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藝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自漢唐以來,歷經一代代藝人的努力,使其不斷發展,尤其到了近代,在融入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後,不斷完善,日臻成熟。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盆景流派眾多,風格各異,盆景又是一門以突出個人意識、表現意象為主的藝術,很難制定一個標準作為審美依據。筆者曾與盆友就這一問題進行過廣泛探討,大家一致認為「法嚴、形美、意放、韻勝」,應作為優秀盆景作品的審美、評判依據。
△ 「謙謙君子」 山松 彭盛材藏品
所謂「法嚴」,是盆景作品表現出的規矩和法度。它必須做到法理順暢,工藝精細。一件優秀的盆景作品,絕不是隨心所欲之作,是經藝術家深厚功底和靈感的碰撞而產生的。作品必須由嚴謹的法理來規範創作,以作者的精湛技藝為依託,從創作立意到創作過程的實施,都嚴格遵循藝術創作原理和運用規範的創作技法。
△ 「一帆風順」 山橘 曾憲燁藏品
作者在實施創作前已謀篇於心,胸有成竹,做到「意在筆先」;在創作中神馳物外,意隨心到,景隨勢生;作品的空間布局構成的形態姿勢完美協調,技法的靈活運用以及整休開合、顧盼都須在法度內表現出斐然的建樹。從作品的靜態中能夠領略到活潑、飛揚的動勢,既要保持傳統的藝術創作法理,又要體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辯證的哲學思想是指導盆景創作的永恆法則。
△ 九裡香 高 90 釐米 曾安昌藏品
所謂「形美」,指作品的形象塑造是否成功。成功的作品成像後必須入畫,能表現出繪畫的審美因素。因此,盆景的線條必須流暢、精準、恰到好處。在客觀現實中線條是不存在的,是抽象的,是一種意識;它是由盆景的根、幹、枝經過提煉、概括、升華之後體現出的,是盆景作品的形態美,通過視覺在大腦中反映出的畫面美的基本成像元素。
△ 「獨秀」 高240cm 韓學年藏品
「形美」的作品首先要求結構比例適中。主幹、側枝及過渡枝節的長度、直徑比例是塑造盆景作品形態美的關鍵。作品的空間布局必須合理,要疏密有致,收放自如,爭讓有序。技法運用宜瀟灑奔放,跌宕多姿;幹、枝應表現得力飽氣足,直而不僵,圓而不油;真正的剛柔相濟是寓剛勁於婀娜之中,讓遒勁於婉媚之內;剛勁如刀斬斧截,輕柔似水流花放。半成品和帶有鋁線的作品是談不上「形美」的。
△ 「弄舞」 山松 韓學年
所謂「意放」,即作品通過形態美表達出的深層意境,盆景是意象藝術,有詩情畫意是它的基本特徵。優秀作品必須表現出作者的精神內涵,特定的藝術形式及其含蘊、蘊藉的意味是不容或缺的。它表現出的是:作者的心靈相對應的作品形式所表達的主題,情懷意趣相對應的技藝表現,雋逸的表象和相對應的深邃內涵、意境。因而,作品的表象和意境必須是在相合之中,這是在「意在筆先」的情況下,在意和形的相互對照,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則,完美地處理好形象與意境的關係,完成作品整體構成與主題的傳達,使作品的「意象」渾然一體。
優秀盆景作品有的清而幽婉,如歌如訴,牽人情思;有的像丹青尺幅,疏林遠阜,意境深遠;有的如長江大河,奔騰激蕩,氣勢磅礴;還有的好似文人墨客,卓爾不群,傲視塵俗;凡此種種無不體現出優秀盆景作品「似與不似」這種意象藝術的非凡意識形態。
△ 簕杜鵑 蔡顯華藏品
所謂「韻勝」,指一件作品雖達到了「法嚴、形美、意放」的境地,但給人的感覺還是差了點「東西」,而差的這點「東西」就是「韻味」。是繪畫藝術講的「氣韻生動」,它如美人之明眸,百媚皆生。「韻味」是盆景作品「精、氣、神」的綜合體現。它首先鬚髮揮出樹種的深層文化內涵,將其承載的內蘊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其次是經作者長期傾注的情感而呈現出一種情緒顯著活躍的意態。這是提升作品神形兼備、情景交融的必須措施,是盆景藝術的審美總和。
△ 簕杜鵑 高 145 釐米 蕭綽華藏品
這就像人們常說的「資歷」、「年功」,它是彌合刀斧之痕,消蝕工匠之氣,彰顯完美「意象」的必須舉措。其本質是作者長期的技藝沉澱,是作者與作品的有機融合,是「天人合一」的真實涵義,它融匯了作者的情懷、樹種的文化內涵和與天地共榮的意識形態於一體;將人文精神與自然生態在時空的延伸中得以無間地溶融。這不是體量巨大、樹種珍稀和樁材奇異能夠替代、表現的。
更多精彩內容:
以曲為美
庭院十大常用景觀置石
好樹配好盆哦~
天台玩樹更痴狂!
圖解:雙幹盆景的造型方法
玩盆景要熟知這些盆景知識~
一叢凡草,來自山澗~
歷經滄桑,方知生活之美
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經典)
這樣做可以提高盆景嫁接的成活率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盆景大師都是「磨」出來的!
老乾虯枝、樹姿古雅
天劫!
盆景新人,製作盆景的心理歷程——時間的煎熬
龍抬頭
點擊↑↑名片,歡迎關注<一葉盆景>,免費查看更多盆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