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女人做全職太太的「老妖婆」,被央視曝光背後真相,千萬網友落淚

2021-03-05 毒舌女

【點擊上方 毒舌女可加關注】


「滾」!

面對前來捐款的人,她生硬的將他們拒之門外,同時留下這樣一個字。

新聞裡的女人,面對採訪鏡頭,提到曾經的學生帶了2000元來捐款,她果斷拒絕,還讓他們「滾」。

看到這則新聞的黃付燕,越看越覺得熟悉,她覺得,這不是在說我嗎?

與此同時,她被文章後面網友的評論驚呆了。

「這個沽名釣譽的女人,壓根兒就是一個反婚反育反家庭的老妖婆!」有網友這樣留言。

黃付燕心裡難受,這些人根本不懂事情原委,這樣罵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太過分了!

很快,有記者與她取得了聯繫。

此前的報導中,那個拒絕黃付燕捐款的女人,是她的高中老師。

而老師拒絕黃付燕捐款的理由,則是因為她生了孩子之後選擇做全職媽媽。

網友們覺得,這個女老師在歧視全職太太,甚至說她有「厭男症」,「自己骨子裡瞧不起女人」。

網上罵的很難聽,句句都扎在了黃付燕心裡,自己的老師,絕不是一個「老妖婆」。

她選擇站出來面對媒體,給那些誤解她老師的人一個解釋,還老師一個清白。

被罵的老師名叫張桂梅,她的另一個身份,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的書記,校長。

很多人不了解這所高中,對張桂梅的名字也很陌生。

但是在當地,張桂梅對於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女孩來說,就是改變命運的希望。

1957年,張桂梅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個滿族家庭,母親病逝後,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不遠萬裡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讀書和教育的種子在張桂梅心裡發芽。

1975年,18歲的張桂梅開始參加工作,1983年,張桂梅被調到子弟學校做起了老師,在這裡,她發現了自己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

五年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對教育事業的堅定追求,31歲的張桂梅拿到了麗江市教育學院中文系的錄取通知書,在那個年代,在那個年紀,張桂梅的選擇,幾乎等於決定了自己的一生。

當然,決定她一生的,除了教育,還有愛情。

在麗江市教育學院,張桂梅與自己的白族丈夫相遇,兩年後,二人走進婚姻的殿堂。

畢業之後,張桂梅隨丈夫來到大理的喜洲一中任教,在那個戶戶有花的人間仙境,張桂梅與丈夫度過了甜蜜的婚後時光。

但是,短暫的幸福僅僅持續了六年。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患癌去世,二人沒有孩子,美麗的喜洲成了張桂梅的傷心地,收拾行囊,她選擇離開。

還沒來得及抹平丈夫去世帶來的心靈創傷,一年後,張桂梅被查出患上了子宮肌瘤。

那是1997年的4月,調入麗江市華坪縣中心學校不久,張桂梅的身體已經出現異樣。

四月的麗江已經滿樹繁花,張桂梅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有梅一般的傲骨和堅韌,在病痛的折磨中,沒有倒下。

那段時間,張桂梅靠吃止疼藥度日,去上課都是一步一步挪著走路。

3個月後,期末考試結束,張桂梅才住院接受手術。

切除子宮之後,一個重達2公斤的腫瘤從張桂梅的身體內被取出,大小相當於一個5個月左右的胎兒。

手術後,醫生的建議她休養三個月,但張桂梅只給了自己24天。

沒有子宮,她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但上帝關上了這扇門,卻為她打開了一扇更大的窗。

2001年,張桂梅辦起了孤兒院,建院第一天,院裡就收養了36名孤兒,孩子們有大有小,大的已經上小學,小的還不滿一歲。

沒有自己生下孩子的張桂梅,成了50多名孩子的「媽媽」。

一個名叫「蘿蔔頭」的小男孩因為太小,晚上要張桂梅抱著他一起睡,孩子嘴饞,張桂梅就自掏腰包給孩子買吃的。

小小的孩子趴在張桂梅後背,一邊蹭張桂梅一邊喊「媽媽」。

一聲聲「媽媽」喊化了張桂梅的心,她給了孩子們作為母親的愛,孩子們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

回到學校,每一個學生,都是她的孩子。

張桂梅選擇的華坪縣是山區,條件艱苦,能送孩子上學的家庭需要付出的金錢成本已經讓他們足夠吃力。

張桂梅在這裡的日子,看到了太多太多在苦難中依然樂觀求知的孩子。

傈僳族大哥拿著一沓皺巴巴的票子,一毛,一元的攤開在張桂梅面前,面露難色卻不得已懇求張桂梅收下,只為讓自己的孩子能多上一天學。

貧困人家的孩子往往早早懂事,特別是女孩。

面對離世的父親,在苦難中掙扎的母親,女學生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為家庭的未來發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張桂梅二話不說給孩子交了學費,還準備了新衣服。

貧困到沒有飯吃的孩子在這裡更常見,張桂梅只要身上有錢,就不會讓自己的學生餓肚子。

吃飽了,去上學!

在那個年代,自身本就不富裕的張桂梅,僅僅半年的時間就拿出2500元資助學生。

而她自己,穿的則是打了補丁的內衣,只要孩子們有學上,其他的,她一點也不在乎。

上學,讀書,走出大山,這是張桂梅的信仰,也是她給孩子們指明的道路。

教書育人這條路,張桂梅立志走下去。

然而身為老師她卻發現,班上的女學生在悄悄流失。

人呢?

一次家訪,她了解到,班上一名女學生中途輟學去打工了。

可女生的母親,卻給上小學的弟弟提供去市裡上補習班的機會。

「你腦子有病嗎?你姑娘是高三,要高考的,你不讓她好好讀書,反而送小學的孩子去補習,你怎麼想的啊?」

這位母親無奈只回應四個字:他是兒子。

一句話,擊中了張桂梅的心。

兒子,父母砸鍋賣鐵也要供,女兒,即使即將高考,也要犧牲自己成全弟弟的讀書前途。

在大山裡,這些父母雖然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也知道,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可這種改變命運的機會,在重男輕女的思想驅使下,被父母留給了家中的哥哥或弟弟。

山裡的女孩,除了自我犧牲,成全哥哥弟弟,沒有其他選擇。

張桂梅怒了,她看不下去自己的學生們就這樣被斷送大好前途,她更痛心的是,一個走不出大山的女孩,不僅是她自己的悲哀,更是一個家庭,甚至下一代的悲哀。

辦學校,辦一所免費的,只供女孩子讀書的學校,一定要把女孩子送出大山!

缺錢,是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為了錢,她臉都不要了,一到寒暑假,張桂梅就拿著自己的各項榮譽去街上籌錢。

用媒體的話說,這個老師為了辦學,活得像個乞丐。

五塊十塊的籌錢,這種化緣式的籌錢途徑,幾乎沒有什麼用,五年過去了,張桂梅籌到手的錢只有1萬元。

在辦學校的理想面前,這一萬元微不足道的可笑。

衣服破了也不在乎,相比於攢錢給自己治病,辦學這個終極理想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轉機來自於一名記者。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桂梅與一名記者訴說其自己辦免費女高的想法,之後,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見諸報端。

張桂梅的免費女高夢,就這樣從幕後被推到了臺前,更多的人,開始向她伸出援手。

一百萬,兩百萬,錢終於到位了。

免費女高誕生,黃付燕是女高的第一批學生。

和很多大山裡的女孩一樣,黃付燕初中畢業後面臨的人生,就是輟學,結婚,生子,在大山裡,操勞農活,養育子女,重複自己父輩人的老路。

而改寫她人生命運的,正是張桂梅。

當時的黃付燕家境貧困,家有重病的哥哥,初中畢業後,想上學根本沒有可能。

在老師的推薦下,她進入張桂梅的免費女高。

抓住這個機會,黃付燕沒有放棄,380分的高考成績壓著二本線,最終,一紙內蒙古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終於牽引她,走出了大山,邁向了更廣闊的人生。

這是黃付燕的成功,更是張桂梅的成就。

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被送出大山,她們考進了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暗淡的人生終於有了新的希望。

在她們身後,張桂梅就像母親,她布滿膏藥的雙手比任何金錢都有力量。

華坪女高成立至今,已經有1804名女孩考進大學。

她們中大多數人有著像黃付燕一樣的經歷,家庭貧困,上學無望。

面對鏡頭,一個面龐稚氣的女孩告訴記者,如果沒有張桂梅,自己在這個年紀,應該已經結婚生子,做起了家庭主婦。

十幾歲的年紀,正是最好的年華,張桂梅一點一點建立起華坪女中,也建立起更多女孩的未來和希望。

在每一個從華坪女中考出去的女孩心中,張桂梅也是母親,是改變她們人生的第二個母親。

「張老師一直要求我們做獨立女性,不想我們讀了書,還像老一輩那些女性一樣,整天在家圍著老公、孩子轉,沒有自己的事業。」黃付燕說。

看到網上對張桂梅的謾罵,她聽不下去。

「她說得在理,話醜理正。女高本來就是讓貧困女孩讀書的學校,學生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又去當全職太太,她肯定反對。」

也許只有在黃付燕她們心中,才真正理解張桂梅反對女孩子做全職太太的原因。

能考出大山的貧困女孩,她們的前半生是不幸的,但是知識和教育,讓她們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這是萬幸。

張桂梅希望「女兒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

至今依然有人諷刺張桂梅是「女權主義者」,但這樣的「女權」如果能再多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拯救更多女孩於困境?她每伸出一次援手,挽救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家庭。

用張桂梅的話說,她送一個女孩上了大學,就救了三代人。

「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這是感動中國2020給張桂梅的頒獎詞。

每一個走出大山貧困女孩,都被張桂梅斬斷了貧困的枷鎖,帶她們走出愚昧的牢籠。

張桂梅是不是女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是一個革命者,她拼了命去反對的,是貧困現實對女性乃至整個社會的桎梏。

講臺是她的戰場,她揮舞自己的雙手,每一筆,都在改寫女孩和大山的歷史。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諾夫」。

華坪女高的座右銘,伴隨了張桂梅一代又一代的「女兒們」成長。

「女兒們」也許不會再回到華坪,但她們一定已經做到了「人中之傑」,立於「群峰之巔」。

華坪裝不下她們的理想,但母親已經用雙手為她們打下通向世界的康莊大道。

 

· end ·

歡迎大家評論,咱們一起交流,謝謝您們的分享與點讚,這都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為了更好地分析解答讀者們的故事,以後你們有什麼情感或人生困惑請發送郵箱:dushenv999@sina.com 歡迎更多朋友提問,我在線上等你哦。)

毒舌女,毒舌女,江湖最敢說真話的女人,用最犀利的文筆寫熱點,用最獨到的思想觀世間。公眾號:毒舌女(商務合作聯繫請加個人微信號:470582702)

相關焦點

  • 全職太太沒有人生意義?做全職太太很丟臉?
    要是被媽媽知道,鐵定是要把自己宰了的,可是這能不讓她知道嗎?想到這,葉小白一臉驚慌。 果然,從老家趕過來的葉老師知道後,當場血壓飆升,暈了過去。葉小白的爸爸因為受不了葉老師的強勢,早年間拋下了母女兩人來到了深圳組建了另外一個家庭,所以葉老師從小教育女兒女人要獨立,要靠自己,千萬不要依附男人。
  • 大學生當全職太太,校長怒斥「滾出去」:身為女人,到底該怎麼過好這一生?
    把1804名雲貴山區的女孩,送到大學的張桂梅校長,不僅承認了這件事兒,而且擲地有聲地說出了這段話: 「我對她(指那個學生)說,你給我滾出去! (你的)家庭那麼困難,我們(學校)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你看男的在外面找小三的多少啊?
  • 蔡明老師近期參加活動,卻被網友說濃妝豔抹,像「老妖婆」
    ,而且還給人有點感覺面部的表情非常的不自然。有網友表示:蔡明老師的面部看上去有些僵硬,尤其是她的鼻子在燈光底下的時候也是顯得非常的突兀。不過還有網友說:蔡明老師看上去有點兒像老妖婆,就算是化了很厚的妝也遮不住臉上的皺紋,雖然蔡明老師的顏值不如當年了,但是有些網友直接說蔡明老師是「老妖婆」實在是有點不太合適。
  • 女校長說:「全職太太,你給我滾出去!」評論區留下無數罵聲…
    所以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了。女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要相信他們這些男人。」你這是打心眼裡患有厭男症,你三觀不正!甚至有人上升到人格攻擊:這個沽名釣譽的女人,壓根兒就是一個反婚反育反家庭的老妖婆!
  • 婁藝瀟滿臉矽膠變成「假人」,網友:老妖婆
    最近婁藝瀟上某綜藝節目,照片流出,被網友噴:像假人,乍一看,老妖婆。而最近參加綜藝的婁藝瀟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那就是她被懷疑整容,滿臉的矽膠毫無違和感,說她老態盡顯,而且還說她不承認整容,這樣的輿論給了她很大的壓力
  • 《三十而已》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網友互撕|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其實關於全職太太的話題由來已久,但將它和獨立女性組合在一起問,總覺得這個問題很彆扭,就比如問轉校生是好學生嗎?轉校生和好學生之間沒有特定的因果關係,這就是問題的邏輯彆扭之處。同理,全職太太分很多種,既有《三十而已》中顧佳這種高精尖的全職太太,也有《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前期那種好吃懶做的全職太太。
  • 奚夢瑤支持全職太太受爭議?全職太太真的有那麼難嗎?
    「全職太太」們被迅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但是聊到「全職太太」這個話題,總會牽扯出一地雞毛。前有《三十而已》的顧佳扮演者童瑤在微博對網友的回應。但是,網友們可不買帳了。你可以選擇做全職太太
  • 一個全職太太的風險
    儘管名稱裡有全職兩個字,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職位;《勞動法》保護不了全職太太,事實上這是個全年無休不存在勞動報酬的崗位。如膠似膝的激情時期,男人會深情無限大包大攬狀說:"沒事,我養你!",故而做全職太太的女人,賭的就是對方的良心。一、全職太太的隱形價值全職太太絕對不是閒賦身份,這裡我來量化一下她所貢獻的價值和意義:1、買菜、做飯、拖地、洗衣、打掃整屋衛生,若請一個家政人員來承擔如上勞動,月薪5000元已是保守估價。
  • 「憑什麼瞧不起我」,女人能做全職太太,也是一種本事
    人們常常倡導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別人身上,沒想到不知不覺間,自己竟也做了這等惡人。關於高知女性做「全職太太」是否是一種資源浪費,我們得先看看女人為什麼要成為全職太太?(看到最後有驚喜彩蛋,到底有多少人願意做全職太太呢?
  • 「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能依靠男人」女人不能做全職太太?
    畢竟,女孩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本該用自己的所學為社會做貢獻,同時也該憑著自己的學識讓自己過得更好。可如今,女孩卻做起了全職太太,張老師實則是心痛。於是乎,不少女性自願或「不自願」地扯掉身上「全職太太」的標籤。畢竟,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強行撕掉身上全職太太的標籤,很有可能本末倒置。因為,每個家庭都會經歷一些特殊時期,需要有人全心照顧家人。
  • 《三十而已》的顧佳,完美全職太太的不完美
    熱播劇《三十而已》,被央視點名表揚,完美的全職太太顧佳,成為全劇焦點。顧佳的優秀,給她立上了完美妻子的人設,戲裡戲外,她幾乎成了每個丈夫都想娶的太太,也是每個三十歲女性都想成為的人。當很多人還在討論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時,我們在這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面前,還需要全民投票決定她的獨立性嗎?顯然不需要。
  • 全職太太
    一晃快四十年過去了,我對全職太太的評價完全站在了當年的對立面。全職太太是基於家庭需要的職業,當「全職太太」需要一定的資格。說得俗氣點,首先要有錢吧?像我們這種勞動人民、打工人出身的女人,想做全職太太,那也得衡量一下:家裡只一個人掙錢,夠不夠花?奶粉買國產還是進口?房子買安居還是學區?補習班報不報?鋼琴學不學?……有多少女人是不得已才去上班的?
  • 《三十而已》顧佳是完美無缺的全職太太嗎?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由童瑤飾演的雙商高的全職太太顧佳、由江疏影飾演的奢侈品銷售王漫妮和由毛曉彤飾演的普通的物業公司職員鍾曉芹3位即將30歲的女性面臨的各種生活狀態。有不少網友認為顧佳不是個完美無缺的全職太太。你覺得顧佳是完美無缺的全職太太嗎?
  • 沒錢,你做不到顧佳那樣的全職太太!
    顧佳確實是一個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的全職太太,現在我也是全職在家帶娃的階段,所以這個角色我特別有代入感,但是我也十分的清醒,因為我意識到:和顧佳這樣的全職太太的日常生活相比,我充其量就是做到了全職,而至於「太太」我是達不到的!!
  • 全職太太真的那麼糟糕嗎?
    關於全職太太的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引發網友討論了。今年在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期間,圍繞演員童瑤飾演的角色「顧佳」,在劇中展露出不同的全職太太風採以及劇內情節發展,就有網友發起過「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的投票,記得當時支持和反對的人數各佔一半。
  • 《三十而已》VS《我的前半生》,揭開全職太太這份工作背後的心酸
    02全職太太不容易做,中國的全職太太更難做所以某些國家的男人,是不敢輕易離婚的,因為離不起。而在中國,每離婚一次,被剝皮抽筋的是女人。有自己工作的女人還好點,至少離婚後還有工作庇護,沒有工作的全職太太們,離婚後面臨的是絕望和無助。
  • 不要當全職太太,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不要相信男人
    女人結婚之後,該不該當全職太太?這其實是一個「條件問題」,處於不同的角色和情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自古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形態,男人承擔供養家庭的主要責任,女人承擔幾乎全部家務,包括照顧男人。
  • 「全職太太的歲月靜好」,都是騙你的
    1️⃣一些女明星告訴你的全職太太的歲月靜好,都是騙你的。大部分普通人選擇做全職太太絕對是一場豪賭。所以嫁給豪門的奚夢瑤,生完孩子依舊選擇復工。而林志穎老婆陳若儀是全職太太,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壓力」,跟林志穎在一起收到輿論的壓力,婆婆給的壓力,育兒的壓力.......這才是全職太太所要面對的真實生活,女明星也不能例外。所以千萬別相信那些人炫耀的全職太太的美好。
  • 張桂梅談全職太太,孫莉炫耀黃磊深夜做菜,兩種觀點各位支持誰
    而張桂梅對於女人做全職太太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不要靠誰來養你。」兩則消息很快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人生究竟該如何選擇?張桂梅的說法真的正確嗎?有著黃小廚的孫莉,到現在對廚房「不甚了解」,她似乎成為了「全職太太中的人生贏家。」
  • 孫儷:「我,38歲,兼職太太,全職女主角!」
    早在2016年,孫儷憑藉《羋月傳》獲得白玉蘭視後桂冠,激動到落淚。鄧超也曾隔空喊話:「媳婦不哭,你任何時候都是我的最佳女主角。」-3-人們常說,已婚女人不容易。做全職太太,會被批評不夠獨立。做職場媽媽,又難以平衡家庭和事業。而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全職太太」。每一位太太都是兼職。她們在做自己之餘,才是別人的太太,孩子的媽媽。這就像有人問孫儷:「你認為幸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