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周回顧:網紅吸金驚人 千億市場已開啟

2021-03-03 微問數據分析


「謝謝你長得那麼好看還願意關注我!」白領小萌在微博上關注了一個網紅「艾克裡裡」,結果他很快回了一條私信。這條私信讓小萌頓生存在感,雖然小萌只是其633萬微博粉絲中的一位。艾克裡裡,在微博上的認證是攝影師,經常會放出一些男扮女妝的視頻,很搞笑,這是小萌關注他的原因。

今年以來,隨著papi醬的躥紅,並計劃4月21日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開拍廣告,「網紅經濟」這個名詞被徹底激活了,從淘寶達人到電競主播,以及產業鏈條的經紀公司,都在興起的網紅經濟中扮演「中堅」力量,變成「風口」的寵物。

一條廣告10萬元起價

「現在網紅做廣告都很貴,一般做一次廣告10萬元起。」正在進行網紅供應鏈匹配創業的張帥告訴記者,其公司籤下了網紅「羅休休」,她剛與廣州一家上市電商平臺籤約,一條視頻15萬元,甚至高於二線女星的接劇價格。最後的收入,還會按成交額進行提成。「我當時籤她,主要是覺得她挺有意思的,很逗,結果在視頻到電商成交的轉化率中,她比同行高1.5-2倍;她比同級別淘寶賣家的客單價,高出1倍。」羅休休在微博上只有20萬粉絲,但在美拍上有212萬粉絲,在騰訊微視平臺有240萬粉絲。

曾在阿里巴巴任職數年的張帥對淘寶電商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來,網紅應該經歷了三代,第一代是淘女郎,是賣圖片的,主要的價值是教網友如何搭配,如何擺pose,實現電商銷售。第二代是YY、9158平臺上的女主播,還有電競主播,主要靠打賞,平臺進行分成,這一代仍然很熱。當下興起的第三代網紅,都是通過短視頻走紅,核心競爭力是能創造內容,有較強的視頻剪輯能力,最後通過內容進行各種變現。」

業界大佬豪擲億元搶網紅

papi醬的火爆,尤其幾個小時敲定1200萬元融資的消息,讓網紅經濟變成一個更大眾的話題。「其實今年最大的贏家,應該是電競女主播Miss。」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Miss與虎牙直播籤約,年薪3000萬,一籤就籤3年。而虎牙直播在歡聚時代旗下,雷軍就是歡聚時代的股東和董事長,對於這筆近億元的生意,雷軍在微博上公開「站臺」。在電競直播平臺中,騰訊領投鬥魚,王思聰力捧熊貓tv,一系列直播平臺的興起,電競女主播的年薪也一路水漲船高,從幾萬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現在各個平臺都在搶網紅,比如,合一集團與阿里百川聯合發布的「合一百川創業加速計劃」,微博聯合秒拍、微信和騰訊視頻,還有垂直類的美拍、映客等等,都加入了對網紅達人的支持。一業內人士說:現在競爭非常激烈,從老牌視頻網站,到電商、社交平臺,以及垂直的短視頻平臺,都成為網紅經濟中的參與者和玩家,這直接讓網紅的身價水漲船高,甚至直接變成IP,圍繞這個IP進行全方位開發。


虎嗅註:去年大火的自製劇《太子妃升職記》的營銷團隊時趣互動為大家復盤了「太子妃」案例。時趣互動COO吳璇做了《<太子妃升職記>,如何以窮逆襲?》的主題演講,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知名社會化營銷專家陳慧菱與吳璇進行了互動。

以下為現場乾貨搬運。

吳璇:

我是時趣互動的吳璇,負責所有品牌的整合營銷業務,今天來和大家分享我們去年做的一個案例——《太子妃升職記》。

我們回顧一下整體的策略。大家可能都以為《太子妃升職記》核心就是關注度,但實際上樂視的希望還有一個,就是要拉動樂視網的APP下載。所以這是兩個核心目標。

我們的挑戰是什麼呢?

第一,沒有明星。四個主創,沒有一個是認識的。

第二,沒有錢。劇組特別窮,沒有錢,不是大製作。而同期推出的琅邪榜、羋月傳,都是大製作。該劇原著的粉絲也不多,不像小時代或其它IP劇。

第三,題材沒有新意。穿越、宮鬥、愛情,基本上蠻傳統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我們基本上是這麼來想這個事兒的:

第一,沒有明星不重要,要有顏值。有顏值,在網際網路上、新媒體上就有機會。

第二,不是大製作,但導演對劇場和服裝的設計有獨到的想法。

第三,劇的推廣,跟品牌不太一樣。劇的推廣比品牌稍微好一點,劇只要有關注、有討論,就一定有收視。槽點營銷理論在電影上特別明顯,很多電影是靠吐槽起來的。所以,只要找到點,就一定能找到關注,就能解決客戶最基本的目標。

數據分析

下面我們開始找點,數據非常非常重要,哪怕《太子妃升職記》這麼瘋狂的東西,我們還是要看數據。

網絡劇的核心受眾是哪些人?90後和95後,白領不是那麼多,白領通常都是後續被捲入的人群,並不是第一波的種子用戶。

90後、95後在看網絡小說、網絡自製劇時,他們看的點是什麼?在這些點當中,我們找到了一些和劇集重合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入手的部分。其實一開始分析的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穿越、搞笑等等。

如何執行?

所有好的營銷戰略,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執行上。這個劇或者案例對我來講,執行的經驗是值得跟大家的。

找觀眾感興趣的點

內容部分我們做了四波計劃,但在我們做《太子妃升職記》之前,都沒有把第二、第三、第四波想明白的。第一波策略定好,我們開始執行,根據動態數據和消費者的反應,來調整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的策略。

第一波的時候我們認為好玩的點是宮鬥,因為是升職記嘛。但後來發現這個點完全沒有反應,我們馬上就調整。

最後我們試了那麼多點,男穿女是最能打動觀眾的點。這個小小微創新,讓整個劇變得很有意思,包括頭五集。

大家後來看到,大部分內容基本都是圍繞男穿女,以及劇組的吐槽開始。這是很大的突破點,找到這個突破點之後,一下子整個傳播就引爆開來了。

多與觀眾互動

其實視頻平臺,尤其是新興的直播視頻平臺,是我們要利用好的資源。我們用了很多直播平臺,包括鬥魚、A站B站。聲量起來後,很重要的就是要實時互動,不斷在微博上互動。

我們發現文字和圖片互動遠遠不能滿足粉絲的需求,粉絲有非常非常多的問題想跟主創溝通。

網紅吸金驚人  是「黃金時代」還是「泡沫宿命」?


靠每次不到5分鐘的短視頻在網絡平臺走紅,迅速積累800多萬粉絲的網絡紅人papi醬,近日獲得了1200萬元投資,估值上億。一時間,不少網民也開始「摩拳擦掌」:德國小夥子阿福以上海話「吐槽」洋女婿的種種煩惱,被網民評為「男版papi醬」。

從「嗆口小辣椒」到「留幾手」,從papi醬到阿福,「網紅」們已從虛擬世界走向真金白銀。甚至有自媒體人預測,未來的商業入口就是「紅人」。面對線下資本的大額襲來,「網紅」迎來的將是「黃金時代」,還是炒作之下的「泡沫宿命」?

顏值與槽點並存,「嘻嘻哈哈就說到了我的心坎裡」

近日,一筆1200萬的投資引爆了社會輿論。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宣布對papi醬投資1200萬元,佔股12%;papi醬團隊持股88%,估值1億元。

papi醬何許人也?2015年7月起,在凌亂的家居背景中,一位年輕美女papi醬穿著家居服,素顏出鏡,以獨白秀的形式,利用變音器發布原創短視頻內容,通過對口型、方言惡搞、男女關係點評等,大講時下熱點。

這位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在讀研究生,創作了一批「上海話+英語才是王道」「少年們,要勇敢面對雙十一」「沒有錢怎麼追星嘛」等「槽點」滿滿的短視頻。

「80後」網民「吳淼」稱自己是papi醬的「腦殘粉」,已經通過微信公號「打賞」了幾百塊錢。「短短三五分鐘的視頻中,papi醬設置了強烈的戲劇衝突,還不像家長一樣板著臉,嘻嘻哈哈就說到了我的心坎裡。」

高樟資本創始人範衛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papi醬在滿足用戶的情緒吐槽需要時,進行了濃縮化、視頻化,效率更高,爽度更高,以較強的內容生產能力,較高的識別度,較低的消費門檻,獲得了數量廣泛的目標用戶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papi醬的微博粉絲數已達800萬,微信公號的瀏覽量幾乎每篇都是「10萬+」,視頻總播放量超過2.9億次,平均每集播放量近753萬,視頻在微信客戶端閱讀量甚至可到100萬。

「我看了她在婦女節發的那期『反對一切形式的性別歧視』,她能夠把各種對女生和男生的偏見性日常語言表演出來,還演得好。」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辰瑤說,這個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也是她成為現象級「網紅」的基礎。

線上吸金「貨幣狂歡」,「網紅」躍升2.0時代

papi醬在微信平臺上,常獲得動輒2000人以上的「打賞」。在羅輯思維負責人羅振宇為papi醬舉辦的情況溝通會上,邀請廣告主、代理機構參加,據悉100個席位每席收取門票8000元,首次拍賣標王估價超1000萬元。此番融資,更使她高高站在了「網紅」的前列。

「網紅」即「網絡紅人」,指被網民追捧走紅的人,2015年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將其納入2015年度「十大流行語」。

與10年前BBS時代炒紅的「芙蓉姐姐」「鳳姐」「犀利哥」等「網紅1.0」一代不同的是,近年來一批由時尚達人、段子手、主播等構成的「網紅2.0」,將商業形式從「線下」搬到「線上」。除了顏值高、言辭烈,他們有獨特的風格定位,通過美拍硬照、直播、短視頻獲取粉絲,通過粉絲買單、商家投放廣告獲得收益,形成「網紅經濟」概念,當然也不乏一些「網紅」為吸金搞「換衣節目」等低俗節目。

一位參加過「陌陌現場」直播平臺的藝人告訴記者,觀看藝人現場表演可以送虛擬禮物,比如送一艘「遊艇」花費6999「陌陌幣」,根據平臺1:10的兌換比例就是近700元人民幣。

「嗆口小辣椒」等「網紅」同款衣物,也總是淘寶熱銷款式。據統計,淘寶平臺上已有上千位「網紅」,排名前十的「網紅」店鋪年銷售額均已過億。

業內人士認為,「網紅經濟」是網際網路內容的一種輸出方式。資本關注「網紅」,說明「網紅」聚集的粉絲和用戶眾多,具有品牌推廣的價值。自媒體人方雨甚至預測,未來的流量生態將有部分向「紅人」遷移。

營銷官,你錯了!「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精髓絕非內容,而是文化

麥當勞是全球在社交媒體中投資最多的企業之一,而其YouTube頻道的訂閱者只有20.4萬(排名9414)。

紅牛每年的營銷費用高達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內容營銷中,但它的YouTube頻道只有490萬訂閱用戶(排名184)。

2011年,可口可樂公司大張旗鼓地推出了新的營銷策略——從「卓越創意」轉向「卓越內容」(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營銷)。然而,它的YouTube頻道只有67.6萬訂閱者(排名2749)。

事實證明,消費者對品牌內容並無太多興趣,只有極少數人訂閱……社交媒體問世10年以來,絕大多數企業依然沒有找到有效的品牌建設方式。

這是為啥呢?方向永遠比努力重要,而「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方向就是「眾創文化」(Crowd Culture)……不懂?聽勸,補課吧,趕緊噠。

作為數字品牌戰略的核心,企業在內容營銷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這背後的邏輯是,社交媒體的出現可以讓企業繞過傳統媒體,與客戶直接進行互動。如果你能給客戶講一個精彩的故事,並與他們實時溝通,那麼你的品牌就能成為與客戶群體進行交流的載體。因此企業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希望將這種願景變為現實。然而,只有極少數的品牌在網絡上創造出引起客戶興趣的內容。

事實上,社交媒體的出現似乎讓品牌變得無足輕重了。問題出在哪兒?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品牌只有在文化中取得突破才會獲得成功。品牌建設實際上是一套產生文化影響力的技巧。而數位技術不僅帶來了強大的社交網絡,也極大地改變了文化的運行方式。網民已經成為非常高效且傳播效果極強的文化創新者——我將這種現象稱為「眾創文化」(Crowd Culture)。眾創文化改變了品牌建設的規則。

眾創文化的興起

從歷史的角度看,文化創新大多來自社會的邊緣,通過挑戰主流意識和標準,社會運動、邊緣團體和藝術家的小圈子孕育了文化創新萌芽。企業和大眾傳媒則充當中介的角色,將這些創新引入大眾市場。然而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遊戲規則。

過去各種團體在地理上是相互隔絕的,社交媒體將這些團體連接到了一起,從而大大提升了合作的節奏和頻率。如今,曾經邊緣化的團體緊密地連接到一起,它們的文化影響力變得更直接、更強大。

這類新型的眾創文化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亞文化。亞文化的成員集體推動了新創想、新產品、新活動和新審美的誕生,完全繞過了大眾文化的守門人。隨著眾創文化的崛起,文化創新者既是新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新文化的消費者,兩者間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

藝術圈。創造新的大眾娛樂方式則需要一種獨特的組織合作模式,社會學家將之稱為「藝術圈」。眾創文化讓藝術圈獲得了加速發展,大大提升了參與者的數量以及他們之間互動的效率和質量。藝術圈的「眾創文化」是各大品牌內容營銷失敗的主要原因。

打造文化品牌

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結構上的,而非創意上的。大型公司的營銷活動與藝術圈的工作方式形成鮮明對比。企業擅長在全球不同市場之間執行複雜的營銷策略,但在文化創新中,這種組織模式卻只會導致平庸。

眾創文化的崛起,大大削弱了內容營銷和贊助的效用,但卻引入了一種新的品牌建設方法——打造文化品牌(Cultural Branding)。

Chipotle是一家大型連鎖快餐店,公司包含很多工業化的流程。承諾提供去工業化的食品,意味著公司要製作易變質的新鮮食品,這給公司的運營帶來了艱巨的挑戰。公司自身的信譽就因為近期大腸桿菌和諾如病毒汙染事件而受到了嚴重打擊。單憑廣告或公關的努力,Chipotle無法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公司必須通過眾創文化讓公眾相信,公司會加大對去工業化食品的投入,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這樣才能獲得大眾的再次支持。

尋找文化正統

要打造文化品牌,企業要奉行一種創新的理念,打破行業的傳統觀念。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必須尋找:哪些陳舊的傳統觀念需要被打破?

20世紀初,一些美國食品營銷公司炮製了「食品工業化」的理念。美國消費者開始相信,一系列偉大的科學發明和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再加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監管,大公司就能創造出豐富、健康和美味的食物,人造黃油、速溶咖啡和果珍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這一理念支持了快餐業如麥當勞在20世紀60年代的起飛。

在中國沒做成超級App的Line,是怎麼變成超級IP的?

LINE,在國內又名「連我」,是一款由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的全球即時通訊軟體。2015年9月,LINE對外公布其月活躍用戶量為2.12億,並預測2015年年末它的註冊用戶量會超過7億。這樣一款與微信、KakaoTalk在亞洲地區勢均力敵,擁有龐大用戶基數且逐步徵戰世界市場的即時通訊軟體,它最最惹眼的卻不是軟體本身,而是它的「萌物」形象。究竟是怎樣一種賣萌,將LINE推向更廣泛更具粘性的粉絲市場?

打造「LINE FRIENDS」偶像天團

LINE自2011年6月打入通訊軟體市場之時,憑藉提供免費簡訊、免費電話服務,短短兩個月時間就積累了400萬用戶。2011年10月,「貼圖」功能的加入,兩日間便為LINE帶來了100萬用戶。時至今日,貼圖已經成為了LINE 的核心內容,其2015年的財報顯示,貼圖、廣告與遊戲成為了 LINE 營收的三大主要來源。其中佔總收入30%的廣告收入,實則也是圍繞貼圖和遊戲展開。但對LINE來說,潛藏在貼圖背後的市場更值得深究。

這一組瞬時在用戶群體中成為爆點的貼圖,實際上是由7個形象各異卡通角色組成,LINE將其取名為LINE FRIENDS。而這一偶像天團的誕生也標誌著LINE開啟了它的「萌物IP」修煉之路,這些用戶在聊天過程中你來我往,相互推送的趣味貼圖,不過是這個IP的初始孵化。隨著LINE FRIENDS在用戶群體中知名度以及受歡迎程度的不斷提升,這個IP成為了LINE坐擁世界各地忠粉的最利武器。通過這些可愛的卡通人物形象,在提高APP本身的用戶活躍度的同時,逐步培養起用戶對LINE的粉絲情愫。

LINE FRIENDS中最主要的幾個角色包括以下7位,由左及右依次是:大叔、可妮兔、饅頭人、布朗熊、詹姆斯、莎利、傑茜卡。在LINE用戶心目中,這幾位LINE FRIENDS成員,絕不僅僅是幾個卡通形象而言,他們在粉絲團體中有著天團偶像一般的待遇。為了追隨他們,掏錢買貼圖只是粉絲的一小步,收集各類LINE FRIENDS衍生產品,甚至收看他們的系列動畫片,忠粉的愛,幾近痴迷。

萌物LINE FRIENDS,這個IP究竟有多值錢?

LINE一面不斷強化LINE FRIENDS的萌物形象,加深這個IP對於粉絲的感召力,同時加快了它的IP商業化進程,由LINE FRIENDS衍生出來的跨界合作,成為了LINE在通訊軟體之外的主要營收來源。在如此卡哇伊的一個IP面前,粉絲能做的就是「追追追」、「買買買」。

《LINE Town》系列動畫,塑造出更立體飽滿的IP萌物

《LINE Town》是以LINE FRIENDS作為主角的搞笑日常動畫。在一個名為LINE TOWN的小城中,每個萌物都被賦予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看似是針對小朋友的動畫片,實際上裡面的人際關係與職場故事都是成人故事的卡通化。LINE很清楚,若只是幫角色堆砌出單一的可愛外在,並不能換得絕大數年輕人對LINE FRIENDS的認可。想要真正融入年輕人的日常,就必須契合他們的生活點滴來塑造這些萌物形象。

LINE FRIENDS衍生物開賣,最直接的IP變現方式

這些LINE FRIENDS在天貓商城上出售的周邊產品,無論是公仔、手機殼、本本、小錢包,幾乎很少有小女生可以對它們說NO。

相關焦點

  • 加盟奶茶火爆不止,揭秘Coco等奶茶加盟飲品如何運用網絡營銷強力吸金?
    從何時開始,奶茶店開始遍大街小巷,網紅奶茶店一度成為熱門,尤其是喜茶、奈雪の茶等網紅奶茶的迅速崛起,再次引發了一陣奶茶熱潮。這些被冠以「網紅」稱號的奶茶大顯身手,成了年度最佳吸金小能手。奶茶加盟也一度成為熱潮。當然,奶茶界論資排輩,不得不提coco奶茶。Coco奶茶從進入中國市場後,如常青樹一般,火爆不止。然而說起中國奶茶,發展之途艱難,coco奶茶保持現今的成就,非常不易。
  • 各大佬瞄準「千億市場」,火鍋界「網紅」--香天下狂賣300萬盒
    各大佬瞄準「千億市場」,火鍋界「網紅」--香天下狂賣300萬盒「吃著火鍋哼著歌,手剝麻小樂呵呵」這是無數人夏天最理想的打開方式香天下手提火鍋,從一個發展了15年的傳統行業的川派火鍋,衍生出狂賣300萬盒的自熱網紅火鍋明星公司
  • 市場規模接近千億,熱賣卻被質疑炒作 奶茶生意只能走「網紅」路?
    本月初,來自長沙的「網紅」奶茶店茶顏悅色終於跨出湖南省,在武漢開出首店。開業首日,奶茶店現場排隊等候時長超7小時。火爆的排隊場景隨即引發「奶茶店是僱人排隊」的質疑聲,北京地區幾家名為「茶顏觀色」的山寨店也重新引起不少消費者的注意。近幾年我國奶茶市場迎來爆發期,奶茶行業的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 什麼是網紅營銷及其運作方式?
    由於營銷人員已經意識到網紅的影響力非常大,因此該營銷策略已得到顯著發展。即使是那些影響力較小,信譽較高的品牌,也可能會對品牌產生很大的影響。它為什麼如此重要?通過網紅公眾人物進行晉升的做法並不新鮮。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廣告都變得毫無用處(當然不是),但是橫幅廣告的盲目性和消費者的不信任浪潮以及競爭性廣告成本的增加已導致傳統廣告活動的有效性下降。隨著對廣告的信任度下降以及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我們今天所謂的「網紅營銷」已經出現。這種方法的動機不太透明,但是更真實。這是什麼意思呢?
  • 胡軒108聚焦「數智快經濟」,株洲白關首個網紅直播基地助力千億市場
    5G短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傳統服裝企業如何藉助短視頻風口提升銷量和品牌傳播,網紅明星如何找到優質貨源無憂帶貨?聚焦萬億流量,胡軒108打造「源頭好貨」直播矩陣2021年伊始,胡軒108網紅直播基地即將於株洲白關盛大啟幕,近100個超現代新零售直播間,藉助網際網路的「網紅經濟」現象,胡軒108在明年培養500多個服裝行業的「頂級網紅」,通過「頂級網紅」推動服裝行業發展,建立播品牌 ,解決供需信息不及時、不對稱的問題,聚焦直播流量,追溯於源頭,打造胡軒
  • 宣布網紅營銷的下一次發展:有機網紅
    當我們談論網紅營銷時,人們往往會立即想到傳統意義上的網紅:名人或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追隨者的人;世界的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s)和凱莉·詹妮(Kylie Jenners)。 就像我們今天想到的那樣,「網紅」離現實電視明星的距離比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更近。
  • 網紅營銷的定義是什麼?網紅營銷的優勢與劣勢介紹
    網紅營銷作為網絡推廣的一個渠道,近幾年真的非常火,但很多朋友其實對它並不熟悉。今天就來介紹網紅營銷的定義是什麼?找網紅的渠道都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吧。 網紅營銷,也稱之為 Influncer Marketing, 主要是依靠有影響力的網紅傳遞產品和品牌信息,來吸引潛在受眾獲得轉化。網紅營銷是眾多數字營銷手段中的一種,它同社交營銷和內容營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網紅營銷是企業通過與受歡迎的社交媒體用戶或自媒體作者合作來推廣其產品和服務的營銷策略。網紅通常會吸引大量參與的受眾,品牌可以利用這些受眾建立信譽,甚至推動銷售。
  • 飛魚新媒體,網紅營銷賽道的領跑者
    網紅營銷,即KOL營銷,泛指有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兼具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傳播優勢,其營銷價值已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根據克勞銳數據,2019年KOL 投放市場規模 490 億,同比增加63%,預計 2020 年KOL 廣告投放市場同比增加53%至 750 億以上。
  • 株洲白關服飾產業園首個網紅直播基地即將啟幕 助力服飾千億市場
    (通訊員 供圖)(通訊員 羅金鵬 記者 青琪)5G短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傳統服裝企業如何藉助短視頻風口提升銷量和品牌傳播,網紅明星如何找到優質貨源無憂帶貨?蘆淞服飾代表品牌之一的狐軒集團或將給出解答:其不僅形成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旗下的「胡軒108」網紅直播基地也將於明年啟幕。
  • 陷合作糾紛 網紅王飽飽的營銷後遺症
    網紅麥片品牌王飽飽最近有些「煩惱」。近日,王飽飽被曝拖欠供應鏈約1200萬貨款,斷供、取消與多家廣告投放商合作。對此,王飽飽出聲明稱,該消息並不屬實,並表示公司已啟動法律程序,將追究到底。從籍籍無名到迅速走紅,大量網絡營銷讓王飽飽獲得不錯的銷量,並計劃向線下渠道布局。
  • 網紅營銷的價值如何計算
    進入2016年末,網紅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一些成熟的直播平臺成就了一部分網紅的誕生,當然也有很多新的平臺需要網紅的助推。 從商業角度分析,一位有影響力的網紅所帶來的粉絲效應是非常可觀的,但如何用網紅來創造更多的價值,大多數人並不是特別了解,甚至對於網紅的認知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那麼,如何衡量一個網紅的流量價值?
  • 網紅經濟概念漲停潮 最狠暴漲200%!網友:瘋狂過後一地雞毛?
    更有市場傳言稱,上市公司收購的電商直播資產遙望網絡和頂級流量網紅李子柒有所關聯,一時之間,網紅概念股激發市場巨大的想像空間。   此前星期六暴漲中,網友熱評,有的說:炒作過後,一地雞毛。有的說:一個新事物發展起來的時候,是不需要那麼細,先炒再說。   當然,在這波網紅經濟概念大漲的背後,遊資無疑也是這一輪瘋漲行情的重要推手。
  • 沈玉琳靠網絡節目發大財 半年吸金三千萬
    沈玉琳與加樂星娛樂公司合作網絡節目《玉琳哥來代班》,短短不到半年,就為加樂星帶來了超過三千萬的業配營收。加樂星520舉辦慶功活動,沈玉琳、曾智希、陳育涵…等人受邀出席,活動上特地頒獎給沈玉琳,賜贈「怪物級業配大神」獎盃,肯定他的吸金功力!
  • 失控的「網紅」
    由此可見,網紅的產生不是自發的,是依靠越來越快捷的網絡環境,由網紅自身、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網民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目前在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網紅,遊戲玩得好的可以成為遊戲界的網紅;唱歌好的可以直播唱歌;什麼才藝都沒有的,只要長得漂亮也可以當網紅;長得難看的,純粹賣醜也能成為網紅。總之只要豁得出去,人人似乎都可以成為網紅。相比真正的娛樂圈大咖,網紅可以自我炒作。
  • 小家電:新品牌如何撬動千億市場?
    撕下網紅標籤,它將回歸哪些商業邏輯?2020年小家電行業發展又呈現哪些新的特徵? 青桐資本持續關注消費賽道,累計助力50+項目完成融資。我們與100+大消費領域投資人、120+業內創始人交流,試圖揭開小家電千億市場的「大」生意門道。
  • 陷合作糾紛,網紅王飽飽的營銷後遺症-虎嗅網
    網紅麥片品牌王飽飽最近有些「煩惱」。近日,王飽飽被曝拖欠供應鏈約1200萬貨款,斷供、取消與多家廣告投放商合作。對此,王飽飽出聲明稱,該消息並不屬實,並表示公司已啟動法律程序,將追究到底。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王飽飽在成立兩年內迅速火爆的主要原因是善於營銷,憑藉著明星及大量網紅渠道平臺的推薦,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知。但這一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後續產品數量、品類、質量等跟不上其營銷速度,將很快被其他新的品牌代替。
  • 春節萬億美食市場!企業「扎堆」上市 營銷爭相牽手網紅
    借著春節的「東風」,還有企業在探索新的營銷策略。●零食企業「扎堆」上市,春節營銷爭相牽手網紅每逢春節,中國人的茶几上便會擺滿各色零食。這一消費傳統促使著越來越多食品企業扎堆春節搞另類營銷,與此同時,春節所折射出的龐大零食市場,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
  • 「618購物節」激活網紅經濟概念股 機構看好產業鏈龍頭投資機會
    本報記者 吳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各大商超和電商平臺早在月初就已開啟了新一輪促銷模式。與往年不同的是,儘管在一系列促消費利好帶動下,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但是「報復性消費」有可能不及預期,倒是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包捂得更緊了,尤其是曾經選擇超前消費的群體,似乎也意識到「套路年年有」。 與此同時,A股市場上,與購物節聯繫緊密的「網紅經濟」也在前期經過集中性爆發後開始轉向兩極分化。
  • 電競火爆催生主播網紅:揭秘遊戲主播的吸金帳本
    主播品牌更像是網紅品牌的子品牌,但作為最新的網紅類別,其發展勢頭大有趕超傳統網紅之勢。遊戲直播業競爭激烈 明星入局能否為行業帶來新氣象在網紅3.0時代,除了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視頻直播平臺也成為培養網紅的又一塊熱土。隨著以《英雄聯盟》為代表的遊戲持續火熱,非主流的電競市場正在聚焦主流的目光。
  • 網紅餐飲跨界短視頻:千億市場全靠收割95後乾飯人?
    網紅餐飲跨界短視頻:千億市場全靠收割95後乾飯人? 2021-01-05 14:51 網紅餐飲 網紅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