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事了!微信群罵人,後果可以很嚴重!

2020-12-24 雲浮網警巡查執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上發布或轉發

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信息資料,

公開發表

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不實言論

……

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成為定罪的依據。

通過立法加強對網絡的監管,

是保障網際網路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19修訂)》第十四條規定,將微信、微博等聊天記錄作為電子數據,正式在司法解釋中確認了該類電子數據的證據地位。

今天,東哥帶你看看因在微信群罵人而受到法律制裁的真實例子。

微信群罵人「斷子絕孫」,法院判了!

王某、孔某,浙江寧波奉化同一個村的村民。最近,孔某把王某告上法庭,告的是名譽侵權。

「他罵我斷子絕孫,不止一次,而且是在村民群裡」,這就是這樁官司的由頭。

*資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寧波市奉化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王某和孔某是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

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微信群共有70人)中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020年1月,孔某向寧波市奉化區法院起訴,要求王某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精神撫慰金。

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法官說,公民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並非法外之地,公民在網絡空間開展社交活動時,同樣需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能為所欲為、不加節制。如果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空間裡損毀他人名譽,構成侵權,同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物管微信群「飆髒話」,法院判了!

2019年8月10日中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暑熱難耐。居住在北海市海城區高德街道某小區的戴某外出買菜回家經過小區值班室時,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鍾某因戴某的物業費繳納問題,與戴某發生爭吵並辱罵戴某。其間,鍾某用手機對著戴某拍攝視頻。戴某報警後,高德邊防派出所兩名民警到達現場處置,處置情況註明為「進一步調查」。

原本這場爭執到此該結束了,然而當天下午,鍾某(備註名稱為「物業鍾仔180XXXXXX17」)在擁有245名群成員的「某小區業主群」微信群內發布戴某的視頻(直至2019年11月11日該視頻仍在微信群內),並在該微信群內發表「開始我以為那女的要脫光」等言辭,群內其他人員亦有「脫光就沒看頭」等不當的言辭回應。次日,戴某因血壓升高在市醫院取藥,並於兩日後在市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業主群聊天記錄

戴某表示,鍾某在公共場合,辱罵自己還錄製視頻發到業主群內,向本小區業主群內的業主們散播詆毀自己名譽的言論,造成了不良影響。「小區內不明真相的業主一致認為我有意拖欠物業費,且道德敗壞,在我背後指指點點。」戴某認為因鍾某的行為致使其人格等受損,於2019年9月19日訴至北海市海城區人民法院,要求鍾某立即停止侵犯其人格權的行為,並要求鍾某刪除相關視頻,在上述行為的影響力範圍內採取消除影響的措施,及賠償精神撫慰金、醫藥費共計4241元。

微信裡罵人,法庭上丟人!

一些人認為,微信只不過是「小圈子」,不屬於公共空間,在上面發發牢騷罵罵人,沒有什麼大不了,事實未必如此。據騰訊發布的業績報告,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超過11億人。如果某人發布的話題引發公眾濃厚興趣,經過病毒式轉發之後,其傳播的廣度與深度根本無法想像。

網絡社會發育這麼多年,網絡法治環境也日臻完善。在微信上罵人,情節輕微有侵犯他人名譽權風險,情節嚴重則可能構成侮辱罪、誹謗罪,絕非小事。

禍從口出,不可不慎。近年來,因在微信裡罵人而受到罰款、行拘、賠償等處罰者不在少數,諸君當引以為戒。

來源:網信廣東

相關焦點

  • 微信群罵人洩憤,有人賠錢,還有人被拘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微信群裡分享開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微信群共有70人)中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微信群共有70人)中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2020年1月,孔某向奉化法院起訴,要求王某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精神撫慰金。
  • 微信群罵人被起訴,看法院這樣判!
    微信群罵人被起訴,看法院這樣判!且被告道歉的範圍應該在對原告造成影響的範圍內,即在發表不當言論的工作微信群中賠禮道歉。同時,原告主張因被告的不當言論而患上抑鬱症,並要求被告支付相關費用,被告對此不予認可,且原告未提供抑鬱症與原告不當言論之間有因果關係的證據,因此原告的該項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 罵人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修心養性打人會有什麼法律後果,我們大家可能都清楚,那麼,罵人呢?因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以對於罵人的事,我們可能都看到或者聽到過。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二、情節嚴重的罵人行為可能構成「侮辱罪」,應當判刑入獄!
  • 微博罵人?你可能要承擔法律後果!
    微博罵人?你可能要承擔法律後果! 雙方發生矛盾本應想辦法解決避免矛盾升級可有些人為了發洩不滿在微博、朋友圈等網絡平臺辱罵他人殊不知這樣的行為需要承擔法律後果
  • 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攤上事兒了
    鄰裡產生過節,微信群內「怒懟」2020年7月21日,吳某在小區同樓棟住戶微信群中參與討論並發言稱:「你說的那個騙子神醫住×××,專門嚇唬人,很討厭……就因為之前他給我兒子看過咳嗽,後來才知道他是騙子……他有點神經病……」「一顆老鼠屎」「為了自己能賺錢一點不留口德」「小區裡好多鄰居被他騙過」等,吳某的發言引起了微信群內其他成員的互動討論。
  • 【法官說法】微博罵人?你可能要承擔法律後果!
    【法官說法】微博罵人?你可能要承擔法律後果!被告秦某與康某產生糾紛本應以合法的方式進行處理,但二人夥同其他三人通過微博公開平臺多次發布捏造的侮辱原告郭某的言辭,對郭某人格進行指責和貶損,客觀上已經造成了對郭某社會評價降低的後果,在一定範圍內對郭某造成了不良影響。五被告主觀上存在過錯,其行為已侵害了郭某的名譽權,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被告認為原告在微博平臺上也存在對其侮辱、誹謗的情節,欲提起反訴。
  • 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結果攤上事兒了……
    2 鄰裡產生過節,微信群內「怒懟」 2020年7月21日,吳某在小區同樓棟住戶微信群中參與討論並發言稱:「你說的那個騙子神醫住×××,專門嚇唬人,很討厭……就因為之前他給我兒子看過咳嗽,後來才知道他是騙子……他有點神經病……」「一顆老鼠屎」「為了自己能賺錢一點不留口德」「小區裡好多鄰居被他騙過
  • 以案釋法|女子在微信群裡罵人,攤上事兒了
    0 2鄰裡產生過節,微信群內「怒懟」2020年7月21日,吳某在小區同樓棟住戶微信群中參與討論並發言稱:「你說的那個騙子神醫住×××,專門嚇唬人,很討厭……就因為之前他給我兒子看過咳嗽,後來才知道他是騙子……他有點神經病……」「一顆老鼠屎」「為了自己能賺錢一點不留口德」「小區裡好多鄰居被他騙過」等,吳某的發言引起了微信群內其他成員的互動討論
  • 切勿發布、轉發未經核實的涉疫信息,後果很嚴重!
    發布、轉載虛假信息  後果很嚴重!  1月3日,肇東市居民辛某在兩個微信群內發布信息稱「必備必備,黑龍江15號封城了,肇東15日開始封城,口罩開始慢慢漲價……」藉此推銷口罩、酒精、消毒溼巾等防疫用品。該信息引起一些網民的關注與轉發,造成了社會恐慌。
  • 朋友圈裡點名罵人,小心惹官司!
    然而在有些網友看來,微信朋友圈添加的只是好友,是一個私人空間,在上面隨便吐槽,或是指名道姓「洩憤」是自己的權力,但親們可知,在朋友圈罵人的後果很嚴重,很可能因侵權而面臨被起訴。還有老師罵校長的「揚緩」是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中心小學的一名女教師,這兩天她「攤上大事了」。
  • 鬥魚水深似海,馮提莫事件熱度沒過,發姐又攤上事
    本以為陳一發一直以來口碑較好,應該不會有什麼黑歷史被攻擊,結果發姐這次作大死了,被網友剪輯舉報她在前年直播時的一段不當言論,明顯的調侃「南京大屠殺」說的嚴重些就是不尊重歷史!過程大家應該都清楚,陳一發說了三句話引起公憤:「南京大屠殺啦」「東三省淪陷啦」「日本的刀好快啊」小編不是斷章取義,完整視頻估計也看不到了,現在大家能看到的都是剪輯後的版本。
  • 在朋友圈罵人會有什麼後果?3起案例公開:有人被判道歉10天,不帶...
    曾經的親朋好友,因為感情變故、金錢糾紛等理由心生仇怨;又或者是不太熟的同事、同一個小區的住戶,遇到某些誤會、糾紛,選擇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謾罵、公開對方隱私信息……這樣會有什麼後果?法官表示,朋友圈、微信群雖然是基於好友關係組成的空間,但一般不屬於私人空間,在這裡發表言論同樣有界限,如果侵犯到了他人的隱私權、名譽權,一樣要承擔法律責任。
  • 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是什麼意思
    「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一個梗基本上已經不能算作是一個梗了,因為這一個梗實在是太過於常見,而且大家也全部都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大家知道這一個梗的來源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是什麼意思吧!
  • 微信群中謾罵他人、虛構事實,法院判了!!!
    趙小雯在微信群中,多次要求朱雪雲在微信群中向自己道歉,朱雪雲置之不理,業委會多次出面調解未果。趙小雯以朱雪雲侵犯名譽為由,訴至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微信已成為人們聯絡、社交、支付的重要生活工具,在微信群及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發布信息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他人、理性文明。如果使用了侮辱性言論貶損他人,極易對他人及家人造成影響,甚至侵害他人名譽權。行為構成侵權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為討債發朋友圈指名道姓罵人 一審被判道歉加賠錢
    ­  發朋友圈罵人 這事可能犯法 ­  晉江法院判決兩起發朋友圈罵人訴訟­  發微信朋友圈罵人是否違法?去年,晉江市法院先後判決了兩起因發朋友圈罵人引起的訴訟,不過兩起判決結果迥異,怎麼回事呢?
  • 這加工點攤上事了!
    這加工點攤上事了!根據《「兩高」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款之規定,排放含鋅汙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十倍以上的就已經可以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該加工點的違法行為已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三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該案件涉嫌觸犯刑法,擬移送公安進一步查處。
  • 攤上事,粉絲心疼她被李小璐連累
    在節目中,馬蘇也坦言,自己那一陣子事業遭遇了嚴重的低谷期,以前她都是演女一號的,但是在那一段時間幾乎都沒有戲可以拍,而且她也表示,自己確實是攤上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讓很多粉絲都不禁感慨,她這估計就是在暗cue李小璐吧,畢竟,如果沒有發生那一件事,相信馬蘇的事業也不會遇到如此嚴重的瓶頸。
  • 男子在微信群裡講了幾句話,結果攤上大事了!都看看吧!
    小夥伴們 你知道隨意在微信群、朋友圈等 社交平臺發表不合適的言論 有什麼後果嗎? 注意!注意! 千萬要當心了!!!
  • 馬蘇「這幾年攤上一些亂七八糟的事」:錯就是錯,做人比做事重要
    馬蘇#馬蘇這幾年攤上一些亂七八糟的事#01近日,馬蘇參加了《演員請就位》節目,因為一句話「這幾年攤上一些亂七八糟的事然後這幾年挺倒黴的,拍的戲也沒怎麼播,還攤上亂七八糟的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去理會網上的那些流言蜚語,或者是不堪入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