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啟幕。此次秋拍共推出38個專場、5700餘件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展現古今藝術傑作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
中國嘉德董事總裁胡妍妍透露,本季秋拍有三件「高價種子選手」:一件是近現代大家傅抱石的傳世名作《大滌草堂》,一件是北宋詞人朱敦儒的《暌索貼》,一件是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鳥書法冊》。三件作品都至為珍罕,有望創出過億佳績。
傅抱石傳世名作《大滌草堂》最受矚目
大觀夜場近現代部分共計120件珍品,尤以傅抱石1942年「壬午畫展」展出之殿堂級傳世名件《大滌草堂》最為矚目。傅抱石1942年在重慶觀音巖舉辦畫展,觀者如潮,引起巨大反響,自此奠定畫壇巨匠的聲譽,《大滌草堂》即為此次展覽中最被關注的作品之一。
▲傅抱石《大滌草堂圖》局部(1942年作)
作品中,傅抱石以潑墨法掃出前後大樹四株,順勢粗筆勾出枝葉,畫面左側有一間草堂掩映其中,堂中站立著一位老叟,正是「大滌草堂」的主人石濤。「《大滌草堂圖》是傅抱石早年第一力作,真實見證了他研究石濤的心路歷程,也展示了他繪畫創作的演進軌跡。」中國嘉德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部總經理戴維說。
成畫之日起,《大滌草堂》屢經著錄、出版,現查明刊載記錄已有39次。同時,《大滌草堂圖》還體現了傅抱石、徐悲鴻兩位大師惺惺相惜之誼。1942年秋,南洋歸國不久的徐悲鴻看到了傅抱石即將展陳的《大滌草堂圖》,十分欣賞,他引用杜甫詩句,題寫「元氣淋漓,真宰上訴」八個大字,讚嘆傅抱石筆墨之飽滿酣暢,兩人友情成為畫壇一段佳話。
《暌索帖》是朱敦儒存世唯三件行草墨跡之一。朱敦儒是兩宋之際有「朝野之望」的文壇巨擘,他的書法師法鍾繇而自存風骨,朱熹認為朱敦儒的小楷「精妙醇古」「近世楷法,皆所不及」。朱敦儒又擅行草書,在此次上拍的行草《暌索帖》中,朱敦儒向朋友「益謙」表達了多時不見的懷念,並講述了自己的近況。
▲朱敦儒(1081-1159)《暌索帖》
《暌索帖》在民國時曾為鑑定家張蔥玉收藏,後輾轉至海外,曾於1996年與蘇軾、曾鞏、曾迂、倪雲林等宋元名賢書畫佳作共同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上。在海外飄零了大半個世紀後,《暌索帖》終於回歸本土拍賣場。據嘉德中國古代書畫部總經理欒靜莉介紹,朱敦儒存世墨跡極少,其行草傳世墨跡共有三件,一件藏於臺北故宮,一件藏於上海博物館,《暌索帖》為市場僅見的一件。「《暌索帖》不僅是朱敦儒墨跡中書寫最為精彩的一件,更是尺幅最大、字數最多、面貌最典型的一件。」
此外,本次拍賣中的另一件重器,是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該冊頁是近年來發現的開數最多、品類最全的八大山人晚年傑作,共有十七開,每幅0.6平尺。從此冊書畫的風格與款字看,應是八大山人極晚年所作,呈現出八大山人處於中國大寫意畫藝術頂峰的創作狀態。在《拳石鵪鶉》一頁中,鵪鶉眼神冷漠,表達了作者心中的苦楚與憤懣;《荷花蜻蜓圖》描繪了蜻蜓在花朵上歇腳的一幕,蜻蜓題材在八大山人的傳世作品中十分罕見。
▲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
此外,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吳昌碩等人的書畫佳作也將隆重呈現。其中,吳昌碩14件金石書畫同次呈現,在大觀夜場中尚屬首次。
▲吳昌碩《致三多花卉冊》(四開八頁)
吳大羽、顏文樑、劉海粟、吳作人作品領銜二十世紀藝術夜場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將攜「三大夜場」亮相秋拍,呈現約230件面貌豐富的精品佳作。除常設的日場外,此次將推出二十世紀藝術夜場、當代藝術夜場(一)、 當代藝術夜場(二),力求在拍品結構精細劃分的基礎之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對中國現代主義及當代藝術板塊進行深度的資源整合。
二十世紀藝術夜場,涵括20世紀初以來主要藝術流派的發起人及領導者,借諸大家精品一遊這段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藝術史。留歐一系多關注繪畫語言的純粹性,且兼顧形式美感,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的熱點。此系翹楚李超士、林風眠、龐薰琹、趙無極、朱德群、胡善餘、賀慕群均有力作現身,這其中尤以吳大羽、顏文樑、劉海粟、吳作人四位流派之領袖攜《射戟轅門》、《南湖旭日》、《太湖漁舟》、《坐女人體》四大重器閃耀登場,值得期待。
▲周春芽《山石與煙雲》(2003年)
當代藝術夜場一,周春芽集大成之作《山石與雲煙》領銜,薈聚當代藝術的眾多中堅力量袁運生、陳逸飛、 張曉剛、毛旭輝、劉野、毛焰、劉小東、喻紅、王興偉等藝術家。當代藝術夜場二,聚焦時下極具發展潛力的藝術力量:匯集仇曉飛、劉韡、謝南星、馬軻、秦琦、黃宇興、屠宏濤、康海濤、宋琨、由金、李青、高瑀、趙趙、陳飛、何翔宇等代表藝術家。
▲吳大羽《射戟轅門》(20世紀80年代)
▲劉海粟《太湖漁舟》(1956年)
明代早中期御窯瓷器再現明御窯之瑰麗
瓷器及古董珍玩部分,將呈現五個專場,共計600餘件珍品。明清瓷器、佛教藝術、銅爐、紫砂、玉器及各類古董珍玩,佳器雲集。宸賞—明清御瓷珍玩專場,既有青花瓷藝術巔峰時代的明代御窯,又含有清代康雍乾御窯瓷器。煌煌御製,領略帝王高雅的生活品位,感受明清盛世精作。本季秋拍中四件明代早中期御窯代表作,再現明早中期御窯之瑰麗堂皇。其中,以「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領銜。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旃檀林—佛教藝術集萃專場,集合了清康熙、乾隆兩朝宮廷出品之精品佛像、六品佛樓的銅像、永宣時期的佛教藝術品以及西藏、尼泊爾、蒙古、中原等地區的一批精美作品,集中展現各個時期地區的精湛造像藝術,為鑑賞、收藏、研究藏傳佛教藝術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古琴萃選」呈現宋代至民國傳世古琴八床
古典家具及工藝品部的家具和地毯版塊將推出六大專場,百餘件洋洋灑灑的藝術品,或結構凝練,材質優良,或雕工精湛,寓意吉祥,明式簡約和清式華美一堂展出。
「絲桐金聲—名家藏珍古琴萃選專場」,呈現宋代至民國傳世古琴八床。以宋代宮廷御製「萬壑松聲」古琴領銜,無論從歷史文物,還是從樂器的角度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彌足珍貴。
▲宋「泰素」(萬壑松聲)仲尼式古琴
「清寧—金石篆刻藝術專場」對明清以來流派名家名品、近當代名家篆刻、雕刻以及印譜等多種金石藝術品類進行專業梳理,提供了一場亮點突出、藏玩皆宜且獨具風味的金石篆刻盛宴。以趙次閒、吳讓之、趙之謙、胡菊鄰、吳昌碩、徐三庚為代表的清代篆刻大家皆有佳作呈現,民國時期諸多金石書畫名家也有珍品亮相。
南宋淳熙年間《詹儀之任官告身》揭秘800年家族故事
古籍善本部分,最引人矚目的是南宋淳熙年間寫本《詹儀之任官告身》,宋拓孤本《鬱孤臺法帖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以及清代碑帖鑑藏大家王澍、李鴻裔題跋、宋明之間拓本《紹興米帖》。
▲南宋淳熙年間《詹儀之任官告身》寫本1卷 綾本
南宋淳熙年間《詹儀之任官告身》與已入藏故宮的其他五件詹氏家族文獻為一個整體。透過這一珍罕家藏宋代文獻,了解遂安詹氏舊藏重要文獻的核心人物、宋代理學家詹儀之,揭秘相守傳承800年的傳奇家族故事。傳本罕見的《紹興米帖》是米芾個人作品輯刻最早的專帖,最得米書神韻,被公認為刊刻質量最高的米芾專帖。
筆墨文章部分甄選154 件拍品,涵蓋古今尺牘、文稿、名家墨寶等諸類。同時延續名家舊藏專題特色,推出淳齋舊藏、陶鵬飛張閭英夫婦舊藏等專題,令人關注。
據介紹,從8月到11月的短短三個月中,中國嘉德在疫情防控、交通受限情況下,用時90天遍尋海內外,徵集了10270餘件藝術品。此次秋拍預展於11月27日至12月5日舉行, 12月1日至6日舉槌,展拍地點在嘉德藝術中心。
作者:文匯報駐京記者 李揚
圖片:中國嘉德提供
編輯:江勝信
責任編輯:陸正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