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煒: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成語都和他有關

2021-01-11 範煒

南唐後主李煜留下的這首虞美人之詞經久不衰,卻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一切都拜「宋太宗」所賜.....

當時北宋將南唐滅亡後,南唐後主李煜被抓到北宋,和他一起被抓過來的,還有他的老婆——南唐皇后「小周后」。

小周后生於950年,是個容貌極美的女子,也很聰慧,她5歲就嫁給了李煜,李煜也非常寵愛她。 可是自打被抓到北宋後,小周后不再屬於他了,北宋皇帝趙光義也愛上了小周后,倆人便成了情敵。

據說,上面這首虞美人之詞是李煜在七夕夜所作,國讎家恨加之老婆被搶,李煜只能把所有的愁苦和對老婆的想念寄托在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裡。

所以,趙光義看不下去了,正好找個藉口賜了李煜一杯毒酒,那首詞也變成了絕命詞。 那就來了解一下趙光義,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成為北宋朝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太宗。

趙光義本來叫趙匡義,為了避諱哥哥的名字,改叫趙光義,當皇帝後,又改名為趙炅。

說起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的前一晚,曾把弟弟趙光義叫過來一起喝酒並留宿,這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趙光義到底是好是壞?

宋太宗出生時也很有神話色彩,滿天紅光,天空中還飄著奇香,他從小比其他孩子聰明......

宋太宗成為皇帝後,他的政治手段就是培養大量親信,他非常想改變重武輕文的局面,不僅擴大科舉規模招收人才,他自己也是個非常愛讀書的人。

據說,他帶兵打仗取勝後,不取財物,專門在那個地方搜尋古書,興許是父親和哥哥打仗打慣了,想培養一個有藝術性的孩子,宋太宗就變得偏文藝一點了。

據說,宋太宗每天處理完國家大事後,還要讀很多書。他每天都堅持看書,甚至有時候有事耽擱了,也要補上!他覺得讀書很開心,多看點書很有益處,一點也不傷神。用他的話說就是「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總會有好處。於是「開卷有益」這個成語便流傳下來。

宋太宗在位期間,風風火火滅掉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但他其實還是沒能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遼國依舊是北宋朝的大患。看來宋太宗確實有點志大才疏了,強敵當前,卻養了那麼多文人,還是不懂得用兵之道啊。

有一年二月份,地處開封的國都還非常的冷,宋太宗為了展現國泰民安的盛景和自己的君王之德,就下令給城中上了年紀的老人們發一些禦寒的衣物、錢、米、炭等,正好當時下著大雪,於是成語「雪中送炭」便流傳下來了。

這便是宋太宗的一些二三事。但關於宋太宗和李煜老婆小周后的事,正史中其實並未提到,只在野史中說,宋太宗強幸了小周后。從李煜的結局來看,宋太宗和比他小11歲的小周后應該有故事。

宋太宗出生於公元939年11月20日,那就是屬豬,天蠍座。這類人的優點是容貌出色、有品味,喜歡什麼就去爭取,從不猶豫,有野心。缺點是因為不喜歡失敗,會為了勝利而妥協或不擇手段,唯利是圖,急功近利,佔有欲強,反倒顯得膚淺、心胸狹窄,沒有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當然,這只是從單方面來說的。

所以,你認為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相關焦點

  •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這10個成語及其背後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推文中提到的十個成語,涉及的朝代有唐朝、南北朝、東晉、春秋、北宋、西漢;涉及的歷史人物有杜黃裳、桓玄、孔子、宰我、趙普、宋太宗、顏之推、賈季、趙衰、趙盾、檀道濟、東方朔、漢武帝、蘇東坡、文與可等;有的很是直接,如「慘綠少年」是因為典故中的杜黃裳是一位「穿綠色官服的少年」,「半部論語」是因為典故中的宰相趙普說自己「憑半部《論語》輔助宋太祖打天下,憑半部《論語》輔助宋太宗治天下」;有的源自比喻,如「冬日可愛
  •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
    這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圍觀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筆者今天就結合成語故事,說一說他打戰到底有多厲害。成語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是和某一歷史人物相關,說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韓信的成語故事絕對佔據榜首,據筆者統計,與之相關的成語多達30幾個,而其中大部分都和打戰有關。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十個最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這是去年因為《新聞聯播》播發的國際銳評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語。「令人噴飯」最早出自蘇軾的一篇散文《文與可畫篔簹(yún dāng)谷偃竹記》。這篇文章中,蘇軾寫到自己和文與可相交的趣事。文與可是畫家、詩人,和蘇軾是表兄弟的關係。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不僅迷惑了網友還「騙到了」央視主持人。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漲知識
    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額奏是愛聽範煒&程渤智唱咱《西安人的歌》
    後來很多人知道,這首歌從詞曲到演唱都是由兩個「80後」的西安小夥完成,他們是一個音樂組合,這個組合的名字很特別,以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命名,就叫——範煒與程渤智。不熟悉他們的人以為他們是樂壇新人,熟悉他們的人卻知道,他們是圈內小有名氣的音樂人,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致力用他們的音樂推廣西安文化。
  • 《挑戰不可能》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
  • 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都有哪些?
    今年是鼠年,學生特意總結了一些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希望能夠與各位進行互動交流學習。鼠目寸光,這個成語一般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做事情的格局不夠大,看事情不夠遠,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計劃。與之相近的成語就是井底之蛙,鼠肚雞腸,與之相反的成語就是高瞻遠矚,我們老百姓有一句口頭禪:「不要和女人計較,因為女人頭髮長見識短」。意思就是女人有些時候看問題沒有男性看得遠,心量不夠大,總是喜歡斤斤計較。當然學生不是在惡意攻擊女性,希望各位女性同胞諒解。賊眉鼠眼,這個成語一般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不夠端莊,神情飄忽不定,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和韓信有關的成語
    這個成語的由來是當時韓信吃不飽飯時,有一位婦人給了韓信一碗飯吃,韓信在離開的時候,韓信對這位婦人說道,等到自己衣錦還鄉時,一定會報答她,結果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回報了她千金。第三個胯下之辱。這個成語的由來大家想必是非常的熟悉。當時有一村霸擋住韓信的去路,要韓信從他胯下鑽過,韓信做了,後來韓信功成名就之後,這個成語就成了韓信能伸能屈的象徵。第四個婦人之仁。
  • 宋太宗自曝「家醜」:趙廷美和我不是一個「媽」,他媽只是個乳娘
    ----《宋史·后妃傳》由上文我們可知,昭憲杜太后除了生育了趙匡胤、趙光義兩位帝王之外,還生育了邕王光濟、秦王廷美、夔王光贊、和燕國陳國二長公主。看似今天的題目到這好像是有了答案,魏王趙廷美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一母同胞。然歷史就像電視劇,要都這麼順溜就不會有歷史學家和梨白這種熱衷「老趙家那些事兒」的人什麼事兒了。別著急,咱們接著往下看。
  • 有成語故事出自你的家鄉嗎? 和濰坊人有關的至少39個
    中國成語總量數不勝數,生活中被人們常用的成語大概也有一兩千條。一個人一生中可能經歷的各種境遇、事件,可能體會的各種心境、情感,可能面對的各種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都能在成語中找到細緻的對應,並完成微妙而生動的表達。不僅如此,中國成語還有著明確的褒貶臧否,代表著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基因中的核心價值觀。  成語通常來講有五大來源:古代神話、歷史故事、文學經典、民間口語和外來語。
  • 「夜郎自大」成語,和夜郎國有關,揭下古國面紗!
    「夜郎自大」成語,和夜郎國有關,揭下古國面紗!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吧,他裡面蘊含的成語故事相信也是家喻戶曉了,但是裡面的夜郎國大家知道到底是什麼地方嗎?其實裡面的夜郎國並不是為了宣傳成語而捏造出來的一個國家,在歷史上面這個國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非常的有歷史意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揭開這個國家的神秘面紗。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其中,蘇軾創造出成語200多個,韓愈創造出成語足足有331個,韓信創造的成語相比較前面兩個來說,就比較少了,只有34個。 他們具體都創造出哪些成語?首先,蘇軾創造的成語有很多有趣的寓意,比如「令人噴飯」。很多人聽到「令人噴飯」,忍不住懷疑:「這真的是成語嗎?」畢竟現代網絡用詞中,確實有很多「噴飯」的描述,其實如此通俗的成語,正是出自宋代蘇軾筆下。
  • 為什麼宋朝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皇位每隔三代就會斷了傳承?
    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咱們中國人都講解一個因果報應,在北宋一朝,從宋太宗趙光義之後,每個皇帝基本都是子嗣匱乏,而且基本每隔三代,皇帝就斷了子嗣,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當初宋太宗做下的事情有關呢?宋太宗趙光義是北宋王朝的第二個皇帝,原名叫趙匡義,只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登基稱帝,作為臣子應該避諱,而改名為趙光義。公元976年,宋太祖駕崩之後,兄終弟及趙光義繼位成為皇帝。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名字用了3000多年,1584個成語跟這座城市有關
    在這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在我國廣闊的國土中,有許多城市換了很多名稱,但是也有一個城市,一直保持著自己原來的名稱,就是邯鄲。一提到邯鄲,我們最先想到的都是"邯鄲學步"這個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燕國的一位少年,因為羨慕邯鄲人的走路姿勢好看,就專門來到邯鄲學習邯鄲步。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沒有學會邯鄲步,連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都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