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複製小米粉絲營銷的屌絲案例

2021-02-23 創業邦

最近,最腦殘的粉絲經濟案例就是杜海濤下跪事件了,權志龍粉絲杜海濤,不但激動得語無倫次,懇求與偶像合影,為其頒獎時還單膝下跪,權志龍則為滿頭大汗的杜海濤拭汗。雙方粉絲正在上演攻防大戰,也不用驚訝,粉絲經濟就是腦殘經濟,腦殘經濟就是娛樂經濟。

在微創新總裁營上,很多學員問的最多的也是如何複製小米的粉絲營銷。最近看到一個屌絲案例:炸彈人二鍋頭。旗幟鮮明地說要學習小米的粉絲營銷,先不說像不像,做法還是挺接地氣的。

1、搞活動。酒後吐真言!讓大家分享自己曾經酒後吐真言的經歷。這個話題非常棒,每個經常喝酒的人,肯定有過這種經歷,很符合這個群體的特徵,而且很有料,這些真言,一定是一個人憋在內心很久的事情,當時過境遷,多年後,想起那段故事,能不感慨萬千?

2、社交化招募。他們先在所有的社交平臺上,廣泛發布活動公告,微博、貼吧、社區、豆瓣、微信……所有能夠想到的,有同城活動的地方,都發布出去。但從結果來看,微博和豆瓣的效果最明顯。

3、參與感。現場活動有一個環節是擊鼓傳炸彈,鼓聲停在誰手上,要麼炸一個(喝一瓶),要麼表演一個節目,有個粉絲表演了一個非常專業的魔術,現場一片叫好,這就是為什麼豆瓣這樣的地方為什麼是招募粉絲最好的地方,他們都有點小才華。還有現場拼酒,看誰炸的多,氛圍很是濃烈。

===========複製小米的分割線============

來源:調戲電商 作者:馮華魁

你聽到過很多關於小米粉絲營銷的剖析,但你真的見過有一個企業成功複製過嗎?沒有吧?因為你不知道細節,不知道如何著手,但是,我!知!道!了!

這不,昨天見到《銷售與市場》的前同事丁同學,她在兩周內幫炸彈二鍋頭做了一場造粉工程,手法之高明、現場之轟動、效果之成功,驚呆了我這個好歹也算見多識廣的傢伙。我絕不會像雷軍一樣小氣,不肯公布實戰細節,我要還原整個案例的過程、方法和細節!

你懂粉絲營銷嗎?

很多人說,傳統企業根本不適合粉絲營銷。誰說的,那是你不會。

炸彈二鍋頭就是傳統酒企,老闆很欽佩小米的粉絲營銷,心嚮往之,但跟大多數迷戀小米粉絲營銷的人一樣,就是不知如何實施(小米也真夠調皮的,從不公布自己造粉運動的細節,搞的大夥到現在都學不會)。更苦惱的是,他連自己的粉絲長啥樣,也不知道。不過,炸彈二鍋頭的消費基礎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湖南是重點市場,在餐飲商超的終端都可以看到。

這種傳統企業,太多了,也太正常了,大家都在自己精心製作的宣傳冊上、光鮮亮麗的講臺上,聲稱顧客是自己的根本,要以用戶為中心,但是,大家既沒有見過自己的「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的「中心」心裡在想什麼。這種狀態的品牌,如何做造粉工程呢?

像有些所謂的社交營銷公司一樣,發微博,做轉發,策劃抽獎,送ipad,這叫粉絲營銷嗎?這對銷售有意義嗎?這對品牌有意義嗎?

微博上的殭屍粉早就強大到比真人更活躍的程度,要頭像有頭像,還是美女頭像;要轉發會轉發,轉發還帶評論;要活躍能活躍,一天發個十幾條。

所以,僅僅是做網絡上的粉絲營銷,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必須要做直接的面對面的線下活動。沒有見過面的朋友,始終不會親切;沒有見過面的粉絲,不是真粉絲。他都不願意見你,粉你的感情,能有多深?

見面,才叫親;見面,才更親。

小米的粉絲營銷,不就是一個個同城活動帶的更火爆嗎?最關鍵的是,見面之後,總有意想不到的故事。

正好,炸彈二鍋頭要在長沙做一場論壇,能否借著這個機會,搞一個長沙的消費者見面會?找60個粉絲,舉行個小聚會。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老同事丁同學肩上,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她和她的團隊,就沒日沒夜的行動起來了。

尋找炸彈人,如何引爆招募粉絲

為了有個響亮的名頭,他們給這個品牌的粉絲起了個名字,叫炸彈人。喝這個酒的人,也有一個傳統,喝一瓶,就叫做炸一個,這種口號和術語,就是造粉工程的基因。

不過,最現實的問題:讓誰拉六十個人過來?去哪兒找六十個人?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參加?他們憑什麼來?

交給當地分公司或者經銷商?硬攤派給他們?沒戲!他們隨便給你找來一群大爺大媽,這活動有什麼意義呢?

粉絲還要自己找。去哪兒找?他們在長沙連一個熟人都沒有!

所以,招募粉絲的過程,在開始的時候,是最難的。

沒好辦法,一點點摸索吧,走了不少彎路。

他們先在所有的社交平臺上,廣泛發布活動公告,微博、貼吧、社區、豆瓣、微信……所有能夠想到的,有同城活動的地方,都發布出去。

但從結果來看,微博和豆瓣的效果最明顯。我把執行細節總結了一下:

第一,微博。

1.官方微博的文案如圖一,若是自己找人,太累了,他們安排了推薦身邊的炸彈人,並給與獎勵,這個效果不錯。

2.精準搜索跟炸彈二鍋頭有關的微博博主,邀請參會。這個過程比較苦x,因為很多湖南其他市區的人,會標明自己是長沙,人在外地甚至海外的人長沙人,也會說自己是長沙,不過,這個環節也有一定的效果。

3.與此同時,發動小夥伴力量精準私信長沙當地粉絲領袖、大號、媒體等,並在微吧、貼吧撒網鋪開活動信息。

4.引導互動。以某某時刻炸一個為話題,讓大家追憶,當初喝這個酒的時刻。能夠喚起回憶的話題,往往互動頻度較高。

炸彈配什么喝,也是一個互動,這個酒度數高,一般會配果汁、雪碧,網友還開發了配咖啡,配石榴汁。

第二,豆瓣。

豆瓣的同城活動很出名,都是一些有點小才氣又很喜歡聚會的人,這正是本次活動最希望找到的粉絲,這個部分很重要,我將在最後「引爆活動現場」部分講述。

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走了狗屎運,他們這個同城活動在豆瓣掛出幾天之後,被豆瓣推到長沙活動首頁,曝光劇增。

更沒天理的是,這個活動受到湖南人民廣播電臺關注,並且免費對他們進行了電話連線,在下班高峰期在交通廣播宣傳了活動。導致現場活動開始後,還有很多人報名。

第三,其他。

粉絲真傻啊,居然自發幫他們推廣。長沙陌陌平臺有粉絲自發發布活動信息,未經推廣便有116人參加。

注意,重點來了!

這麼多人報名,絕對不能只是留個郵箱電話,然後開始前簡訊通知,這會浪費好不容易積聚起來的粉絲。

為了加強凝聚力,所有報名進來的人,都會被拉進一個qq群,叫「炸彈二鍋頭長沙分舵」,為了同一個愛好而聚在一起的人,就像很久沒見面的親人一樣,特別能聊,群內的氛圍越來越好。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群,起了大作用!待會下一部分還會講到。

而這場轟轟烈烈的找粉絲行動最終成功實現了「從零開始」找粉絲和「從線上到線下「的全新粉絲互動模式。

最後積累了80多人,超過了60人的目標。但整個招募過程帶來的影響力,恐怕不止6萬人。

不過讀到這裡,你會覺得好奇怪,一個找人的活動,能這麼火爆?雖然文案很勾引人,但不至於這麼火吧?

其實,他們不只是找人,同時還策劃了另外一個互動話題,而這個話題,是本次活動的靈魂:酒後吐真言。

酒後吐真言,如何進了微博熱門話題

若沒有任何話題,邀請粉絲過來就參加一個見面會,太生硬了,來了幹嘛啊?抽個獎,唱個歌,領個禮品就走?

沒什麼意義!

他們想了一個主題:酒後吐真言!讓大家分享自己曾經酒後吐真言的經歷。

這個話題非常棒,每個經常喝酒的人,肯定有過這種經歷,很符合這個群體的特徵,而且很有料,這些真言,一定是一個人憋在內心很久的事情,當時過境遷,多年後,想起那段故事,能不感慨萬千?

他們先讓qq群的粉絲們,每個人寫一個酒後吐真言的微博,然後各自發動各自qq上所有的群和親戚朋友,轉發自己的微博,截止到同城會開始的時間點時,獲得轉發數最高的,可以獲一等獎,其他可獲得二三等獎。

這一招,又把粉絲的個人行為,輻射到他的關係鏈中,影響力一下子提升了。這個qq群中,後來有80多個人,每個人都發動自己的粉絲、親朋、同事等等,一個在長沙舉辦的當地活動,影響力早就超越了長沙。

據說現場粉絲為了拉票有人的說轉發200上裸照,還有人承諾零食大禮包,還有人連幼兒園同學都通知到了。

為了推波助瀾,他們請了校花參與。(雖然這一招很管用,但還是鄙視一下丁同學,怎麼能用美女勾引粉絲呢?)

他們還不放心,又請了兩個大號幫忙轉發,帶來了兩千多的轉發評論。

官微還搶了話題主持人(主持人,你懂的,就是可以肆無忌憚血腥殘忍的不斷插入該品牌的廣告),這對話題引導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後來,這個酒後吐真言的活動,在一周內被超過13000人次討論,其中三條炸彈核心粉絲微博推成熱門微博!終於,21號晚上,成功衝刺了微博上當晚的熱門話題。

人工創造微博熱門話題,是個技術活,他們找人的階段,算是儲備期,qq群的核心粉絲,算是發動機,然後校花、大號等等,是一波一波的造勢,一連串的動作最終衝擊了熱門微博。

引爆活動現場

現場是重點,如果現場冷冷清清,粉絲見面會就算搞砸了,我們也知道小米的粉絲同城會,其他品牌也做過同城會,但同城會上到底幹什麼?如何才能調動氛圍?

這些其實有一些規律可循,我就不一一說明活動細節了,只撿亮點:

首先是氣氛渲染,他們做了一些煽動性的海報,有的是用長沙方言說起來的順口溜,做這種現場活動,海報還是最具煽動性的。

在活動現場,氛圍最熱烈的是大家讀自己的酒後吐真言,這是最能引起共鳴的,都是身邊的事兒,就像講笑話一樣,而且,上臺的人,都會介紹自己在群裡的名字,大家在群裡熟了,但對不上號,現在一見面,對上號了,就更起鬨了。建核心粉絲qq群的功能又發揮了。

還有一個環節是擊鼓傳炸彈,鼓聲停在誰手上,要麼炸一個(喝一瓶),要麼表演一個節目,有個粉絲表演了一個非常專業的魔術,現場一片叫好,這就是為什麼豆瓣這樣的地方為什麼是招募粉絲最好的地方,他們都有點小才華。

還有現場拼酒,看誰炸的多,氛圍很是濃烈。反而是他們請的樂隊,讓粉絲抱怨氣氛不和諧,這幫文藝青年們,還是喜歡屌絲性的娛樂。

把粉絲聚起來是一個層次,形成粉絲文化是另一個層次,所謂的參與感,其實就是要挖掘出粉絲的興趣點,他們喜歡什麼,他們關注的是什麼?找到他們的high點,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做粉絲活動,最忌諱的就是你強推某種東西,這會引起反感。

整個活動,步步緊扣,招募粉絲,建立核心粉絲群,群裡面發動大家寫酒後吐真言,變成話題營銷,比拼轉發,引發口碑傳播,活動現場又是招募粉絲和話題營銷的釋放機會,一環扣一環,活動後又是下一輪口碑,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造粉運動,雖然只是嘗試,但造粉運動的方法和要領,有心人可以總結到。

粉絲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你不知道粉絲背後蘊藏著什麼能力或者能量,他們的才華,寫出的段子,能夠帶來五百多次的自然轉發,這不是利用他們,而是給了一個舞臺釋放他們,給了所有粉絲一個交朋友的機會,當你把這種活動做成粉絲的平臺的時候,你會越來越有價值。

粉絲們會把現場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發到微博或者朋友圈裡,這又帶來了品牌曝光的機會,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朋友圈作為一種微型渠道的巨大價值,很多人靠朋友圈月賺一兩萬。

丁同學現在正在為某電商密謀一場招募一萬粉的造粉工程,如此一來,真正複製小米粉絲營銷的大型案例,就有範本了。

中國創業幫,必讀創業邦!

這裡有中國創業者最需要、最愛讀的經驗、教訓;

這裡有中國創投圈最主流、最權威的聲音、觀點;

在創業的路上,無論你功成名就,還是孤獨彷徨,始終有一位朋友對你不離不棄;

TA就是創業邦雜誌,敬請關注公眾帳號:ichuangyebang


相關焦點

  • 第一個成功複製小米粉絲營銷的案例
    (感謝金錯刀老師點評了偶操盤的案例,更要感謝馮華魁童鞋居然根據我們的聊天內容復盤了整個過程) 最腦殘的粉絲經濟案例就是杜海濤下跪事件了,權志龍粉絲杜海濤,不但激動得語無倫次,懇求與偶像合影,為其頒獎時還單膝下跪,權志龍則為滿頭大汗的杜海濤拭汗。
  • 【案例】小米品牌:圖騰化的勝利
    在那些加班成癮的創新公司裡,鼓動年青人透支生命的源動力其實與周星馳《喜劇之王》之中的「努力!奮鬥!」沒什麼不同。這種自信和自戀發展到用戶層面,就是依託粉絲群體形成口碑壁壘,建立圖騰化的心理崇拜,小米即是範本。黎萬強在《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那本手冊中提到了三個戰略: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這是小米營銷的三個基石,也折射出一個營銷人的心路歷程。
  • 0預算,從100到1000萬粉絲,小米是如何做粉絲營銷的
    從100位超級用戶開始,第一批「米粉」產生於小米第一款手機上市之前,短短10年間,這個數字已經從100位裂變為1000萬。 「米粉」是怎樣煉成的?粉絲裂變如何實現?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小米粉絲營銷。基於此,小米構建了線上線下兩條物理溝通,形成企業對粉絲,粉絲對粉絲兩條情感溝通線。線下互動精彩紛呈粉絲們的熱情,一個小米論壇已經無法承載,他們需要更大的舞臺。於是,「米粉」的活動範圍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小米同城會」出現了,這些線下聚會讓虛擬的網友變成現實中的朋友。「米粉」們自發進行活動規劃,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小米同城會。
  • 小米網絡廣告案例分析
    在「網絡化生存」演變成「網絡化生活」的今天,網際網路營銷已經成為商業營銷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米手機的異軍突起讓「網際網路思維」成為眾多傳統企業熱議的話題。小米網絡營銷模式是小米手機獲得成功的關鍵,而在小米網絡營銷中以模式創新最為重要。
  • 揭秘《天將雄師》無敵營銷的幕後,成功案例真的無法複製?
    其實,《天將雄師》的壓倒性起勢早有苗頭,該片的宣傳營銷覆蓋線上線下,從普通觀眾到影院終端,在上映前都已被「包場」。近日,負責《天將雄師》全案宣傳營銷的和頌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雪薇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這次巨製級宣傳營銷的幕後。在這位80後女孩看來,任何一次宣傳營銷的成功都是無法複製的,學習借鑑可行,但全盤Copy絕無可能。
  • 一個成功的網絡營銷案例分析
    近期筆者專注網絡營銷推廣話題進行分析,今天繼續為這個話題進行討論。今天的主題是分析一個成功網絡營銷案例。一個網絡營銷做的很成功的公司,首先必須有一個豐富的多姿多彩的網站。因此想要自己公司推廣做的成功,首先得把網站做好。做好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網站,接下來我們可以做線上營銷了。網絡推廣前面介紹了各個搜索平臺之外,還有其他的方式能通過關鍵詞優化讓網站上首頁,這就是SEO優。當然不可能進前首頁的前幾位的,因為前幾位是專屬的廣告位,專門留給跟搜尋引擎合作公司的,但是如果我們退而求其次的話,優化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什麼是優化呢?
  • 小米品牌:圖騰化的勝利
    在那些加班成癮的創新公司裡,鼓動年青人透支生命的源動力其實與周星馳《喜劇之王》之中的「努力!奮鬥!」沒什麼不同。這種自信和自戀發展到用戶層面,就是依託粉絲群體形成口碑壁壘,建立圖騰化的心理崇拜,小米即是範本。黎萬強在《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那本手冊中提到了三個戰略: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這是小米營銷的三個基石,也折射出一個營銷人的心路歷程。
  • 2020十大營銷翻車案例,品牌避坑指南來了!
    不過儘管如此,今年仍然有不少品牌在營銷上踩坑翻車,淪為眾矢之的。在此,筆者盤點了2020年十大營銷翻車案例,希望能為品牌營銷提供避坑指南,千萬牢記: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無獨有偶,今年小米還頻頻因高管的不正當言論被推上輿論風口,用窺探男生褲襠和女生宿舍宣傳長焦鏡頭,把粉絲變「屌絲」,小米翻車不斷的背後,是品牌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所在。
  • 拒絕洗腦,談談小米式成功效應的利與弊
    小米公司作為一個初長成的企業,率先利用新經濟模式取得了成功,具備了榜樣勢能,更是用新潮前衛的「商業模式」和遊刃有餘的「營銷玩法」塑造了諸如:預購電商、飢餓營銷、渠道失控、粉絲經濟等新鮮玩法,成為一家被跨界模範公司,被諸多企業所模仿學習。一時間,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小米熱潮,各行各業都在學小米,各路商學院教授和培訓教授都在拿小米做範例。
  • 這群「最屌絲」程式設計師,幫小米打下半壁江山,搞出6家上市公司
    如今威風八面的米家生態鏈,其實是由小米一群「屌絲」工程師一步步搭臺子幹起來,他們不僅輸出了統治級的銷量,還培育出了6家在A股、新三板、美股上市的公司。 小米生態鏈的早期團隊,包括MIUI早期三駕馬車之二的7號員工劉新宇和13號員工孫鵬,以及小米最早的工業設計師總監李寧寧等。
  • 這三個裂變營銷的成功案例,相信你一定聽說過!
    裂變營銷在最初必然由一批基礎的用戶群體,通過這群用戶的傳播成功發展出更多的用戶,再複製這一過程,整個過程的特點是分裂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最終成功達到推廣的目的。
  • 得屌絲者得天下:小米的高端化之路還有戲嗎?
    事實上,在2012年前後,「屌絲文化」是當時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熱潮方向,它起源於2011年10月李毅貼吧中的一次粉絲對嗎,後被魔獸世界吧會員用於嘲諷毅似。因此,之所以屌絲在2013年前後是人們可以隨意調侃的用詞而在今天屌絲一詞卻需要慎用,是因為社會環境與大眾心理都在演變了,時過境遷,屌絲文化興盛時的那種娛樂化的情境早已不復存在。其內在意義不斷削減,隨著商業化介入對其進行「廉價化」的曲解,屌絲早已從一個中性詞淪為一個真實嘲諷與鄙夷的貶義詞。
  • 營銷即服務,小米打造5G時代營銷增長範本
    二、小米生態帶來廣告模式創新,變營銷為服務8月16日,在小米手機九周年和MIUI十周年生日當天,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下一個十年小米的核心戰略將升級為「手機 X AIoT」。而小米這套超前的生態模式,讓小米營銷擁有怎樣與眾不同的廣告模式?我們不妨用一個案例來理解。必勝客宅急送希望讓訂餐過程也能傳遞出「分享快樂」的品牌理念。小米營銷洞察到,在家庭歡聚的場景下,消費者傾向於選擇可以多人分享的美食,而當前的訂餐APP和小程序不便於多人共同決策,難以滿足用戶需求。
  • 小米對中國製造的意義
    近期小米高管的發言再給小米蒙上屌絲的色彩,媒體吐槽的太多,柏銘科技認為小米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對於它應該多些寬容,因為它已成為在海外市場做得最成功的中國手機品牌。vivo、OPPO一開始是將在國內取得成功的模式複製至印度市場,其中vivo做得最好但是也只做到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名,此後渠道為王的模式在印度受挫。
  • 跟「綜藝電影」學營銷
    至於一個明星怎麼才能有腦殘粉,我們暫且按下不表,以後再專題論述。2.跟「綜藝電影」學——「整體複製、局部升級」的產品設計其實「整體複製、局部升級」並不是「綜藝電影」所特有的,很多行業、品牌的成功,都是因為遵循這個道理。快餐:快餐非常需要口味、服務、體驗的一致化,在哪兒吃、什麼時候吃,都是一個味兒。吃的就是一個方便、放心。
  • 宿言:拆解9個人性營銷技巧與案例(第三期)
    營銷案例:比如之前講過的拼多多「砍價裂變營銷」,消費者只看到了即將到手的產品,但沒有深究這個產品有多麼「難」得到!比如之前講過的白加黑感冒藥,消費者只看到了「白天不瞌睡、晚上睡得香」的獨特性。營銷案例:講一個有趣的案例,在好多年以前自己做廣告人的時候接觸到一個「品牌洗腦廣告神作」。因為記憶格外深刻,所以後來在甲方市場部曾反覆用這個廣告給部門人員做培訓。這個廣告裡包含了PAC三個元素,同時還做了組合。比如P與C的關愛、C與P的衝突、C成長為A、A理解P等多種組合元素!
  • 小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小米歷年來的營收曲線上能直觀看出其增長速度。崛起迅速的小米自然受到大眾的關注,其成功經驗自然也能讓人受益匪淺。成功的人說過的話就像是「聖經」一般,「信徒」們對其深信不疑。最典型的就是雷軍的「風口論」,吸引眾多創業者奔赴風口。小米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在本文中我們只簡單說幾個。
  • 手遊教科書案例 奇葩熱氣球營銷大獲成功
    一直以來,遊戲界的營銷案例都以創意乃至奇葩出名,比如《絕地求生大逃殺》在用「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口號刷屏的同時,將OPPO與VIVO兩大競品同框收入遊戲場景,引發熱議;再比如《終結者2:審判日》的多次異業合作,在雙十一期間將京東LOGO植入遊戲內,玩了一票熱點後,又在近期與百度外賣合作營銷,可稱跨界楷模了。
  • 深入淺出解讀:小米粉絲模式!
    那麼,在未來星星之火是否可以成燎原之勢?基於網際網路的思維商業模式都有哪些步驟和特點呢?一、Community:建立社區,形成粉絲團建立社區的第一步就是根據產品特點,鎖定一個小圈子,吸引鐵桿粉絲,逐步積累粉絲。比如小米手機把用戶定位於發燒友極客的圈子,樂視電視把鐵桿粉絲定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達人,Roseonly則把產品定位於肯位愛情買單的高級白領人群。
  • 誰能再複製一個Costco的成功?
    Costco的中國門徒,既有數千億市值的小米手機,又有全球門店超過3500家的新零售巨頭名創優品,到底誰能在中國複製Costco的成功?雷軍曾說向媒體回憶自己第一次去Costco採購的經歷:「三四年前,我跟一群高管去美國出差,一下飛機他們就去了Costco,晚上他們回來跟我展示採購的戰果。我問獵豹CEO傅盛買了什麼,他說買了兩大箱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