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之路5:自我發展心理學指導投資?

2020-12-23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樓雜談 ,ID:xiaolouthink】,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摘要: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男人?

—-鮑勃.迪倫

在上一篇《我的投資之路4:散戶為什麼會虧錢》說到了散戶為什麼會虧錢,有個朋友私信我說「這裡面說的都懂,但是該如何投資有沒有好的辦法」,我於是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為什麼會出現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做不到的情況呢,我又想起之前寫的《了不起的我:隨感一》,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了不起的你?

既然問題大部分出在心理層面,我們去讀一讀心理學的書,找到這些問題的本質根源,是不是會更好?

其實不光是在投資領域,在很多其他方面,都可以適應,我們知道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問題,我們想做改變?我們該怎麼做?

不過轉變看似容易,但是做出真正的改變卻非常難。

這種阻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我們內心。就好像,理想中的自己是一個人,現實中的自己是另一個人;嚮往改變、突破的自己是一個人,阻礙改變、突破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內心與生俱來帶有一些防禦機制。這種防禦機制讓我們追求穩定和可控,排斥改變與發展,令我們想要轉變的願望和現實的行動形成強烈的衝突。

我套用這套自我發展心理學到投資上:這些種種交易之中的難題,有沒有共同的心理根源?當他們想改變,阻礙改變的心理機制又是什麼?從自我發展心理學可以學到哪些來應用到交易心理上?

改變之路

首先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選擇,把從找困難變成找方法。關於改變,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

選擇要基於當前的現實,而不是現實中的理想,我們要選擇的,不是未來的結果,而是此時此地的行動。

關於投資,我們需要改變的是什麼?是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散戶可能犯的錯,對於我們普通人,我們有多個選擇:

比如你覺得很難,不做改變,這是一種選擇;或者你沒有這些問題,不用改變,這也是一種選擇;或者你覺得部分很難,你確實改變不了,所以不改變了,這還是你的選擇。

如陳海賢所說:

把選擇的控制權拿回到自己手中,這是開始發展與改變自我的前提。

但是很多人在實際想要改變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或多或少的無力感,這又是為什呢?

第一,誤以為只有按照理想情況作出選擇,才算有選擇;如果選項不夠好,那就是沒有選擇。很多人說自己沒有選擇時,其實是說:「這不是我想要的選擇」。

第二,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因為在有很多選擇的情況下,現在的選擇不對,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如果你的選擇不是為了找一個原因,而是為了推動改變。那就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更不是一味責怪自己,而是思考「有用沒用」。沒法改變,也許不是你的錯,可是,誰要為最終的結果負責呢?還是你自己。

關於改變,每個人都有選擇,這個選擇,既需要勇氣,也需要自身。

選擇的第一個原則:經濟選擇還是心理選擇。選擇的真正含義,是要用承擔選擇的後果來體現的。

第一 眼饞心理

「當你看到價格在上漲,而你身邊的人因此掙錢發財時,那個心情怎麼形容呢?可以用一個詞,萬蟻噬心」。

我們可以採用課題分離式思考方式: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投資,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每人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本金,甚至不同的運氣,不能因為看到別人賺錢,自己沒有賺錢,或者虧錢就眼饞,而導致自己心理異常。

第二 盲從心理

人的本能是尋求一致意見,融入群裡獲得安全感。這樣個體不會因為集體的錯誤而有負罪感。但在投資的道路上,意見越一致,越危險。因為大眾的判斷依據是荷爾蒙,而不是理性。

如果我們覺得一個東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爭取。只有自己認真對待的東西,別人才會認真對待。

所以在群裡,經常有人會問別人買了什麼,是不是該賣或者買,就是為了讓自己融入集體,而給自己一種虛幻的安全心理。

第三 僥倖心理

很多人其實是知道風險的,但是總覺得自己不是那個最後接盤的人。其實,投資安全的道路有很多,有風險的道路更多,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們大可去選擇那些安全係數高的道路,而不要把自己置於可能的風險之地。如同期貨,你贏了前9把,最後一把輸了也是一無所有。

第四 貪婪心理

貪婪和恐懼如影隨形,看清心中的恐懼,我們害怕改變失敗,也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是自己期望的。考慮了太多人的聲音,卻沒有重視自己的聲音。

第五 逃避心理

所以當你遇到事情的時候,多想想該如何做,而不是我要不要做。你做過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改變也就發生了。

第六 過度自信

大家都會覺得自己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高於平均水平,在投資中也是,會覺得自己買的股票、基金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賺錢。覺得在周圍一群人中應該是前20%的水平。但是仔細想想,這肯定不可能,如果大家都是20%的人,那麼股市七虧一平二賺是不可能出現的。

其他

改變方面的

改變的本質:創造新經驗

人的情感就像一頭大象,而理智就像一個騎象人。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

心理舒適區:擺脫舊經驗

真正的心理舒適區不是熟悉的環境,而是我們熟悉的應對環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走出了心理舒適區。只有改變應對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適區。

小步子原理:賣出改變的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變的道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

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時,看到的東西經常不一樣。往前看,會看到困難;往回看,會看到方法和路徑。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並接納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不要去想未來太過巨大的任務,而是專注於眼前能做的一小步,並把它做好

控制的兩分法:把目標變為行動

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

關注現在能做的,而不是關注事情的結果。

我現在能做什麼?我願意做嗎?

之前師父有說過:「投資的心態用一句詩來形容,就是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第一句說的是投資是一條艱苦的不歸路,第二句告訴你投資之旅是孤獨的,你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而你能依靠的也只有你自己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進化的

人不會為自己要走的路後悔,只會為自己沒有響應召喚後悔。這就是我要走的路。

自我發展:一條不斷延伸的道路

過程的意義:讓一切發生。

相關焦點

  • 《金融心理學》2|投資市場的非理性與自我強化
    以下文章來源於投資伊點通 ,作者伊浩鑫說財經投資伊點通投資不賺錢,那是因為方法不對;跑不贏市場,也要先與市場保持一致;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努力學習才能不作「韭菜」。 財經讀書匯,收集經典財經書籍之精華,講述投資大師選股之理念,每日10分鐘語音,夯實您的投資基礎。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精準投資,做人生贏家,看女人如何投資
    而我在本書第二章中,看到了關於「女人的投資」這一篇文章,心有感觸。此文寫的比較短小,主題是女人最好的投資,並不是男人,而是投資自己。此觀點與我不謀而合。每個女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們像花一樣,從含苞待放,至熱烈綻放,再至花謝凋零,一生總會經歷起起伏伏。
  • 百億影帝徐崢的影視投資之路
    國慶長假的首日,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全國上映。由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這個獨立單元裡,也被眾多網友讚嘆是最催淚的單元。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的大豐收,徐崢也成為第十位「中國電影影史百億票房電影人」。因為早年《春光燦爛豬八戒》不被資本看好導致資金不足,徐崢就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投資到這部劇中,這也是他影視投資之路的起點。但好景不長,由於徐崢飾演的「豬八戒」太深入人心,導致這個標籤很難揭掉,沒人找他正經演戲。但在此期間他也沒閒著,就開始涉足投資行業,投資炒股、炒期貨、收藏古董、投資林業等。積累下來的投資經驗,為他以後投資電影打下了基礎。
  • 「看長做短」背後的投資心理學
    雖然眾人均知長期投資的價值所在,但實際操作卻知易行難,投資心理及情緒的變化,無時不刻都影響著投資者的抉擇。對於大多數投資人而言,長期投資並不陌生。然而長期投資知易行難,即使知道時間與耐心的重要性,能「留」到最後的也還是少之又少。投資界有句名言——「剩者為王」,長期投資的價值可想而知。
  • 3個投資心理學助你收益最大化
    反觀自己,有的投資不僅不賺錢,還虧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你的投資賺錢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可以學一學鄭培源的《人人用上的投資心理學》,在這門課裡他分享幾個投資心理學,有趣且實用。現在我們主要挑3個來講講,助你在投資上更加精進,實現收益最大化。
  • 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在規範中發展壯大
    2021年1月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展望2021年,業內人士認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在規範中發展成熟,推動私募股權投資資本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疫情下創投機構募資投資速度放緩2020年,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依舊處於募資投資都較為艱難的處境當中。
  • 【警惕】影視投資騙局,古天樂否認參演電影《永生之路》
    大家好我是老樹,從事網際網路投資十年時間,對各種網際網路金融投資項目略有研究,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投資起到點幫助。5月27日,古天樂再次通過微博發布消息,否認參演電影《永生之路》,並稱「當中涉及虛假宣傳及集資安排」。此前,5月24日,古天樂已經在微博上發表了相關聲明。
  • 我的投資之路7: 開源節流,擴大本金
    我只有1000去投資,我去積累經驗,就算水平太差,我虧光了全部1000,也比你日後拿著10萬去試錯損失小吧。我該如何開源節流來擴大本金?先談開源我是網際網路從業人士,所以想到的也是行業相關。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問題:第一,這個公司確實是發展的好關於一,我們都知道公司發展的好的話,上市的確會帶來巨額回報,但是在早期,你怎麼確定你去的這家是靠譜的公司,這需要你有獨到的判斷力,也需要點運氣。
  • 96歲查理芒格:我改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只用了短短1句話
    5倍,他賺了近5個億。5.集中投資原則在紙上打上20個孔位,相當於人生20次投資機會,投完1次少1次,如果你看準了一個投資,你必須把所有精力、所有資源全部壓上,你就能夠獲得遠超想像的回報。關於價值投資,在我們中國,也有一個忠實的追隨者-高瓴資本的張磊,他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2005年,33歲張磊回國創業,帶領著高瓴資本一路高歌猛進,15年時間,從一個5人的小公司發展到今天市值5000億的投資巨頭公司。
  • 張首晟:用科學思維指導投資 |鏈捕手
    譬如一杯水,假設裡面有10的23次方個水分子,我不可能預測到每個分子的運動軌跡,就像你讓我精準預測明天股市的走向。但我們知道,裡面的每個分子,都在做隨機的布朗運動。當分子足夠多時,在統計學原理下,它們便會產生一個新的規律。這就是投資組合的一個概念——如果只投一個公司,成功率顯而易見,很難。但如果你有一個投資組合的搭配,你就能合理對衝預期回報與風險大小。
  • 文寬自由之路:投資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來源:新浪財經12月5日,2020雪球嘉年華在深圳舉行,本屆雪球嘉年華主題為「與財富同行,與知己共贏」。2020年,一場疫情給投資市場帶來眾多變數,震蕩與分化已成新常態,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普通人該如何做出投資決策?
  • 「一帶一路」強勢帶動「文化藝術品投資發展」進入井噴時期!
    「一帶一路」既是經濟發展之路,和平崛起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可以帶動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文化領域投資活力提出意見:指導和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力量深度合作,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通過智慧財產權入股等方式投資設立企業,總結推廣經驗,適時擴大試點。制定準入意見,支持社會資本對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
  • 國發創投:學一些心理學知識,能為你的投資帶來不少幫助
    國發創投表示,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投資,不管是短期消費、中期投資還是長期的養老規劃,都與投資息息相關。同時,學會心理學對投資也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投資中哪些現象能用心理學解釋呢?有一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他專注行為經濟學,而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簡單地說,就是將心理學的研究見解運用於經濟決策。
  • 「大師」指導投資,這可賠大發了!
    >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因為很有可能你遇到的是一個「李鬼」案情回顧近日,吳中甪直一女子輕信網上「大師」指導,投資回報無上限,結果被騙15萬。2020年12月16日17時許,轄區市民李女士匆匆來到甪直派出所值班大廳報警稱:一個月前,有一個自稱是投資理財的業務員添加了李女士的微信。對方給李女士發來了一個連結,點開後是一個投資理財的平臺,名叫IFC,通過查看,李女士發現裡面的投資的回報率相當高,上不封頂的那種,只要按照該業務員的指導,穩賺不賠。
  • 發展心理學簡介
    今天我們先來專輯的第一部分,簡單介紹一下發展心理學的內容。什麼是發展心理學?心理發展指從動物到人類的心理演變過程。個體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個生命中心理發生和發展的過程。
  • 湘潭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走筆
    2019年,湘潭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湘潭市國資委的指導下,扛牢主體責任,始終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助推區域經濟發展。自2012年6月掛牌成立,經過7年時間發展,產業集團註冊資本由1.5億元增長到了20億元,資產總額和年收入實現跨越增長;項目建設從無到有,累計投資建設項目23個,完成項目投資33.3億元;參控股企業由最初的3家到現在的90餘家,累計股權投資53.54億元。產業集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快速提升,充滿了昂揚的生機。
  • 電影投資行業為什麼發展這麼迅速?
    案例八《我不是藥神》成本7000萬,30.97億票房,典型小投資大回報。》投資5000萬,累計票房14.41億,片方分帳5.58億,投資回報:5.58/0.5=11.16倍《捉妖記2》成本7億,累計票房22.37億,片方分帳8.26億,投資回報:8.26/7=1.18倍《煎餅俠》投資5000萬,票房11.62億,片方分帳4.48億,投資回報:4.48/0.5=8.96倍《美人魚》成本4億,累計票房33.86億,片方分帳13.25
  • 自我發展心理學的43個常見問題解答
    1 什麼是自我發展心理學?自我發展是一條不斷延伸的路,從如何改變行為,轉變思維,如何改善關係,走過轉折期,到如何完成人生各個階段,為了回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發展?陳海賢老師提出了 自我發展心理學這個概念,他是浙江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博士,前浙大老師,10多年的專業心理諮詢師,接待了6000多位來訪者。
  • 投資唱主角、項目促發展 四川綿竹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硬作風讓大發展有保障 重點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重點項目建設的好與壞、快與慢,直接關係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 這次抓項目促投資現場會的舉行,是德陽市委、市政府為激勵全市幹群比拼爭先、力爭上遊吹響的衝鋒號。 重點項目建設,必須「跑步」前進。
  • 黃奕:投資錯了豪門,但投資對了生意
    俗話說,人生就是一個投資的過程。黃奕的投資之路,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在採訪中,黃奕自我調侃,其他女演員的中年危機是30+、40+,而她的危機是結婚+。據說,黃奕火速結婚,是為了擺脫與之前男朋友戀愛5年後分手的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