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玉清在2019年正式封麥退隱,結束了46年的歌唱事業,人們在表示對小哥的祝福的同時,也深深感到惋惜。沒曾想在他封麥的次年,卻出人意料地在國外走紅了。
既然已經封麥,走紅當然不是因為他發了什麼新歌。令他在國外火起來的是他那首經典之作《一剪梅》。在國外的主流音樂軟體Spotify上,《一剪梅》在北歐三國名列前茅,挪威熱門歌曲排行榜排第一,芬蘭排行榜排第二,瑞典第二。
《一剪梅》是發行於1983年的一首歌曲,在發行近三十年後,為什麼就突然在國外走紅了?
其實《一剪梅》在歐美走紅,國外的網友也不過只會「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兩句而已,而且最早並不是因為原唱者費玉清,而是要歸功於一個人稱「蛋哥」的短視頻博主。
在2020年年初,蛋哥在自己的帳號上發布了一則短視頻,視頻中,蛋哥在冰天雪地的戶外,一邊在雪景中自拍,一邊唱著《一剪梅》,唱得正是「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這幾句。
冰天雪地的背景,加上應景的歌詞,再加上蛋哥的獨特造型,這則短視頻很快就火了,短時間就達到300萬的播放量。隨後有人將這則視頻搬運到了國外的視頻平臺上,自發布後迅速得到傳播。
此時在國外火的原因其實和最初在國內火起來的原因一樣,尚沒有費玉清什麼事,甚至沒《一剪梅》什麼事,因為大家普遍聽不懂這是在唱什麼。
不過一個視頻在有了很高的熱度之後,一定會有人解構視頻的各個要素。於是有外國網友開始認真研究這句歌詞究竟是唱的什麼,並且找到了《一剪梅》的原唱,然後被費玉清的唱功所折服,驚為天人。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句歌詞也被翻譯為英文「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語意大體為「人生到達低谷,環境也逐漸惡化,卻無力改變」,再結合費玉清的無敵轉音和顫音,頗有些無可奈何的傷感在其中,有人認為這是當下2020年人們內心的真實寫照。
原歌詞的拼音字母在國外迅速成為一句流行語,已經從一句中文歌詞變成了國外網友的「梗」,甚至有人表示「如果要用一首歌來結束2020年,那就是《一剪梅》」。然後有大量的模仿者在某音國際版上以《一剪梅》的這一段進行視頻創作,至此,費玉清和《一剪梅》火遍歐美。
隨著費玉清和《一剪梅》在紅遍歐美,有人開始洋洋得意,認為這是文化輸出,甚至存在文化流變。但是這裡不得不給這麼想的人潑點冷水。
《一剪梅》已經傳唱近三十年,但是為什麼近期在國外火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蛋哥的那則視頻,但是蛋哥的視頻之所以火,最初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滑稽的造型,文化背景不同,其中的壁壘可不是那麼容易就打破的。
雖然在見識到費玉清的唱功,以及明白了歌曲其中的意境之後,《一剪梅》在隨後的傳播中確實脫離了蛋哥,但是說到底,外國網友更多的還是將之視為一個「梗」,還達不到文化輸出的那種高度。
比如要開學了,作業還沒寫,可以使用「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要還信用卡了,外國網友同樣「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只不過他們用的都是拼音的版本。其用法類似於電影《夏洛特煩惱》中,尹正跪地仰天長嘯時的背景音樂,呈現無比悲涼又戲謔的氣氛。
畢竟,「黑人抬棺」從2020年初到如今,這視頻也火了近半年之久,但是大家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視頻就把加納文化當作一回事。在外國網友的眼裡,「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還是被他們更多的當作一個「梗」,和國內網友在聊天時使用的「真香」之類的「梗」本質上並無不同。如果因為這次的事件就斷言「中文歌曲流行世界」目前來說不太現實。
零宣傳、零推廣、零打榜,還是首傳唱了近三十年之久的純中文老歌,連歌手都已經封麥引退了,卻能在國外爆紅,除了上面說的蛋哥的功勞,還有另外更深層次的原因。
蛋哥的視頻被搬運到國外之後,《一剪梅》率先在北歐國家火起來,和當地氣候也有一定關係。北歐國家氣候寒冷,常年下雪,「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句歌詞正好有了場景代入感。
蕭索的雪景,加上歌詞中孤獨絕望之感,正與歐美青年時下流行的喪文化相呼應。再加上如今疫情肆虐全球,人們內心消極情緒自是不必多說,《一剪梅》這首歌可以說直達了外國人的精神世界,一秒圈粉是有理由的。
其實,《一剪梅》在歐美爆紅,可以參考當年火遍世界的《江南style》,和前不久在短視頻平臺上翻紅的《處處吻》。
當年《江南style》因為足夠洗腦,再加上病毒式傳播,鳥叔成就了一首神曲,一段潮流。雖然通篇來看《一剪梅》的歌詞,並算不上洗腦,但是單拿出「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來唱,就足夠洗腦了。我們在看《夏洛特煩惱》時就已經有此感覺,而對於初次接觸《一剪梅》的歐美人來說更是如此。
另外,《一剪梅》在歐美爆紅的定式也可以在《處處吻》翻紅的過程中找到,既「新媒體+二次創作+病毒式傳播」。《一剪梅》和《處處吻》翻紅,得益於近年來短視頻的崛起,這一點毫無疑問。
而「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在歐美的火爆,最初也不是因為費玉清版本的MV,而是得益於「蛋哥們」的二次創作,正是因為這些人的二次創作演繹出了新內容,賦予其新的意義變成了一個大家經常使用的「梗」,當使用這個「梗」的人越來越多,通常會形成病毒式傳播。
以一句洗腦的歌詞作為背景音樂,再經過模仿與二次創作,繼而形成病毒式傳播,最終引起人們對原曲及原唱者的好奇,產生探究的欲望,於是費玉清和他的《一剪梅》就這麼火了。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費玉清過硬的唱功和《一剪梅》的高質量,詞曲作者陳玉貞、陳彼得和歌手費玉清本身的實力,是這一切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