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有感,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2021-01-18 憶得詩歌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

李商隱在晚唐詩壇上,與杜牧齊名。他的絕句也和杜牧的絕句一樣為歷來詩評家所推重。王士鎮在《唐人萬首絕句選·凡例》中論七言絕句云:「開元、天寶諸名家,無美不備。李白、王昌齡尤為擅場。……中唐之李益、劉禹錫,晚唐之杜牧、李商隱四家,亦不減盛唐作者。」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鈔·七絕凡例》中更稱:「李義山用意深微,使事穩愜,直欲於前賢之外另闢一奇。絕句秘藏,至是盡洩。」集燮在《原詩》中也說:「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範唏文在《對床夜話》中指出,「唐人絕句,有意相襲者,有句相襲者」,並認為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襲自賈島的《渡桑乾》詩,為「襲其句而意別者」。施補華在《蜆傭說詩》中也說:「李義山『君問歸期』一首,賈長江『客舍并州』一首,曲折清轉,風格相似。」兩人所舉的賈島詩如下: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威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確有與其相同之處,但未必是有意相襲,而風格也並不相似。其相同之處是:兩詩的後兩句都寫離開客居之地後回想客居之地,特別是末句的開頭都用了一個「卻」字承轉,句式極為近似。但李詩則在運思上更深一步、更曲一層。賈島是已離并州後,回望客居十年、已成第二故鄉的并州,不免懷有依戀之情。《渡桑乾》詩不過是直抒在旅途中產生的這樣一種微妙的感情,在運思上實無深曲可言。

而李商隱寫《夜雨寄北》詩時,此身還在巴蜀,而且未有歸期,卻憑空構想出一個回到長安後與妻子剪燭夜話的場景,並進而想像在彼時會談到此時,在彼地會談到此地。這在運思上可說是既深且曲;《渡桑乾》詩在這一點上是不能與之比美的。而且,《渡桑乾》詩只是單純地敘說客居并州之事,表達回望并州之情,缺乏景色的烘託、細節的渲染;這首《夜雨寄北》詩,則以巴山夜雨的景色來烘託今日之事、今日之情,以剪燭西窗的細節來渲染異日之事、異日之情,在這一點上也比前者更富有形象感染力。白居易有首《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郭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姚培謙在《李義山詩集》中以這首白居易的詩與《夜雨寄北》詩相比,指出前者「是魂飛到家裡去」,後者「則又預飛到歸家後」。這也是說李詩比白詩更深一步、更曲一層,確是「於前賢之外另闢一奇」,不愧為獨步千古的名作。這首詩的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在句內自成問答。這一寫法與漢《桓帝初天下童謠》「誰當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兩句是同一機的。這樣,只用一句詩就寫出了妻子盼望遠人早日歸來的心情以及旅人慾歸不得的處境。後三句都由這一句生發,而在感情表達、景物展示上卻極跳動變換之能事。

這是一首用代書簡的寄內詩,在第一句詩裡以「未有期」回答了有關歸期的詢問,按照一般思路,也許接下去應當訴說這一「未有期」的苦衷和自己此時的心境,而下面「巴山夜雨漲秋池」一句好像在思路上和第一句脫了鉤,突然轉而寫似與歸期問題並無關聯的巴山雨景。這一詩筆的跳躍,跳得還不算遠,寫的還是此時此地的景物。再下面「何當共剪西窗燭」一句,則遠離此時此地,轉而寫在想像中的未來歲月、在想像中的長安故居與妻子重逢的情景,詩筆就跳躍得更遠了。而最出人意表的是:詩人在最後「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句中,又把想像從未來拉回今夜,從長安拉回巴山。

朱鶴齡在《李義山詩集》中指出,這首詩的第二句寫「今夜」,第三句寫「他日」,第四句又寫到「今夜」,也就是說,在時間上是從「今夜」寫到「他日」,又回到「今夜」;而如果從空間著眼,這三句詩是從巴山寫到長安,又回到巴山。詩人在寫這首《夜雨寄北》詩時,使他愁心如織的是「問歸期」與「未有期」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客觀上、在現實中本無從解決,也難以擺脫,而深深陷入這一矛盾之中的詩人又冀求有所解脫。這就把他引入了身、心兩相分離的狀態:在時間方面表現為面對當前之景而心思未來之事;在空間方面表現為身在巴山而神馳故裡。其詩筆之所以如此跳動變換,其詩情之所以如此纏綿往復,原因可能在此。何焯稱讚此詩為「水精如意玉連環」。

楊載在《詩法家數》中說:「絕句之法,要婉曲迴環,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何景明在《與李空同論詩書》中也以「辭斷而意屬」為詩文「不可易之法」。這首《夜雨寄北》詩可說達到了這一要求。詩中所寫,忽而此時,忽而彼時;忽而此地,忽而彼地。句與句間似相隔絕,而又是一意迴環、暗中相連的。

相關焦點

  • 冬至: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如果在這一天誰還沒回家,或者家人不在身邊的話,就更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了。今天,我們就先從唐代詩人李白的筆下來感受這樣一份冬日深情。《北風行》節選(唐)李白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 《夜雨寄北》,寄與誰人?
    最近李商隱被熱議。起因是某博主發文問:「李商隱是誰?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經人指正後又說:「對不起,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這一下子激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把「冷門詩人李商隱」送上了熱搜。唐朝詩人李商隱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楊雨:李商隱《夜雨寄北》
    延續兩百多年的大唐王朝,湧現過太多擅長寫愛情詩的一流詩人,他們寫了太多情深似海、直到現在還能把我們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愛情詩,比如說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悼亡詩,比如說白居易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長恨歌》。但是「情聖」這個稱號,我只願意給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商隱因為在我心目中,要想當得起「情聖」這個稱號,他必須滿足兩大條件:第一個條件,當然是他能寫出最感人的愛情詩。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1千年後被罵抄襲現代人,網友:書白讀了
    其中愛情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夜雨寄北》,想必很多人也都非常熟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大中五年(851年)七月李商隱前往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因為一個人滯留巴蜀,無比想念妻子(也說是朋友),聽著巴蜀之地的雨聲,有感而發: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但願我們能夠儘早坐在西窗下一邊剪燭一邊談心。
  • 李商隱之《夜雨寄北》賞析
    《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山雨欲來這首詩又名《夜雨寄內》,內就是古時稱自己的妻子為內人,是作者在巴蜀寫給北方妻子的詩。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今河南滎陽人,唐末著名詩人,進士,因受當時政治波及,被排擠,一生不得志。因他的詩追求唯美動人而廣為流傳。
  • 唐詩《夜雨寄北》背後李商隱和王晏媄的悽美愛情
    就在昨天(6月12日)新圖文:【《夜雨寄北》別解及其他】發布,我閱讀幾遍,覺得師兄的別解另闢蹊徑,很通暢。也引發了我的幾點思考,不吐不快,寫出來和師兄交流並分享給大家。願以我們師兄弟二人討論交流,走出簡單的點讚,評論小圈,開直抒胸臆,坦誠討論的清流之風。
  • 我愛記詩歌|李商隱《夜雨寄北》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起欣賞李商隱這封寫給妻子的家書。 #唐詩#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時,第一步是理解《夜雨寄北》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李商隱的基本情況和《夜雨寄北》這首詞的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夜雨寄北》就無從談起了。
  • 李商隱《夜雨寄北》兩處「一無所知」的哀傷
    奈何天認為,《夜雨寄北》是稀缺的回覆格式詩詞,在唐詩浩瀚的星空裡,能夠散發出自己的光芒,實屬難能可貴。這一首詩的情緒飽滿,作者李商隱的深意溢於言表,讀來意味無窮。一、職場失意、親人離散,是作者創作《夜雨寄北》的歷史背景《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一首覆信。說是回信也好,或者是詩詞也好,李商隱創作時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因為看不到歸期,不知何時才能與妻子見面。
  • 史上最悲傷的詩——《夜雨寄北》與一生只愛一人的李商隱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在遊歷巴蜀期間寫下的一首愛情詩,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首普通的表達思念的愛情詩,但你知道這首詩前後的故事嗎,如果你知道了,是不是會像我一樣認為這其實應該算是一首最悲傷的詩。你問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到長安,回到家中,可我也還不知道我的歸期在何時。
  • 《夜雨寄北》:李商隱寫下的絕美情詩,千年之後卻被人罵抄襲
    不過,大概是在上個月,或者是更早一些時候,我看到網上有人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涉嫌抄襲。當時我心想,古人作詩襲用前人的句子,這不是很平常的操作嗎?曹操的《短歌行》,連葉嘉瑩先生都說他在抄《詩經》。可是抄歸抄,曹操寫出了自己的感覺,那詩不還是他的嗎?昨天又讀到了李商隱的詩,想起了這檔子事,就去查了一下,看他到底抄了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2020-12-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長安親友而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李商隱簡介: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 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都說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七言絕句裡,卻出現了兩處 "巴山夜雨"。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有意為之,因為這絕非平庸的重複。"
  • 李商隱《夜雨寄北》,道不盡的是對家人的殷切思念
    綿綿秋雨之中,詩人李商隱在以詩代信盡顯身處巴山的自我對妻子的殷切思念與急於相見的迫切心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夜雨寄北【唐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注釋: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其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裡泛指巴蜀一帶。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
  • 李商隱被噴抄襲《夜雨寄北》很荒唐?還記得那一年「三毛抄四」嗎
    只能說寫了一輩子纏綿悱惻的李義山,一輩子過得也確實纏綿悱惻。一生困頓不得志,不懂政治,卻又深陷「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無法自拔,受盡排擠。但是李商隱可能怎麼也不會想到,千年之前他被冤枉結交朋黨,千年之後,又被「誰家的小可愛」冤枉抄襲了偶像的《夜雨寄北》,可謂是何當共剪西窗燭,話不盡李商隱內心的愁苦。李商隱被指抄襲的是霹靂布袋戲,是一種新型的布袋戲,以電視動漫為呈現形式,最早的一部《霹靂金光》播出於1988年,深受一些觀眾的喜愛。
  • 李商隱《夜雨寄北》:人生何如,如此悲涼
    我停了停,看著他的眼睛說道: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他看著我認真的表情,不像在開玩笑,很是疑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是這首嗎?」,他熟練背完後問我。「是的」,我答道。「這是李商隱寄給妻子的家書,怎麼會和殘酷絕望扯上關係?」,他更是疑惑。
  • 詩人李商隱,因「抄襲」霹靂《夜雨寄北》,被「罵」上熱搜?
    現在的電視劇基本上都會冠以非常文藝的片名,甚至是有電視劇直接拿古詩詞當片名《知否》就是巧妙的嫁接了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句,但是劇裡面的內容可以說是毫無關聯,居然還被人推崇備至?難道是因為李清照現在收不了版權費是吧?
  • 《夜雨寄北》為寄友的一條內證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名作《夜雨寄北》,一題《夜雨寄內》。今人劉學鍇根據對此詩歷代版本異文的辨析,以及對李商隱大中年間梓幕行跡、其妻王氏卒於大中五年(851)等考證,判斷該詩詩題應為《夜雨寄北》,乃「寄給身居北方(當是長安)的某位親友」之作,並認為該詩最有可能作於大中七年。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夜雨寄北》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友人(或是妻子)的一封覆信,也是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
  • 李商隱抄襲夜雨寄北,李玟請嶽飛寫詞,文化斷代到底有多可怕?
    然而前些日子在網上爆出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一位霹靂粉說「這個叫李商隱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微博嗎?必須爆了他!…」李商隱是誰?是1100多年前的大詩人,如果看到這個的話可能會鬱悶中嘆息,隨手寫的詩竟然火了,嘆息的是竟然說自己抄襲還是個冷門詩人,無奈,鬱悶。後面這位小姐妹知道《夜雨寄北》就是李商隱原作時,說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由此也引爆了網絡。這還不是結束,明星李玟在一次節目中問道《滿江紅》詞作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