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人物》:在種族隔離和性別歧視的雙重霸凌下,女性如何突圍?

2020-08-28 溫暖欣田讀書會

《隱藏人物》是一部具有紀實風格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它採取了三線交叉的敘述手法,分別描寫了凱薩琳·詹森、瑪麗·傑克遜和多蘿西·沃恩的傳奇人生,她們在種族隔離和女性歧視的雙重壓迫下,各種實現了人生突圍,分別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凱薩琳運用自己的天賦成為計算機也無法取代的人,傑克遜擁有強烈的進取心,敢於打破社會規則,多蘿西未雨綢繆,不斷學習,華麗轉身。

她們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時,不抱怨,不沮喪,只是不斷的行動,堅守理想,哪怕當時看不到希望,也不放棄努力,終於用個人的成就在種族隔離制度的城牆上打開了突破口,極大地促進了黑人民權運動的發展,同時,作為事業女性,她們用取得高成就的結果有力反擊了男性對女性的偏見,實現了職場躍遷。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類影片,《隱藏人物》並沒有像同類型影片那樣用殘酷、黑暗、激烈的手法來講述種族歧視和女性解放話題,它僅僅向觀眾提供一種女性的勵志人物形象文本,表達了「女性如何自立」的深刻人生主題,並通過她們的眼睛和親身經歷,貫穿了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30年間的重大歷史,比如:甘迺迪主導的新邊疆運動,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競賽,美國第一部民權法的誕生,男女平權運動等,這段歷史也是美國人關於「美國夢」的追尋史。

在人物精神塑造層面上,從這三位女性身上也折射了出了「美國夢」的精神內涵:追求尊嚴,有使命感,崇尚成功,性格堅強,執著的追求自我實現。這部影片在中國被翻譯成「隱藏人物」,在香港和臺灣分別被譯為「無名英雄」「關鍵少數」。這些片名中多少都透露出「女性的成就被遮蔽、被輕視」的深長意味。

而事實上她們的經歷也確實如此,直到2016年這部電影的出現,大眾們才有機會了解到「幫助美國贏得太空競賽的黑人女性們"的故事,某種程度上,她們更像是那個時代女性的縮影。儘管她們的故事發生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但在今天仍然對職場女性具有借鑑意義。正如多蘿西所說的那樣:「任何(女性)個人的進步,都是我們大家的進步。」跟那個年代相比,現在的女性在職場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但依然恐慌和迷茫,事業和家庭的平衡,追求自我高成就的焦慮等,因此,這部電影適合所有女性們一看再看,她們提供的生存策略和精神源泉,摒棄情緒的影響,靠行動和勇氣走出迷茫的真實經歷中,女性仍然能獲得希望和力量。

影片一開始,三人一同駕車去上班,半路上車拋錨了,白人警察斥責她們車壞的不是地方,瑪麗說:「不是我們選了這個地方,而是這個地方選擇了我們。」這句話仿佛是暗含了似乎所處時代並未體現人的自由意志與尊嚴。白人警察得知她們為NASA工作時,態度好轉,提出要為她們叫來一輛拖車,多蘿西拒絕了,她動手修好了車,這像是女性獨立精神的無聲告白,在遇到困難時,不使用所謂的女性魅力解決問題——比如,情商高,善解人意,不依靠男人的拯救,甚至是情緒對立來表達自我,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為首選。

女性最強的競爭力,就是「把事兒做成」

凱薩琳·詹森:「他們讓女人在宇航局工作,不是因為我們穿裙子,而是我們有腦子。」

凱薩琳是單親媽媽,丈夫早逝,她獨自撫養3個孩子。太空組是宇航局的核心部門,他們需要一位會解析幾何的演算員,凱薩琳被臨時借用,這個「幸運」的機會讓她如履薄冰。

在清一色的白人男性研究員中,她顯得格格不入,起初被當成了清潔工,宇航局有些針對女性的明文規定,比如:短裙必須過膝,穿毛衣不能穿襯衣,不能佩戴首飾(除了簡單的珍珠項鍊),不要主動去找負責人哈裡森(太空項目組的負責人,白人男性),為人處世要低調等,這些訓誡反映了當時一種普遍的社會觀念,讓女性不自由。

如果說以上規訓是針對女性群體,並不是孤獨的個體在承受的話,那麼,不成文的潛規則卻讓凱薩琳感到壓抑,比如:為她一個人設置小號咖啡壺,壺上標寫著「有色人種專用」的字樣,刺眼的提醒著她的有色人種身份,想要喝水得自己去接水後燒開……

更讓凱薩琳感到難堪的是,上廁所成了難言之隱,每天繁忙的快節奏工作讓她依賴咖啡支撐,咖啡壺容易分隔使用,廁所一時半會沒那麼容易。影片中,凱薩琳憋著尿急,懷裡抱著半尺高的資料,衝出辦公室,踩著高跟鞋,穿過停車場,跑過一棟棟辦公樓,她的狂奔引來了很多路人的側目,以為發生了什麼緊急狀況,當她跑到半英裡之外的西區一間標識「有色人種專用衛生間」後,坐在馬桶上邊解內急邊抓緊時間完成演算工作,無論是烈日當頭的午後,還是暴雨突然而至的壞天氣,凱薩琳每天都要這樣翻山越嶺的來回奔波幾次,她曾向姐妹們吐槽說:「有這個通行證(指她脖子上掛的工作證)你能跑到月球,但你進不了廁所。」這些劇情看起來荒謬又諷刺,但在當時的美國,對黑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更多是絕望來自她直接上司保羅的無情打壓,他抗拒一個黑人女性來核算他們所做的工作,塗黑了一半的重要數據讓凱薩琳無法演算;不讓她在報告上署名,儘管絕大部分的計算和核對工作是凱薩琳完成的;刻意阻攔她參加高層會議,由於無法得到第一手數據變化的信息,導致凱薩琳千辛萬苦計算出來的數據瞬間成為廢品,三番五次的徒勞計算讓卡瑟琳身心疲憊。

凱薩琳沒有被這些打垮,她把遮住的數據放在燈光下,根據模糊的痕跡計算出紅石火箭的軌道飛行數據,這曾是項目屢次失敗無法推進的關鍵數據,1961年5月5日,水星計劃的「自由7號」將美國第一位太空人艾倫·謝波德(Alan Shepard) 送上太空,這艘飛船的運行軌跡正是凱薩琳計算的。1962年,約翰·格倫在首次環繞地球的太空飛行前,指名要求凱薩琳幫忙驗算後才敢上天,她的手動計算結果甚至比IBM還多出了幾位精度,此後凱薩琳繼續為阿波羅二號登月計劃及太空梭進行了大量計算。

凱薩琳用自己的實力在宇航局站穩了腳跟,她第一次被同事稱為「凱薩琳女士。」回顧她一路走來的經歷:當她在被負責人訓斥離開辦公位太久時間,她有勇氣當場反駁,獲得了就近上廁所的便利;明知道報告上不讓署她的名字,依然固執把自己的名字列印在報告上,直到獲得署名權;工作上她挑選最難的問題攻克,直面挑戰和困難;在被阻攔參加高層會議後,她找最高負責人力爭,得到有效自我展現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她能一次又一次地解決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讓職位更高的人知道她的工作成果。

每個時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會和科技的底層邏輯撬動自己,實現跨越式的成長。凱薩琳也是這樣,她能看到數字背後的底層邏輯,抓住解決問題的核心,正是這樣的能力讓她成為連計算機也無法替代的存在。在她之前,沒幾個運算員能在她所在的崗位上熬過前幾天,甚至曾出現過幾個月間換了幾波人的事情,而她從進入NASA到1986年退休的33年間,幾乎參與了每一個重要的航天計劃,為太空探索作出了巨大貢獻。

凱薩琳在電影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他們讓女人在宇航局工作,不是因為我們穿裙子,而是我們有腦子。」女性最強的競爭力,不就是」把事兒做成「嗎?

查理·芒格說:「要獲得什麼,先讓自己配得上。」把事兒做成了,才有資格抒情。

2016年宇航局建造了以凱薩琳.G.約翰森命名的計算樓以紀念她對太空航行做出的開創性貢獻,凱薩琳在97歲時被授予了總統自由勳章。


權力是」爭「來的,而不是」等「來的

瑪麗·傑克遜:沒人能阻擋我實現夢想,種族隔離制度不行,家庭也不行。

瑪麗·傑克遜是一位愛美的摩登女郎,性格活潑,大膽潑辣,她有個幸福的家庭,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在「馬赫風洞試驗組「工作,雖然滿腹工程師的才華,卻因為有色人的標籤而無法施展。

有一次,猶太裔負責人澤林斯先生問她:「如果你是一個白人男性,你會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嗎?」瑪麗說:「根本不用夢想,我早就是了。」在澤林先生的鼓勵下,瑪麗鼓起勇氣遞交了內部工程師培訓申請,果不其然,申請表被退回。

儘管瑪麗有數學和物理學雙學位,但要想獲得工程師職位,她得先拿下研究生學位,為此她必須在漢普頓高中完成維吉尼亞大學提供的課程學分,但漢普頓高中是所白人學校,歷史上從未招收過黑人。

這個規定像死循環一樣無解,眼看當工程師的夢想成為泡影,她憤恨說:「每次我們有機會領先,他們就會往前挪動終點線。每次都是這樣。」多蘿西無法忍受她一直在抱怨,當頭棒喝地說:「不要一直抱怨了,向法庭起訴允許你到漢普頓高中學習,行動起來爭取你想要的,不要只是嘴上說說。」

瑪麗決定向當地法院提起訟訴,她的做法遭到丈夫的反對,他抱怨她為了工作疏忽了家庭,生氣地對她說:「一個黑人當女工程師?就沒有那樣的工作!自由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我們是受壓迫者,只能靠鬥爭來爭取自由,宇航局從未給你們應得的待遇,再多幾個學位,也沒法改變這點,不是所有的公民都有公民權利!」 瑪麗丈夫勸她識時務的放棄,不然到頭來受傷害的是她自己。瑪麗丈夫的心態在那個年代代表了多數黑人對自身處境認知的主流價值觀,他們一方面把憤怒的情緒化為抗議、遊行、吶喊、甚至激烈的暴力衝突;另一方面在自以為「不可能的事情」上輕易放棄,而不是換個策略再試試。

瑪麗沒有妥協,她曾說過——條條大路通羅馬,她成功了,她不僅靠智慧的思辨說服了法官,獲得了去漢普頓高中上夜間課程的許可,還讓此舉呈現出多贏的局面,推進了黑人解放的進程,成為榜樣的力量。影片中有一個精彩的橋段讓人印象深刻,瑪麗在歷經千辛萬苦之後興衝衝地去上課,她打開門時,男教授震驚的打量她半天,猶疑地說:「這個課程好像不是為女人設計的,我還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女人……」 瑪麗則從容不迫地回答:「我想,大概和教男人是一樣的吧。」

瑪麗打破了內在的束縛和外在的藩籬,成功挑戰了自我,也改變了社會規則,她還贏得了丈夫的欽佩和理解,他開始全力支持她實現自己的夢想,由此開始,瑪麗成了宇航局以及美國第一位非裔工程師,1979年她被任命為蘭利研究中心女性項目的負責人致力於提升各種膚色女性的職業地位。

女性在很多時候由於害怕挫折,自尊遭受到失敗的打擊,很容易自我設限、事先放棄或者不做嘗試,瑪麗的成功經歷再次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真正的勇者不是不恐懼,而是帶著恐懼依然前行,當她意識到自己在一次失敗後陷入「幽怨」情緒中時,快速調整投入到下一次的行動中,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權力是」爭「來的,而不是」等「來的,而這些權力就是撬動她實現職業躍遷的支點。

正如Facebook 營運長 謝麗爾·桑德伯格鼓勵女性時說:「我希望你們找到人生中真正的意義,滿足的激情。我希望你們能安度未來的艱難時光,並收穫更強大的力量與更堅定的內心。我希望你們懷著進取心,在事業裡全心投入,去掌控世界。因為世界需要你們去改變它。」


居安思危,創造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資源體系

多蘿西·沃恩:「除非帶上我的人,否則我不接受這次任命。」

多蘿西所在部門的主管位置空缺,一直未招到合適的人,她暫時代管有一年了,把部門管理的井井有條,但她卻遲遲無法得到正式的任命和提拔。她找到上司正面爭取,卻被上司輕描淡寫的搪塞說:「我看目前部門都挺好,沒什麼問題……再說宇航局就是這樣,飛船上天跑得快,人在崗位熬到壞。」

多蘿西很無奈地對瑪麗和凱薩琳說:「十年來我從未遲到,沒有請過病假,沒有任何抱怨,按時完成工作,而且做的很完美,承擔著管理者的責任,卻沒有頭銜,又沒有應得的工資。」

多蘿西沒有就此放棄,有一天,她路過時看到一些大型的機器被搬進來,打聽後才知道是IBM的計算機,這些機器將為航空局提供大量快速的數據計算,她嗅到機器將要代替人工計算的危機,開始學習和研究計算機語言,趁周末去圖書館找相關資料,但是,多蘿西和她的兩個兒子被保安連推帶搡的趕出了圖書館……有趣的是她偷出了那本書。

現在我們回過頭張望歷史的長河會發現,計算機以及後來的網際網路,原本是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衍生品之一,當我們現在總結歷史規律知道,任何一條行業鏈,一旦某個鏈條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術,這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就會變化。但多蘿西在新事物剛萌芽時就做出了準確的趨勢判斷。

在有些還專注於自己手頭事情的時候,多蘿西開始做了些無人關注的重要小事兒,她趁下班後去IBM機房學習操作,並在部門給姑娘們培訓,教會大家如何使用新技術。幸運眷顧有準備的人,有一次IBM計算機壞掉,所有人束手無策,多蘿西站出來,通過調試操縱讓機器正常運轉起來,解決了太空項目組的大量運算問題,為太空人升空搶得了寶貴的時間。

IBM運算組的人記住了多蘿西,選擇她來當主管。當任命下來時,她得知所帶的組之後將被解散,組員將面臨裁員時,多蘿西斬釘截鐵地告訴白人主管說:「除非帶上我的人,否則我不接受這次任命。編制那臺機器需要大量的人員,我一個人做不了,我的姑娘們準備好了,她們能完成工作。」

就這樣,多蘿西華麗轉身,她抓住了時代的變化和新技術帶來的紅利,完成了自身成為稀缺資源的進化,還培養了一隻可以聽任自己管理的團隊,避免了更多黑人女性被淘汰,這些獨一無二的人力資源助力她完成了職場躍遷,多蘿西·沃恩成為宇航局第一位非裔主管,作為一名福傳語言專家,她處在電子計算技術前沿,被視為宇航局最傑出的人才之一。影片中有一個鮮明的對比是,之前搪塞她的傲嬌白人女主管,請求她能教東區的白人姑娘們學習新技術。

走在時代前面的明白人,永遠是小部分,她們理解世界的趨勢,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開放的心態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去面對時代的變化,其實這種變化在每個時代都在發生,近200年尤甚,未來只會更快,遠的有馬車夫因汽車被淘汰,打字員和計算員因計算機被淘汰,傳呼機被手機淘汰……多蘿西的逆襲在於她能居安思危,成功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資源體系,在體系的支持下,她能走的更高。

作為女性題材的影片,這部電影還有與其他女性題材影片不同的特點,《隱藏人物》著墨描述了三位女性在職場上的打怪升級之路,她們溫柔且堅定,靠自身的實力不斷實現人生的躍遷,不同於瑪麗蘇劇情,男性的角色在本片中弱化,不是什麼男性居高臨下談論什麼「尊重女性」的問題,而是女性自身力量的爆發成就了她們,她們不再以家庭、孩子等傳統對女性的束縛為藉口,也不再以男女智商差別為自我局限,敢於在男性叢林中與男性並肩,共同為航天事業書寫歷史。而當女性力量成長、成熟後,男性反過來成為女性的欣賞者和堅定的支持者。在婚姻生活中,丈夫成為妻子真正的生活搭檔,比如,吉姆·約翰森就表達了對凱薩琳「低估」的歉意,他後來成為凱薩琳第二任丈夫,跟她一起照顧3個孩子;瑪麗的丈夫讓她放心去夜校,還對她表白說:「你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師的,沒有人能阻擋瑪麗的夢想,包括我在內。」

而影片中,你會看到真正優秀的人並不狹隘,太空項目負責人哈裡森親自砸掉了「有色人種專用衛生間」的牌子,大聲告訴所有人:「在宇航局,大家的尿都是一個顏色」;帥氣的飛行員約翰·格倫不顧暗示,跑過來與黑人女性握手交談,並讚揚她們,指定由凱薩琳來計算後才上太空;鼓勵瑪麗的澤林斯先生和男性同事們,他們都是尊重女性才華和努力的溫暖男性,這樣形象的樹立,也表達著一種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男性和女性的通力協作才能讓人類實現理想,走向更遙遠太空

男性與女性從來不是必然對立的關係,正如王小波所說:「我承認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這種差異並不意味著別的:既不意味著某個性別的人優越,也不意味著某種性別的人比另一種性別的人高明。一個女孩子來到人世間,應該像男孩一樣,有權利去尋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就是她父親,我也別無所求了。」

結論:

凱薩琳成了專家型人才;瑪麗成為複合型人才,她還結合自己的獨特經歷成為女性職場諮詢顧問,幫助更多有職場困擾的女性;多蘿西成為技術型管理人才,她們作為黑人和女性曾在大時代的背景下面臨相同的人生困局,某種程度上,正是她們在為女性改寫了歷史,創造了現在更好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她們都找到了不同的人生發展方向,並且告訴我們,更好的自己是存在的,它在前方,你要用行動去勾勒,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她們在自我實現的路上互相幫助,彼此支持,互相成就。


紐約郵報在評論《隱藏人物》這部電影時說:「這是一部成功而又暖心的電影,它不包括憤怒和斥責的元素,製作者用這種優越感和決心打消了質疑者們的懷疑。」

《浮士德》在最後說:「永恆之女性,帶領我們飛升。」希望女性們,有效的管理你的職業生涯,不要聽天由命,用實力說話,不深陷於情緒中,永遠行動,活出每個人的獨特的精彩,互相溫暖,走向更廣闊的人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附:參考書目:

《美國簡明史》作者:陳勤

《權力:為什麼只為某些人所擁有》作者:【美】傑弗瑞·菲佛 (Jeffrey Pfeffer)

《因為性別:改變美國女性職場環境的十個案件》作者:【美】吉莉恩·託馬斯(Gillian Thomas)

《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作者:古典

相關焦點

  • 《隱藏人物》| 女性視角下的種族議題
    《隱藏人物》的開篇畫風似乎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同樣聚焦於黑人種族問題的影片《綠皮書》,但與其不同的是,前者並未如傳統種族議題般涉及暴力問題,也沒有過於激烈渲染的種族鬥爭,更沒有情緒煽動的種族壓迫。取而代之的是導演收放自如的情感拿捏,並在最大限度之內用女性細膩的視角,將這一時期內所存在的種族問題加以展現。
  • 奧斯卡最佳提名的《隱藏人物》|女性怎麼樣戰勝性別歧視和偏見?
    》,就是處於這兩個大背景下,圍繞三位非裔女性:凱薩琳、羅西、瑪麗為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工作。遭遇種族隔離,最終通過過人的學識和不卑不亢的品質,戰勝偏見獲得尊重收穫幸福,並且推動人權事業,最終在美國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
  • 《最美逆行者》我們抵制別國「種族歧視」,自己卻在性別歧視
    《最美逆行者》我們抵制別國「種族歧視」,自己卻在「性別歧視」要說今年發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席捲全球的疫情,我們國家可以說是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擴散,成為了最早控制疫情的國家,而這和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工作是分不開的,為了紀念抗疫工作人員,特意拍攝了《最美逆行者》,從最開始片花的播放,它便成為了國民們最期待一部電視劇
  • 培叔圖解電影《隱藏人物》三位黑人女性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勵志故事
    大家好,我是培叔,到了日更圖說電影的時候,今天給大家做了一部歷史性勵志題材電影《隱藏人物》也叫《無名英雄》大家可以搜索看看,這部電影的精華在於學霸級三位黑人女性在性別歧視
  • 過膝裙、膚色標籤、廁所歧視年代,黑人女性都在遭遇什麼?
    以及將同性愛情和種族身份融合的《月光男孩》,奠定自我認知與打破偏見的社會精神。它既擁有"種族歧視"的文化標籤,又不輸《月光男孩》融入多種社會熱門話題,同時利用溫柔的節奏消磨屬於"種族"、"性別"等方面的尖銳情緒。正如《紐約郵報》所評:這是一個成功而又暖心的電影,它不包括憤怒和斥責的元素,製作者用這種優越感和決心打消了質疑者們的懷疑。
  • 自強女生必修電影《隱藏人物》
    這三位女性就是《隱藏人物》的主人公:Mary、Katherine、Dorothy。◎上世紀50年代,在美國當時種族歧視以及性別不平等的壓力下,竟有這樣三位黑人女性,她們越過重重障礙,實現夢想,在美國航空事業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片,為致敬各位「穿裙子的計算機」。◎說說電影中,三位主人公分別最令人動容的細節。
  • mc也有種族歧視?我的世界:mc赤裸裸的鄙視鏈,女性殭屍的秘密!
    首當其衝的便是Notch,他因為擁有歧視的言論,甚至未在Minecraft的十周年慶典上受到邀請。而Minecraft如今也深陷「歧視言論」的漩渦之中。01、種族歧視論《我的世界》設置有兩種玩家的模型,steve和alex。如您所見他們的膚色著實算不上充滿多樣性。
  • 《隱藏人物》隱藏的黑人女數學家
    她們在種族隔離法律《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仍實行的時代,幫助美國實現種種的歷史性成就。「1943年,頭五名黑人婦女進到這間辦公室時,這裡還是一間隔離的辦公室,並設置專門給『有色女性』使用的廁所、辦公桌和電腦。」黑人作家瑪戈雪特莉(Margot Lee Shetterly)說。
  • 大屠殺、種族隔離、歧視,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悲慘境遇
    從「種族滅絕」到「種族隔離」,這些政策殊途同歸,本質上都是白人殖民者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的體現,其目的都是建立一個沒有任何有色人種和混血人種的「雪白」的澳大利亞社會。這種「白澳」的理想在20世紀初澳大利亞由殖民地向聯邦國家轉變中,成為澳大利亞的建國理想。
  • 【電影欣賞】《隱藏人物》——向真實的歷史致敬
    《隱藏人物》講述的是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仍處於種族隔離狀態的1960年代,三位在NASA(美國國家航天局)工作的黑人女性工程師的真實故事。儘管旗幟鮮明地帶著種族和女性的話題,《隱藏人物》最可貴的一點,是沒有渲染激烈的種族鬥爭,沒有煽動壓迫的痛苦,也沒有大義凜然的演講,但它把種族隔離年代的現實生活展現了出來。
  • 《隱藏人物》:無視歧視與偏見,做更厲害的自己
    電影《隱藏人物》講述的是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三位黑人女性與種族偏見作鬥爭,最終在美國的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並且它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正的見證了黑人女性在當時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美國,怎樣一步步闖出自己的天地。
  • 《隱藏人物》任何個人的進步,都是我們大家的進步
    電影《隱藏人物》根據真實的故事進行改編, 背景是1962年的美國維吉尼亞州的NASA蘭利研究中心。影片中有一句話:「他們讓女人在宇航局工作, 不是因為女人穿裙子, 而是因為女人有腦子。」正是這句話讓我們堅信, 女性是這個世界的50%, 女性和男性一樣優秀, 女性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 《好萊塢》種族隔離,女權運動,文化霸權對當代電影的影響
    但是劇集中揭露的美國社會種族、性別和性取向方面的不公平制度和偏見仍然存在,並且持續不斷影響著當代電影藝術,霸佔著世界文化話語權!種族隔離少數族裔緘默對電影的影響種族隔離(英文:Racial segregation),指在日常社會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使得各種族裔不能同時使用公共空間或者服務
  • 《隱藏人物》女主角原型凱薩琳去世,還記得這部電影嗎?
    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是提到電影《隱藏人物》,人們就會恍然大悟。這部電影講述在美國種族隔離期間,三位非裔美國數學家組成智囊團在宇航局工作,為太空飛行計算地球軌道的故事。凱薩琳正是片中女主角的原型,作為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曾幫忙計算1969年阿波羅11號飛往月球的飛行軌跡。
  • 為何AI也學會了種族和性別歧視?
    事實上,目前我們面臨的所有AI的歧視問題基本上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的。數據學習不夠多,或者數據學習夠多之後,其學習範圍超出了程式設計師設定的內容,然後開始進行自我學習和判斷。這就造成了歧視行為的發生。2. 人類固有偏見的強化。但AI的歧視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數據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AI的歧視實際上是人類偏見的一種顯現和強化。
  • 《隱藏人物》:才華與努力,給予你在任何時刻都敢於發聲的權力
    這句臺詞出自電影《隱藏人物》中一位黑人女性瑪麗·傑克遜,為爭取能夠在白人學校進修的機會而在法庭上與法官的對話。若說《綠皮書》是一部在人性不斷磨合中重新進行審視,引發自我思考,從而打破常規定義最終達成尊重和解的反種族歧視的電影,那獲得三項奧斯卡提名的《隱藏人物》則是向我們傳達了,憑藉自身才華與不懈的努力也能在不平等的夾縫中獲取應有的權益,以實力得到尊重,縱處黑暗,仍要向陽生長的倔強。
  • 《綠皮書》:種族歧視背景下經歷磨合成長起來的友情
    《綠皮書》全稱叫做《黑人司機綠皮書》,是美國種族隔離時期用來給旅途中的黑人指示接待他們的餐館和旅館的指南在影片裡,託尼從一開始歧視黑人卻因手頭拮据不得不接下這份工作,到後來與黑人鋼琴家互相了解,親眼目睹種族歧視給雪利帶來的羞辱,雪利內心的痛苦被揭開,託尼逐漸放下偏見,而雪利也勇敢做出反抗,想要衝破種族偏見,二人逐漸建立起友情。拋開種族歧視,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裡,這樣充滿勇氣和包容的友情也是可貴的。
  • 黑人的命也是命 3部必看種族歧視議題的電影!
    眾點分享3部有關種族議題的得獎電影,每部都以不同時空背景將歧視問題搬上大銀幕。#黑人#第一部:《隱藏人物》圖源:影迷站這部2016年的電影不只講述了種族歧視,也一併提到了性別歧視。當時在1960年代,美國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時,三位有著傑出才能的非裔女性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受到歧視。她們仍堅信自己的能力及理想,幫助NASA,讓人類首次能進入地球軌道。
  • 《隱藏人物》多蘿西·沃恩:打破NASA的水泥天花板
    在本月26日即將頒發的奧斯卡中,熱門影片《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獲得了三個重量級獎項的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這部電影講述了在1950年代的太空競賽和種族隔離的時代背景下,為美國的航空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三名黑人女性的故事。之前,理工女已經為大家介紹了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凱薩琳·詹森的一生。
  • 觀影 | 《隱藏人物》:原來正能量也可以拍得很好看!
    電影的三個女主角在真實生活裡都是有原形人物,所以,更準確地說,《隱藏人物》不僅僅是黑人女性的抗爭史,也是一部精彩的傳記片。雖然話題鮮明——種族歧視+女性(這也是大獲奧斯卡親睞的原因),但電影卻沒有過多地渲染激烈的種族鬥爭,也沒有去煽動壓迫的痛苦,它更像是個記錄者,以細節來展現那個年代,社會的種族隔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