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而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不少銀行上調了大額存單利率,不過與銀行存款類產品相比,今年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由於較高利率,頗受市場青睞。業內人士提醒,受年末市場資金面收緊影響,銀行存款利率小幅走高,手中有閒錢的市民可選擇期限較長的存款產品,鎖定較高收益。
多家銀行發行高利率大額存單
「大額存火熱發售,年化利率3.85%,20萬元每月可領利息641元。」4日,偶然刷朋友圈看到銀行客戶經理髮送的產品信息,市民黃女士就被吸引了。「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不承諾保本保息了,而且收益率一直下跌,我希望找到更穩妥的投資方式。」黃女士說,這款大額存單是3年期的,和長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差不多,而且保本保息,她將作為一種長期資產配置的方式來規劃。
進入12月,多家銀行公布了新一批大額存單產品信息,記者發現,相較於年初,最近不少銀行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的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銀行從年初的不到2%,提升到了3.5%左右,有的銀行更高,不過高利率的存款產品,起存金額基本都是20萬元起。
如光大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20萬元起購,年化利率為3.85%,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40%;2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3.15%,較基準利率上浮40%。同時,3年期產品還是按月付息型產品,每月付息,到期還本。
中信銀行發行了2年期的按月付息型產品,20萬元起購,年化利率3.192%,較基準利率上浮41.8%,可辦理全額提前支取。招商銀行也發布了3年期大額存單,20萬元起,年利率最高3.90%。而在一個月前,該行同樣期限和起點的大額存單,年利率為3.70%。
提前支取規則不一需留意
記者了解到,各家銀行對不同款大額存單的提前支取規則設計也各不一樣,投資者在購買前須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比如某股份制銀行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支持部分或全部提前支取,部分提前支取時剩餘金額需大於本產品的起存金額,提前支取按照支取日銀行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按月付息的產品支持全單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金額和掛牌利率和前款條件一致。
不僅股份制銀行如此,像中國銀行、建行、農行規定全部提前支取的,按照支取日該行掛牌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該行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其餘部分到期時按大額存單開戶日約定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投資者的大額存單正在辦理資信證明、質押、司法凍結等異常狀態,則不能提前支取。
銀行人士表示,如果急需用錢,除了提前支取獲得本金外,大額存單還可辦理質押業務,包括但不限於質押貸款、質押融資等,通過銀行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購買大額存單的持有人若有需求,可向銀行索要大額存單持有證明。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利率較高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中小銀行打破渠道壁壘,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架存款產品,這些產品的優勢在於利率較高,一經推出就受到很多穩健投資者的喜愛。昨日,記者查詢支付寶、京東金融、陸金所、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等網際網路平臺後發現,目前有上百款銀行存款產品在售,且利率依舊居高不下,大部分在4%以上,最高可達到4.875%。
在支付寶理財頻道的「銀行存款」欄目中,利率最高的是天府銀行的「定期5年」,達到了4.8%。而在京東金融的「銀行精選」欄目中,銀行存款產品數量較多,而且存款利率也略高,目前共有100多款銀行存款產品在售,覆蓋超過70家銀行,且多數5年期的產品利率在4.8%以上,多數3年期產品利率在4%以上,多數2年期產品利率在3%以上。
「振興銀行在京東金融上的『振興振惠存5年』產品利率有4.875%,比起身邊很多銀行理財產品都要高,嘗試著買了50萬元。」市民孫阿姨表示,目前周圍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在4%左右。
此外,華通銀行、自貢銀行、達州銀行、富民銀行等銀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也有很不錯的表現,都在4.8%-4.85%之間。記者發現,儲蓄存款利率在4%以上的共有27款產品,儲蓄時間以5年和3年期為主,且起購門檻較低。比如自貢銀行整存整取5年期的存款,儲蓄存款利率4.8%,50元即可存。
「每7天派息,存款期限5年,還有助力券0.3%的利率,這款產品好實惠。」在京東金融上,銀行存款的產品除了利率吸引人,準入門檻也不高,大多數產品起購金額只需要50元,且當日起息。同時,部分存款期限較長的產品還支持周期派息。比如,藍海銀行在京東金融上線的一款「藍貝貝7天」存款產品,期限是5年,每7天派息一次,利率達到了3.3%。
相關連結
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或迎嚴監管
梳理中,記者發現,這些高利率存款產品大多來自中小銀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支付寶、京東金融、陸金所、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等網際網路平臺上,涉及存款業務的合作銀行數量近100家,其中,七成為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區域性銀行,高利率的銀行存款產品大多來自一些不知名的銀行。
「與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等相比,這些中小銀行沒有大銀行那麼強的品牌支撐,想要在攬儲大戰上有優勢,還是要從利率和派息上花點心思,不然沒有競爭力。」業內人士表示。值得留意的是,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業務的高速增長也引起了監管關注,為了把控風險,監管層已經動作頻頻,預計網際網路存款業務有可能迎來嚴監管。
另外,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自2020年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識,不管是銀行的大額存單,還是網際網路上中小銀行的高額存款,都受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約束。對存款人來說,通過這一標識就能更直觀地判斷自己的存款在這家金融機構是否有保障,有利於更好保護存款人和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劉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