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紅鼻頭,身著誇張的戲服,對於這樣裝扮的小丑穿梭在病房之中,我們或許仍舊會感到有些驚訝,而在國外,有三十餘歷史的「小丑醫生」已經作為一種被認可的輔助醫療手段廣泛運用於治療當中。前不久,《1/7》記者前往四川省人民醫院,見到了一位「小丑醫生」。
作為小兒外科的一名護士,宋龍超每天的主要工作還是為患兒提供治療服務,只不過自從他加入了小丑醫生志願服務隊之後,日常的小丑裝扮表演和每月定期的志願活動就成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如今,就算沒有這些專業的表演道具,宋龍超「哄小孩」的本領依舊是信手拈來。幾支筆進行簡單的組合,就成了可以讓小病人破涕為笑的「小飛機」。
通過營造歡快的就醫環境,孩子不自覺地就會沉浸在遊玩的氣氛當中,從而達到了「小丑醫生」把快樂帶進病房的目的。
2015年,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劉文英牽頭四川省內多家醫院成立了一支小丑醫生志願服務隊。2017年,四川省小丑醫生公益慈善促進會作為社會公益慈善組織成立的批文正式通過,這支由四川省多家醫院聯合成立的志願者服務隊日益壯大。
成為小丑醫生之前,宋龍超是一名手術室的護士,為了加入志願服務隊,他轉崗到小兒外科病房,為的就是能提前接觸到需要手術的患兒,通過快樂治療的方式緩解他們對手術的恐懼。
宋龍超對「小丑醫生」的熱情,源於他照顧患病母親的一段經歷。2008年高中畢業後,宋龍超考上了四川師範學院,就讀傳媒編導專業。也正是在這時,他的母親查出了患有白血病,他因此放棄了自己的電影夢想,調到了同校的醫學護理專業,希望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能更好的照顧媽媽。
宋龍超大學畢業那年,被病痛折磨多年的母親離開了人世。2016年,他也被診斷出癌症。但這時的宋龍超卻沒有陷入再一次的低迷中,他的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開始變得寶貴了起來。他決心要做一個充滿歡樂的人,用他的技能幫助更多深陷在痛苦之中的癌症家庭。
他做起了小丑醫生,這是一個由以色列引入進來的公益項目,幫助縮短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距離,減輕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
這份工作也幫助到了宋龍超他自己,獨處時他會埋怨老天不公,憂心忡忡自己的病情。但在工作時,他卻始終都洋溢著自己的微笑,這份微笑感染了其他病人,最後又反饋給了他自己。
「沒必要有太多的不開心,沒必要想太多,該做什麼做什麼,因為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個明天。」
3月17日(周日)21:00 上海新聞綜合頻道
3月18日(下周一)6:30 東方衛視
更多獨家精彩,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看看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