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語故事出自你的家鄉嗎? 和濰坊人有關的至少39個

2021-01-08 大眾網

  成語是中國獨有的語言資源,較為全面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澱的智慧結晶與文化價值,如果難以傳承應用成語,實在太遺憾了。中國成語總量數不勝數,生活中被人們常用的成語大概也有一兩千條。一個人一生中可能經歷的各種境遇、事件,可能體會的各種心境、情感,可能面對的各種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都能在成語中找到細緻的對應,並完成微妙而生動的表達。不僅如此,中國成語還有著明確的褒貶臧否,代表著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基因中的核心價值觀。

  成語通常來講有五大來源:古代神話、歷史故事、文學經典、民間口語和外來語。

  濰坊市目前正在進行「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的四個城市建設。有關人士在梳理濰坊文化時發現,據不完全統計,跟濰坊有關或直接由濰坊人創造的成語至少有39個,分別是:

  1.割席斷交、2.青州從事、3.捫蝨而談、4.難得糊塗、5.逄萌掛冠、6.樂極生悲、7.暮夜無知 、8.巢毀卵破、9. 入室操戈、10. 千慮一得、11.晏子使楚、12. 推己及人 、13.得意洋洋、14. 踴貴屨賤 (yǒng guì jù jiàn)、15. 物以類聚、16.安步當車、17.杞人憂天、18.南橘北枳、19.朽木不可雕也、20.綠肥紅瘦、21.禹行舜趨、22.堯天舜日、23.堯趨舜步、24.不脛而走、25.推梨讓棗、26.覆巢之下,安有完卵、27.探囊取物、28.齊紈魯縞、29.折衝樽俎、30.橘生淮南、31.半渡而擊、32.操翰成章、33.人無寸高、34. 玉膾金齏、 35.鄭家詩婢、36.尚書履聲、37、嫦娥奔月、38、大禹治水 39、柳毅傳書。

  各個成語背後的故事,且聽慢慢分解,今天先分享第一個:

  1.割席斷交

  

  

  割席斷交,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共園中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後用來比喻多指朋友之間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絕交。故事發生在東漢。 

  《三國志》有載:「管寧,齊相管仲之後也。昔田氏有齊而管氏去之,或適魯,或適楚。漢興,有管少卿為燕令,始家朱虛,世有名節,九世而生寧。」 此言管寧生於東漢末年的朱虛。朱虛,今天的臨朐和安丘之地。 

推薦閱讀

每年夏天,總有一些學子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悲喜交加,因為他們想要邁入大學校門,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他們有的是孤兒,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有的自身殘疾,但是雖然家境困難,他們卻自立自強,考取理想的大學。為了幫助更多寒門學子圓夢大學,今年...[詳細]

這馬上就要到開學季了,有的中小學學生們又可以穿新校服 了。今年6月份,省質監部門隨機抽取全省40家學生校服生產企業,進行質量監督抽查。」  對於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問題,省質監部門堅持對問題企業跟蹤抽查,促使企業轉型升級。[詳細]

舜網訊今年1月21日,濟南槐蔭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到要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室安裝空氣淨化設施。隨後,記者又來到了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和濟微中學不同的是,這裡的教室裡安裝的是吊頂式空氣淨化系統。[詳細]

8月27日第27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閉幕。啤酒節期間,由嶗山會場和世博園會場始發或途經的專線車和常規公交線路,在原有運力的基礎上累計增發車次470個,增加運營裡程4270.4千米,增加客運量5202人次。[詳細]

據悉,「前進一號」盾構機於2016年7月31日在演馬莊西站完成首次始發,沿齊魯大道向南掘進,2017年3月9日,順利到達濟南西站。在這段區間施工過程中,盾構掘進成功克服了小半徑曲線掘進、富水砂層噴湧、地質突變穿越膠結砂巖等困難,最終順利完成此次盾構任務。[詳細]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獲悉,山東省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將於9月5日開始報名,11月4日考試。(三)符合學歷層次要求的普通高等學校三年級(含)以上學生,可以報名參加本次教師資格考試,其他年級在讀生不得報名。[詳細]

相關焦點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
  • 濰坊成語動畫(十四):不脛而走
    編者按:濰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璀璨,自古為東萊首邑、北海名城,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
  • 出自南京的成語故事
    6.量體裁衣  故事:南朝時南京有個叫張融的人,頗有才華,齊太祖蕭道成很器重他。有一次蕭道成把自己穿過的一件衣服送給張融,並附手詔一道,說這是我穿過的衣服,已經讓人按照你的體格重新修改,送給你穿很合適。7.危言聳聽  故事: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
  •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今天的問題是「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大家都知道答案嗎?這裡小編根據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問題,下面就是11月12日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這道題的答案了,來看看吧。11月12日螞蟻莊園問題問題題目: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正確答案:匡衡答案解析:成語出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
  • 「兩肋插刀」的成語故事出自秦叔寶,是真的嗎?
    能夠為對方兩肋插刀,說明關係非比尋常,是彼此十分重要的人,兩肋插刀這個成語出自隋唐時期的秦瓊秦叔寶。然而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如果秦瓊真的兩肋插刀了的話,就不會有後面的瓦崗起義了,他早都一命嗚呼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隋煬帝為修理京杭大運河,肆無忌憚的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此時江湖中湧現了一批綠林好漢,他們劫富濟貧。因為打劫前會先放響箭,又被稱為響馬。
  • 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一 胯下之辱。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這些奇葩成語,個個畫風清奇,故事辣眼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但是中國成語千千萬,總有一些成語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
  • 經典成語取名字,出自成語有內涵的寶寶名字,好聽好記!
    中國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的成語基本都有歷史典故,所以用作人名時不僅很有文化底蘊,還富有內涵。從古至今,家長給寶寶取名時就喜歡借鑑成語和國學經典。就算在當今社會,用成語取名也絲毫不落伍,反而顯得大氣雅致。當然用成語取名不是機械的照搬,更多的是靈活的運用,也不要拘泥於成語的意思,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 這10個成語及其背後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推文中提到的十個成語,涉及的朝代有唐朝、南北朝、東晉、春秋、北宋、西漢;涉及的歷史人物有杜黃裳、桓玄、孔子、宰我、趙普、宋太宗、顏之推、賈季、趙衰、趙盾、檀道濟、東方朔、漢武帝、蘇東坡、文與可等;有的很是直接,如「慘綠少年」是因為典故中的杜黃裳是一位「穿綠色官服的少年」,「半部論語」是因為典故中的宰相趙普說自己「憑半部《論語》輔助宋太祖打天下,憑半部《論語》輔助宋太宗治天下」;有的源自比喻,如「冬日可愛
  • 華夏歷史上,跟這三人有關的成語最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最有氣場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什麼是成語?「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一般來說,有四個字的成語,也有三個字、五個字的成語,甚至還有超過七個字的成語。不管字數如何,成語在中華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因為短小的成語可以表示一定的意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直接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至少是與蕭何並列第一的開國功臣,韓信對於劉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他的軍事才能上。筆者今天就結合成語故事,說一說他打戰到底有多厲害。成語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是和某一歷史人物相關,說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韓信的成語故事絕對佔據榜首,據筆者統計,與之相關的成語多達30幾個,而其中大部分都和打戰有關。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在你的印象中,「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
  • 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
    千奇百怪的成語:「博士買驢」是出自隋代的成語?還有更奇葩的!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自然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而成語也是其中的一種,它言語簡練,但是背後卻蘊藏著一個非常深刻的故事或者典故,這種具有濃厚歷史內涵的詞語,值得我們驕傲。
  • 《挑戰不可能》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不僅迷惑了網友還「騙到了」央視主持人。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在《挑戰不可能》最新一期節目中,幾位參賽小選手要從30組詞語中選出兩個假成語。
  • 你知道嗎?「樂不可支」這個成語原來是讚揚他的→【老夫是個文化人】
    東漢38:你知道嗎?「樂不可支」這個成語原來是讚揚他的→張衡是東漢中期人,他的祖父張堪當年搭上了光武帝的創業快車,不僅順利做到了太守的高位,而且為人品性極好,聲譽極高。「樂不可支」這個成語,就是出自當時治下百姓們歌頌張堪的童謠:「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當官當到這個份上,可以算是名垂青史了。
  • 十個最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
    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這是去年因為《新聞聯播》播發的國際銳評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語。「令人噴飯」最早出自蘇軾的一篇散文《文與可畫篔簹(yún dāng)谷偃竹記》。這篇文章中,蘇軾寫到自己和文與可相交的趣事。文與可是畫家、詩人,和蘇軾是表兄弟的關係。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