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當年入侵阿富汗確實造成了自身的重大傷亡,更給阿富汗帶來了數百萬人無家可歸的現實。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確實可以說阿富汗拖垮了蘇聯,蘇聯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這一個時間點非常關鍵,是蘇聯陣營的一次大分裂和抗蘇陣線形成的關鍵時期,當時整個世界的局勢就像一個袋子,將蘇聯裝在了裡面,蘇聯急需通過一場戰爭突破這一陣線,而阿富汗就是蘇聯選擇的最佳戰略戰場。
阿富汗在古代,因為交通便利發達,戰略位置重要,也是很多強國大國爭奪的對象,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以內,阿富汗也曾是一個地區強國和十分富庶的國家,更早的歷史,咱們暫且不說,但就殖民時代來講,不論是沙俄還是當時的大英帝國都希望能夠佔據這一關鍵地區,甚至大英帝國還派出了軍隊想要將阿富汗強行納入自己的殖民體系。令人驚異的事情發生了,當時的阿富汗並不是一個地區大國,但是卻使用十分落後的東方武器打贏了英國殖民者的進攻,這讓很多西方國家看來不可思議,在東方各國門前架一尊大炮,幾十桿槍就可以贏得戰爭的殖民者,竟然在阿富汗折戟沉沙,隨後這一地區也長期被英國和沙皇俄國競爭爭奪。
對於蘇聯而言,想要突破當時對蘇聯的封鎖,蘇聯最希望將阿富汗地區完全佔領。向東可以抑制中國這個美國的新盟友,向西可以影響整個中東地區,整個伊斯蘭世界和世界油桶,向南可以進一步主導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形勢,進而獲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這種戰略是十分宏觀的,也十分數碩大,期間有太多利益糾葛和戰略壓制反壓制,蘇聯如果成功了,確實可以再度崛起,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但也正因阿富汗對於蘇聯十分關鍵,對於國際形勢十分重要,所以不論是中國也好,美國也好,還是歐洲其他國家也好,都十分重視阿富汗戰爭。
蘇聯希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贏得這場戰爭,在戰爭爆發之初,蘇聯也確實如此,使用了希特勒的閃電戰,在短以內佔領了整個阿富汗地區,但是作為帝國墳場,阿富汗地區的各派力量迅速轉為遊擊隊,並且得到了外部力量的支持,蘇聯長期陷入這場戰爭無法自拔,很多人將蘇聯入侵阿富汗和美國入侵越南做對比,但是我認為這兩者並沒有可比性,美國進入越南,還有著殖民時代的遺留問題和野心,但是蘇聯入侵阿富汗則完全是對當時的一個主權國家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它並沒有那些遺留問題和歷史問題,所以在找藉口的層面,蘇聯就沒有自己的主動權,而且也正是因為阿富汗如此關鍵,所以周邊國家尤其是向美國投誠的國家,自然會完全倒向美國的一邊,並且迅速與蘇聯對立。
蘇聯整整在這個戰場上呆了十年,其中花費了數百億美元,這給蘇聯國內的經濟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自身的傷亡數十萬,而且阿富汗地區的民眾也長期飽受戰亂之苦,同時阿富汗地區的很多極端力量也紛至沓來。當然,這一切並不是我認為最關鍵的地方,最關鍵的地方是當蘇聯撤軍以後,沒有人對於蘇聯在這一戰場上傷亡的士兵給予撫恤,甚至軍隊還遭到了蘇聯高層的抨擊,從而也造成了蘇聯中央與軍方之間的矛盾和隔閡進一步加深,當軍隊已經不圍繞你,不圍繞這個領袖,並且不信仰蘇聯的時候,失去槍桿子的政權不用別人打,自己就會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