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們有多愛「浪姐」們?愛到「唯我獨尊」!哈哈。
9月4日浪姐開啟成團夜直播,官宣了17位男嘉賓,卻遭到浪花們抵制:姐姐們最後的成功為何要靠男人來見證?
浪花們的抵制有點無釐頭,但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觀眾們對這節目價值觀有多麼認同、多麼認真!
「30+女性,青春從來不缺位,也不讓位,而是自信歸位」,這是「浪姐」的價值觀。
而浪姐們的實際表現也完美踐行了它,精彩好看到「出圈」!
不得不說,《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近五年來最好看的綜藝之一。
作為30+的小浪花,美人從一公一集不落看到六公,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傻笑過多少次,很多時候都又哭就笑……
浪姐為何那麼好看?浪花們喜歡浪姐什麼?觀眾們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看到了什麼?
浪姐之所以好看,首先是因為她不只是一場表演。
表演是它的形式,但它的本質,是30+姐姐們的「人性秀」。
這些人生上半場都算人生贏家、女精英的姐姐們,一開始來到這兒,以為比的是唱跳、綜藝感、國民度什麼的,但過了二公大家都明白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如果說藍盈瑩的個人首秀勝利,是她平時自律之功;
黃聖依舞臺隨堂測評的80+,是靠「星女郎」的人氣值;
《大碗寬面》張含韻的驚豔,靠的是紮實的基本功;
但到了二公之後,這些「先天優勢」「歷史輸入」將被完全忽略掉。
對於杜華一開始給丁當低分的理由——「因為你唱得太好了,會顯得其它人特別不好」,浪花們也開始理解了。
想要成團,考驗的並不是歌手的專業度,或《跑男》的綜藝感,更不是表演(如果只是表演就壞了),而是心態、素質和人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管「姐姐」們之前多麼優秀,但就成團來講,都是「不合格」的。
所以,姐姐們必須在短時間內把自己從「不合格」變成「合格」。
這個過程是:先否定自己、再重塑自己、打敗競爭對手,升華自己的藝術表達。
比如阿朵帶隊的《緣份一道橋》。
她在2004年就做過超女評委了。
或者,早早被淘汰,也曾讓她感覺過瞬間恥辱,但阿朵有快速解決到情緒的能力。
她重塑了自己,根據自己理解的浪姐舞臺需求,創意了新的歌舞表達形式,自己填詞,於是有了驚豔的《緣份一道橋》。
「30個姐姐一起來到乘風破浪,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居然還要學會說唱。那就讓我們掀起最強大的波浪,讓你們刮目相看,看我們能做的多棒!放下恐懼,無所畏懼,拉近你我之間的差距,那些質疑的聲音,根本就無關痛癢。」
她的這次表演,被網友譽為「降維打擊」,大讚阿朵為「藝術家」。
阿朵,贏就贏在素質、心態、人性上。
很多時候,公演舞臺讓我們激動的不是表演,而是真實的人性——面對困難坎坷時的姐姐們的意志力,還有面對挑戰時驚人的學習力和成長力。
對於30+40+50+女性來說,想要自信的確需要魄力。
性別歧視、生育歧視、職業歧視、年齡歧視比比皆是。
這個時候,要想不被拍死,女性必須做到重新定義自己!「不被定義,就是最好的定義」。
浪姐們在這方面給女性們做了示範:
在被迅速的、一次次被否定後,仍然能夠理性自我管理,短時間內重新振作、學習、糾錯、提高。
其實現實中,人在短時間裡,特別是在被否定的情況下,提升自己壓力是巨大的!
就像你新進了一家公司,帶著實習生的頭銜,說啥做啥都是錯,但給你的試用期只有三個月。在這三個月裡,你必須做到「最優秀的自己」,打敗競爭者。只有這樣,你才能告訴別人「你是誰」。
二公籌備時,吳昕曾因為才藝不足被「逼」哭:藍盈瑩希望她唱「開場RAP」她不會,導師希望她唱VOCAL,她不行。
但是開賽後,她逆風翻盤了!
在網友的「只會哭」的抱怨和同團成員(藍盈瑩、黃齡)都極其優秀的壓力下,她挑戰了原創RAP和一字馬。
「我從來清楚我要去的方向,掙脫束縛,不管結局怎樣。再次突破看我乘風破浪,看我勇敢倔強,看我光芒萬丈!」
在那一瞬間,吳昕像長出了翅膀。
她重新定義了自己:
「不管你多麼渺小、多麼平凡,你只要努力,總會發光的。」
五公黃齡在李斯丹妮組跳《情人》鋼管舞時,被老師誇:她好像不用學,慢悠悠就學會了。
但實際上呢,黃齡從腳踝到小腿被磨了一溜大水泡。
水泡貼上創可帖、套上長襪繼續練,看著這位「浴室歌姬」帶著傷像猴子一樣爬上杆,真是又心酸又想笑。
她讓觀眾感覺,也許沒有什麼天才歌姬,不過是一直以來過人的努力。
除了自我管理,優秀的浪姐們團隊管理和協調能力也在提升。
五公時,寧靜團姐姐們唱跳開全麥,在黃聖依唱《蓮》的時候,網友們在她臉上,看到了久違的堅毅。
《蓮》的涉及到了多個全新領域 :威亞、水袖、RAP、街舞,雖然它有不足,比如元素太多太滿,只剛無柔,但是它的舞美設計和帥酷的舞蹈動作著實令人驚豔。很難想像這是非專業團隊做出來的。
《蓮》的背後,是寧靜這個管理者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在發光。
她被鬱可唯稱讚:我特別愛聽寧靜說話,她是一個語言藝術家。
黃聖依說,寧靜採取了一種進取型的管理,我們團更像一個大的跨國公司。
一個女人優不優秀,不看你的年齡、不看你的臉和技能,而是看你面對困難的勇氣,面對時艱的突破能力,和創造未來的創新力。
這些自我管理、重新定義自己的能力,就是讓自己永遠站在C位重生的能力。
在浪姐的舞臺上,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姐姐們的生活智慧和哲學。
寧靜在拼的時候說,我幾十年如一日就是這個樣子,我必須要在這個圈子裡站下去,為什麼?因為我沒有其它賴以生存的手段。比如說,我有個很牛的家庭,或者老公。我沒有,我也不需要,我就是我,我喜歡這樣的我!
阿朵在設計復活換位賽時說:我要利用我們失敗者的身份,讓人共情,我有一首歌叫《死裡復活》……
經歷過被否定退出過娛樂圈的阿朵,擁有失敗者的冷靜,這種冷靜讓復活換位賽取得了第二的名次,讓成員帶著使命感,讓整個舞蹈充滿著「對不公命運反抗」的燃炸氛圍。
甚至,連杜華都哭了。
在拉票的時候,阿朵疾呼:
輸贏對他們冠軍團是輸贏,對我們來說是命運!復活!復活!
哪朵玫瑰沒有荊棘,別讓誰去改變了你!
當萬茜抬著機械臂在「二樓」絕美跳雙人舞,讓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意。
萬茜受傷不退場的「策略」是,既然我的人氣高,那麼就讓我的人氣給團隊加一加分吧。
一開始,浪姐們給美人的鼓舞是:
真的不要油膩了,不要再以年紀大了、記憶力變差,做身材走形的理由了。
後來,浪姐們給我的鼓舞是,女人到30+,她的毅力、人生閱歷、資源整合的能力、魅力都無與倫比,這些組合起來叫智慧。
因此,30+才是女人最好的年齡。
真的,是浪姐們的精神、女精英們的奮鬥史感動了我,不是美豔!
作為浪花,我會永遠記得:不論處在任何人生階段,都可以像姐姐們一樣勇敢出發!
也想對浪姐們說,沒有獎盃能配得上你們所有人,人性的光輝才是你們的王冠!
我是美人豐盛,專注於挖掘「思想比美貌更豐盛」的美人故事,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