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在「藍小姐和黃小姐」公眾號看到一篇介紹微電影《老媽出逃記》的文章,電影裡聯結起一對母女的,除了嘴硬心軟的爭執,還有她們對於漂亮衣服的愛和對美的追求。
想起小的時候,我對於美的認知,更多來自於身邊的成年人。我記得媽媽一件綴滿金屬光澤珠花的絲絨外套,我喜歡到想把那些珠子摳下來;也記得大院姐姐把微微潤光的白色珍珠戴在耳畔,憨厚老實的眼神裡便多出幾分溫柔;還記得姑姑是如何用捲髮和紅大衣給我帶來對「都市女郎」的初印象……
所以,每次在淘寶搜Vintage服裝和耳飾的時候,我清楚明白,是童年記憶在牽引我。
在《老媽出逃記》的牽動下,我對姑姑發起了約稿,想請她寫寫她曾經和現在摯愛的一些衣服。
很久不動筆的姑姑有些忐忑,很怕自己寫不出來,但當我對姑姑提起她結婚時候穿的紅大衣和十幾歲穿的連衣裙時,她立馬歡欣雀躍起來。第二天一大早,姑姑早早起床在紙上洋洋灑灑寫好了稿。
我知道,這個分享對於姑姑而言,如同打開了她往事的藏寶盒。在她盒子敞開時,我也有被她的欣喜和幸福給照到~
下面就來分享姑姑的文字和照片,希望它們也能給屏幕那頭的你也帶來一些回憶或快樂——一九八幾年,在桐城木材公司上班的大哥哥經常出差到廈門,回來除了買些新鮮的荔枝,還會給我買衣裙。其中有件帶飄帶的短袖上衣,我幾乎是晚上洗、白天穿。特別喜歡裙子上打著蝴蝶結的飄帶隨風拂過我的臉頰,柔柔的、滑滑的,帶著一股洗衣粉的香氣。
有年「六一」兒童節前,大哥哥又從廈門給我買了條綠底花裙子,裙子腰稍有點大,聰明的我用別針將腰身收緊,再將上身的白褂子束進裙子裡,就很合身了。那天我背上書包,蹦蹦跳跳跑向學校,走進教室我收穫了同學們羨慕的眼光。孫姐姐讓我穿上這條花裙子去孔城街上老畢照相館拍照。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孫姐姐手提小提琴,我站在孫姐姐身旁擺出唱歌的造型。這張合影珍藏至今。小哥哥和小嫂子談對象時,每次小哥哥帶著小嫂子去桐城縣買布料做衣服時,小嫂子準會也給我買塊布料。記憶中我最喜歡底色為淡黃色豎條子的料子。有次,我拿著淡黃料子請裁縫大表姐給我做了條褲子,很合身、很洋氣。到親戚家做客我一定穿上它。穿著這條褲子坐在哪兒前,我一定將凳子反覆多擦幾次,不想把心愛的褲子弄髒了。剛上班那會兒,我總感覺沒衣服穿,每月領了工資,我就邀上同事一起去新街口逛逛。有次在新街口的一個小店中,我看中一套胸前繡著金帽美女側面的粉紅套裙,價格75元,對當時每月工資只有不到兩百元的我來說那可是巨款了,但因為喜歡,我硬是和老闆磨了半天嘴皮將價格從75元還到50元,再咬咬牙買下了。有天我穿著這套裙子上班,被單位的一位老師傅看見了,她批評我說:「你上班穿這套裙子太奢侈了,在車上賣票擠來擠去容易將衣服擠壞。」從此上班,我就不穿它了。上班後我一直呆在南京,遠在安徽老家的媽媽非常想念我,為了安撫媽媽對我的思念,我穿著那套粉紅裙子去照相館拍了張照寄回給媽媽。媽媽收到照片後,人走到哪裡,就將照片放在哪裡,將這張照片永遠保留在她的視線中。結婚時,我在新街口商場買了件紅色長大衣,款式寬鬆。91年我回老家生孩子,傷口不知怎麼發炎了,需要去醫院打針,就穿著我生完孩子後唯一能穿上的這件紅大衣出門了。打針時,我遇見好朋友俐妹的媽媽,後來聽俐妹告訴我:「我媽媽誇你漂亮,說你穿上紅大衣戴上白色馬海毛的圍巾真好看。」得知我敬重的阿姨誇我,我感覺心花怒放。媽媽說:「你這一輩子就坐一次月子,再加上生孩子時大出血了,不要太考慮身材,一定要多吃些,這樣寶寶喝的奶水也好。」我很聽媽媽的話,而且我的胃口也是真心好呀!一天一隻雞,一頓一個豬肚子,還有米麵、飯菜、桂圓和雞蛋。媽媽讓我在床睡了兩個月,吃了一百天,這時的我巨肥,由原來一尺八的腰變成了二尺五的腰了,以前的衣服已無法穿了,只好穿上媽媽的大棉襖。快過年了,我滿心盼著從南京趕回的爸爸和老公,結果好不容易盼回的老公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這棉襖穿得像村姑。啊,扎心啦。女兒長到三歲後,我的身材才恢復了一些,當時老家的好朋友俐妹從桐城給我專程送來一條很漂亮的紫色絲絨面料,我就用它們找鹽倉橋的裁縫做了件衣服。穿這件紫絲絨,走到哪兒都會有人問我哪兒買的衣,我就把裁縫店地址推薦給他們。當時的小維寶特別心疼人,很喜歡給我捶背。那天,她奶聲奶氣對我說,媽媽你肩膀疼嗎?我來給你捶捶,我是你的小按摩師。這一幕被老公定格在相片裡。四十歲後,我的膝關節一直不好,平時就不太敢穿裙子了。去年和小維寶去深圳玩,出發前小維寶建議我帶上裙子,說到海邊穿裙子拍照好看,我才翻出我所有的裙子,結果拍出的照片意外好看。慶幸我聽了小維寶的話,不然就遺憾了。現今我回想起這些衣服,總覺得甜到心底,因為它們伴隨著我生命裡很多平凡而璀璨的時光。
請掃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慢步煙火人間
與你分享煙火人間裡的
家長裡短,愛恨情慾,果蔬魚肉,
無意義的輕煙,璀璨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