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賞析

2021-02-22 古道讀書空間

赤壁礬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戴復古的《滿江紅·赤壁懷古》是作者漫遊黃州時所創作的,時間大約是公元1219年,此時離南宋滅亡雖然還有60年,但實際上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候,對外先受到金國的盤剝,稱金主為伯父,每年繳納歲幣銀絹各三十萬,給老百姓形成嚴重負擔。後來金國雖然衰萎,但蒙古國迅速壯大,對中原政權形成嚴重威脅。對內是史彌遠與楊皇后勾結,大權獨攬。外戰失敗的屈辱,內部權力鬥爭日益激烈,有識之士對國家的前途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戴復古本首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赤壁大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周瑜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英雄形象,以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淡定從容,長久以來成為眾人景仰的對象,特別是在國家積貧積弱的情況下,更是無限嚮往,哪怕只是在虛幻中得到片刻的滿足。在上闕中,作者描寫了自己每次經過赤壁時,都會對周瑜在年紀輕輕時便建功立業的追慕之情,並對赤壁之戰的場景進行濃墨重彩的描述。只是,曾經風流儒雅、一鼓而敗曹操的周郎,如今到哪裡去尋找呢?實際上是表達了對朝廷無人的憤慨和失望。

下闕寫作者在江邊徘徊時的所感。江山形勝地,卻是興亡頻繁之地,如畫江山與滄桑世事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增傷感之情。作者認為,追蹤前朝舊跡,勝卻史書的千言萬語,畢竟文字是死的,而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而生動,直擊人心。只是東風來去,世道變遷,所有的往事都隨流水滔滔而去。獨有路邊的楊柳,年年春來依舊還發,只是不知道為誰而搖曳,為誰婀娜多姿?

戴復古的這首詞得到許多人的好評,其中之一便包括清朝大才子紀昀,認為雄壯不亞於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然而在我看來,這首詞與東坡詞幾乎沒有可比性,原因如下:

第一、蘇東坡的詞起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可謂震古爍今,千古獨步,而戴復古的起筆非常平淡;

第二、同樣是寫周郎,蘇東坡的詞既有「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文士形象,也有成竹在胸的軍事家形象,「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立體而豐滿,而戴復古筆下的僅僅只是一句「周郎年少,氣吞區宇」,人物形象太單薄;

第三、東坡的詞對戰爭畫面沒有正面的描寫,只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自然得出打勝仗的結論,是以靜寫動,水到渠成。而戴復古的詞,則極力渲染戰爭的場面:「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顯得繁冗而嘈雜,感覺是拼了老命,氣度與東坡筆下的周郎相去甚遠;

第四、東坡的詞是寫周瑜,然而內容非常豐富,上闕先寫千古英雄人物過渡到周瑜,到驚濤亂石,到如畫江山,重新回到「一時多少豪傑」,與「千古風流人物」遙相呼應。下闕寫周瑜春風得意,無論是愛情還是偉業,都令人豔羨。最後突然急轉直下,嘆息功名未建,人生已老,最後收筆於「一樽還酹江月」,有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之妙。全詞有一唱三嘆,卻又大開大闔,收放自如。反觀戴復古的詞,上下闕都局限於赤壁之中,始終擺不脫空間的限制,像孫悟空始終無法逃出如來手掌一般,令人窒息;

第五、戴復古的結尾化用杜甫的「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並沒有問題,問題是他重複了姜夔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意境。字句意境俱模仿他人,二者重疊,便有些拾人牙慧之感;

第六、從語言來說,戴復古的詞雕琢明顯不足,「千艘列炬魚龍怒」與「千年往事隨潮去」在同樣的位置出現重字實屬不該,且在上下文相同位置均用數字,個人也不喜歡。「一番過、一番懷古」,「一鼓困曹瞞」,這麼多的數字,無益而有害。「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讀之如同嚼蠟。與東坡的渾然天成有雲泥之別。

總體而言,戴復古的這首詞,既沒有翻陳出新,也沒有字斟句酌。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顯得平淡無奇,既不能與東坡相提並論,也與之前的張孝祥《六朝歌頭·長淮望斷》、朱敦儒的《水龍吟·放船千裡凌波去》相去甚遠,只能算中規中矩的平庸之作,

 

相關焦點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他被貶謫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兩年多以後而作的,借古而感懷今生,從「千古風流人物」而想到自己一生寥落,年未半百卻「早生華髮」,從而抒發抑鬱不得志的感嘆。
  •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
  • 詩詞賞析: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上片:大江東雲,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下片: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資英發。行文結構上片寫赤壁之景,但並不是實寫江山的雄奇和壯美,而是著重表現了作者超越具體地點和景物的空間意識,從而引出下片;下片緊扣「懷古」之題,由寫景物轉到抒情,寫周瑜年少有為,最終還是被大浪淘盡,不過是過眼雲煙,詩人否定過去的執著政治,拘牽名利的人生態度,表現了詩人可貴的自審心態。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注釋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 《念奴嬌·赤壁懷古》理解性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千百年來,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淘洗乾淨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情寫赤壁的險要地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念奴嬌·赤壁懷古》
    04 歌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詞:(宋)蘇軾作曲:胡彥斌編曲:谷粟演唱:胡彥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 每日詩詞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全詞賞析
    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懷古」,是古人寫詩詞常常採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藉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首詞就是蘇軾遊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詞,均借懷古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達自我之情愫,這與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遭遇息息相關。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創作於元豐五年,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謫於黃州已兩年,仕途失意,歷經人生浮沉。為了排憂解愁,放鬆情緒,尋求超脫,詞人四處登山臨水、憑弔歷史古蹟。
  •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注】①檣櫓:蘇教、粵教版教材中為「強虜」。②人生:蘇教版教材中為「人間」。
  • 宋詞三百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夜聽】《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詞,蘇軾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懷古」,是古人寫詩詞常常採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藉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⑵大江:指長江。⑶淘:衝洗,衝刷。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⑹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 黃庭堅《赤壁懷古》是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張德進)
    黃庭堅《念奴嬌·赤壁懷古》,氣象磅礴,雄渾壯美,是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 黃庭堅《念奴嬌·赤壁懷古》,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藏。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收藏著大量東漢時代武氏墓群的石刻文物而聞名於世。
  • 琴簫合鳴《赤壁懷古》洞簫:羅守誠 古琴:龔一
    《赤壁懷古》 作曲:陳大偉 古琴:龔一 洞簫:羅守誠 樂曲《赤壁懷古》,琴音鏗鏘而清雅,簫聲婉轉而深沉。
  • 品讀1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天我們來欣賞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著名的詞人,有詞集《東坡樂府》行世,蘇軾的詞作開北宋豪放派的風格,影響巨大。今天我們來欣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詞作當中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