一筆的濃墨重彩!
  • 潁川陳氏是如何從東漢的寒門成為魏晉一流高門,天下士族領袖的?
    其中最顯赫的就是在曹魏集團內部可以與諸夏侯曹並列的潁川士人,也即天下士族以潁川荀氏為首,其次即為潁川陳氏。 陳泰因為高貴鄉公一事與司馬氏決裂,他死後潁川陳氏中道衰落,不復漢魏時的勝景。但潁川陳氏畢竟是衣冠舊族,永嘉之亂後,潁川陳氏部分成員隨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家族一直保存了爵位承襲到劉裕代晉。留在北方的家族分支則繼續繁衍,到北魏孝文帝定天下族姓的時候,還被定為潁川首姓。
  • 潁川非穎川(2)人口分布
    西晉時,潁川鍾氏有多人出仕。晉室南渡後,雖然鍾雅官至御史中丞,但離開故土的潁川鍾氏已是強弩之末了。潁陰荀氏整個魏晉時期,中原世族最有影響力的,要數潁陰(今許昌)荀氏。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裡稱其為「智人」,曾徵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
  • 同樣出身世家大族,曹操為何沒殺野心勃勃的司馬懿,而殺了楊修
    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地位幾乎象徵著官職和富裕,諸侯要想問鼎天下,都不得不仰仗世家大族,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氏族為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河內司馬氏,其中又以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最為強大。
  • 《東北荀氏宗親會的回顧與展望》
    天下荀氏同宗共源,血脈相連,思想相承,東北荀氏宗親幾乎都是歷代「闖關東」荀氏宗親之後代,經歷了血和淚、坎坷和艱辛的歷程,譜寫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詩般的荀氏家族新紀元、新篇章。東北荀氏後裔在這片黑色的沃土上繁衍、自強不息!族脈遍及白山黑水、三江平原、紮根聚居松遼大地。荀氏後裔星火傳承,續寫出荀氏家族自強不息的新篇章!
  •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後漢書·荀爽傳》
    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延熹九年,太常趙典舉爽至孝,拜郎中。對策陳便宜曰:「漢制使天下誦《孝經》,選吏舉孝廉。今公卿群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喪不得奔赴。夫仁義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應乎下。事失宜正,過勿憚改。臣竊聞後宮採女五六千人,冬夏衣服,朝夕稟糧,耗費縑帛,空竭府藏,空賦不辜之民,以供無用之女。臣愚以為諸非禮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曰省財用,實府藏。
  • 琅琊榜:長林王是梅長蘇的弟子,為何會鬥不過荀氏兄妹?
    琅琊榜:長林王是梅長蘇的弟子,為何會鬥不過荀氏兄妹?琅琊榜中梁帝身邊最聰慧的太監高湛曾說過,這風從來沒停過。引出了琅琊榜的第二部風起長林,主要講述了蕭庭生成為長林王保護大梁的故事,風起長林中的蕭庭生一身正氣,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梁。
  • 《三國志幻想大陸》荀氏雙星上線
    》謀定天下版本今日上線,王佐之才荀氏雙星登場!《三國志幻想大陸》謀定天下版本今日上線,王佐之才荀氏雙星登場!全新武將延續了《三國志幻想大陸》一貫的高顏值,更有豪華聲優陣容驚喜加盟。新版本將帶來全新陣法系統,更多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 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荀氏八龍,具體是誰?後代更是出了王佐之才荀彧
    荀氏八龍是指荀淑的8個兒子: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荀旉。 東漢時期的荀淑,為戰國荀卿第十一世孫,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裡稱其為「智人」,曾徵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
  • 【義門陳典故】潁川陳氏三君成語「難兄難弟」的典故
    天下陳氏是一家,我們都在關注!太丘,其名叫陳寔104年—187年,字仲弓,東漢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因曾做過太丘在今河南永城長官縣令,故人尊稱陳太丘。陳太丘少時家境貧寒,曾在縣裡作小吏。因工作任勞任怨而又好學,縣令推薦他去太學讀書。後來陳寔先後任郡督郵、功曹,最後任太丘在今河南永城長官。在任上,陳寔以德施治,關心百姓,為官清廉,鄰縣有不少人因此遷居到他管轄的地方。
  • ​世說新語——荀巨伯遠看友人
    譯文荀巨伯去遠方探望生病的友人,不幸遇到胡賊攻打郡城。友人對荀巨伯說:「我這回死定了,您快離開這吧!」荀巨伯說:「我遠道而來探望您,您卻叫我捨棄您而逃走,丟下道義而求生,這是我荀巨伯能幹出來的事嗎?」等胡賊攻進郡城殺到友人家中,便問荀巨伯:「我們大軍來到,你們全郡的官民都跑了,你怎敢不跑,在這充什麼好漢?」
  • 中華陳氏最大脈派:潁川郡陳氏
    與同邑鍾皓、荀淑、韓韶等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合稱為「潁川四長」。陳寔在潁川四長中排名第一。東漢桓帝時,陳寔隱居在今長葛市西後河鎮紙坊村。因他平心率物,中庸曠達,深受鄉民愛戴。鄉民遇到爭訟,便去找陳寔裁決。只要是由陳寔出面處理,爭論雙方均無怨言。後世也便有「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的諺語。「梁上君子」的典故。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混進了陳寔家,躲在了梁上,想等陳家人熟睡後行竊。
  • 黃帝,姓姬,氏軒轅,又氏有熊?|解密中國姓與氏的糾葛關係
    那么姓氏的來源和發展過程又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改變呢?下面就從姓到氏,再到姓氏慢慢了解。姓的含義和用意在遙遠的上古時代,人類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是處於母系社會,母系社會最大的特點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親在一個家庭中佔據非常主要的位置,孩子們也都是跟隨自己的母親一起生活,各家族的區分是按一個母親所繁衍的後代劃定的,而且那個時候只有「姓」,沒有氏。
  • 褚氏家族:榮耀潁川一葉舟
    但卻反映出潁川褚氏以孝為先的家風深入各個家族成員之心,即便是貴為一國之母的皇后也不例外。(《晉書》卷32《后妃傳》)  █ 博學家風,自強濟世    褚氏本就是在經、史、文學上都頗有成就的儒門世家,又出身華夏文明淵蔽的潁川名郡。浸染在這樣厚重的文化背景中,褚氏文化自然流露著濃鬱的博學濟世,自強不息的特點。    東晉時,面對南北分裂的局面,仁人志士們立志恢復神州故土。但先有祖狄、庾亮,後是殷浩、桓溫,相繼失敗。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時代的「姓」和「氏」有何意義?
    為什麼口訣中沒有"春秋"呢?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到"周"這個朝代上。為什麼三家分晉這麼關鍵呢?春秋和戰國又有什麼不同呢?大家或許聽說過,春秋是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但事實上,戰國的崩壞程度比春秋嚴重許多。而導致崩壞程度大大增加的原因,就在於韓氏、趙氏、魏氏三個家族以臣子的身份把晉國給瓜分了,而這樣以下犯上的行為,居然被代表禮法秩序的周天子認可,正式進行了冊封。
  • 瓜爾佳氏
    關曉彤為什麼被稱為「格格」關曉彤姓瓜爾佳,出身北京演藝世家,她爺爺是老舍的朋友,傳統藝術的傳人,父母是演員,加上又是滿族,可以說是生在京圈裡,所以叫京圈格格,這是個比較調侃的稱呼。一些前輩比較看好她,拿的都是比較好的資源,而且以後基本就是接女主了。滿族瓜爾佳氏。就是甄嬛傳琪嬪那個家族。
  • 話說鍾氏起源,以及鍾馗,還有鍾會
    春秋中期,鍾離國被強大的楚國,於楚靈王三年,即,前538年)攻佔,鍾離國滅,其人以鍾離為氏,後簡化為鍾氏。秦末,項羽手下的楚國名將鍾離昧,即鍾離國後裔。鍾離昧在秦末,參加了項梁、項羽的起義軍,在楚漢戰爭時是楚軍的重要將領,與範增、龍且、周殷,同為項羽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