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物聲音、大自然聲音和無刻意人為聲音編排音樂

2021-02-19 電子音樂資訊
通常,人們對「音樂」的定義是有限的,譬如我們經常在某些節目中發覺很多人眼中的音樂其實僅限於「歌曲」或者「聲樂」,不過每個人對於「音樂」的視野很可能因為「見識」的廣袤與否而不停發生變化。素養較好些,則可能覺得具有「音樂性」的、或人為演奏的音樂屬「音樂」範疇。

圖片來自ayleks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不過筆者的見解可能與許多人有些許差異——歌曲(Song)也好,聲樂(Vocal Music)也罷,都只是音樂(Music)的一部分;所謂的「音樂性」也不過是樂理對音樂定下的框架,不能說沒用,但也不是在所有音樂中以統一標準適用;而「人為演奏」可能是某種發聲的標準,對聲學音樂(Acoustic Music)而言至關重要,但仍不是硬需。

圖片來自藍鳥人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今日作為特殊例子的,便是本文中將幫助部分讀者開拓對音樂一詞的理解的一首「新發布的老單曲」。正如標題所說,這首音樂完完全全由生物聲音、大自然聲音、無刻意導致的人為聲音所編排,與很多人理解中的「人類演奏音樂」概念相差甚遠,也沒有那麼容易讓人接受。

圖片來自Instagram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先解釋一下最基本的區別:如果我們的討論主體是電子音樂,那麼電子音樂最基本的特點是這些聲音是由電子樂器創作出來的,但它們的創造者仍是人類(或AI)。比如,創作者可以用合成器、效果器去設計和調製某些音色,然後將這些音色編排出一首所謂的電音。

圖片來自Instagram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以電子音樂中的非字面EDM為例,一首音樂便起碼會有Lead、Bass、Sub-Bass、Kick、Clap、Hi-Hats、Pad、Synths、Vocal、Fill等等軌道,也可能會有其它電子化處理的弦樂(Strings)。不過流派的常見配器有所不同,還請讀者們根據不同場景進行不同解讀。
圖片來自GHOSTS AND DJS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二,假設我們討論的主體是原聲音樂、不插電音樂或者叫它聲學音樂(三者均只是對Acoustic Music的不同翻譯),這些聲音通常是用物理方式發聲的、是由實體發聲原理構成的。比如說鋼琴、吉他、各種弦樂、原聲的鼓組、管類弦樂、各種不插電的打擊樂等等。

圖片來自Instagram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這麼一對比,完全脫離這些電子音色、原聲音樂甚至是電聲音色,而用生物聲音、大自然聲音和無刻意的人為聲音製作一首音樂,聽起來就相當「反常」了。但在2017年,來自廈門的Yaakov和David Yandrin便製作了這麼一首單曲,但一直到前些天才正式在線上出版。

圖片來自Yaakov & 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這是一個由David Yandrin在2017年上半年提出的想法:「我們可以採集各種生活中的聲音,這些聲音本不會被作為音樂的樂器,但我們可以把它們當成樂器使用」。兩人基本一拍即合但又抱著試試的心態,在實錄了含但不限生物聲音後,編排出了一首不常規的Biomusic。

圖片來自David Yandrin & Yaakov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not music but this is biomusic》由電子音樂資訊呈現的DarkGlow作為唱片廠牌,交付於長期合作出版公司進行全球發行,歌名多少有點自嘲和抽象的意思。其發布時間為2020年4月11日,但實際上除了重置母帶外,其它事項早在2017年便已徹底完工。《not music but this is biomusic》包含的大自然錄音、生物錄音和無刻意的人為錄音包含但不限於:PVD、池、打火機、打雷、跑步、大卡車、電燈杆、電鋸、電梯、狗、海浪、蟋蟀、摩託車、青蛙、石頭、塑料瓶、鎖鏈、嘈雜的街道、拖鞋、更多情景下的蟋蟀、各種植物、雨聲、易拉罐、鑰匙、易拉罐、風鈴等41種各種生物或物質的運動軌跡。

圖片來自David Yandrin & Yaakov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我們可以將這種奇幻的創作手法聯想到Field Recording,你可以把Field Recording理解為外景實錄、大自然實錄等等。人類可以攜帶錄音機、麥克風或其它電磁記錄儀器,對各種聲音進行捕捉。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擬音師和聲音設計師來說,這道技能並不罕見。

圖片來自David Yandrin & Yaakov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甚至有人認為Field Recording最早被應用於研究工作者和電影記錄者,他們使用早期的留聲機記錄某些大自然的聲音然後進行學術研究或者電影音效擬音。直到20世紀60年代左右,可攜式錄音設備漸漸出現,把Field Recordings用在各種唱片中才開始比較普及。

圖片來自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Field Recording有多種載體,Biosmucic可以使用Field Recordings、Ambient Music可以使用Field Recordings、World Music可以使用Field Recordings、民樂可以使用Field Recordings,甚至來後來的EDM也有人嘗試將這些不是樂器的錄音用作神來之筆。

圖片來自A Sound Effect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Yaakov和David Yandrin在採取Field Recording手法的時候並沒有完全遵循Field Recording的法則,他們僅僅只是在生活中覺得某些聲音很有意思,而不是為了Field Recording而Field Recording。如果非要去槓流程夠不夠專業,好像也沒什麼意思。

圖片來自The Conversation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在本文第十自然段中提到了Yaakov和David Yandrin實際進行戶外實錄的聲音有哪些,這些聲音通常都不太電子,但在《not music but this is biomusic》這首曲目中其實也有用到輕微的電子音樂技術——延遲效果器、混響效果器、將打擊聲處理為鼓、將某些錄音重新設計為Atmo、Drone等效果器、採樣合成器應用。

圖片來自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Biomusic是一種實驗性音樂(Experimental Music)的子類型,將非人類發出的聲音做成音樂,像這首單曲內的生物聲音、大自然聲音、無刻意發出的人為聲音均可以作為Biomusic的配器。在這首單曲之餘,還有人使用腦電波的聲音、其它生物學的聲音來創作Biomusic。

圖片來自Frankie Congo Sound Studio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關於Biomusic我們還可以聊上一整天,但這並不是本文的主題,而且包含的信息量多數比較Acoustic,而且這還不是一首典型的Biomusic。所以,如果你對Biomusic感興趣,請關注「斷電語言」,未來會有更多對Biomusic的解讀。

圖片來自斷電語言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這首音樂釋出的重點更偏向Field Recording,其次Biomusic只是在創作概念上較接近的一個標籤選項。DarkGlow內部消息,Yaakov在今年生日(3月12日)時獲得了一臺ZOOM H5錄音機,從那時開始捕捉各種工地場景的聲音,且會將這些聲音應用到Industrial Techno的製作中,敬請期待。

圖片來自Yaakov & 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雖然在Yaakov未來的音樂中均可能或多或少地使用Field Recording技術,但這些錄製聲音的應用方式會與《not music but this is biomusic》殊途同歸。試想我們生活中的點滴聲響和工業建築藝術被以更實體的方式載入Techno音頻,激活音樂觀未知的開闊空間。

圖片來自Yaakov & DarkGlow 圖片版權屬於原主

相關焦點

  • 大自然的聲音(一)
    可愛的鳥兒在枝頭上逍遙自在地歌唱,那歌喉是如此的甜,如此的脆,唱出了他們的美好和快樂;有趣的青蛙在碧綠的荷葉上忘乎所以地歡唱;聰明的蟋蟀在青青的草地裡悠閒自在地拉著吉他;美麗的蟬在大樹上歡快地拉著大提琴……動物們的聲音各種各樣,精彩極了!大自然的聲音更是豐富多彩,真是精妙絕倫啊!       大自然裡有許多美妙的聲音。    葉是一位音樂家,常常彈奏著美妙的樂曲。
  • 自然音樂 |《最近的天堂》聽見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首非常棒的大自然純音樂音樂——《最近的天堂》此曲出自中國臺灣風潮唱片音樂製作人吳金黛的專輯《最近的天堂 · 生態現場》,此專輯被稱為「史上最珍貴的自然音樂專輯」。小編個人非常喜歡,一直珍藏,一個人的時候時常聆聽,今天分享給大家,請大家欣賞。
  • 大自然的聲音
    是根據圓周率的數字作譜彈出來的曲子,我開心極了,這不是哪個鋼琴家創造的曲子,是大自然創造的,它是大自然的聲音。在剛剛過去的春天,我常常一個人到田野中散步,聞清雅的油菜花香,草香和嫩葉的清香,聆聽蜜蜂飛舞的聲音,萬物復甦的聲音。
  • 自然音樂 《最近的天堂》來自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張非常棒的大自然純音樂專輯,是咱們中國臺灣風潮唱片音樂製作人吳金黛的《最近的天堂 · 生態現場》,被稱為「史上最珍貴的自然音樂專輯。超自然,超靜心,超適合讀書寫字時當背景音樂,完完全全是大自然的聲音!打開音樂,房間秒變成大森林! 在山巔,在荒野,在水畔,在汪洋大海上……一個身形纖瘦的女子,掛著耳機、拿著毛茸茸的大麥克風,默默記錄著大自然的聲息。她就是吳金黛,十年多來,走遍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尋找最動聽聲音。
  • 三年級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預習,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
    大自然賜給我們許多珍貴的禮物,你發現了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妙音樂。呢喃:小聲說話,輕聲細語洶湧澎湃:洪水猛烈上湧的樣子二.學習課文這篇課文主要給我們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動物的聲音,展現了大自然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
    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風聲、水聲和動物的叫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一、生字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妙、奏、呢、喃、偉、擊、匯、喳。2、音樂家:專門從事音樂活動的成功人士。3、演奏:用樂器表演。4、呢喃細語:形容小聲說話。5、雄偉:雄壯而偉大。6、匯集:聚集。7、淙淙:形容流水的聲音。8、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10、洶湧澎湃:形容水勢很大,波浪互相撞擊,發出巨響,也比喻聲勢浩大。
  • 三年級上冊語文《大自然的聲音》知識梳理
    一、文本分析《大自然的聲音》全篇運用人格化的寫法,以及大量的具有畫面感的語句,文章先總寫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然後分別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詳細地描寫了大自然美妙的聲音。文章結構為總分結構,可這樣段落劃分:第一部分(1):總寫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第二部分(2-4):分別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詳細地描寫了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 三年級作文: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你聽,小河「譁譁」地流淌著,似乎在哼一首歡快的樂曲;你聽,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唱著一首美妙的歌曲;你聽,風娃娃「呼呼」地叫著,給炎熱夏天的人們帶來了涼爽……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唱著,每天早上就會叫我們起床;每當聽到小鳥的叫聲,我就從夢中醒來,開始新一天的學習、遊戲;柳樹的葉子嫩嫩的,風娃娃一吹,小柳樹就飄動著,輕輕拂動水面,發出「撲撲」的聲音;小河「譁譁」的聲音,像一個只會說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精講
    2.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 12.動物的聲音
    春天來了,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到大自然中走一走,踏踏青,是一件特別舒服的事情。到大自然中,聽聽鳥叫聲,看看花草樹木,曬曬暖暖的陽光,盡情得奔跑在草地上,真的是比呆在城市的高樓大廈裡舒服多了。朋友們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出去踏青呢?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堪稱噪音時代。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音。汽車鳴笛的聲音,摩託車的聲音,火車站嘈雜的聲音,公共場所大聲播放的音樂聲音。
  • 語文三(上)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課文朗讀+知識點匯總
    2.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微風拂面」「狂風吹起」,作者採用對比的手法,將不同大小的風的聲音特點形象的描摹出來。「呢喃細語」和 「雄偉的樂曲」,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圖文講解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句中使用的省略號有什麼好處?為什麼?省略號表現出聲音的連續不斷,耐人品味。在句子中,兩個省略號更像是樂譜中的符點。2.作者採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每個部分中都寫到的怎樣聲音?為什麼這樣寫?作者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大自然的美妙的聲音。
  •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題詳細講解
    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來講一講《大自然的聲音》課後題。1.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背誦第2~3自然段。指導點撥:課文的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大自然中風、水的聲音,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恰到好處地展示了大自然的聲音。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練習背誦,背誦時可以抓住文中擬聲詞的變化規律。
  • 在這裡,讓大自然的聲音,叫醒你的耳朵
    在城市汽車的喇叭聲KTV震耳的音樂裝修的聲音每天縈繞耳邊......耳朵漸漸習慣了這些噪音但內心卻無比嚮往純粹的自然之音毛集實驗區邀請您和家人一起歡聚在焦崗湖讓這裡的自然之音叫醒你的耳朵吧!大自然的聲音很微妙讓你足以忘記掉城市的喧鬧仿佛瞬間穿越到完美世界如果你覺得城市太吵耳朵快要忘記最原始純粹的聲音那就到焦崗湖來吧讓這裡的聲音叫醒你的耳朵
  • 安東尼奧尼談聲音:聲音是所有音樂之本
    默片讓歷史變得沉默,這和我們的時代脫節,很顯然也不符合我們的需要。電影畫面和聲音交織在一起,是聲音讓電影變得更為完整。在電影作品裡每種元素都扮演屬於它們自己的角色。聲音和畫面互為依賴,緊密聯繫。在構思畫面的時候,人們應該也需要考慮伴隨畫面的聲音,以及考慮如何運用聲音來描述畫面。在我撰寫劇本的時候,我總是一邊想像著電影裡的場景,一邊考慮著伴隨畫面的聲音。
  • 《狼圖騰》的聲音設計:如何用聽覺營造一個大自然
    儘量利用一切藝術創作手段避免聲音元素的循環和重複,最終讓觀眾聽起來每個場景都有它的「聲音情緒性」——這種情緒性由不同細微新鮮的聲音元素區別開來,聽起來不乏真實、自然,更重要的是聽感豐富有層次。這種真實的「情緒感」在整個影片的聲音設計上有個反差點,即是人在小鎮中(人和人)和大自然中(人和動物)的不同聲音元素表現。實際上,我們極力做到的是在聲音上讓一切人物,動物,自然,每一個都是主角兒。
  • 小學語文 擬聲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是摹仿自然聲音的一種詞彙。如摹仿流水聲的「潺潺」,摹仿布穀鳥叫聲的「布穀」。準確地使用象聲詞,將會使我們說話、習文的生動性、形象性大大增強。我們來看看下面兩組句子吧!A.小溪在巖石間流淌。B.小溪在巖石間汩汨流淌。
  • 紹初學生李樂軒佳作: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的聲音紹初初二 李樂軒古往今來五千年歷史,人類做出了太多破壞大自然的事,他們永遠也不會想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人類的家園會從秀美山河變得滿目瘡痍。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如此微小,環保環境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應該把他做好。人類的發展蒸蒸日上,科技快速發展。但一些重工業依然沒有按照法律,破壞環境,把曾經碧綠清澈的河水染得渾濁,許多魚兒已經肚皮朝上,在漆黑如墨的河水裡泛著耀眼的光。曾經環境優美的黃鶴樓流域是中華人民的發源地。那裡也曾是山河秀美,綠樹蒼翠,被我們的祖先選中作為生活的家園,必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 三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小練筆
    走進廚房,聽聽水龍頭在歌唱,「譁啦啦,譁啦啦」,那聲音多麼美妙。菜刀擊打著菜板,「噹噹當,噹噹當」,那聲音如此清脆,如此熱鬧。噼裡啪啦的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呢?哦,原來是油點點在熱鍋裡舞蹈呢。一會兒,咕嚕咕嚕的聲音傳來,我定睛一看,奧,原來是電飯煲小姐姐在睡覺,她忙碌了一天了,此刻,一定很累很累。
  • 外星生物的聲音?這4大「恐怖」聲音,是在宇宙中真實存在的!
    太陽系中的4種「恐怖聲音」,原因難以鎖定,它或來自外星生物!聲音是我們了解外界的又一大途徑。很多我們所得到的消息都是通過聽到的。在和周圍朋友相處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聲音辨別這是誰,甚至在時間久了之後,可以通過走路聲音的輕重來分辨一個人。聲音也讓我們對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