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走路,有人越走越健康,有人卻走出一身病?

2020-12-19 瀟湘名醫

現在有很多社交軟體,

可以記錄大家每天行走的步數,

經常會看到有些朋友

每天的步數排名前列,

每天上萬步的比比皆是。

那麼,走路真的越多越好嗎?

走多了會不會對關節有影響?

一起來了解↓

步數走多了不會直接引發疾病,但是如果長期每天都過度走路的話,時間長了必然會引起一些軟骨、半月板的磨損。當然也要分不同的人的類型,比如說年紀比較大的人,軟骨可能已經出現一些輕度磨損了,而且還有一些輕度變形,膝內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講的羅圈腿,這種情況下如果每天還要走過多步數,很快就會出現半月板的退變甚至撕裂,出現軟骨的磨損、骨性關節炎,所以我們的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

走路方法對了,

確實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但走得不對,

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以下這些走路誤區,

你都知道嗎?

01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柳葉刀》 曾刊登研究報告,無論健康與否,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化顯著,而沿街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街道是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如果運動時的空氣是比較汙濁的,吸入後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02

走路的時間不對:

天未亮就健步走

很多堅持晨練的人選擇太陽出來前去健步走,認為這個時間既不會被太陽曬,而且能呼吸到比較清新且多氧的空氣。其實,這個時間鍛鍊不利於身體健康。大量數據證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疾病(心梗、心絞痛等)的發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因此,早晨和上午,有心血管疾病者不適合進行鍛鍊。

03走路的時機不對:飯後立即就走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這句話可能傳遞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尤其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飯後百步走可能還會導致危險。因為飽餐後,特別是高蛋白、高脂性飲食後,血液會更多集中到胃腸部,加強消化功能,這時若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提醒大家,餐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有冠心病者尤應注意。

04走路的姿勢不對:含胸低頭

如果走路時「彎腰駝背」,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好的鍛鍊效果,反而會導致軟組織的損傷。

05走路準備不對:健步走前不熱身

很多人覺得健步走運動量不大,因此常常忽視了走之前的熱身活動。

很多人運動受傷,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好熱身運動等準備工作。這樣身體突然快速進入運動狀態,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熱身的話,身體關節沒打開,活動受限,鍛鍊效果也不好。

06走路的習慣不對:在空腹狀態下快走我們在空腹狀態下血糖處於最低值,而持續走路會不斷地消耗糖原,導致血糖下降,出現不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進行空腹鍛鍊,血糖就不容易保持穩定,容易出現低血糖引起的出冷汗、無力等反應。

那麼,

怎樣的走法才是對的呢?

堅持正確走法,

才會功效加倍!

↓↓↓

1. 什麼時間走?下午最好

下午最適合鍛鍊,尤其是老年人,下午4~5點較適宜鍛鍊。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只要是能夠在自己一天的日程裡安排出鍛鍊的時間,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早晨、夜晚都可以。但涉及到慢病者、老年人,還是要考慮鍛鍊的安全性。

2.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看運動心率

真正有效的步數,應當來自於有效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年輕人,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 / 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 年齡)~(180 - 年齡)次 / 每分鐘。

注意:建議中老年人在身體允許、走姿正確的情況下,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強度進行鍛鍊。偏胖的、關節有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要盲目花費時間去刷步數。

3. 該怎麼走?兩個小技巧

技巧①:腳跟著地,大腳趾送力

人走路時通過足弓緩衝受力,包括橫足弓、內足弓、外足弓。從腳跟落地到腳掌離開地面,足底接觸地面的順序依次是:外足弓——橫足弓——縱足弓。

所以,邁出去的腳應該是腳跟先著地,然後通過足弓滾到到腳趾,最後由大腳趾用力踮起腳尖送出我們的下一步。

技巧②:甩開胳膊大步走

正確的走姿並不是僵硬的「下半身運動」,肩膀、胯部也要配合擺動,適當加大走路步伐,加快走路步速。

不僅能控制重心變化,使步行的協調性更好,還能促進全身活動,更好地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4. 去哪裡走路最好?草地、土地

理想場所應該是草地、土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柏油路面過于堅硬,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衝擊。

5. 每一步邁多大最好? 身高乘以0.45~0.5

健走的步幅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6. 走路穿什麼鞋?舒服的運動鞋就行

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衝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

編輯:吳燕

資料:CCTV生活圈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來源: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健康,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在這!
    生活中,許多人最愛的運動是走路,都認為「日行萬步更長壽」。實際上,走路方法對了,確實是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然而,有的人越走越健康,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其實在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著區別。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走路健身,在哪走,很重要!地點沒選好,可能對身體有害。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可能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可能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但,對於老年人該不該運動,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據有關數據表明,老年人也是需要運動的。二、什麼時候走路最好有一些老人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跑步,那麼什麼時間走路是最適宜的呢?科學家給出了建議:早晨空氣清新,很多老人早上都有早起的習慣,很多人就選擇早上去晨跑,其實這個時間是欠妥的。早晨是血壓的第一個高峰期,很多老人都會有高血壓方面的疾病,所以說,早晨走路可能會使血壓更加不穩定。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
    走多了會不會對關節有什麼影響? 步數走多了不會直接引發疾病,但是如果長期每天都大幅度去走路的話,時間長了必然會引起一些軟骨、半月板的磨損。但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其實在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著區別 1 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 2017年12月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在這
    增強體質經常走路可以加快體內的新陳代謝,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什麼時候走路最好?很多堅持晨練的人選擇太陽出來前去健步走,認為這個時間既不會被太陽曬,而且能呼吸到比較清新且多氧的空氣。其實,這個時間鍛鍊不利於身體健康。
  • 健步走以這種方式開啟,每天這樣走,越走越健康,越走病越少
    很多人都特別喜歡晨練,並且健步走也是老年人經常會去採用的一種方式,但是為什麼有些人走出來了健康,但是有些卻走出來了疾病,很有可能就是我們健步走的方式不對,所以才會出現了這種偏差,下邊我就給大家糾正一下,到底哪樣健步走才是最好的呢?
  • 為什麼有人越跑越有勁?跑步對健康的這些影響,醫生都說好
    鍾南山:堅持跑步是健康之道  80多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每每看上去,都很精神飽滿,狀態甚至絲毫不遜色於很多年輕人,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實際上,這背後是有"秘笈"的!  鍾南山院士曾在很多公開場合分享過自己的養生經,提到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認為"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
  • 螺螄粉那麼臭,為什麼有人越臭越愛?
    正逢疫情運輸低迷期,許多人眼巴巴盼著發貨,有人從年前等到年後,還有人眼巴巴地等了接近40天,從冬天等到春天。而好不容易等到了,這股讓人魂牽夢繞的「臭」味,有時卻會引發家庭矛盾。某個博主分享了自己在家嗦粉的經歷:怎麼回事,為什麼吃粉會被說成是吃屎?
  • 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尤其是與健康息息相關的養生類網文,讓人真假難辨,阿姨媽媽們更是愛轉發。唉!唉!唉!這年頭,沒被養生謠言坑過都不算玩過微信。事實上,很多人都是出於善意的轉發,但也有人盲目的聽信偏方,常被謠言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傷身」。就比如媚媚今天整理的24個坑人的「養生常識」,來看看你中了多少「槍」?
  • 為啥有人越長越好看,有人越長越醜?與這些習慣有關
    有的人小時候很漂亮,長大後長「殘」了……這是為什麼呢?顏值受哪些因素的影響?1「女大十八變」這種說法靠譜嗎?有的人越變越好看,有的人卻變醜了。人的容貌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脫離奶嘴之後,精細的食物雖然便於小孩子食用,但容易讓牙齒缺少應有的刺激,影響正常的換牙過程,同樣也會影響以後的咬合行為和臉型發育。其二,吃飯時長時間單側咀嚼容易造成寶寶的左右咀嚼肌發育不平衡,從而導致臉部不對稱,影響容貌。
  • 修行高人都是「怎麼走路的?」這裡頭大有玄機
    走路,是一件人人都會的事,因為它太簡單了,所以人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將走路和修行聯繫在一起。人們以為修行是無上的,是千修萬行也難以達成的。但是,走路,確實握有邁向人體內修之道、邁向人體科學之道的秘密鑰匙。很多人都不會正確走路。因為走路太容易了,容易的就像呼吸吃飯一樣,所以很少有人去關注怎麼樣正確的走路。
  • 女性3處毛髮越濃密越健康?很少有人全滿足,若你中一條,恭喜
    導語:隨著現在醫美技術的進步,很多女性都會去做相關的美容工作,希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看,還可以讓自己衰老的速度越來越慢,其實身體上有非常多看起來不美觀的地方,反而在見證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對於女性來說,身體三個部位的毛髮越茂密,說明自己的身體越好,希望你可以全中。
  • 為什麼有人「越長越殘」,有人卻「越長越美」?主要是看以下2點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歲月從不忽視自己,甚至和別人比起來,歲月更不留情。誠然,一般人是無法倖免的,演藝界的明星也必然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們要著重談一談,為什麼你越長越醜,而別人卻越長越美?讓我們先來看看娛樂界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天仙子劉亦菲,以前美麗的那叫一個不染塵埃,周身自帶仙氣。可是現在反觀卻被很多人說長殘?
  • 有人那麼努力地去走出陰影,可是總有人想把他推下去
    我想應該是童年的陰影一直無法走出去吧,那種感覺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有人幸運地用童年去治癒一生,當然也有人用一生去努力的走出童年陰影,其中心酸不可說也。魯迅說,「兒童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可實際上連自己都沒有騙過去,不但沒有走出來,還在童年的陰影裡越陷越深了。到最後你再看,我們竟然一步一步地變成了年少時最討厭、害怕和嫌棄的樣子。
  • 為什麼有人「越長越殘」,有人卻「越長越美」?主要看這2個跡象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歲月從來都沒有忽略自己,甚至於跟別人相比,歲月對自己更加不留情。當然普通人都不能倖免,娛樂圈中的女星肯定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著重就來講講,為什麼你越長越醜,而別人卻越長越美呢?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娛樂圈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產後發汗可防月子病?寶媽別誤會,當心越發汗身體越虛
    她跟醫生說,聽說產後發汗可杜絕月子病,於是自己就在月子末進一家理療機構發了汗。結果發完汗覺得渾身酸軟,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回到家就像大病了一場。打電話詢問機構裡的工作人員,說是正常情況,休息幾天就好,還建議三周後再次發汗以絕後患。在家強撐了幾天後,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身體實在受不了,就跑到醫生這裡來看看。
  • 我最難看的一天,是當新娘的那天:為什麼有人越化妝越醜?
    也經常聽到周圍有朋友說:為什麼我明明長得還不錯,一化妝就不對勁?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化妝越化越醜的問題。1妝面顏色混亂化妝品的色彩也有冷的、暖的、柔的、淺的、淨的、深的之分,妝面顏色不統一是很多人化妝易犯的一個錯誤。比如眼影用了冷紫色,口紅卻用了暖桔色,或者眼影用暖色,口紅用冷色,就會看起來怪怪的。
  • 走路速度越快,壽命越長?醫生:不是沒道理,關鍵看3個方面
    現在的人思想健康了很多,人是不能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所以,現在很多的人都會研究長壽的方法,有人說走路速度越快越長壽,這個說法正確嗎?研究證明,走路較快的老年人比那些速度慢的老年人,活的時間更久。甚至有研究,在調查了3萬名65歲以上老人後,得出了結論速度每增加0.1米每秒,死亡風險就會相應下降。
  • 為什麼越是浮誇的假新聞,越有人相信? 咪咕悅讀匯
    一個明顯有著「謊言漏洞」的故事,為什麼人們會輕易當真並奉獻出自己的私人感情呢?☞《烏合之眾》裡的解釋為:由於分不清細微的區別,群體是籠統地來看待事物的,他們看不到事物之間的過渡狀態。在群體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很快就會通過暗示和傳染的方式進行傳播。
  • 茶也會越喝越渴?為什麼有人喝茶會口乾舌燥?這種情況正常嗎?
    茶越喝越渴,是茶葉的問題嗎?這種情況究竟正不正常呢?喝茶感到口乾舌燥,主要有4個原因,下面就為大家解開疑惑吧!1.茶多酚引起乾澀我們知道,茶葉中富含許多的多酚類物質,茶多酚使得茶葉具有苦澀感,這是由於茶多酚進入口腔,會與口腔黏膜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阻礙了水分子與味蕾的接觸,於是舌頭便會發乾,發澀。
  • 郴州骨科醫院溫馨提醒: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老年人為何越走越慢?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