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供下施,也要看對境和時機,不然一定會後悔的!

2021-01-15 密法之光

  雖無舍財布施心,不擅掌管自財食,

  非空似空禁行者,此乃放逸之過失。

  有些人自己不會管理財產和受用,到處用,誰都用,他是不是真正放下了對財產、受用的執著?是不是真正從心裡都能夠施捨給別人,誰都可以用了?不是,就是自己不會管理。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自己應該要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和受用。從佛法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做供養還是做布施,也要看對境和時機。當對境出現、時機到了,才可以做,不是隨便遇到誰都可以做供養和布施的。否則,也是有過錯的。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握適度。若失去這個度,都是過錯。

  尤其作為出家人,所享用的是信財和亡財,都是十方的供養。以前佛在世的時候,對眾弟子有這樣的要求:衣服舊了、壞了也不能扔,實在沒有可用之處,可以磨成粉,混在泥土裡,抹在僧眾大殿有裂縫的地方,不能浪費。

  有這樣一個公案:兩個小孩正在玩堆土、堆沙的遊戲,佛走過來,小孩看到佛非常莊嚴,對佛生起信心,要對佛做供養。他們也沒有別的,只有玩耍所使用的土,就拿來供養佛。當時佛也接受了他們的供養。但土不能食用,阿難問佛陀:這個土怎麼辦?佛說這是他們的供養,不能扔,拿回去和成泥,抹到佛住舍的裂縫處。

  可見,使用信財、亡財是非常嚴格的,不能隨便。現在很多人挺隨便,這是一種過錯。

  從世間角度來講,自己的財產要好好管理。自己做布施和供養時,也要以智慧觀察和取捨,不能隨便,否則也是一種過錯。做供養時,首先要觀察對境,是不是一個殊勝的對境,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或真正的成就者?若自己進行供養,對自他有利還是有害?觀察之後,再進行供養。做布施也如此。不是對誰都可以做布施的,要觀察這個對境是否殊勝,是不是真正布施的對境?若是對他做布施,是有利還是有害?這些都是要去觀察的。觀察之後,再去做供養或布施,這樣才是如法的,自己最終也不會後悔。

  無論做什麼事,如果都能這樣很謹慎、很小心地去做,最後自己不會產生後悔心。否則,如果你很輕率、盲目地去做,最終有一天你一定會後悔。

  有一些居士心很虔誠,今天做供養,明天做布施,但是過後知道了一些消息,知道了一些事情,自己就開始煩惱,甚至生起了邪見。其實沒有必要。所謂「不贊不謗陌生師」「不贊不謗一切人」。第一,不贊不謗陌生師。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上師或善知識,不要讚嘆,也不要誹謗;不要親近,也不要去做傷害他的事情,沒有必要。第二,不贊不謗一切人。對一切人,尤其是陌生人,最好也是不贊不謗,因為你也不了解他好還是不好,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所以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讚嘆,也不要誹謗。

  現在有很多人做事,根本不經過觀察,盲目而做,這樣肯定是有過錯的,最終肯定會後悔,這樣是不好的。做事情之前,自己應該先進行觀察,沒有必要盲目去做,也沒有必要去冒險。比如,當你不了解自己所供養和布施的對境是什麼樣的人,也無法確定這是有利還是有害,這時最好是「不贊不謗陌生師,不贊不謗一切人」。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握好分寸,這是很重要的,不要盲目去做。

  盲目崇拜,盲目追隨,這都有過錯。我希望跟我有緣的人以及跟我一起學修的人,都不是盲目追隨,盲目崇拜。我不贊同盲目追隨、盲目崇拜,也不希望這樣的人留在我身邊,這是沒有意義的。雖然我是凡夫,但是若大家真的通過觀察,通過自己深思熟慮而做了決定,這也是宿世的緣分。

  大家一定要觀察,無論做什麼,都要謹慎,這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竭盡所能上供下施
    其實,你們所謂的上供到寺廟,清淨福田僧也只是在幫你們做功德,在幫你們累積福報而已。你們來供養,為什麼我們一般不說「謝謝」,而說「隨喜」呢?謝什麼呢?我們又不會拿你們的錢去吃喝玩樂,但我們卻要好好隨喜大家的供養功德。竭盡所能上供下施,都是為我們自己累積福報資糧。有些富豪弟子,捐再多錢我們也只是說「隨喜」,對體力、財力、能力都有限的弟子,我們還要想方設法幫助大家累積福報資糧。
  • 男人,一定要先立業,再成家!不然你一定會後悔
    男人,一定要先立業,後成家!不然你一定會後悔!相信很多男人會無所謂,侃侃而談說我先成家,後立業,我一定不會讓自己喜歡的女人受委屈!結婚後和父母一起住還是?你父母是做什麼的?有退休金嗎?……等這些回答完之後,你要準備的是彩禮,這個每個地方不一樣,姑且準備八萬八吧!
  • 家庭養花大忌,這3種花一定不能養在臥室,不然一定會後悔
    家庭養花大忌,這3種花一定不能養在臥室,不然一定會後悔的。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都喜歡閒暇之餘養養花,修身養性,因為在家裡養花不僅能夠使房間看起來亮堂有生機,而且最喜歡養花的原因是能夠淨化家裡的空氣,除去家裡對人體有害的氣體,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有些花適合在臥室養有些花不適合。還有就是養花一定要注意不要養氣味過於濃烈的花。臥室不應該養的花1. 大型花卉一定不能養在臥室。
  • 很怯弱的人,一定要讀下麥克阿瑟的語錄,不然可能後悔一輩子!
    怯弱的人,不僅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和使喚,他本人活得也是很糾結,做事也總是前怕狼,後怕虎,這樣就會錯過很多機會,也就是說太懦弱的人,很難成功,就算眼看快要成功了,突然就竄出來一個人要跟他競爭,明明兩個人能力差不多,他卻怕惹事,就退出了,給別人讓路,這樣的人,是如何走向成功呢?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
  • 《修心七要》第十講
    前面講的五種力量和臨終面對死亡時,要修持的五種力量都是同樣的,只是順序上有所不同,強調的要點有所不同,其他都是一樣的。第一,善種力。即善根的種子的力量。指我們快到臨終時,或患了絕症及出現死亡徵相時,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妥善處理了,該上供的上供,該下施的下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這種方式播下善根的種子。為什麼要處理財產?怕臨終放不下變成往生的障礙。
  • 關於佛前上供水果的說法,這3條「禁忌」,要多加注意
    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也要留意一下供果的性質,例如不要選擇氣味過大的水果,例如「榴槤」或許有的朋友會說我買「貴」的顯得我誠心更大,而其實大可不必,榴槤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並不實惠也難以擺供,建議使用的供果簡單清新即可,蘋果、香蕉、橘子便也足矣,即平價也顯得素德虔誠。而也有些朋友會問,梨子可不可以?梨子好像帶有分離之意?
  • 孤獨的對境是慈悲心
    孤獨的根源在於將自己和世界對立:自己是一方,世界是另一方。這樣的結果就是心裡只有自己一個人,自然就會感覺到孤獨。但是世界並不是每個人的對立面,恰恰相反,孤獨其實是內心在深層次上提醒自己:你想和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所關聯,而又不能,才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之所以將自己和世界對立氣來,原因不外有三。第一是無力感。對正在發生的一切,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參與其中,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
  • 這五種男朋友不能要,不然會後悔
    第一段婚姻是因為男人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男人和她提出了離婚。這一段婚姻是丁然提出的,因為男人有家暴的傾向,經常會在喝醉酒後打她和孩子。女人在婚姻中總是受傷害最深的那個人,為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女人一定要在婚前慎重再慎重。如果對方屬於以下這幾種類型,那千萬不能要,不然你肯定會後悔。
  • 【飛翔經驗:對境實戰之五大原則】第69季
    很多資深戒友都深深明白溫故而知新的道理,不斷重複地學習,不斷思考和領悟,真正把戒色知識刻入自己的大腦,要真正達到「深刻」的程度,不能停留在表面,隨便看看,走馬觀花,這樣受持的深度就不行。很多戒友看過就忘了,也懶於看第二遍,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根本沒懂。「說時似悟,對境生迷」,真懂還是假懂,遇到魔考,馬上見分曉,真金不怕火煉!
  • 千萬別買地平線8號旅行箱,不然一定後悔
    你聽我的千萬別買地平線8好旅行箱,不然你真的會後悔!後悔啥?而下方就是充電寶收納袋和小物收納袋,方便放入小件物品比如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登機牌啥的小物件(起碼我現在真的很少會攜帶錢包了,基本都是手機支付),方便拿取,再不必翻翻找找了。功能性滿分!裝好關閉時,只需要單手微微用力,向內推近,只聽「嗒」的一聲,已經自動上鎖,看到旁邊的電源線了嗎?有何妙用呢?等下告訴你。
  • 大寶法王:修行要透過生活中的,各種對境,去鍛鍊自心
    修行就是隨時要透過生活中的各種對境、因緣,去練習、鍛鍊我們的心。絕不是空說一句「我發願」之類的話。有些人把修行,理解成度假式的,就是去安靜的地方,像做蒸汽浴一樣,放鬆一下。可是這樣的修行,沒過幾天就又變回原樣。
  • 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但絕不是「賄賂」,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另外,這些供品擺在佛前,也有表法的作用,以警醒大眾燻修。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水,告誡眾生要修清淨心、平等心。佛前點燈,寓意照破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和光明,等等。佛前供香,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點燃心香。那麼佛前供果呢?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佛前供果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虔誠和恭敬,大多數人到寺院燒香拜佛的時候,都會選擇在佛前做各種供養,依據各人能力和發心,供養不同種類的供品,以培養慈悲利他心,廣做功德。在佛教裡,供養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樂等等。
  • 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供養,不過是一種表法,意在警示眾生精進修行,但絕不是「交易」和「賄賂」,不可功利化。比如佛前供水,意在提醒大眾要修清淨心、平等心,不生惡念、貪念、嗔恚。佛前供燈,「一燈能破千年暗」,寓意照破無明黑暗、用智慧破除煩惱。佛前供香,指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戒定真香」,明了因果,等等。那麼,佛前供水果又有何表法?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 究竟無證: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疏解】臥輪的偈子講的是修為,因此是一首修為偈。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一、水果要保證新鮮無壞果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一者,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重視因果之道,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前供水果,就在於提醒大眾要明因識果、敬畏因果。
  • 「豬頭」上供的由來
    小時候過年,父母早早的開始準備年貨和上供(祭祀)用的東西。祭祀由來已久,古代祭祀需要三牲六畜,既:牛馬羊豬狗雞。但是要湊齊這六種家畜,除了有錢人家,一般的小民百姓的不太可能拿的出了的,畢竟牛馬羊之類的普通人家也養不起,即使養得起也是用來從事農耕生產和養殖買賣,不會拿來自己消費。
  • 施身法介紹及珍貴老照片
    但修施身法的手鼓,不同於普通藏傳佛教人士使用的手鼓。這個達瑪茹手鼓,直徑約8-9個單位,普通的小手鼓,就小很多了,大約直徑3個單位左右。左圖裡修法者手舉的藍色圓型法器,就是專門修施身法的手鼓---達瑪茹。普通小手鼓的直徑大小,象右手拿的金剛鈴口的直徑差不多,二者大小差距可見一斑。在達瑪茹鼓的手柄一端,要配有V型紋路的穗帶,材料中包括布絲,棉,虎皮,豹皮以及小縷人發編制而成。
  • 心無起滅,對境寂然
    「心無起滅,對境寂然」 若圓鏡照,如落花流水,應世無痕,「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最終達到清淨但現實世界與佛家世界的巨大反差以及賢相的重任,剛正的品性又促使他既使了悟「真如」的「心無起滅,對境寂然」的道理,卻仍不能禁口不言,還要犯顏直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