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淨利降97% 營銷費用增五成!欲拓醫療領域新氧能否心想事成?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今年第三季度,新氧總收入為3.6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3.02億元增長18.92%;淨利潤為90.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160萬元下滑97.14%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子西(單位:美元)

日前,一則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氧,SY.O)參與及領投消費醫療SaaS+供應鏈平臺「領健」的C2輪融資,並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此,新氧董事長、CEO金星表示,看好領健在消費醫療領域底層支持系統數位化、線上化方面的優勢以及持續拓展服務深度和廣度的可能性。而領健深耕的口腔、醫美領域,與新氧大力拓展的方向不謀而合。

而今年9月,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的執業牌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已經獲批,結合此次領投消費醫療SaaS+供應鏈平臺領健,新氧未來的發展路徑或並不滿足於醫美信息服務。

但從新氧近日發布的三季報來看,其業績並不好看。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錄得總收入為8.7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7.93億元增長9.69%;其淨利潤錄得虧損0.3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7億元大幅下挫130.76%。這是新氧上市一年多以來,連續在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三個報告期的淨利潤呈現虧損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新氧總營業費用為8.0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85億元增長近40個百分點。其中,營銷費用、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費用三項指標依次為5.16億元、1.34億元和1.58億元,同比增速依次為52.69%、7.72%、29.14%,顯然,營銷費用的增速遠遠超過後兩者,而銷售費用的加大或擠壓了一定的利潤空間。

新氧今年6月以來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單位:千元)

前三季淨利虧損0.33億元

新氧於2019年在納斯達克主板發行存託憑證上市交易,作為網際網路醫美股,該公司通過在其平臺上提供內容以及眾多社交功能、挑選和審核的醫療美容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可靠的信息。

今年第三季度,新氧總收入為3.6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3.02億元增長18.92%;淨利潤為90.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160萬元下滑97.14%。即便加回股票薪酬費用,新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為2639.5萬元,仍較上年同期的4049.5萬元下滑34.8%。

新氧收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資訊服務收入和預約服務收入,收取對象都是醫美機構。前者通過精準分發幫助醫美機構曝光,類似廣告營銷。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新氧資訊服務收入為2.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94%;預約服務收入為0.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4%。也就是說,2020年Q3季度,該公司收入與淨利潤同比增速嚴重背離,且從收入各項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長的來源主要依賴於資訊服務。

對此,新氧在三季報中表示,信息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於每個付費醫療服務提供商的平均收入有所增加,而預訂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原因是購買用戶數量的增加。

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錄得總收入為8.7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93億元增長9.69%;淨利潤錄得虧損0.3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7億元下挫130.76%。從公司普通股股東應佔淨收益指標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虧損0.33億元,也較2019年前三季度的0.57億元下滑158.06%。

從上述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新氧雖錄得總收入同比微增,但其淨利潤仍延續今年一季報、中報以來的虧損局面,盈利情況沒有明顯好轉。對於這樣一份成績單,顯然投資者並不買單,在三季報公布後,新氧股價連續幾個交易日呈現下跌態勢。截至12月7日收盤,其股價收於12.61美元,較52周高點下挫25.6%。

營銷費用大增

從運營數據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新氧移動平均MAU(月活躍用戶人數)為870萬,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340萬增長153.7%;新氧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服務提供商為4096,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3230增加26.8%,而購買預訂服務的用戶總數為25萬左右。金星認為,三季度推動用戶增長和參與的主要舉措之一是發布第二版的Emerald Doctor列表,此功能正成為醫學美容行業的質量標準。另外,該公司還通過「年輕大使」計劃解決用戶教育問題,建立了內容生態系統。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公司財報留意到,相關運營數據的提升或與投入到營銷方面的費用增大有著一定的聯繫。

根據財報,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營銷費用、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費用依次為2.22億元、0.50億元、0.63億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分別增長41.5%、55.4%、59.7%,三者合計的總營業費用為3.3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8億元增長46.65%。很明顯,「三費」均較2019年同期上浮四、五十個百分點,導致今年第三季度,新氧的營業利潤虧損0.30億元,而該數據在2019年同期還是正值。

新氧方面表示,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增長與品牌和用戶獲取計劃相關的支出增加、業務開發團隊中員工人數增加導致工資成本上升有關;而另外兩項費用的上升也均與薪資成本增加有關。

事實上,從年初到三季度末的九個月,新氧營銷費用、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費用三項指標依次為5.16億元、1.34億元和1.58億元,同比增長依次為52.69%、7.72%、29.14%,顯然,營銷費用的增速遠遠超過後兩者。同時,相較前三季度營銷費用5.16億元而言,第三季度營銷費用佔其42.96個百分比,幾乎接近9個月的一半營銷支出。可見,該公司在第三季度加大了營銷費用的投入,而營銷開支的增多勢必擠壓公司的利潤空間。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52億元,較2019年底的8.85億元減少37.59%。而貿易應收款、來自在線支付平臺的應收款、應收關聯方款項依次為0.46億元、0.15億元、0.08億元,分別較2019年底增加76.60%、14.80%、40.77%,從上述數據來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減少以及應收款項的增加或意味著公司現金流動性存在欠佳的可能性。

新氧2020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業績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相關焦點

  • 刷單、競價排名……新氧成了「醫美版百度」?
    「設立電商平臺,新氧堅決不拿佣金。」「競價排名是典型的逼良為娼,不會長久。百度競價排名已成過去式。」2016年,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做客某媒體節目時,如是表態。
  • 醫美消費熱潮將至,新氧式創新如何賦能產業?
    為了促進醫美回歸醫療本質、進而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與進步,近日新氧舉辦了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評選出了醫美界「諾貝爾獎」的「中國醫美飛翔獎·年度技術突破獎」。這是為了鼓勵醫生進行技術創新而設計的大獎,獎勵在醫美領域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醫生。在新氧CEO金星看來,在新冠肺炎疫苗即將上市、醫美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增強的大背景下,明年國內醫美市場將恢復高增長的趨勢。
  • 新氧埋下一顆彩蛋
    誰也無法否認,新氧為醫美產業新基建所做的貢獻。近兩年,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已是業界共識。有能力的企業在發力消費網際網路的同時,不約而同地把產業網際網路納入布局之中。前者面向C端,後者面向B端。兩端兼顧,各細分領域的新基建有條不紊地投建。新氧之於醫美產業,其以平臺之力向C端、B端提供了線上化的基礎設施。
  • 淨利虧損1.65億 費用率高達92%!醫美國際讓利拉新策略能否助其脫困?
    (原標題:淨利虧損1.65億 費用率高達92%!醫美國際讓利拉新策略能否助其脫困?)值得注意的是,與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氧(SY.O)一樣,今年前三季度,醫美國際也加大了銷售費用的支出。截至今年9月30日的9個月內,醫美國際銷售費用為3.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的2.69億元增長15.6%,佔當期公司總收入的57.6%。營銷費用的增長帶來了活躍客戶的增多,但同時也擠壓了一定的利潤空間。
  • 新氧CEO金星出席亞布力企業家論壇 三個關鍵詞解碼新氧爆發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消費需求逐漸得到釋放,消費領域重新開啟高速增長。作為11.11醫美消費的絕對主場,新氧再創新高。10月14日0時至11月11日24時,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期間,線上成交總額同比增長213%。與此同時,美體塑形類、皮膚美容類、植髮養發類、私密整形類等醫美項目的關注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 新氧7年之癢「零容忍」亂象與決策權之思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氧科技第二季度總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15.2%;二季度新氧APP平均月活躍用戶677萬,同比增長173.7%,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近10億元。單從業績看,新氧日子滋潤。只是光鮮背後,又有多少7年之癢,發展之憂?
  • 打造醫美「新基建」,新氧上市這一年做對了什麼?
    同時,新氧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機構數同比增長22%,達到3295家。據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4月新氧以超966萬月活用戶數排名第一,穩居垂直醫療類領域第一流量平臺。居高不下的月活數據,源於消費者對新氧的信任。同時,新氧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也在持續引領醫美行業更健康、更規範的發展。
  • 逆風飛揚,揭開新氧「供給側改革」的奧秘
    目前,新氧原創內容新媒體矩陣包括6個微信公眾號、20個微博帳號和15個視頻專欄,2020年Q3,新氧新媒體矩陣全網單月最高瀏覽量超17億次,同比增長超200%。這當中除了大環境的客觀原因,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時候就更要展示新氧作為科技公司的看家本領了。財報顯示,新氧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58億元,同比增長28.46%。
  • 新氧「黑科技與新媒體矩陣」助力醫美在線服務平臺 倍受用戶青睞
    11月25日,新氧科技(NASDAQ:SY)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人民幣。
  • 醫美第一網紅新氧赴美上市:2.4億月均流量如何變現為「顏值紅利」?
    依靠380萬篇主打「真實性」UGC整形日記降低用戶心理門檻,提高用戶粘性,為平臺和機構帶來口碑效應,也生成二次傳播內容,線上內容無疑是新氧面對更美app、悅美app等競爭對手時最強大的壁壘。由於醫美行業本身特殊性,目標群體有限、復購率較低、用戶粘度低、且容易爆發糾紛事故,營銷費用高企。
  • 185億收購,Teladoc牽手Livongo能否激活遠程醫療「盈利密碼」?
    Teladoc是遠程醫療領域的先驅,Livongo則以用於監測和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硬體和軟體而聞名。聲明指出,在合併的新公司裡,兩家公司的股東將分別佔有58%和42%的股份。預計2020年收入約為13億美元,同比增長85%,調整後息稅前利潤預計將超過1.2億美元。合併確實有些突然,但萌生這個意圖的背後,可能也有著自身亟待解決的問題。
  • 亞布力企業家論壇 三個與年輕人交流的密碼被新氧說透了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消費需求逐漸得到釋放,消費領域重新開啟高速增長。作為11.11醫美消費的絕對主場,新氧再創新高。10月14日0時至11月11日24時,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期間,線上成交總額同比增長213%。與此同時,美體塑形類、皮膚美容類、植髮養發類、私密整形類等醫美項目的關注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 新氧受邀參加亞布力論壇 金星:醫美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消費需求逐漸得到釋放,消費領域重新開啟高速增長。作為11. 11 醫美消費的絕對主場,新氧再創新高。 10 月 14 日 0 時至 11 月 11 日 24 時,新氧「11. 11 醫美狂歡節」期間,線上成交總額同比增長213%。
  • 張朝強 銀行外拓營銷突圍
    如何突出重圍,打造新天地,創造新業績?是墨守成規,繼續坐以待幣,最終坐以待斃,還是轉變觀念,創新求變、主動出擊?  當全國各地一些銀行外拓營銷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有些銀行的領導還在觀望,還放不下面子,認為外拓營銷是去求別人,有損形象。  馬雲曾經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銀行。」與其被動讓別人改變,為什麼不自己主動改變?
  • 新材料成果湧現,醫療領域創新突破
    從當前全球的發展態勢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蓄勢待發,全球新材料產業正與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術加速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為新材料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對新材料質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 整形人群不被醫療險保護成潛規則?新氧平臺醫美險撕開行業迷霧
    單從新氧消費者數據中便不難看出,作為引領醫美行業的大平臺,僅2019年消費人數就達到69萬之多,醫美險銷量也在一年內呈現爆性增長。這樣一個龐大人群對保險市場需求的缺口可以說十分巨大。醫美險的「千呼萬喚始出來」是這部分醫美群體的定心丸和救命稻草,但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個可靠的「盟友」,懂醫美群體不被理解之痛、擔心風險之怕,也解後顧之憂的難。
  • 新氧醫美亂亂亂亂,曝光之後還是亂
    記者以商家入駐諮詢為由聯繫到新氧某二線城市商家運營王先生,他告訴記者,「在新氧,買日記、刷評論算不上違規的行為,也不會罰款,只有商家逃單、線上私信客戶索要聯繫方式等行為會被罰。」日記處於灰色地帶新氧上線的人臉識別認證是否能有效杜絕造假問題?目前來看,效果存疑。
  • 南方都市報點讚新氧專業度 平臺規則業內最嚴
    南都健康聯盟課題組邀請了位於廣州、佛山兩地的六家主要醫美機構,以及多位醫美素人,分別從機構、求美者兩個角度對新氧、更美、美唄、美黛拉四家專業醫美平臺APP和天貓、美團、京東三款有涉及醫美領域的綜合APP進行專業維度的測評、打分,推出了《2020年度醫美平臺APP服務力測評報告》。 醫美平臺APP成醫美機構「引流利器」「顏值經濟」大行其道,催生了醫療美容行業高速發展。
  • 疫情引爆在線醫療 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衛寧健康誰是王者?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上市後曾提出過「雙H戰略」,即健康和快樂,並表示最可能誕生下一個BAT量企業的領域就是醫療健康。隨後,阿里健康分別入股愛康國賓和美年健康這兩家國內體檢巨頭。目前,阿里健康共涉及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產品追溯等五個領域。
  • 中國醫美APP年度橫評:新氧專業度最高,平臺規則業內最嚴!
    南都健康聯盟課題組邀請了位於廣州、佛山兩地的六家主要醫美機構,以及多位醫美素人,分別從機構、求美者兩個角度對新氧、更美、美唄、美黛拉四家專業醫美平臺APP和天貓、美團、京東三款有涉及醫美領域的綜合APP進行專業維度的測評、打分,推出了《2020年度醫美平臺APP服務力測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