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盆景的創作

2021-02-25 盆景藝術

本人在多年的盆景創作實踐中, 對柏樹盆景尤為喜好, 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我曾多次應邀去改作、管理蘇州虎丘萬景山莊的「柏王」, 現以柏樹盆景的創作實踐作一淺析, 希望與同行共同探究其製作心得。

▲直貫雲霄

柏樹常綠, 在國內分布較廣, 品種較多, 樹姿變化多端, 有的高大, 有的伏地, 葉形更是多種多樣, 是極具象徵意義的盆景樹種。

柏樹盆景的創作與其它樹種相比, 有其獨特的藝術性和技巧性, 尤其是刺柏, 大部分素材是野外挖掘, 形態各異、枝條柔軟, 可塑性強, 樹性強健, 萌發力強, 野趣十足, 能通過人為後天培養, 達到理想的造型效果。其樹姿古雅, 可以蟠紮成多種形式, 尤其是挖幹扭曲, 葉如翠蓋, 氣勢雄奇, 是製作樹樁盆景的優良樹種。

一、柏樹的養坯

在毛坯階段 , 重點應顧及到樹勢的平衡, 由於要定型, 定位, 必然要大幅度地修幹、剪枝和剪根, 勢必打破樹在原產地的生長規律。這樣剪縮工作量, 應小為妙, 一般毛坯需養二至三年後再做, 切實做到循序漸進, 儘快恢復樹勢, 使樹本身生理趨向平衡, 忌急於求成, 為下一步接受以強度調矯和幹枝雕刻為主的初期創作打好基礎。當然此階段的剪枝還應對樹形有初步的構想, 如正面的初定, 第一出枝的高度, 後枝及樹冠部分, 同時還要考慮到要填補空缺而必須借調的枝源在何處, 自己掌握的技術及配備的工具能否如願, 這些問題事先必須一一考慮成熟。

▲刺柏王

二、柏樹的初作與改作

盆景是有生命的藝術品, 隨著一年四季, 年復一年的變化, 整體創作是永無止境的, 這也決定了柏樹盆景在創作時間上的連續性。

(一)主骨架的定位

這項工作必須在初作階段確定下來, 形成基本的樹形和勢態,因此不僅要克服技術方面的問題, 更要有良好精神狀態和創作欲望, 做到從容不迫, 耐心觀察思索, 定下腹稿後開始動手。這一階段是創作中技術難度和風險最大的。相應地打好基礎骨架, 定出基本樹形, 為今後的改作提高樹格奠定基礎。如遇難調的粗枝放置不管, 光注重外表層片的分布, 僅用小枝構成枝架的話, 這樣的作品任憑養多少年, 都不會達到精品的要求。而且下次再想重新調整骨架的話, 等於從毛坯開始, 甚至某些枝位比毛坯更不易處理, 延誤了成型的進程, 這項主骨架的定位工作應十分重視。

( 二) 舍利幹及神枝的製作 

1、舍利幹與水線的關係處理柏樹舍利幹的製作首先要考慮水線的位置、寬度及走向問題, 一般來說水線的位置在正面能看見, 不能完全處理在樹幹的背面。水線要有動感, 柏樹條有扭曲轉折, 水線隨之變化。水線的寬窄應視具體的樹形而定, 樹大則水線寬, 反之則窄些。在製作切割水線時, 一般先要留的寬些, 水線生長隆起後再行邊緣的修飾, 切割後的水線邊緣最好用癒合劑塗擦, 促進癒合。水線切割以春秋季節為好, 氣溫 20—25℃時較為適宜。

2、舍利幹不同部位的線條變化特點

(1)直線條上的舍利主要表現為深淺變化和透露變化。

(2)具有扭曲特點的木質紋理, 水線勢態旋轉活潑。

(3)樹幹與樹枝交接處的紋理交待、樹木的幹與枝、枝與枝之間結構特點是較複雜的, 製作時要緊隨纖維或上或下、或深或淺。經驗積累越多, 創作時更易理出頭緒, 處處必會有交代。

3、不同情況的斷面處理

(1)斷面在主幹的頂端, 製作時根據木質纖維的走勢特點, 以破立異為原則, 製造長與短、收與放、虛與實的參差效果, 必須充滿變化。

(2)枝幹較長的斷面處理, 可以破平立異清除斷面。

(3)斷面距主幹較貼近, 這種情況下原則上是內收, 製造洞穴、凹形的截口面。

(4)小枝幹的斷面處理, 多處在枝幹的遠端或末端, 要求簡潔明了。

(5)神枝的造型特點: 神枝是高幹樹冠或者是在樹幹之外的枝幹風化現象。神枝的定位非常重要, 無論在上在下、偏左偏右、都要與主幹的樹勢相協調。神枝的表現宜少不宜多, 多了不能助勢, 反而影響樹勢、畫蛇添足。

(三)銅絲蟠扎與棕絲牽引並用

在柏樹枝位調矯中, 用銅絲蟠扎為主要手段, 對於有些粗枝為安全起見也應用棕繩牽引, 以確保定位。柏樹在長勢正常情況下, 銅絲可紮上一年以上, 但不能讓銅絲嵌入皮層, 操作時要嚴格按照蟠扎技法進行。

( 四) 整體造型構成立體的不等邊三角形與大自然的縮影結合起來整體造型結構必須遵循柏樹的基本形態規律, 一件成功的柏樹盆景, 首先在選坯樁時就應從柏樹形態的基本理念入手, 並在造型和不斷調整中始終貫徹如一。

所謂立體的不等邊三角形, 即正面、側面、俯視面都要是不等邊三角形。枝片包括多枝片組也同樣呈不等邊三角形, 做到既可層次分明, 也可似分非分之效果, 切忌呆板生硬。柏樹盆景是靠一次次的改作逐步完善起來的, 樹勢的日趨平衡, 比例差距的縮小與作者本身技巧的長進, 審美意識的提升都是與日俱進的。此時就更要進一步考慮到增加作品的藝術效果, 如空間的變化、作品的個性表現、幹枝的變化多端、勢態力度的調整、芽力與層片密度的平衡等等, 作為永無止境的盆景改作需要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才能實現的。

隨著對柏樹盆景創作的更一步探索、研究與實踐, 相信在以後的盆景創作實踐中, 定會創作出更富有詩意、靈感的作品奉獻社會各界。以上所寫的只是個人經驗之談, 不足之處, 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柏樹盆景欣賞與製作養護
  • 柏樹盆景教學!從零開始,教你如何製作一棵漂亮的柏樹盆景!
    因其葉性穩定、呈珠狀,能細膩表達畫面,且木質堅硬 油性高,製作舍利不易腐爛而廣受臺灣盆景業界的推崇,近五十年來臺灣盆景藝人在日本柏樹盆景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創新了臺灣真柏盆景藝術風格,取得了巨大成就。近二十多年來臺灣真柏因兩岸經貿的交流而被引進到大陸,特別是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引種最多,幾乎到了每個盆景人 人手一棵的程度,民間更湧現了一批專玩臺灣真柏的收藏家和創作者!臺灣真柏盆景在福建閩南地區得到了普及,與此同時臺灣真柏盆景的特有製作技藝(鋁線綁紮、人工育樁、舍利與神枝雕刻)也被一併引進,對大陸盆景人的傳統思維產生了碰撞,這無疑豐富了大陸盆景的多元性!
  • 臺灣真柏盆景的素材變盆景過程
    這一盆"臺灣真柏"一開始買回來的樣子,並非上圖照片的樣子,而是以下這一張照片,是"素材"的樣子,買的時候有先請老闆幫忙整枝,之後在2013年10月時再進行移盆,於是它愈來愈像一盆"真柏盆景>最初的素材(2011年10月)經過2年的蓄養後在1月分隊植株進行換盆操作灣真柏換盆時的樣子13年1月"松柏盆栽"是泛指松樹及柏樹的盆栽
  • 臺灣真柏盆景的 養護過程,從0開始,素材變盆景!
    這一盆"臺灣真柏"一開始買回來的樣子,並非上圖照片的樣子,而是以下這一張照片,是"素材"的樣子,買的時候有先請老闆幫忙整枝,之後在2013年10月時再進行移盆,於是它愈來愈像一盆"真柏盆景1月分隊植株進行換盆操作灣真柏換盆時的樣子13年1月"松柏盆栽"是泛指松樹及柏樹的盆栽
  • 盆景如何創作?如何把意境放到盆景中?
    2014年蘇放先生發起「黑剪刀」運動,引爆「創作」成為全球盆景界最關注的焦點。如何界定什麼盆景作品是「創作」呢?如果音樂只能表現人聲、繪畫只能畫山水,音樂和繪畫會成為人們認同的主流藝術嗎?盆景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要把盆景提升到人們對音樂和繪畫的主流藝術認同,盆景就不能只是表現「自然的縮影」。
  • 盆景整型中「幹」的彎曲方法
    盆景整型中「幹」的彎曲方法張吉獻幹的彎曲整型是樹樁盆景製作中的關鍵步驟。樹樁盆景有懸崖、臨水、斜幹、臥乾等形式,這些形式的劃分依據幹的彎曲變化進行分類。真柏鋁條纏繞彎曲整型破幹做彎破幹做彎是針對幹(枝)較粗樹樁採取的整形措施,柏樹較常用。筆者結合破幹彎曲實驗,分別以雜木和柏樹為例闡述。
  • 盆景屆頂級盛會,第十屆全國盆景展在沭陽國際花木城舉辦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盆景藝術魅力,9月29日,第十屆全國盆景展在沭陽國際花木城舉辦。本屆盆景展以「保護自然生態,倡導綠色盆景」為主題,由國家(省)人社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沭陽縣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承辦,展覽為期7天,從9月29日開始,至10月5日結束。
  • 真柏盆景養護管理之(枝葉修剪造型)
    圖中這一顆是我造型兩年的真柏小盆景,第一年,動手做盆景之前應該根據素材特點先進行設計、做好策劃,用鋁絲對枝幹進行了初步定位,腋下枝、對稱枝和重疊枝基本去除,其他枝條可儘量保留。(新手多留枝條很重要對後期的創作留下可塑空間)柏樹盆景通常以舍利杆和神枝作為靈魂看點,因此,這個部分的謀劃和創作應在最初就有所考量,主杆舍利可以先行製作以節省生長時間;神枝則不要急於剝皮,先按設計意圖拿彎造型,等枝條定型後再剝皮製作,即能增加紋理扭曲的力道看點,以後也不會變形。
  • 欣賞刺柏盆景,分享生命裡的一份淡然!
    ▲刺柏盆景《華夏五千年》清秀古雅的刺柏盆景欣賞薦圖|盆景微世界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刺柏(拉丁學名Juniperus formosana李國賓柏樹製作集錦一樹情懷,幾許情結 ——柏樹創作之感一椅一案一盆景,清居雅境有閒情中國盆景歡迎您!
  • 刺柏盆景,清秀古雅
    刺柏樹幹蒼勁古樸,葉色翠綠,四季常青,枝條柔軟,易於造型,是製作盆景的好樹種。
  • 首屆全國盆景大師作品展空降上植!盆景仙界的華山論劍,僅限5天!
    小編有幸採訪到胡大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園藝小科普吧~上海最早記載盆景的地方是明朝的嘉定。海派盆景融合了國內外的盆栽文化,其特點是師法自然,不矯揉造作。海派盆景不受層次所限制,自由奔放,造型活潑;所選用的植物種類豐富,常見的有松樹、柏樹。海派盆景的形式也很多樣,有「水旱盆景」、「山水盆景」、「微型盆景」等。
  • 梔子盆景的培養和製作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梔子樹姿端雅,葉色亮綠,四季常青,夏季花色潔白,芳香馥鬱,是觀花賞葉,聞香怡情的好樹種,用於製作盆景,頗為美觀。近年來有關梔子盆景的作品極為少見,比較大一點的優秀作品更是鳳毛麟角,而多見的只是一些觀賞價值較低的小型盆栽。
  • 為什麼院中無法種植柏樹?除「墳頭樹」之外,還有三個原因
    為何稱柏樹為墳頭松柏寓意長生不老,自古為古寺名剎,帝王陵寢必種植之樹種。這種風俗從古至今都存在,有親人去世的,也會在墓地裡種上柏樹。為什麼要在墳墓旁種柏樹,一方面,柏樹除了告訴我們永生不死之外,還告訴我們輪迴轉世的意義,栽種在自己所愛的人的墳旁,期待他/她能回到人間,開始新的生活。另一方面,柏樹的壽命很長,可生長千年以上,各地百年之久的柏樹隨處可見。
  • 盆景授課就該這樣
    如果說去枝是進攻的話,那麼留枝就是防守,攻守之道,同樣適用於盆栽創作圖文來自網絡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小品盆景換盆換土古宅中舉辦的盆景展更為古樸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江津區首屆盆景展觀賞>一棵一本多乾式柏樹盆景的製作盆景橫著種,很美!
  • 真柏盆景製作與欣賞
    製作時,可先選定某些枝幹(常常利用本來不需要的枝幹),剪除小枝葉,從基部起剝除樹皮,可用刀削,也可用手指剝。枝梢處須削成自然斷折狀,力求不露出人工痕跡。最後在剝去樹皮的枝幹上塗以石灰硫磺合劑,以防止腐朽。"舍利幹"的位置安排很重要,它對整株柏樹造型起著調節疏密虛實和增加對比變化的作用,故須仔細斟酌。"舍利幹"可在樹木的頂端,也可在枝幹的中部,根據造型需要而定。
  • 木瓜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木瓜又名香瓜,其樹幹挺拔,葉色濃綠,花色絢麗,果實色澤金黃,並具有濃鬱的清香。冬季落葉之後,枝幹渾厚剛勁,頗具陽剛之美,很適合製作盆景。
  • 刺柏盆景製作養護方法
    愛盆景,愛生活,關注盆景藝術聯盟 ▲《俯首白雲低》沈一夫作品刺柏樹幹蒼勁古樸,葉色翠綠,四季常青,枝條柔軟,易於造型,是製作盆景的好樹種。▲《祥雲疊翠》留園刺柏在蟠扎時常以金屬絲邊纏繞、邊扭轉、邊彎曲,有人稱其為扭筋轉骨法。
  • 素胚到成形.3年的真柏盆景養護之路!
    松柏的壽命本來就比較長,不易枯死,加上在創作的過程中,其枝幹不易折斷。創作時容易造就出各式樹形,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松柏類的盆景容易處理,能夠盡情的享受創造樹形的樂趣。只要你付出的心思愈多,就越能體會到盆景的魅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來自一個初學者的盆景之路。朋友很迷真柏盆景,故而買了不少素材回家。
  • 盆景高級藝術大師韓學年的盆景之路及其盆景風格特點
    極富視覺衝擊力的水墨畫面,激活了韓學年潛意識裡積澱多年的有關「飛榕」的創作源泉,也激發了他的創作衝動。經過十年時間的構思、造盆、選材、培育後,一盆由他所獨創的附牆榕式作品《生存》基本成型,並在桂林舉辦的一次全國性盆景藝術展上榮獲一等獎。但是,韓學年認為,「《生存》只表達了『飛榕』的生存狀態,還未能把榕樹發達的根系美感表達出來,未能完全達到創作意圖。」
  • 家庭盆景|關於盆景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地大物博,由東至西、從南到北的自然景色各異,用於盆景的表現題材豐富多樣。並且由於地理環境、風土人情及作者性格與文化素養的差異,使得盆景藝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格。盆景藝術家在創作中常表現出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稱為盆景的個人風格。而某一地域的盆景藝術家們在盆景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共同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稱為盆景的地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