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aye
對於許多海外華人、留學生來說,2020年最難的恐怕就是「回國」二字了。疫情爆發時,買不到機票難,好不容易能回國了,還得掐指一算符不符合「五個一」條件。現在,就算買到票了,你還得想一下,能不能在「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
7月20日,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發布了一條《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第一條要求所有搭乘來華航班的乘客,需在「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的。
消息一出,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美國華人們、滯留海外的中國遊子們都炸了。先是防疫健康碼,現在又要做核酸檢測,而且時間還限制在登機前5天內,網友們紛紛吐槽「咋回個國比上西天取經還難呢?」
7月21日,中國駐美國使館發布說明,稱具體實施辦法尚未確定,其次,中國駐美使館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新政策在美國實施的可行性進行綜合評估,並在未來進一步發布細則。
所以在中國駐美使館沒有發布更多信息之前,大家還有緩衝的時間,目前對回國的中國乘客實施的辦法依然是:除了搭乘臨時航班回國的未成年留學生必須做核酸檢測,其它人暫時不需要憑核酸檢測證明登機。
若是政策嚴格依照《公告》要求來,海外華人們還能順利回國嗎?下面我們就來根據北美到實際情況細細分析一下,滯留美國、加拿大的華人們能不能在登機前5天內拿到報告。
一、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較快,部分省市比較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加拿大。從疫情走勢圖來看,目前加國大部分地區疫情已基本達到可控範圍。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加拿大累計確診病例為11萬,死亡人數達8874人。此外,6月份以來,加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維持在1000以下,7月23日單日新增病例不到500人。
相比美國,加拿大的疫情形勢要樂觀很多。「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的要求,對於加拿大的海外華人而言實施難度如何?
首先加拿大的核酸檢測規則是,不管你有沒有被COVID-19感染的症狀,只需提前預約好時間就可以去檢測。像溫哥華、多倫多這些城市地區,檢測效率還算比較高,從當天檢測到出結果一般在24~72小時內,運氣好的話第二天就能收到郵件通知。
當然加拿大也有一些省,因為測試能力有限,往往患者預約之後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比如薩斯喀徹溫省,最新不少居民在網上吐槽該省檢測效率低,需要等待五天或更長時間才能輪到,而一些無症狀的人等待的時間則更長。
剛打了811,告訴我得等上一個星期才能接受檢查(有症狀),而護士告訴我,無症狀的人要等待的時間更長……
另外,像曼尼託巴省省會溫尼伯的測試壓力也很大,因為多數家庭都是攜家帶口驅車前往檢測中心排隊檢測的,本周二到了下午三點,工作人員就通知大家第二天早上再來。所以在這裡提醒一句,不管去哪個機構做核酸檢測,一定是宜早不宜晚。晚一個小時,就可能導致你沒法順利回國。
這樣看來,在加拿大要在登記前5天內拿到核酸報告,雖然也會有難度,但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二、美國:檢測不是你想測,想測就能測美國的情況如何呢?因為疫情失控,檢測能力有限,可能就沒有那麼樂觀了。要想拿到核酸報告,可能需要邁過三道坎。1、第一道坎:健康人士可能不給測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在美國無感染症狀的人不能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該怎麼辦?美國目前對可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的標準是什麼呢?
根據美國CDC官網提供的指導意見,「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進行COVID-19測試。」
即使你認為自己有感染症狀想接受檢查,也不能直接去醫院,而是要先致電你的醫保機構,再由州和地方衛生部門以及醫療保健機構根據你的情況,看是否需要接受檢測。
CDC官網上關於COVID-19檢測的指導意見
從上述的官方指導意見不難看出,在美國無症狀的人不是優先可檢測的對象,而且就算你想檢測也要先問你的投保機構。
美國不同於加拿大,這裡沒有全民醫保。除了少部分低收入者和老弱病殘群體享有國家提供的基礎醫療保險和援助計劃,大部分美國人都得自己掏腰包買保險。
如果你不是美國公民,也沒有買商業保險,可能不僅要自掏腰包還得自己想辦法排隊預約,至於排多久才輪得上你,那就不好說了。
雖然CDC也說了,如果你確實有COVID-19檢測的需求,可以訪問所在州或當地衛生部門的網站,以查找有關測試的最新本地信息。但這種官話套話,大家都懂的。畢竟就美國目前的情況,確診病例已突破400萬大關,死亡人數也超過了14萬人。
近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美國一些州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經不堪重負,缺乏檢測用品已成為美國各大檢測實驗室當前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在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和其他大城市,由於檢測需求量太大,有關部門不得不做出新的限制規定,即現在只能優先為有症狀的感染者進行檢測。
這麼一來,連基本的核酸檢測都難以實現,更別提踏上回國的飛機了。
2、第二道坎: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檢測要涼涼?
如果檢測機構的問題解決了,是不是就能愉快地回國了?
要知道美國目前經濟、交通尚未完全恢復,許多州還處於封閉狀態,那麼問題來了,住的偏遠的人怎麼去檢測機構做核酸檢測呢?
以美國華盛頓州紐波特市為例,那裡雖然居住環境宜人,但到處都是5000英尺高的巨大松樹和山脈,不僅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社區醫療條件更是差到不行。
在過去的十年中,紐波特市大約有120家鄉村醫院關門,人均可獲得重症監護病房(ICU)床位遠遠少於城市地區。在美國與紐波特市情況類似的地區還有很多,而且大部分農村社區裡幾乎沒有可用的新冠病毒檢測站點。
此外,由於美國可接受病毒檢測的醫療機構和檢測中心大多靠近或位於城市中心,所以在沒車又沒有公共運輸工具的情況下,要想獲得檢測機會,要麼靠兩條腿要麼只能祈禱政府擴大測試範圍,在偏遠地區多設幾個可移動檢測站點了。
比如,德拉瓦州就採取了兩種檢測辦法來擴大測試範圍。一方面將醫院中基於有症狀的測試轉變為基於社區的主動戶外測試,醫院和社區兩頭抓;另一方面,州政府還安排了一些可移動的檢測點,去到位置偏遠的農村區步行或駕車為居民提供測試服務。
所以如果你住的地方比較遠,但是運氣好遇到移動檢測站,那你可能不用出門就能接受核酸檢測。但如果靠兩條腿的話,路途遙遠不說,路上被感染的風險也高。
微博上一位網友就在評論區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本來在家好好的,為了檢測出去很可能路上遇到感染者,要是萬一回國前被查出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滯留在當地,再加上工作籤證即將到期,又沒有商業保險傍身,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3、第三道坎:做得上檢測,5天時間也緊巴巴
在美國做檢測,看起來已經千難萬難了。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你能順利接受核酸檢測,那要如何在做完核酸檢測5天內順利拿到報告,趕上回國航班?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美國目前的情況不同於其他國家,原本第一次疫情爆發以來美國檢測資源就嚴重匱乏,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第二輪疫情爆發,美國無論是城市還是偏遠的農村地區,幾乎都面臨著巨大的檢測壓力。
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專家表示,疫情爆發至今,美國每天的測試需要增加近一倍,各州和城市仍在努力確定如何分配測試資源以及在何處放置測試中心。另外隨著秋季學生返校,再加上流感季節即將到來,屆時美國的檢測需求還會迎來新一輪暴增。
這意味著,在檢測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隨著檢測需求的進一步增加,從檢測到出結果中間所需時長,也可能會進一步拉大。根據目前的《公告》要求,搭乘來華航班的乘客需在「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
也就是說假如你買了8月1日回國的機票,那麼你就需要提供在7月28日-7月31日內完成的核酸檢測結果,7月28日之前的檢測結果都不算數。
那麼美國目前的檢測效率是怎樣的呢?
據《紐約時報》報導,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的一個檢測點在早上8點開門後的短短5分鐘裡,檢測材料就用完了。之後許多人被拒之門外。而在氣溫高達38℃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有的居民在車內等待檢測的時間竟然長達8小時。
原本除去登機當天,可供乘客核酸檢測的時間只有4天,若檢測當天運氣不好,恰好檢測材料用完被拒之門外,那就只剩3天的時間既要完成檢測還得順利拿到結果。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目前美國大部分州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平均需要4~5天的時間,最快的也要3天。這還不算一些需要等待一周以上才能出結果的地區。
所以無論如何計算,在美國,要達到「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並提供陰性檢測結果報告的要求,可謂難於上青天。
最後想提醒大家,不管你在美國還是加拿大,都建議在具體《公告》實施措施沒有出來之前,做好兩手準備。邊等消息邊打聽好當地最近和最方便的檢測點,出行不方便的要儘快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