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水墨設計圖。
猴年春節將至,央視春晚官方微博日前公布了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引發網友的吐槽和惡搞。
3D建模忽視了水墨畫特點
「康康」由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創作者之一韓美林設計,以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藝術形式,生動表現出「猴」的機靈活潑特點。整體配色也採用傳統中國風,個性特徵鮮明,得到大多數網友的好評。除了水墨造型外,在原稿基礎上完善後的3D 版造型也同時發布。
不過,這一3D造型並沒有得到網友認可,被大量吐槽「醜哭」「驚悚」。其中最為網友質疑的一點在於,韓美林水墨設計原稿中,猴子臉蛋旁邊有兩個圓球,這一設計到了3D版中成了兩個突兀的肉瘤,令人難以接受。
不少網友猜測,原稿中的圓球其實是猴子握起的拳頭,3D設計師誤解了原意將其生硬處理。
不過,韓美林通過微博回應,兩個球並非拳頭,而是鼓起的腮。他解釋,小猴子吃東西吃到很多的時候,腮幫子就會呈現出鼓鼓的樣子,而這兩個球就是為了體現這種效果。從韓美林其他猴子水墨作品中也可見到這一設計。這一解釋並不能讓網友們買帳,不少網友腦洞大開,猜測猴子腮中裝著的是兩顆手榴彈,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的惡搞作品,將其戲稱為「猴腮雷」(同粵語中「好厲害」的發音),惡搞「康康」又成了一場網絡狂歡。
原本在水墨中極為可愛的一筆,到了3D造型時為何變得「可怕」?3D 建模粗糙,忽視了原本水墨畫的特點是重要原因。上海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多媒體藝術家金江波介紹,將水墨畫轉成3D有許多做法,比如一些軟體都有「水墨粒子」,可以做成水墨畫的動態效果。而最簡單的方式是用二維動畫製作軟體將水墨畫虛擬成三維空間,但操作人員必須懂得水墨畫特效的意境和味道,需要有豐富的使用經驗來調試。
當被問起對3D版的形象怎麼看時,韓美林回答:「到目前為止,我只設計了一個猴子頭的正面圖,別的我都沒有參與,3D設計方案從來沒有看到過。」
有網友重新設計「康康」造型
羊年春晚上曾推出第一個以「羊」為原型的官方吉祥物「陽陽」,它利用3D動作捕捉技術同觀眾進行互動,令許多人印象深刻。不少網友猜測,之所以給「康康」做出3D造型,也是為了繼續使用這一技術進行互動。
金江波介紹,類似的技術在水墨動畫上也可以實現。「直接做水墨動畫吉祥物再加上互動性,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
有網友發揮自己的想像在原畫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重新為康康設計了水墨風格的全身造型,獲得了不少稱讚。
(責任編輯:王碧薇)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