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書|託卡爾丘克最新長篇小說《糜骨之壤》

2021-02-08 浙江文藝出版社

最近,讀者期待了很久的長篇小說《糜骨之壤》開始在各大網店陸續上架啦。


和託卡爾丘克以往的長篇小說不同的是,《糜骨之壤》不再採用碎片化的敘事方式,而是講述了一個帶有懸疑和犯罪小說色彩的「動物連環復仇殺人案」,但在這之下的,依然是她凌厲的審視人類世界的目光。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這場動物復仇殺人案背後的人性寓言。

本文首發於KEY-可以文化(keyculture)。



「腳上藏著關於人類的所有秘密,它能告訴我們身體的重要意義,即我們是誰,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這段看似詭異的論述來自《糜骨之壤》開篇第一章。在波蘭邊境被大雪覆蓋的山林裡,隱居著一位身患疾病的老婦人雅尼娜,她精通佔星術、喜歡威廉·布萊克的詩歌,並熱衷動物保護。


有一天,雅尼娜的鄰居「大腳」被一塊小鹿骨頭卡住喉嚨,死在家裡,此後兇案接二連三地發生。故事便隨著這個叫「大腳」的男人的離奇死亡開始了……


▲同名電影《糜骨之壤》劇照


2019年,已經享譽歐洲的波蘭國寶級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被授予201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開始被更多讀者關注和閱讀。目前,國內已經出版的託卡爾丘克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雲遊》,小說集《怪誕故事集》《衣櫃》等。


在這些作品中,託卡爾丘克以她「百科全書式的激情和想像力」,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不同凡響的奇異世界,一種打通了萬物分野的世界觀。


《糜骨之壤》中文版由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波蘭語研究和翻譯專家何娟、孫偉峰從波蘭語直接翻譯。在這部作品中,託卡爾丘克把目光投向一位幽居于波蘭邊境的神秘老婦人,講述了一個關於人類過度狩獵而帶來的動物連環復仇殺人案。小說時而幽默諷刺、時而驚心動魄,又時時迸發智慧光芒,洞穿著生命的真相,質問著人類為什麼是萬物主宰的傲慢。


▲電影《糜骨之壤》


小說曾在2017年被改編為電影,搬上影幕,並拿下了多種國際電影獎項。最引人矚目的是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榮獲了亞佛雷德鮑爾銀熊獎。此外,這部小說還入選了2019年布克國際獎短名單、201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2020年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短名單等多種國際文學大獎。



故事的主人公雅尼娜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她曾經是橋梁建築工程師,因為病痛的折磨,無法繼續建造橋梁,轉而做了小學老師。她退休後搬到波蘭與捷克邊境的一座山村,一邊教小孩子英語課,一邊替不常居住在這裡的鄰居們照看房產,同時她還和朋友迪迦一起翻譯十八世紀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歌。出於對動物和自然的熱愛,雅尼娜常常忿忿不平地就當地的偷獵事件向警察局寫信,然而在那時的人看來,人是可以支配一切物種的高等生物,區區野生動物獵殺也就獵殺了,因此警察局也從沒有回覆過她。

▲電影《糜骨之壤》劇照


小說便從非法狩獵的「大腳」的死亡開始。他被一根小鹿的骨頭卡住喉嚨,死在自己的家裡,雅尼娜趕到案發現場時,外面的雪地裡還站著幾隻小鹿;緊接著,當地的警察局長被發現死在了一口井裡,旁邊的雪地裡還留下了大量鹿蹄印;警察局長死後的一個月,狐狸養殖場場長福南特沙克也神秘死亡。


種種細節和跡象似乎都表面,這是一場「動物連環復仇殺人案」。循著雅尼娜對三位死者生前的回顧,和對他們死亡過程的推測,當地山林裡過度捕獵、非法狩獵的事情也逐漸浮出水面……

 


毫無疑問,這場連環殺人案是小說的主線,但在這個謎底並不那麼難揭曉,讀者甚至能夠在小說的開篇幾章就能夠看出兇手是何人。然而在這個兇殺案之外,小說投注的更多的,是對這個世界,對人與人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的沉重思考。


雅尼娜給自己認識的每個人都取了奇怪的外號,他們是「大腳」「鬼怪」「好消息」,她養的狗則被稱為「小姑娘們」。這是因為,雅尼娜認為外號裡暗含著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最真實的關係: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看待他人的方式不同,因此我們有權利給別人起一個我們自認為與之相宜,同時又適用的名字。因此,我們都是有很多名字的人,我們跟多少人發生多少段關係,就有多少個名字。」



▲圖源:Akira Kusaka


佔星學也賦予了雅尼娜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她擅長根據星盤解釋她的鄰居及這些亡者生前的行為和性情,認為宇宙中一切生命體的命運都是受星體的運動影響和主宰的。小說中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起源的古老傳說:


「火星兒來自光的源頭,每有生命降生,便是一粒火星兒穿過行星的軌道,帶著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火星等等的痕跡,最終墜落地球,披上人、動物或植物的形骸。」




這更像是一個關於生命平等論的傳說,它也承接著雅尼娜對自然界其他生命的看法。雅尼娜認為沒有「有用的生物」和「無用的生物」之說。「這是人類對物種進行的一種極不明智的分類。」


也正因此,雅尼娜對於發生在普瓦斯科維什的獵殺及虐殺動物的行為才會那麼憤怒。作者託卡爾丘克借雅尼娜之口大聲疾呼,試圖喚醒人類對自身的反思:


「被屠殺的動物肉體每天像無止境的末日雨一樣落在我們城市裡,這又是怎麼回事?這場雨預示著屠殺、疾病、集體瘋狂、思想的墮落與汙濁。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託卡爾丘克對於人類行為、人凌駕於萬物之上的傲慢的反思,在她的作品中是有著一脈相承的脈絡的。在《怪誕故事集》中,就有選擇變成狼的女孩的故事,有反思戰爭、沐浴月亮光芒而生存的綠孩子的故事;《衣櫃》則借程式設計師之手毀滅又重建了這個世界。


託卡爾丘克本人也在領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演講中說:「這個世界出了問題。」「我們只是成為簡單力量的追隨者——這些物理的、社會的、經濟的力量讓我們像殭屍一樣。」


而《糜骨之壤》則通過一個更真實的、血淋淋的案件,將這一問題更為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動物的身體被製成鞋子、肉丸、香腸、鞋、沙發、床下的地毯,骨頭被熬成湯……肚子上的皮變成了人們肩上的包,保暖用的是動物的皮毛,吃著它們的身體,將它們切成小塊放到油鍋裡炸……這一切的噩夢都是真的嗎?我們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雅尼娜在小說中那些「正常」而「理性」的人眼中,無疑是一個怪人,是一個溢出社會規則和秩序的人。但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怪人身上,還保留著憤怒和天真的力量。循著雅尼娜的視線,小說還呈現了更多奇怪而邊緣的人:


同樣熱愛威廉·布萊克詩歌的迪迦;生計艱難、喜歡哥德式小說的「好消息」;患有睪丸素自閉症、對秩序有著極致偏愛的「鬼怪」;宛如邏各斯水中女仙或西爾芙空氣精靈的女作家「灰女士」;研究紅翅扁甲的昆蟲學家,等等。


▲圖源:Akira Kusaka


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著無法被常人理解的地方,也有些承受著病痛,或是有些種種怪癖,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遠離世俗的生活。也許是作家在他們身上寄予了更多改變的力量和可能,在普瓦斯科維什這座山村,一邊存在著殺戮和毀滅,但另一邊也存在著希望。


「宇宙中有一個地方,還沒有毀滅,那裡的世界還沒有顛倒,伊甸園仍然存在。」


「在這裡,人類不受愚蠢和僵化的理性規則所支配,而是遵從於內心和直覺。人們不會沉迷於徒勞的閒扯,炫耀自己的所知,而是通過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非凡的事物。」


託卡爾丘克也把更多希望投注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們總是那麼的柔軟輕盈、自由不羈、天真爛漫。他們不會進行成年人用來侵蝕自己生活的無聊閒談。遺憾的是,人越長大,就會越屈服於理智的力量。就像威廉·布萊克所說的那樣,變成天王星的公民。

 



「每一個夜晚,每一個清晨,

Every night and every morn,


有人生來就為不幸傷神。

Some to misery are born.


每一個清晨,每一個夜晚,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小說波蘭語的原著書名來自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句「讓你的犁頭碾過死人的屍骨」,布萊克的詩歌也貫穿於小說全篇。


這些神秘而具有寓言性的詩句,跟隨著雅尼娜尋找兇手的足跡,一次次啟示著我們去思考生命的來源,反思人類的行為,尋找心靈深處還依然存留的天真、善意,和在理性與秩序中日漸丟失的靈性。


而託卡爾丘克小說中的預言性和呈現出的未來視野,一次次拓寬著我們的作家和讀者的視野,這本新書也同樣會令你在倒吸一口冷氣的同時感到驚喜。


《糜骨之壤》

[波蘭]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何娟、孫偉峰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2021年1月出版

點擊卡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從動物復仇案洞悉生命的秘密 諾獎作家新作《糜骨之壤》出版
    近日,諾獎得主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長篇《糜骨之壤》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引進推出。這部小說曾在2017年被改編為電影,搬上影幕,並拿下了多種國際電影獎項。最引人矚目的是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榮獲了亞佛雷德鮑爾銀熊獎。
  • 種姓是骨頭,種族是皮膚|一周新書推薦
    記者 | 趙蘊嫻編輯 | 黃月1《糜骨之壤》[波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著 何娟 孫偉峰 譯可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1這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最新長篇小說,同名改編電影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與以往碎片化結構的長篇小說不同,託卡爾丘克在《糜骨之壤》中採用了傳統的線性敘事手法來講一個環環相扣的犯罪懸疑故事。
  • 【新書資訊】1月新書盤點(二),你pick了哪些好書?
    內容簡介:推薦理由:紅樓夢獎首獎、聯合報文學大獎等多項華文文學大獎獲獎作品張貴興是當代華語文學重要作家,《野豬渡河》為他停筆十七年後重出文壇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以橫掃之勢囊括幾乎所有華語文學大獎05《糜骨之壤》 [波]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譯者: 何娟 / 孫偉峰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年: 2021-1
  • 2020年,這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路內年初出版了長篇小說《霧行者》,小說由一位建材公司倉儲管理員調查部門同事死亡事件展開。路內近些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在長篇小說「追隨三部曲」之外,先後出版了以國營工廠學徒與師傅命運為線索的長篇小說《慈悲》(2016)以及短篇集《十七歲的輕騎兵》(2018)等。作家趙松的短篇集《隱》將由世紀文景推出,以個人化視角重述歷史事件,趙松此前以《撫順故事集》知名。
  • 新年書單|外國文學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去年諾獎得主有新書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東野圭吾全新長篇小說。這是一樁眾目睽睽下的兇殺案,有華麗的多重反轉。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卻會給讀者特別的溫暖。東野圭吾曾說:「《沉默的巡遊》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該書簡體中文版計劃於今年2月底上市。
  • 漢德克和託卡爾丘克:十個關鍵詞
    這是個勇敢的授獎決定,他受之無愧。」克瑙斯高告訴挪威《世界之路報》,「從六十年代起的每個時期,漢德克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寫出一部部傑作。他是個令人敬畏的絕不妥協的作家,他完全是他自己。」漢德克參加米洛舍維奇葬禮的行為和他在《多瑙河、薩瓦河、摩拉瓦河與德裡納河的冬日之旅:或塞爾維亞之公義》一書中的某些結論,讓你沒有辦法為他辯護。用克瑙斯高的話說,漢德克從此「自絕於一切所謂的文化多數」。
  • 「怪誕」與「真實」之間的託卡爾丘克 | 思南經典誦讀會
    託卡爾丘克善於將精深的寫實與瞬間的虛幻巧妙地融合在作品中,將目光投向生活中飽受忽視的小角落、平平無奇的小人物,從中發掘富有詩意的部分,以瑰奇的想像拓展現實的邊界。近期出版的兩部小說集《怪誕故事集》和《衣櫃》,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她的寫作特色。
  • 房偉最新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出版
    山東籍作家房偉最新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近期出版,該書圍繞15年前一樁轟動麓城的「鋼琴王子殺妻案」展開,講述了葛春風、韓苗苗、夏冰、薛暢、呂鵬等時代青年,大學畢業之後人生浮沉的故事。被認為是中國版「白夜行」的該書,也是一部記述大時代變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慘烈記憶與深沉反思的「哀悼之作」。日前,房偉攜新書做客濟南。
  •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託卡爾丘克《太古和...
    1987年託卡爾丘克以詩集《鏡子中的城市》而登上文壇,接著以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雲遊》等十三部作品的接連出版而引人注目,並且在國內獲獎無數。2018年獲得重要的布克獎,2019年獲頒2018年度的諾獎。布克獎稱她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波蘭文壇出現的一顆璀璨新星","《雲遊》是一部奇妙的、充滿智慧、妙趣橫生而又極具諷刺意味的小說"。
  • 《三國志14》於糜背景是什麼 於糜背景數據一覽
    三國志14於糜背景是什麼?在三國志14中存在著許多厲害的猛將,但許多玩家還不了解這位將士,本次小編帶來了三國志14於糜背景數據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93px;height:40px;line-height:36px;border-top:#f85802 4px solid;background-position:-358px -66px;} 攻略首頁 找攻略 最新攻略
  • 茅獎作家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打磨五年,重磅推出!
    繼2015年《群山之巔》後,遲子建又一長篇力作《煙火漫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這是一部在城市煙火之中,叩問天地、歷史、命運、靈魂等多重交響的長篇小說,作家以此力作奉獻給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遲子建從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經發表六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年來保持著旺盛穩定的創作力,且作品獲得三次魯迅文學獎、一次茅盾文學獎等國內外文學大獎。
  • 專訪《腐骨之壤》導演:談及她的導師安傑伊·瓦伊達、摯友基耶斯洛夫斯基
    前言:阿格涅絲卡·霍蘭是我此次香港電影節採訪的第一位導演,在前一天看完她的新片《腐骨之壤》(Spoor,2017)之後,我一度惶恐究竟該怎麼採這位「怒氣衝衝」又「背景強大」的女導演。說實話,我並不喜歡她的這部新片,通過打獵時節將影片分為四個篇章,每個篇章的拍攝手法、結構、劇情都顯得有些前後不一、雜亂無章。
  • 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有哪些新書
    《革命者》深耕主題出版,推出「四史」書單今年上海文藝出版社重磅推出報告文學《革命者》,用文學譜寫的英雄詩篇,記錄中共上海地下鬥爭風雲。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將攜《革命者》,在書展現場中央大廳舉辦新書籤售會。
  • 2016迎來長篇小說「大年」?關鍵要看作品質量
    2016年中國文壇迎來一個長篇小說大年,賈平凹的《極花》、王安憶的《匿名》兩部長篇小說,以及近幾年來70後作家中的活躍分子路內的新作《慈悲》,都在1月份問世,而在風頭正勁的網絡文學領域,唐家三少和天下霸唱也將有新書出版。日前,王安憶帶著最新長篇小說《匿名》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新書發布會。會上,王安憶坦言寫作耗費了兩年零5個月的時間。
  • 【重磅】第五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20)網絡投票正式啟動
    每期精選長篇小說2~3部,配有創作談和同期評論。2017年,《長篇小說選刊》雜誌社首次舉辦了「中國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16)暨長篇小說高峰論壇活動」,金榜結果由專業評委推選評議、讀者投票參與共同決出,對於展現長篇小說的創作實績和風貌,引導、推動長篇小說創作、閱讀的風潮,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