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有個親信是高句麗人,生個兒子被賜五品官,為何親信被賜死

2021-02-07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爭議比較大的皇帝,因為唐朝的盛世頂峰就是在唐玄宗時期,他的前半生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數次政變,以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身份憑藉能力,最終成為皇太子以及皇帝,但到了後半生,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寵信奸人,愛好美色,最終葬送大唐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帝位置上一共坐了44年,他能當上皇帝,主要靠兩個政變掃除政敵上臺,一個是唐隆政變,另一個是先天政變。唐隆政變中,李隆基聯合了葛福順、陳玄禮、劉幽求等人,誅殺了韋後、安樂公主,這次政變後不久就確定了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先天政變中,李隆基聯合了王毛仲、高力士、郭元振等人,誅殺了太平公主一黨,這次政變後不久,唐玄宗就徹底徹底掌控了皇帝的權力,穩定了政權基礎,在這兩次政變中,唐玄宗都有少人支持,成為他的親信,其中有一個特別的人物叫王毛仲,這個人是李隆基的親信,在兩次政變中都發揮了重要任用。

年輕時的李隆基

但是,王毛仲最終卻被唐玄宗賜死,這是什麼一回事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王毛仲。

王毛仲是扶餘族的高句麗人,高句麗是扶餘王族的所建立的國家,在唐高宗時期被唐朝所滅亡,之後高句麗被併入唐朝,其百姓大多遷入唐朝內地,王毛仲的家族也是如此,王毛仲的父親因為犯法,其家人被充入官府為奴隸,王毛仲就這樣成為當時還是臨淄王李隆基的家臣。

王毛仲的父親王求婁是唐朝的遊擊將軍,王毛仲出身高句麗,驍勇善戰,聰明識體,雖然成為李隆基家裡奴僕,但很快成為李隆基的貼身侍衛,受到器重,李隆基在參與唐隆政變前大力結交萬騎中的豪傑,所謂的萬騎是唐朝皇帝直屬的一支禁軍部隊,李隆基作為臨淄王,與萬騎的結交都是通過王毛仲來完成的。

王毛仲

而結交萬騎對於唐隆政變的成功有著絕對的作用,萬騎不僅是皇帝的直屬禁軍,而且掌控著皇宮的北門,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殺唐中宗意圖效仿武則天稱帝,是李隆基率領唐朝宗室及親信等人發動唐隆政變,徹底剷除了韋後與安樂公主一黨,將政權還於李氏王朝,之後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即位為帝,而王毛仲因功被封為三品將軍,管理著李隆基東宮的駝馬鷹狗。

從奴隸到將軍,王毛仲的人生發生了劇烈變化,這一切是因為他跟隨李隆基的原因,之後,王毛仲又在先天政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毛仲率領了三百親兵控制了左右羽林軍,然後率領羽林軍搜捕太平公主一黨,先後誅滅所有太平公主一黨,是先天政變的直接參與者和最大功臣,這一次政變成功後,李隆基就坐穩了皇帝的位子。

而王毛仲也因為巨大的功勞而得到了封賞,被封為左龍武衛大將軍,進封霍國公,之後不久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左龍武衛大將軍是掌管京城禁軍的統領之一,手上有極其重要的京城禁衛軍兵權,王毛仲控制的禁兵有兩萬多人,霍國公是公爵,而開府儀同三司這個權利可是非同一般的,是說王毛仲可以開府治事,有自己的官員班子,儀式、權力同三公一樣。

唐玄宗李隆基

整個唐玄宗早年在位期間只有四位官員可以開府儀同三司,一個是唐玄宗的嶽父,另兩個是著名的宰相姚崇和宋璟,另外一個就是王毛仲,可見唐玄宗對王毛仲非常重視,但這還沒有完,唐玄宗還賜王毛仲的妻子國姓李,號稱國夫人,更為誇張的是,唐玄宗只要不見王毛仲在自己身邊護衛,就會覺得失望。

這個時候的王毛仲可謂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其地位可以和當時的李氏諸王爺相比,要知道在這之前,王毛仲只不過唐玄宗家中養馬的奴僕,其身份地位已經發生了飛躍的變化,只因為王毛仲在唐玄宗兩次政變中的功勞,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有人以為王毛仲應該滿足了,但是王毛仲本人卻不滿足,他甚至向唐玄宗索要兵部尚書一職。

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了,唐朝軍事力量最高行政長官,可見王毛仲的野心有多大,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唐玄宗身為一國之君,如果有下屬的大臣向他索要官職,你想想皇帝心中如何想?這不等於是威脅皇帝一樣嗎?

王毛仲

皇帝可以賞賜功臣官職,但是功臣不能索要。從唐玄宗這個皇帝的角度出發看問題,我可以賞賜任何官職給任何人,但是,任何人不能向我索求官職,我可以給,但是,你不能要,如果你要了,就是在威脅我。這就是唐玄宗的想法,也是任何一個皇帝的想法,王毛仲顯然犯了忌諱。

但是,這個時候唐玄宗並沒有表現得對王毛仲有什麼不滿,但也沒有滿足王毛仲的這個索官要求,後來唐玄宗還在王毛仲的兒子過「三日」的時候,送給王毛仲金銀財寶,同時還封王毛促這個還在吃奶的兒子為五品官,想想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孩子,被皇帝封為五品官,這不就是無功不受嘛,這完全是唐玄宗的個人喜好。

但沒過多久,唐玄宗就把王毛仲聯合他的四個兒子以及有聯姻關係的下屬和黨羽全部貶官,而王毛仲本人則被唐玄宗賜死於永州,那麼唐玄宗為什麼要賜死王毛仲,是因為他的索官行為嗎?

原因一:王毛仲索官。

王毛仲向唐玄宗索官只是個導火索,也不是兩人關係破裂的主要原因,只是會引發皇帝的猜忌之心,唐玄宗是個手腕很強的皇帝,他絕對不會允許有人利用功勞來威脅他,王毛仲這麼做了,引發了唐玄宗的猜忌之心,但並沒有起殺心。

高力士

原因二:王毛仲結黨。

王毛仲身為掌控京城禁軍的左龍武衛大將軍,與另外一個掌控京城禁軍的將領葛福順結為兒女親家,葛福順是名將郭子儀的表哥,也是唐玄宗的親信,參與唐玄宗兩大政變,也是功臣之一,王毛仲與葛福順聯姻,相當於掌控京城禁軍的兩大將領結成親家,這個事情是相當危險的。

原本左、右武衛大將軍可以相互制約,維持平衡,就算有人反對皇帝,皇帝也能控制另一支禁軍,現在王毛仲與葛福順聯合,如果他倆想擁護另一個王族成員當皇帝的話,誰也阻止不了,這才是讓唐玄宗感到可怕的地方,這叫結黨。

同時王毛仲還庇護犯了罪的下屬,讓下屬凌駕於法律之外,這就是結黨營私的具體表現,這也是唐玄宗動殺心的最大原因,雖然吏部侍郎齊澣和大理丞麻察兩人以引事進諫唐玄宗,反而被唐玄宗貶官,我認為這是唐玄宗迷惑王毛仲的行為,時機還沒有成熟,並不是唐玄宗還信任王毛仲,這個時候唐玄宗不可能再信任王毛仲了。

唐朝禁軍

王毛仲本人掌控禁軍,又與另一禁軍將領葛福順聯姻,又庇護手下的禁軍將領,這儼然就是結黨行為,形成一個小的利益集團,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利益集團是有兵權的,唐玄宗不能輕易解除王毛仲的兵權,需要理由和時間妥善處理,務必不會引發兵變為前提。

原因三:高力士誣陷。

高力士也是唐玄宗的親信,雖然是個宦官,但是忠誠又有謀略,他應該是看出了唐玄宗有除掉王毛仲和葛福順等人的意思,在為唐玄宗向王毛仲兒子送禮祝賀之後,高力士對唐玄宗說道:

毛仲抱其襁中兒示臣曰:此兒豈不堪作三品耶?

高力士說:王毛仲抱著襁褓中的兒子對臣說,這個兒子難道不能當三品官嗎?言外之意就是說王毛仲對唐玄宗封他兒子為五品官不滿,這是高力士誣陷王毛仲的話,王毛仲的原意是說我健全的兒子難道還比不上你這一個宦官嗎?事實上是王毛仲看不起身為宦官的高力士,但高力士看出唐玄宗對王毛仲有處理的意思,於是誣陷王毛仲,之後,唐玄宗就把王毛仲和葛福順等掌控禁軍的將領貶官到外地,然後再下詔賜死王毛仲,分了兩步走。

相關焦點

  • 李隆基為何要下詔,將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賜死在家中
    武則天在做「武周」皇帝時,她和高宗李治的兩個兒子(均被武則天廢為王)和一個女兒還健在,這就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隆基是李旦的兒子,太平公主就是他的親姑母。在武則天的這三個孩子中,惟有太平公主機警聰穎,幹練果斷,權欲極強,其性格很像母親,武則天退位時,曾一度想把她立為太子,但迫於宗法和朝臣諫阻的壓力,傳位之事沒有實現。
  • 李世民容得下李建成、李元吉親信,為何容不下李淵的親信裴寂
    裴寂的第二個功勞,就是當時李淵打進長安後,立楊侑為傀儡皇帝,自任大丞相。後來,裴寂又幫助楊侑把皇位順利地「禪讓」給李淵。由於有這兩個大功勞,再加上李淵和裴寂關係本身就非常好,因此李淵把裴寂封為丞相,對他格外優待。經常賜食物給他,而且每次上朝,就要給裴寂準備凳子。不過,裴寂這個人,打仗卻不行,後來幾次帶兵打仗,都敗得很慘。以至於李淵不得不批評他,把他下獄。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
    她的八個子女也該死嗎?依她親侄子唐玄宗的邏輯,被殺的都該死,赦免的就不該死。這個太平公主唯一倖存下來的兒子,就是題主說的薛崇簡。一,先說說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知名度之高,應該排上中國古代公主前五。首先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其次是因為她幾乎真的成了「武則天第二」。
  • 唐肅宗李亨和父親唐玄宗的恩怨
    唐玄宗會同意嗎?同意,他就只能承認徹底失敗,在孤獨中度過晚年,不同意,自己又成了不願意放權的昏君。怎麼辦?這種難題,對於李隆基來說,還是太簡單了,他給李亨寫了一封信,並且派人帶去一件禮物。從成都到靈武的人,有三個,分別是韋見素、房琯和崔渙,其中韋見素在安史之亂前,就是宰相,屬於老員工,到了靈武第一時間,就被李亨撤職。
  • 唐玄宗時期的奸臣,除了李林甫,還有個野心更重!
    唐玄宗是個很風流的皇帝,他一生最喜歡的女人居然是他的兒媳婦、壽王妃楊玉環。唐玄宗得到楊玉環後高興得不得了,很快就把她立為貴妃。楊家的人也跟著雞犬升天,就連楊貴妃的一個遠房親戚楊國忠也沾了大光。
  • 庇蔭親信,民進黨當局腐化本性又在作祟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質問,蘇嘉全、蘇震清叔侄為何不事先通知臺外事部門,還拒絕代表處人員參與?行程都由同一家公司安排,其中是否有利益輸送? 所謂無風不起浪,民進黨當局近期頻頻爆出政要及親信腐化案,引起島內輿論批評和質疑,此事再掀波瀾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不久前,媒體爆料稱,蘇嘉全外甥張仲傑在唐榮公司任職期間涉及4項弊案遭調查,包括將制服交給其妻在屏東開設的「小丑魚服飾」、將員工旅遊交給其子張凱鈞的「巨群旅行社」等。
  • 最是無情帝王家:唐玄宗的最後時光,還在和兒子表演父慈子孝!
    立夏剛過,伴隨著略顯燥意的微風,寶應元年農曆四月初五(公元762年5月3日),長安皇宮中傳來消息,太上皇李隆基駕崩於神龍殿,享年78歲,群臣上廟號唐玄宗。長安的勳貴官僚,販夫走卒聽到這個消息,沒有放下心中的惴惴不安,依然緊緊的注視著皇宮的方向。
  • 唐玄宗寵臣生了一個兒子,卻不高興,為何唐玄宗就知道他要造反?
    王毛仲作為唐玄宗身邊的弄臣,就是這種情況。但我們從唐玄宗殺王毛仲一世看,這時候的李三郎的智商還是絕對在線的。王毛仲是高麗人(當時被稱為扶餘族),因為他老爸做遊擊將軍的時候犯了事,所以王毛仲也跟著受了牽連,成了一名官奴,被發配到臨淄王李隆基的府邸做奴才,但這反而成了王毛仲的機會,他不愧是做奴才的料,聰明機靈又善解人意,很快就成了李隆基最知心的玩伴。
  • 湮沒在歷史之中的唐玄宗髮妻
    正是這種不大確定的傾向性和功利性的方式,影響從開元到天寶的轉型,所以唐玄宗的搖擺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只不過開元前期他自身有一種雄心壯志,比較有勵精圖治的意思,隨著盛世效果的出現,這種心態就慢慢發生變化,後來問題的嚴重性就逐漸暴露
  • 身為唐玄宗的兒子、楊玉環的前夫,李瑁的最終結局如何?
    世人對於唐玄宗李隆基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李隆基是個明君,因為他曾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守護住李氏的江山,上位後又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繁榮局面。有的人認為李隆基是個昏君,因為他在執政後期慵懶懈怠,並且寵信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奸佞之臣,致使「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從此由盛轉衰。
  • 漢文帝登基僅帶6名親信,當晚卻連發3道聖旨,堪稱帝王權術巔峰
    漢朝成立之後,皇子們個個封地富得流油,唯獨劉恆的封地代國最差。其次就是朝中威望不高,沒有自己的政治圈子,否則這樣的皇帝一上臺,保不齊和當年的劉邦一樣。簡單的來說,大臣們想要找個能夠控制的皇帝,於是從不起眼的劉恆出現在大臣們的眼裡,並很快敲定,就讓劉恆繼位。劉恆雖然不被重視,但是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他先是讓親信大臣進京打探口風,提前了解一下京城的朝廷內發生了啥事,自己當皇帝的處境會如何。
  • 《如懿傳》高貴妃痛打如懿親信,這次真是活該挨打
    比如《延禧攻略》的李玉是皇上的親信,但是在《如懿傳》裡皇上的親信還是一個叫王欽的太監。李玉還沒上位呢 。王欽看上了富察皇后的貼身宮女蓮心。富察皇后為了籠絡王欽,就把蓮心送給她當老婆。蓮心一聽阿箬冷嘲熱諷,馬上就回擊,祝阿若也嫁個公公,白頭到老,生死不離。誰知道阿箬這嘴一句比一句毒,說蓮心嫁給太監,以後無兒無女,清清靜靜地有多好。
  • 樸槿惠親信崔順實之女在丹麥被捕 當時她正在這間房子裡……
    當地時間2017年1月2日,丹麥奧爾堡。韓國「親信幹政」事件核心人物崔順實的女兒鄭尤拉1日在丹麥奧爾堡市被捕後,於2日出席了當地法庭的聽證會。奧爾堡法庭隨後宣布,鄭尤拉將在丹麥被拘押4周,至當地時間1月30日晚9時。對此,鄭尤拉方面表示將提出抗訴。
  • 親信夜會日本代表,被逮個正著
    據央視網報導,近日,蔡英文兩名親信秘密會見日本代表的事意外曝光,島內輿論懷疑,此事是蔡英文在背後操縱,雙方藉機商量開放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議題。蔡英文陰謀曝光?由於他們都是蔡英文的親信且身居要職,密會日本代表一事曝光後,輿論普遍懷疑,本次聚餐目的不純。有臺媒認為,他們很可能會藉機討論日本"核食"進口的問題,這讓島內民眾擔心不已。
  • 新倚天屠龍記一眾小弟趙敏更親信誰?她一句話暴露,與範遙無關
    在這部劇裡,張無忌和趙敏身邊都有一大堆的人才,不過不同的是,張無忌的人才是自願跟隨,而趙敏身邊的則是許以重利,不過就算是這樣,趙敏身邊的人能將六大門派囚禁萬安寺也是十分厲害的了。雖然說趙敏身邊人才濟濟,但是總有個親疏遠近,那麼在這一眾小弟中,她更親信誰呢?或許有人會認為是範遙,畢竟他投在汝陽王門下時間已久,而且還教授趙敏武功,兩人之間是存在師徒情的,不過有師徒情不代表更親信。
  • 15萬高句麗人來襲,薛仁貴穿白袍迎敵,李世民見後大喜:這仗穩了
    對於高句麗人的來襲,李世民一開始十分自信,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從容對屬下說:我給敵方主將延壽出了三個主意:一、以安市城為堡壘,派靺鞨騎兵掠奪我們牛羊,斷我們糧道,利用沼澤阻擋我們的歸路,這是上策;盡拔城中之眾,落荒而逃,這是中策;不自量力,和我決戰,這是下策。但我觀致,延壽必用下冊,也必為我所擒。一如李世民所料,高句麗人確實十分自信。
  • 潛逃美國12年,陳水扁「親信」自殺
    爾灣警局28日上午表示,現在該案已移交橙縣法醫所等待解剖,晚些可能有進一步消息。74歲黃芳彥的死訊傳回臺灣,陳水扁的兒子、高雄市議員陳致中回了20個字,稱:「感到震驚、很遺憾,祈願黃醫師安息,家屬節哀順變。」另外,臺北地檢署偵辦指出,會通過司法互助請美方協助確認,依照法規,黃芳彥若身亡,所涉案件將處分不起訴。據臺媒報導,黃芳彥多年來與陳水扁一家人關係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