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李瀟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禮服跟妝、婚紗攝影、婚慶公司等婚慶「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暖意」。如今,島城婚慶產業鏈均迎來了「爆發期」,大量延期訂單「全面復活」。
與一季度店內的冷清場面相比,一到節假日和周末,店內火爆的場景讓島城一家婚紗禮服店的化妝師王雪有些不適應。往年像七八月份這樣的傳統淡季,今年竟然站上了「C位」。
各大海水浴場沙灘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婚慶鮮花訂單量大幅增長,婚紗禮服資源捉襟見肘……王雪所在的婚紗禮服店在10月份的「大日子」裡,一天就接了6個訂單,她明顯感覺到了行業的「滿血復活」。
訂單逆勢上揚,行業迎來「真爆發」
一場疫情,讓整個婚嫁「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停擺數月。隨著疫情好轉,延期訂單全面復活,整個行業也迎來黃金時期。「因為疫情影響,一直沒有來試妝,今天正好周末就過來了。」在朋友的推薦下,王女士很早就鎖定了一家婚紗和跟妝,一口氣選定了三套自己喜歡的婚紗禮服,還選到了自己心儀的跟妝師。
連日來,這家婚紗店的工作人員一天比一天忙,每到周末找他們定婚紗和跟妝的新人更是一撥接一撥。「很多新人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打電話跟我們預約。還有一些年前預約好的新人,因為疫情最近才來店裡試妝。」王雪介紹道,我們設計師款禮服也將迎來上新,絕對會給新人帶來不一樣的試穿體驗。
據了解,與之前明顯不同的是,同樣的諮詢量,現在的「落定率」非常高,以這家婚紗店為例,疫情期間一周只有3筆訂單,但上周末兩天就接了10多筆訂單。
「受疫情影響,像七八月份這樣的淡季,現在也火爆起來了。很多新人都把婚期改到10月份或者年底,現在我們的婚紗和跟妝都開始供不應求了。」該婚紗店負責人說,恢復群體性聚餐經營活動後,之前很多還在糾結中的新人們都果斷「下單」。
跟一季度相比,如今店內的火爆場面讓這家婚紗店的所有工作人員都累並開心著。
跟妝師王雪所在的婚紗店是島城有名的網紅婚紗店,不少島城甚至外地新人都慕名而來。據介紹,3月份復工以來,婚紗店開始陸續接到訂單,直到四五月份才迎來一波小爆發,七八月份才真正迎來了爆發期。
「上半年的婚禮很多都改到了下半年,很多準新人到了店裡都是『速戰速決』。」 王雪介紹,像十月一這種大日子,一天就能接到五六個訂單,「現在我們跟妝師都沒有檔期了,有的連明年檔期都被預約了。」
島城海邊沙灘又熱鬧起來了
據一家攝影工作室客服張斌斌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工作室的訂單明顯多了起來,很多外地新人也通過網絡方式聯繫到他們,預約拍攝檔期。
今年,不少新人選擇島城網紅景點作為外景拍攝地,很多海邊沙灘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四五月份,青島櫻花盛開,往年都是訂單量最多的時候。」張先生說,但上個月,青島的海邊還沒有那麼多拍婚紗照的。
短短一個多月,隨著疫情好轉,婚慶市場也迎來了「暖意」,很多新人都火速定下拍攝檔期,抓住季節性的「尾巴」,定格美好瞬間。「七八月份的周末檔期已經全部預約出去了,平日裡還有部分檔期可以預約。」另一家婚紗攝影館負責人說道,目前婚紗攝影行業經歷的漫長「假期」終於也結束了。
讓人信心提振的還有旅拍類婚紗攝影。疫情期間,旅拍項目的確受到了打擊。隨著國內遊逐漸復甦,旅拍銷售也漸漸好轉。有關數據統計,10月份的訂單已經恢復到了往年的70%。
「個性化」定製成為婚慶產品的發展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平均每對新人結婚消費達22.3萬元,是2015年的3.5倍,可見婚慶市場的巨大規模潛力。同時,隨著「90後」紛紛步入適婚年齡,其對婚慶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也日益彰顯。
據統計,2019年我國婚慶整體市場規模為21120.3億元,同比增長15.85%。其中婚慶策劃佔總市場規模比重為28.7%,故前瞻估算2019年我國婚慶策劃市場規模近6062億元。
青島市婚慶禮儀行業協會會長唐文潔分析,未來「定製化、個性化」將是婚慶產品的發展趨勢,室外婚禮開始成為年輕人婚禮的最佳選擇。隨著疫情好轉和年輕人思想觀念的改變,未來婚慶行業的市場潛力依然可期。
總的來說,傳統婚慶產業鏈中,產業鏈各個環節比較分散,大多都呈現著單打獨鬥的狀態。比如婚紗攝影、婚慶服務公司的獲客率低,客單價低,很難通過規模效應提升盈利能力。而婚宴領域的傳統酒店雖然盈利能力好,但高度相似化的模式越來越不受年輕人喜歡,因而行業尚未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婚慶品牌。
數據顯示,近年來,婚嫁行業漸趨發展為跨行業、多業態的創新產業格局,產業從鏈條轉向網狀。「未來隨著消費能力提升和準新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客單價將逐步提升,婚嫁行業市場空間值得期待。」唐文潔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