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AI也學會了種族和性別歧視?

2021-02-08 鈦媒體APP

關於AI歧視我們也聊了很多,比如相貌偏見、語言歧視等,但AI的歧視顯然不僅只在這一個淺顯的領域。在其相貌和語言歧視的背後,矗立的其實是AI對這個社會全方位的片面判斷。

那麼,AI的歧視問題也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算法問題了。今天我們就再聊一聊AI的偏見問題,以及面對它,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

始作俑者的人類本身:AI歧視產生的根源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發生AI歧視這種事情的原因在哪裡。目前來看,大體上有兩個個方面。

1. 數據和算法的限制。

首先是數據的限制。AI對事物作出的判斷不是憑空或者隨機而得的,它必須要經過一些列的訓練學習才可以。那麼,如果要訓練它在某方面的能力,就要將相關領域的數據搜集起來供其學習。在這一方面,如果數據訓練量不足,那麼就會造成AI學習的不完備,其也就可能作出錯誤的判斷。

而數據限制的另一方面則來自數據本身。比如某個群體會有一些共性的特徵,那麼AI將會把這些大多數的共性特徵數據作為標籤來用。一旦對象不在這個群體特徵裡,或屬於這個群體的少數特徵,其就有可能採取否定的態度。

其次則是算法的限制。程式設計師在設置AI學習程序的時候,無法做到過濾到每一條消極的信息。因此,AI在經過大量的數據學習之後,其會自動匹配不同群體之間的關鍵詞,然後做出判斷。比如職業的男女分化問題。

事實上,目前我們面臨的所有AI的歧視問題基本上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的。數據學習不夠多,或者數據學習夠多之後,其學習範圍超出了程式設計師設定的內容,然後開始進行自我學習和判斷。這就造成了歧視行為的發生。

2. 人類固有偏見的強化。

但AI的歧視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數據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AI的歧視實際上是人類偏見的一種顯現和強化。人類是善於進行言語上的克制的,或者表現出在溝通交流中的表面客套。長此以往,人們似乎把隱藏自己對別人的偏見當成了一種有素質的美德。問題變成了你心裡歧視與否不重要,面上做得好,你就是一個好人。

在這方面,做慈善的被曝醜聞後對比尤其突出。

而AI出現的意義之一就是打破了人們維持表面友好的自我欺騙的情況,它把那些被人們刻意隱藏的,並且似乎被隱藏得很好的東西重新抖摟了出來。這就是顯現,那麼為什麼說會得到強化呢?

首先,AI學習就是一個排除的過程,比如對圖像語義分割,它要找到眼球,就必須要先進行圖像的分割,否定其他不適眼球的東西。同理,要招到一個合適的員工,它也是重點去排除不合適的選項。否定的過程,就是一個強化的過程。

其次,是基於AI的特殊屬性。AI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人造的、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事物,當它出現一些違背人類維持表面友好而設定的一些規則的時候,人們一方面感到驚異,另一方面則會由此而進一步看清自己。它毫不留情地折了人類的面子,自然換來了更大的關注。

算法的限制和對人類固有觀念的強化,大抵可以說明了AI歧視橫行的原因所在。

AI歧視不僅類別多,影響可能還很大

如果我們僅僅是被AI歧視了,並且知道它的歧視是算法和人類本身問題所致,那也就無需擔心。畢竟,歧視無處不在,心理足夠強大,任何歧視都夠不成火力傷害。論不要臉的自黑精神,似乎沒誰能比得過現代人。

但是,當AI不僅僅是歧視你,還要對你做出判斷,決定你的人生、工作、地位……的時候,你還能對它的歧視坐視不管嗎?

比如現在非常流行一個概念,用AI來進行招聘。

在理論上來講,它能夠通過學習既有的員工資料來篩選最符合公司需求的新人。對這些員工進行標籤分類是學習的一環,能力強、口才好、實習經驗豐富等可能會被篩選出來,但是,萬一在這些樣本中,AI找到了其他具有高度相同但和招聘又無關的標籤了呢?

比如這些人可能男生多一點,它可能會認為女生不適合這項工作;如果城市戶口的人多一點,來自農村的就有可能被篩掉;如果23歲以前的人多一點的話,那23歲以後的人就可能被認為不適合……

你看,僅僅就是這幾個方面,就已經涉及到性別歧視、地域歧視、年齡歧視了。雖然人們開發AI進行招聘是為了避免面試官會憑主觀印象決定去留,但太過於客觀的AI招聘同樣也會引發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

再比如把AI布置在警務工作當中。

最近一段時間提到最多的就是利用AI幫助識別甚至是預測罪犯。比如去年上海交大的一篇論文中提出,可以通過人的樣貌進行分析,來判斷此人是否有犯罪的傾向。簡單來說,就是看你是不是長了一張「犯人臉」。而美國的警察也在最近試圖部署一套警務系統,來預測犯罪發生的人員相關、地理區域等,然後來針對性加強監控。英國來採用過類似的方法來預防犯罪。

這其中自然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看「人臉」就能辨罪犯?雖然相貌歧視確實一直存在,但基本上都是基於五官的缺陷。現在居然升級了。美國的預測犯罪往往會把黑人和黑人集中區域當做重點預測對象,這是很難令人接受的。尤其是美國這樣一個對黑人歧視非常忌諱的國家,AI即便不是個人,這一舉動也會招致人們的討厭。英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這個監視系統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窮人被特別針對了,因此最終不得不緊急下線。

從這幾個案例當中,我們發現,AI還存在著相貌歧視、種族歧視、貧富歧視。除此之外,AI的歧視還深度存在於各行各業當中,甚至未來的一天我們可能真的會像《黑鏡》當中一樣戴一個隱形眼鏡,然後就可以看到眼鏡對面來人的安全度識別。高安全度也不一定真的安全,很有可能是刷出來的呢?

也就是說,AI的歧視是一個綜合性的東西。問題又來了:難道因此我們就要將AI廢棄嗎?我們人類就那麼玻璃心嗎?

當然,棄用AI不現實,這是一個因噎廢食的行為。它畢竟還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這個社會。但是,隨著AI的大規模應用,努力減輕甚至是消除AI的偏見,也已經顯得迫在眉睫。

AI歧視的解決之道

谷歌的一款資料庫被人們發現有存在著明顯的性別歧視。比如一個簡單的問答,巴黎:法國,那麼東京:X,系統就會給出X=日本。如果是「父親:醫生」,其則將會對應「母親:護士」;「男人:程式設計師」,「女人:家庭主婦」,諸如此類。

研究者們創建了一種「硬性糾錯」的方法。簡單來講,就是把系統判斷出的對應關係放到一個論壇平臺上去發布並詢問是否合適。如果有一半的人認為不合適,那麼這個類比就不恰當。這種方式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對AI進行單詞搭配的改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這個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明顯看出它只能適用於一些數據範圍較小的方面。比如某一家公司的招聘,可以在招聘之前對AI進行訓練,然後找出問題,再用這種方法進行硬性糾錯。但是如果要用它來解決AI所有的問題,卻有點不現實。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則開發出了另外一種方式。深度學習研究的進步是AI復活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AI的黑箱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此,這些研究者們就試圖用打開黑箱的方式去弄明白為什麼AI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他們開發出了一個能在神經網絡中通過欺騙系統從而使其暴露自身缺陷的軟體,名叫「DeepX plore」。這個軟體能夠激活系統中幾乎百分之百的神經元,從而讓整個神經網絡去掃描錯誤。

也有其他的人建議從編程上去解決問題。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類應該把AI的歧視當做一面鏡子,仔細審視自己在社會活動中種下的禍根。由此,不斷減少自己實際意義上的歧視和偏見。只有學習的內容消失了,AI才可能避免產生歧視的問題。

但是我們仍然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用「偏見」和「歧視」去概括AI所有的「區別對待」是不合適的。人類發展到現在,不同職業對人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耕田女人織布反映的其實是歷史經過長期發展後的自然分工。那麼,在處理AI歧視問題的時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算法糾正了,它還涉及到社會學、經濟學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這樣來看,解決AI的歧視和偏見,我們可能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能做的就是,生殺大權這件事兒,還是交給人類自己吧。

相關焦點

  • 《最美逆行者》我們抵制別國「種族歧視」,自己卻在性別歧視
    《最美逆行者》我們抵制別國「種族歧視」,自己卻在「性別歧視」要說今年發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席捲全球的疫情,我們國家可以說是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擴散,成為了最早控制疫情的國家,而這和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工作是分不開的,為了紀念抗疫工作人員,特意拍攝了《最美逆行者》,從最開始片花的播放,它便成為了國民們最期待一部電視劇
  • 微軟面臨多起種族歧視官司
    東方網2月17日消息:微軟公司面臨著多起種族歧視案,其中一起官司的控方是約翰尼-考克蘭,他因為辛普森辯護而聲名大噪。周四蘭德魯夫-特倫特在美國西雅圖起訴微軟稱,在對黑人進行評估和提撥方面,微軟有種族歧視行為。
  • mc也有種族歧視?我的世界:mc赤裸裸的鄙視鏈,女性殭屍的秘密!
    首當其衝的便是Notch,他因為擁有歧視的言論,甚至未在Minecraft的十周年慶典上受到邀請。而Minecraft如今也深陷「歧視言論」的漩渦之中。01、種族歧視論《我的世界》設置有兩種玩家的模型,steve和alex。如您所見他們的膚色著實算不上充滿多樣性。
  • 到底誰在種族歧視?!
    推送的開頭,菠蘿想分享給大家一句話:不能被膚色所簡單定義,真正的歧視是自我歧視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三大表現形式  種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它相信不同種族或膚色可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特徵及能力上的差異,相信一定的種族優於其他種族;它還是一種憑藉種族或膚色判斷而引發帶有偏見或歧視傾向的言行。從這個意義上講,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在含義上有時可以交替使用。
  • 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歧視性內容 網友:還有年齡歧視
    網絡招聘新規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網絡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歧視性內容很顯然,之所以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歧視性內容成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中重點提及的對象,足以說明目前網絡招聘服務中仍存在大量的不規範行為,而且性別歧視仍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
  • 人口種族構成是個假命題,價值觀才是問題,種族歧視是個掩蓋問題的大帽子
    比如左派最喜歡用的語境——種族歧視。華人在美國社會有沒有受到歧視,肯定有。但華人在左派(左媒體)的語境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到底誰真正在種族歧視自己。事實上,種族歧視是左派創造出來的武器,是一個可以用來掩蓋許多問題的大帽子。
  • 一個中國廣告引發的種族歧視風波 誰是真正的歧視者?
    而這則義大利產品廣告因暗示黑人性能力比白人更更強,同樣受到種族歧視的指責。俏比的這則廣告不僅在故事情節甚至背景音樂方面,都跟 Coloreria 的廣告極為相似,因此除了涉嫌種族歧視外,俏比還被指抄襲。中國公司道歉
  • 為解決種族歧視問題 美國海軍成立了一個特別機構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馬巖】據美國海軍官網6月30日報導,美國海軍當天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專門解決種族、性別以及其它方面的歧視,並消除不良影響。「美國海軍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我們必須發現並消除軍隊內的所有個別或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因而我們成立了這個特別小組,來發現和移除種族壁壘,增強美國海軍的包容性。」海軍作戰司令邁克·吉爾迪說。報導稱,這個特別小組將迅速解決所有領域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幫助弱勢群體表達訴求,消除各種壁壘以使職業發展機遇均等化。
  • 胡克·霍根種族歧視惹大事,遭遇WWE全面封殺!
    「我是說,我寧願她去和別的黑鬼亂搞,我寧願她和兩米四高的價值一百萬美元其他黑鬼亂搞去,例如籃球運動員。」「我想我們都是有點種族歧視的,操蛋的黑鬼。」對於胡克·霍根的種族歧視言論,部分人會像表示霍根罪有應得。但亦有部分人表示人孰無過,偶爾說錯兩句並不算太壞的事情,並且這個視頻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了。
  • 「逃出絕命鎮」:一部細思極恐的種族歧視恐怖片
    說到歧視大多人都會想到性別,種族這兩個關鍵詞,即使在現代化的今天它們仍存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
  • AI歧視告訴你「現實很殘酷」
    當然,這樣的解釋並不能讓網友服氣,而且人們發現了更多「不公平」的抽獎結果:天貓抽10人清空購物車,中獎者全部為女性;天貓錦鯉和支付寶錦鯉都是女性;蘇寧抽獎,中獎者全部為女性…其中的深層原因我們不得而知,當然很可能有人為因素幹涉,然而背後更有算法的支撐。現在各個平臺都流行以人工智慧來管理,甚至人工智慧有取代人類之勢。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特別是美國非洲裔公民喬治·弗洛伊德被極端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抗議遊行活動迅速席捲全美,甚至在世界多地多點爆發。抗議民眾的火與怒,深刻揭露出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貧富分化和社會撕裂,是對美國長期宣稱的所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權價值「典範」的巨大諷刺。
  • 種族不歧視—蘿拉的故事
    ▲ 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 喬人立種族歧視是個政治問題。因此,蘿拉是一名活動性TB患者!TB是一種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傳染病。除卻嚴格隔離,還要在監視下長期服用大把的藥物。更難堪的是,在美國TB是典型的「劣勢窮人病」,和流浪漢、愛滋病、嗜毒、黑人種族、第三世界移民、貧民區等詞句緊密相連。根據病史,蘿拉患活動性TB至少已三周。這三周裡,蘿拉橫穿美國旅行往返各一次,足跡遍及東西海岸。
  • 淘寶首頁居然出現性別歧視廣告,官方道歉!
    把這樣明顯涉嫌性別歧視的廣告明目張胆放在首頁顯要位置的,是淘寶網。而且,這已經不是淘寶網第一次因為鹼孕寶激怒網友了。早在去年淘寶就在首頁上展示類似的海報,可見淘寶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哪裡不妥。當時的廣告語是「如願了,終於能傳宗接代了」過去的幾千年,重男輕女的中國人,為了生兒子,幹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
  • 奧斯卡最佳提名的《隱藏人物》|女性怎麼樣戰勝性別歧視和偏見?
    電影背景1954年,美國政府宣布種族隔離為非法遭遇種族隔離,最終通過過人的學識和不卑不亢的品質,戰勝偏見獲得尊重收穫幸福,並且推動人權事業,最終在美國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通過影片,我看到了在一個榮耀的背後,隱藏了一群平凡的人,為跨越藩籬推到「歷史的圍牆」而做的抗爭,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歷史的軌道。那麼在不平權的時候,女性應該怎麼樣戰勝性別歧視和偏見呢?
  • 她是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呼籲好萊塢不要忘記性別平權
    現階段好萊塢種族平等運動佔據了主流,大部分知名演員都通過社交平臺發聲,通過各種方式推動好萊塢的平權。作為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獲得過艾美獎的霍蘭德·泰勒,就在北京時間6月15日的採訪中呼籲:「我很高興看到各界人士為種族平等發聲,然而我們不要忘記好萊塢的性別平權。」
  • 《隱藏人物》:在種族隔離和性別歧視的雙重霸凌下,女性如何突圍?
    《隱藏人物》是一部具有紀實風格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它採取了三線交叉的敘述手法,分別描寫了凱薩琳·詹森、瑪麗·傑克遜和多蘿西·沃恩的傳奇人生,她們在種族隔離和女性歧視的雙重壓迫下,各種實現了人生突圍,分別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凱薩琳運用自己的天賦成為計算機也無法取代的人,傑克遜擁有強烈的進取心,敢於打破社會規則,多蘿西未雨綢繆,不斷學習,華麗轉身。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在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來看,黑人如今遭遇的所有貧困、犯罪、單親家庭等問題,都可以統統歸結到種族歧視這一萬能原因上,「白人歧視黑人」更是成為了黑人作奸犯科的保護傘。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可以發現民主黨的這一套話術是有多麼可笑。
  • 對否認「種族歧視」之主張翻個白眼:為何大主教抨擊黑人是不對的
    賴比瑞亞國旗他們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信基督,建教堂,政府長期由美國黑人移民及其後裔執掌,但是,賴比瑞亞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基本被政變、內戰、飢餓和疾病控制著,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那麼,即便是這個命題成立,我們就該有歧視嗎?特別是對生活在一個社會裡的少數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