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克和託卡爾丘克:十個關鍵詞

2021-01-21 中華讀書報
《中華讀書報》徵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01

五十七歲的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與七十六歲的奧地利小說家、戲劇家、翻譯家、詩人和電影導演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同時但分別獲得了2018年和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託卡爾丘克和漢德克將各得獎金九百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六百五十一萬元。

像往年一樣,我們透過十個關鍵詞,看一眼他們的作品和人生。

【老瑞典啊】

相信漢德克能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不多。他今年五十歲的藝術家女兒阿米娜也不信。

「他現在是博士了,克拉根福大學的榮譽博士。」阿米娜·漢德克在2017年告訴奧地利《旗幟報》,「後來克恩滕州想給他授勳,只是個銀質勳章,有人說,烏多·于爾根斯都得了個金的呀,你這個是什麼破玩意?他們就把提議收回去了,現在我覺得他們又在討論這件事。可是話說回來,如果克恩滕州所有的前州長都能自動獲得金質勳章,那他心裡肯定為這個銀的不高興,再說了,他還沒得諾貝爾獎呢!我覺得對他來說這個獎肯定比州裡的金獎更重要,尤其是在耶利內克得了以後,但這也表明:有這個可能!奧地利人也有這個可能。可是在耶利內克之後實際上又變得不可能了。因為他們是不會那麼快再接受奧地利人的。」

瑞典學院宣布漢德克獲獎後,阿米娜在其面簿帳號上寫道:「我了個老瑞典啊!」(Alter Schwede!)

這是德語習語,早已脫離了「瑞典人」的本意,純粹表示驚訝(《新德漢詞典》:老朋友![用於幽默的友好的警告]),相當於漢語裡的「哎呀媽呀」。阿米娜·漢德克讓它再度雙關,用得恰到好處。

【勇敢】

「瑞典學院非常勇敢。」漢德克在巴黎自家院子裡告訴到訪的眾多記者。

「勇敢」也是挪威大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對今年諾貝爾獎的評價。

「我原來不認為他能得獎,因為他在政治上太有爭議了。這是個勇敢的授獎決定,他受之無愧。」克瑙斯高告訴挪威《世界之路報》,「從六十年代起的每個時期,漢德克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寫出一部部傑作。他是個令人敬畏的絕不妥協的作家,他完全是他自己。」

漢德克參加米洛舍維奇葬禮的行為和他在《多瑙河、薩瓦河、摩拉瓦河與德裡納河的冬日之旅:或塞爾維亞之公義》一書中的某些結論,讓你沒有辦法為他辯護。用克瑙斯高的話說,漢德克從此「自絕於一切所謂的文化多數」。

瑞典學院當然也屬於這個文化多數,但他們還是給了他應得的表彰。從政治上來說這是不正確的,但從文學上來看沒有問題。也許學院下定決心,要借漢德克和託卡爾丘克重新扶正文學的地位,並修復學院一度瀕臨破產的聲譽。

此前,一位美國歌手的獲獎動搖了文壇對諾貝爾獎的信心,院士家屬大規模性騷擾和連環強姦的醜聞,加上學院激烈的內部鬥爭導致的行政停擺,一度使外界開始猜測諾貝爾文學獎的存廢可能。

【別古尼】

這是託卡爾丘克的小說書名,即《逃亡者》(Bieguni,英譯本易名《航班》),意指十七世紀東正教舊禮儀派(官稱分裂派)內反教堂派信徒裡的雲遊派(斯特拉尼基)或逃亡派(別古尼),他們認為大牧首尼康進行宗教改革後的世界是敵基督的統治,信徒應處於不斷的運動,要跑,不跑就會被魔鬼抓住。除了逃亡派,在斯拉夫諸語言中,「別古尼」也有奔跑之意。

《逃亡者》由一百一十六個短篇組成,從十七世紀一直寫到二十一世紀,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女敘事者,以關於旅行的哲學思考為主題,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純屬想像,有的基於史實。比如《蕭邦的心》,描寫盧德維卡·延德熱耶維奇把弟弟蕭邦的心臟藏在襯裙下,偷越國境,秘密地從巴黎運回華沙下葬。又比如《沙皇的收藏》,寫彼得一世有一批人體解剖學的藏品,要從荷蘭海運回國,各種各樣的屍體泡在高度白蘭地裡,以利防腐,可水手們在途中喝起這些酒來了!

這本書不僅為託卡爾丘克贏得了2018年的布克國際獎,也是她國際聲望急升並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墊腳石。當瑞典學院以「帶有百科全書般熱情的敘事想像,將跨越界限表現為一種生活的形式」為由,授予她諾貝爾獎的時候,還沒有看到《雅各書》的讀者很容易先想到別古尼。

【越界】

2014年,託卡爾丘克又出版了厚近千頁的《雅各書》,主人公名叫雅各布·弗蘭克,在歷史上實有其人,是十八世紀極具爭議的猶太宗教領袖,歷代假彌賽亞中最聲名狼藉的一位。他自稱人間救主沙巴塔伊·澤維的轉世,與拉比院公開辯論,致力於打破教派規範,宣稱猶太教徒有義務越界,乃至改宗,從精神到儀式上與伊斯蘭教或天主教結合,其信徒一度高達五十萬人,他本人亦率眾受洗。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10月10日下午抵達德國比勒菲爾德的《雅各書》朗誦會現場。這時她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世界。

託卡爾丘克自如運用多種文學形式,融想像、推測、史料、書證和心理分析於一體,描寫弗蘭克複雜的一生:跨越七條國界、五種語言、三大宗教,加上無數心理與精神的界限,真是不折不扣的跨界之作,也表現出作者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此書瑞典文版在2015年迅速而及時的問世,使她最終贏得了院士們的芳心,為她清除了通往諾貝爾獎殿堂的一切障礙。

【山羊和猴子】

1968年5月,漢德克的首部長劇《卡斯帕》在法蘭克福和奧伯豪森上演,大大地轟動了世界,並成為德語戲劇中排演次數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現代戲劇史上的地位常與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並論。「它要展示的是,一個人如何通過說話而學會說話。它也可被稱為《說話刑訊》。」主人公是只會說一個句子的自閉少年,不斷被幕後提詞人(導師)用語句反覆拷問,壓制,教導,呵哄,威嚇,飽受權威意識形態通過語言施行的操控、折磨與規訓,以使其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正常」一員,最終他卻連僅有的一點點自我也被剝奪殆盡。「隨著我的第一句話,我便落入了陷阱。」卡斯帕說,「我說話了,我便被帶進了現實。」原有的那句話被摧毀,他的人格完全陷入了混亂、絕望與羞恥,最後連續說出了奧賽羅「神經錯亂」時的那句「山羊和猴子!」:

「什麼都不是敞開的:疼痛為期不遠:時間要停止:思想變得渺小:我還經歷了我自己:我從未看到過自己:我沒有進行過值得一提的抵抗:鞋子合適得就像澆註上一樣:我不會驚慌地逃跑:皮膚脫落:腳變得麻木不仁:蠟燭和螞蟥:寒冷和蚊子:馬兒和膿包:白霜和老鼠:鰻魚和油煎餡餅: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付天海譯文)

瑞典學院認定他「用精於語言的傳世之作探討人類經驗的外緣與特殊」,因此以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獎相授。

【塔爾戈維恰寧】

塔爾戈維恰寧(targowiczanin)即塔爾戈維察分子,波奸的代名詞。出自十八世紀末第二次瓜分波蘭期間的賣國同盟。在很多波蘭人眼中,諾貝爾獎不會改變託卡爾丘克在他們心目中塔爾戈維恰寧的定位。她對波蘭多民族混居史的描寫,對移民和同性戀公開的同情,對波蘭粉飾歷史的批評,對上上下下掩蓋波蘭人曾作為壓迫者、蓄奴者和猶太人謀殺者的揭露,無不與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形成鮮明的牴觸,因此淪為極端分子的眼中釘。《雅各書》出版那一年也是最危險的時期,出版商一度為她僱請了保鏢。

【蘑菇頭】

漢德克邁向諾貝爾領獎臺的長路,是從1966年四七社在美國舉辦的德國作家與評論家大會開始的。作為最年輕的與會者,二十四歲的漢德克「留著奇怪的長髮,看上去像個年輕姑娘」,卻處心積慮地登臺,搶了所有人的風頭。他用一篇字字匕首與投槍的發言,猛烈抨擊作家同行,指責他們「誰都沒有一點點文學能力和創造性」,整個文壇瀰漫著愚蠢的文風,「籠罩著一種描述的失能」,除了白痴化與裝飾性的文字外,一無是處,使「德國文學開始了一個完完全全缺乏創造力的時代」,也讓讀者對德國的現實產生了錯誤的觀感。

漢德克的發言和他帶動的關於德語文學向何處去的大辯論,一方面標誌著他的成名,另一方面也預告了四七社的解體。赫爾穆特·伯蒂格寫道:

「漢德克在普林斯頓的登場象徵了德語流行文學從四七社精神中的誕生。兩三分鐘的時間內,漢德克就變成了標誌人物。他激進的發言與其外表之間的張力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效果:他看上去確實像有些拘謹的修道院學生,結結巴巴,大口喘氣,還想讓別人注意自己。他從披頭四那裡學來的蘑菇頭髮型在那個時代對所有人來說都代表著一種對生活的渴望。對當時的德國文學界來說,這種蘑菇頭還是來自完全不同的領域的一種主題。效果還不錯。人們在隨後幾周、幾個月的報紙雜誌上,只要看見一個梳著半長的蘑菇頭、戴著眼鏡的剪影,就知道那是彼得·漢德克。他毫不隱諱地接受了安迪·沃霍爾的審美,而且就跟這位在美國一樣,成了德國引領潮流的人物。」(張晏和馬劍譯文)

蘑菇頭很快變成了大背頭,但一些更重要的時代特徵已深入漢德克的脊髓,從來沒有消退。他常常是激烈的,也常常顯得幼稚和不合時宜。

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是德國的頭號評論家,人稱「文學教皇」,但很多小說家希望他死。因為一想到他們正在寫的書將來會被他看到,他們就如坐針氈,身心俱亂,痛不欲生。這種願望的頂峰是2002年馬丁·瓦爾澤《批評家之死》的出版。在這本轟動一時的小說裡,瓦爾澤直接寫死了他。

不過,在回憶錄中,賴希-拉尼茨基追溯道:

「彼得·漢德克也祝願我死,而且不會對此遺憾。在他1980年出的書《聖維克多的教訓》中他把我描寫成正在狂吠的憤怒誹謗著的『領頭犬』,『在他身上猶如卑鄙的東西一樣在折騰來折騰去』,並說『猶太人隔離區的「殺人慾」被他強化了』。」(餘匡復譯文)

【八仙過海】

漢德克在巴黎的家中,有一幅中國畫,畫的是八仙過海。2016年他訪問中國時,漢德克文集的責任編輯陳歡歡問起這幅畫。他告訴她,畫原來掛在一家中餐館,他和妻子索菲·塞曼常去那裡吃飯,餐館後來倒閉了,索菲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比較有好感,索性買下這幅畫送給他。

彼得·漢德克在巴黎家中。背景立著妻子送給他的八仙過海中國畫。

陳歡歡告訴中華讀書報,漢德克當時對她說,這八個人既不是兄弟,也不是姐妹,只是要一起上天堂。八仙過海的意象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獨木舟之行》——另一部曾引起廣泛爭議、並讓蘇珊·桑塔格和他決裂的劇作。

【不美】

克瑙斯高的鵜鶘出版社已出版了漢德克的數種著作。「我們出他的書是因為我們極其喜歡他,也因為他寫得太好了。我也得說,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出版商很有趣,這種事我原以為不會發生。」他說。

在所著一千一百二十頁(挪威語版)的小說《我的奮鬥·第六卷》中,克瑙斯高明確地說,漢德克「是世界上三位最優秀的當代作家之一,如果不是最優秀的那一位的話」。他還用了十頁的篇幅,集中談了漢德克對美的竭力迴避。克瑙斯高寫道:

「我讀了彼得·漢德克的一部短小說,名叫《無欲的悲歌》,寫的是他母親的自殺,因而也是自傳性的。與我不斷訴諸感情、著力引發共鳴的文風不同,漢德克的文字乾澀而冷靜。我初事寫作時也曾追求類似的風格,如果不叫乾澀,那便是粗礪,也就是不加工,直接,沒有隱喻或更多語言學上的修飾。後者固然會給語言帶來美,但在描述現實,尤其是我意圖描述的現實時,便造成虛假的感覺。美是可疑的,因為它激起了一種希望。美,也可以說文學,是一種藉以觀看世界的過濾器,給無望的以希望,給無價值的以價值,給無意義的以意義。這種情況不可避免。孤獨寫得美,可以將靈魂提升到巨大的高度。但這樣一來它也就不再真實,因為孤獨不美,絕望不美,即便渴望也不美。這不真實,卻是好事。這是一種安慰,一種慰藉,也許文學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在於此?但如果是這樣,文學就成了別的東西,某種自足和自主的東西,本身便有了價值,而不是對現實的描述。這正是彼得·漢德克在小說中試圖擺脫的。」

【歐洲中心主義】

瑞典學院院士和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松10月初利用視頻網站優土伯發表講話,公開承認,「以前我們有過以歐洲為中心的文學視野,現在我們將放眼全世界」。外界普遍把這番話視作今年的諾貝爾獎準備表彰至少一位亞非拉作家的事先吹風。

我們猜錯了。兩個得主都是歐洲人。都是白色的歐洲人。

上周在斯德哥爾摩證交所大樓歷數兩位歐洲獲獎者如何優秀的人,正是奧爾松。

託卡爾丘克是波蘭的第六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第十五位女得主。漢德克是第十四位用德語寫作的得主、第二位奧地利得主和第一百零一位男得主。

此外,在所有的一百一十六位得主中,只有八位使用非歐洲語言寫作,其中漢語和日語各兩人,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希伯來語和土耳其語各一人。

(中華讀書報記者/康慨)

本文為中華讀書報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留言。歡迎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理解彼得·漢德克的三個關鍵詞
    理解彼得漢德克的三個關鍵詞01 疲倦彼得·漢德克的目光沒辦法長期駐留在同一個地方。2016年,他來中國時,便對媒體記者的提問忍無可忍,他不明白為什麼寫作者要承擔解釋一個又一個「為什麼」的義務,他反問提問者,為什麼不去街道上走走,去外界多觀察觀察。這種性格及其形成的視角對漢德克作品的影響也十分明顯。
  •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託卡爾丘克《太古和...
    在這個意義上,《太古和其他的時間》自然包括了作家託卡爾丘克的時間,這個擁有"通靈者"稱號的文學女巫的世界時間。文學,其魅力就在於此,它可以製造時間。託卡爾丘克的歷史觀被賦予一種毀滅性狀態的樣式而被呈現出來。接下來就是馴服與空虛的時間以及部分太古二代和太古三代們的逃離歷史。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漢德克2016年曾經來過上海
    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1987年以詩集《鏡子裡的城市》登上文壇,而後接連出版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E.E》《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等,受到波蘭評論界的普遍讚揚。她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歷史命運與現實生活。曾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
  • 重磅新書|託卡爾丘克最新長篇小說《糜骨之壤》
    「腳上藏著關於人類的所有秘密,它能告訴我們身體的重要意義,即我們是誰,我們與自然的關係。」這段看似詭異的論述來自《糜骨之壤》開篇第一章。在波蘭邊境被大雪覆蓋的山林裡,隱居著一位身患疾病的老婦人雅尼娜,她精通佔星術、喜歡威廉·布萊克的詩歌,並熱衷動物保護。
  • 「怪誕」與「真實」之間的託卡爾丘克 | 思南經典誦讀會
    託卡爾丘克善於將精深的寫實與瞬間的虛幻巧妙地融合在作品中,將目光投向生活中飽受忽視的小角落、平平無奇的小人物,從中發掘富有詩意的部分,以瑰奇的想像拓展現實的邊界。近期出版的兩部小說集《怪誕故事集》和《衣櫃》,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她的寫作特色。
  • 回眸2019丨十個事件、十個關鍵詞:記錄梅州監獄的2019
    回眸2019丨十個事件、十個關鍵詞:記錄梅州監獄的2019 2020-01-05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少年的你」,這十個關鍵詞值得關注!
    保護「少年的你」,這十個關鍵詞值得關注!未成年人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預防侵害未成年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完善的規定十個關鍵詞
  • 踏平坎坷成大道——十個「關鍵詞」與您回顧繡惠的2020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點兵出徵」之際,讓我們通過 十個「關鍵詞」快速重溫這難忘的2020年。 ▼關鍵詞一:駐地改造提升①安置房  安置房是最大的民生。▼關鍵詞二:開學9月1日開學。由北大新世紀教育集團與鑫達地產共同投資建設的北大新世紀章丘實驗學校(一期),在多方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歷時不到5個月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地迎來第一批720餘位學子。「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北大精神根植古城,閃耀章丘。
  • 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的「十個關鍵詞」解讀(三)
    西安網訊 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的「十個關鍵詞」解讀今天為您解讀——關鍵詞5: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6+5+6+1」現代產業體系壯大成勢。關鍵詞6:加快「先進位造業強市」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西安品牌。
  • 七個關鍵詞盤點合肥2019
    本網記者用七個關鍵詞來帶你一一解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紮實推進,數字城管二期投入使用,建成5G基站超1300個,整治23處擁堵點,新增停車泊位和新能源充電設施均超過1萬個。  關鍵詞四、區域發展  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企業開辦實現「零成本」「一日辦結」,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0萬戶。
  • 十個關鍵詞讀懂海絲文化復興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②關鍵詞:送王船 事件:12月17日晚,中馬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申遺成功。泉郡富美宮,歷來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的「王爺總館」,是「王爺信俗和送王船」的重要傳播源頭。 ③關鍵詞:泉州城考古 事件:12月11日,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在泉州舉行。
  • 關鍵詞挖掘:SEO中關鍵詞的未來是什麼?
    詢問大多數SEO專業人員,什麼是搜尋引擎優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事情,而大多數人會說這是「關鍵詞挖掘和優化」。數十年來,關鍵詞一直是SEO世界中的重要支柱。畢竟,它是在線搜索者在其搜索查詢中使用的關鍵詞。搜尋引擎爬蟲在網際網路上的不同網頁中找到的關鍵詞彙總收錄,並在搜尋引擎結果頁面(SERP)上顯示相關結果。
  • 乘風破浪的姐姐2嘉賓關鍵詞曝光,十位嘉賓已確定,陣容引猜測
    10月18號,《乘風破浪的姐姐》製作方舉行招商會,透露第二季已經開始招募嘉賓,杜華和霍汶希還在現場透露出《乘風破浪的姐姐2》十位女嘉賓的關鍵詞與個人標籤。這些關鍵詞和藝人標籤分別是:「歸國能力者、豪門金曲王
  • 5個關鍵詞帶你看宜昌
    一橋飛架南北,舊貌煥新顏精品工程創造美好生活關鍵詞:「精美」還岸於民、還綠於民、還水於民,全市共取締長江幹線及支流碼頭216家,生態復綠1213畝。江水清清,路美且暢精美家園美不勝收關鍵詞:「精心」長江第一家水上綠色服務區——「豚小宜」,為待閘船員提供「郵購娛醫誼」一站式服務。
  • 亞馬遜的標題和關鍵詞怎麼寫?分享亞馬遜關鍵詞優化方法!
    不少賣家在亞馬遜平臺銷售產品,經常會在產品的標題和描述裡裡重複關鍵詞的存在,一度認為只要多出現幾次,關鍵詞權重也會因此增加。然而這樣的舉止操作了多次以後發現並沒有給自己的產品和店鋪帶來實質上的幫助及效果,其實,對於關鍵詞的權重是由轉化率影響著的,而標題上的關鍵詞在所有關鍵詞裡所佔的權重是最大的,根據關鍵詞搜索出來的結果也是直接與標題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