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8日電 7年時間,杭州一位大自然錄音師深入田園、森林、山谷、海邊,舉起毛茸茸的防風罩,把收集的大自然的聲音製作成一張張自然天籟專輯。
他叫聲谷,本名趙志勤,喜馬拉雅人氣主播。他上傳大自然聲音專輯,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治癒著上千萬人的心靈。甚至有不少人願意花錢來聽他精心錄製的鳥鳴聲、流水聲、雷雨聲。藉助內容付費的浪潮,聲谷的年收入可以達到百萬以上。
85後的聲谷如今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紀,他在杭州生活了10年,從畢業來到杭州便一直沒有離開。在這10年中,他做過美術設計師,產品體驗師,開過網際網路公司,身處繁華的城市,他卻發現自己被焦慮圍繞。
如果不是因為失眠,「聲谷」可能根本不會有另一個身份——大自然錄音師。
「之前工作節奏很快,我的睡眠很淺,還經常失眠,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睡覺,我會在網上找一些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是大家說的白噪音,輔助睡眠。六七年前,高質量的聲音素材並不多,我有過想法,自己去錄一些聲音。」聲谷說。
這之後,他開始關心聲音。2013年秋天,一次福建海邊的旅行,讓他走上了大自然錄音師的路。他說:「那次到海邊是清晨,4點多我從房間到沙灘,就背了一個包,邊上也沒什麼人。我就慢慢走在沙灘上,風吹在身上軟軟的,特別是海浪的聲音,一層一層『刷』過來,非常有層次,非常立體,太好聽了,我都覺得有催眠的功能了,我覺得這種聲音,能『治癒人』,我要把它們錄下來。」
回到杭州,他開始在網上搜羅錄製聲音的教程,買了錄音機、話筒、挑杆、耳機,當時共花了4000多元錢。設備到了後,他直奔南山路。「我的第一次錄音是6點半出門的,從濱江坐公交車到南山路,完全不知道到哪裡去收聲,拿著杆子背著錄音機,走走看看。印象很深的是,在聚賢亭附近有個亭子,站在中間能聽到迴響,有位市民在那裡唱戲,在亭子中間聽特別渾厚」。初次戴上耳機的聲谷,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喜馬拉雅平臺上,像聲谷一樣提供治癒聲音專輯的主播還有很多,藉助喜馬拉雅成熟的內容變現模式,這些「聲音治癒師」們都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入。(工人日報記者 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