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上映並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綠皮書》,可謂紅極一時,得到各大明星、影評家的傾情推薦。白人與黑人、種族歧視,永遠是美國電影常被拿來探討的話題。
「生而平等」,或許是我們從小就明白的道理,人無高低之分、貴賤之別。但卻有人只因無法改變的膚色,一出生就決定了必將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命運。
正如巴爾扎克所說:「平等或許是種權利,但卻沒有任何力量使它變為現實。」
「我無法改變自己的膚色,所以我只能敢為人先。」
這句臺詞出自電影《隱藏人物》中一位黑人女性瑪麗·傑克遜,為爭取能夠在白人學校進修的機會而在法庭上與法官的對話。
若說《綠皮書》是一部在人性不斷磨合中重新進行審視,引發自我思考,從而打破常規定義最終達成尊重和解的反種族歧視的電影,那獲得三項奧斯卡提名的《隱藏人物》則是向我們傳達了,憑藉自身才華與不懈的努力也能在不平等的夾縫中獲取應有的權益,以實力得到尊重,縱處黑暗,仍要向陽生長的倔強。
電影《隱藏人物》將背景設定在了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的20世紀60年代,種族隔離制度盛行,黑人等少數民族在美國始終是二等公民,美國的黑人缺少公正的法律保護,他們在政治、經濟、教育、社會保障等問題上遭受歧視的現象依然存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講述了三個黑人女性以堅毅的品格和不容忽視的實力,最終在美國航天計劃中佔有一席之地。
整部影片充斥著強烈的種族歧視的色彩。汽車壞在路上,卻因為是黑人而引來警察的盤問、隔離的公共飲水處、公交車上的有色人種座位、就連NASA都設有「colored(有色人種)」的廁所、食堂,甚至連咖啡壺都明確區分開。
種族歧視無處不在,不平等的待遇也隨之而來。
凱薩琳·詹森是一位從小在數學領域就表現出極高天賦的數學家,因為其出色的計算天賦,被調任參與太空任務組的工作,作為工作組中唯一的黑人女性。
因為膚色與性別,被同事輕視為難。經手的驗算數據被打上限制權限,而採取保密機制被黑色記號筆大面積塗黑。因為是任務組的唯一黑人女性,沒有設有有色人種的廁所,所以每次都必須在800米以外的西部大樓內方便。
所有的隱忍,都在上司不明所以的責怪凱薩琳·詹森大部分時間不在工作崗位上而爆發。哽咽的嘶吼,委屈的痛斥這些無法改變不平等的待遇。
若只是微不足道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人,那些哽咽的嘶吼,委屈的宣洩,在當時社會固有的歧視思想洪流中就如大海投石,了無波瀾,那些發自內心公正的聲討只能被無視甚至被掩蓋。
若說現實的不公沒有將凱薩琳·詹森打倒,那她出色的實力則是給予了她自信的權利。
凱薩琳·詹森因為出色的計算天賦與勤懇的工作態度不但得到上司的信任,也逐漸得到同事的認可。
在破例進入規定「只能男人進入」的五角大樓裡,以出色的計算天賦一鳴驚人,得到了航天員的欣賞與信賴;能夠僅憑被塗黑大半有限的數據算出別人都算不出來的推論......
面對來自欽慕者的性別質疑,卻能底氣十足又不失禮貌地反駁道:
「我是西維吉尼亞州大學研究生院的首個黑人女學生......西部計劃小組,有二十位聰明有才的女黑人,我們為自己對國家的貢獻而自豪......所以,太空總署也會僱女人做事,這跟我們穿裙子無關而是因為我們帶了眼鏡。」
出色的實力讓人無法忽視她的存在,甚至依賴於她的存在,實力即是底氣,也是成為獲取他人尊重的基石。
影帝黃渤曾在一段採訪中,回憶起自己成名之前的豐富的底層工作心酸經歷,曾經做過歌廳駐唱,當過舞蹈老師,開過工廠、組過組合......也曾因為樣貌被質疑,被狠狠地傷害過。
而後,獲得臺灣金馬獎和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50億票房影帝稱號,則是對他多年堅持夢想,打破傳統娛樂圈定義的審美,用不俗的演技實力徵服觀眾最好的勳章與證明。
如今的黃渤對採訪者雲淡風輕的說道:「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臉都洋溢笑臉。」你強大的時候,世界就會對你和顏悅色。
當你的價值被肯定,無論身處怎樣的不公,你的實力都會為你爭到一席之位,賦予你對不公的待遇作出聲討的權利。
而三人之中的多羅西·沃恩,則是一名做著主管的事,卻一直沒有得到晉升的管理者。在知道IBM電腦的興起將取代她們人為計算時,並沒有固步自封,不僅利用出色的學習能力,還帶領部下女性一起學習這項新的運算技術。
最終成為第一批掌握電腦運算的團隊,並因此爭取到了主管的權益。
作為一名管理者,在遇到可以獨自一人晉升機會時選擇放棄,沒有作出拋棄團隊的做法,在面臨新的挑戰迎難而上,一個主管者應有的素養在多羅西·沃恩身上體現得淋漓精緻。也讓一直直呼其名,對多羅西·沃恩一直表現出傲慢不屑的女主管對其改觀,甚至虛心向她請教。
不斷學習,成為有價值的人,捍衛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否則也只能聽之任之任人宰割。
對於任務組的用人詢問,她大方推薦在數學領域極有天賦的凱薩琳·詹森。面對好姐妹瑪麗·傑克遜想成為工程師卻總是被不公規則所束縛的直言鼓勵,她像一個知心大姐姐,活得透徹卻不世故。在好姐妹猶豫不決,缺乏勇氣時,總是一針見血,卻又像一個領導者,知人善用,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勢與不足,她就如領頭一般,帶領同組黑人女性一起進步。
羅西·沃恩曾說:「你們中每一個人的進步,都代表著黑人女性的進步。」
而要強的瑪麗·傑克遜一心想要當上工程師,膚色造成的局限性,以及評選資格的一再刁難讓她極其憤怒。
「每一次我們一有進步的機會,他們就把終點線移走。」
同事以猶太人的身份,雙親都在納粹集中營喪生的自身事件鼓勵她,如果因為歧視而選擇固步自封,那也會被歧視永遠地打上烙印,一輩子都如影隨形。好姐妹直言不諱的激勵,讓她走上法庭,用最客觀公正的方式,獲取應有的權利。
她不再滿足於口頭的抱怨,走上法庭表達訴求,請求法官,允許她獲得進修的機會。
或許她的訴求曾經聞所未聞,甚至在當時的美國就連保護黑人合法權益的法案都寥寥無幾。
但勇於直面不公,以一段精彩又富有邏輯的言辭說服了法官。那尋求有所改變而邁出的第一步,有可能成為被世人所銘記的事跡,最終成為傳奇。
錯誤的政治導向、不平等乃社會常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性別仍被有色眼鏡看待。當自己權益被剝奪,聲音被掩蓋,自己只能成為自己的英雄,即使不能改變世界,也要敢為人先,做那個敢於直面敢於發聲的第一人。
而基於真實事跡改編的電影,在2016年,太空總署把計算機大樓命名為凱薩琳·G·詹森大樓,以表彰她在太空領域的卓越貢獻。
羅西·沃恩成為太空總署的首位黑人主管,她被視為太空總署最聰明的人之一。
而瑪麗·傑克遜成為太空總署和美國的首位黑人航空工程師。
真正的實力不僅可以讓你立足社會,解決溫飽,更能贏得他人的贊善及有分量的尊重。
敢於抗爭並堅持抗爭,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堅毅的信念。相信作為黑人的自己也可以搏擊長空,自己與白人沒有什麼不同;相信作為女性的自己也可以獨當一面,不遜鬚眉;相信正義的裁決、公正的眼光已經在來的路上,終有一天,將會來到。
即使不公正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終點線一而再再而三從腳下移走,但也總會有一天,因為你的執念贏來正義的判決,讓你越過終點,收穫那本該屬於你的榮耀自由。
根深蒂固的種族思維和性別歧視,並不能成為停滯不前的措辭,依靠自己努力與實力爭取來的包容及平等比等待他人人性深處正真善美的回眸更加熠熠生輝。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無物永駐,多平臺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