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播音:夏青
無家別
唐代:杜甫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注釋
天寶後:指安史之亂以後。開篇是以追敘寫起,追溯無家的原因,引出下文。
廬:即居住的房屋。但,只有,極為概括也極為沉痛地傳達出安祿山亂後的悲慘景象:什麼都沒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賤子:這位無家者的自謂。
陣敗:指鄴城之敗。
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創語。
怒我啼:對我發怒且啼叫。寫鄉村的久已荒蕪,野獸猖獗出沒。
攜:即離。無所攜,是說家裡沒有可以告別的人。
終轉迷:終究是前途迷茫,生死兇吉難料。
齊:齊同。這兩句更進一層,是自傷語。是說家鄉已經一無所有,在本州當兵和在外縣當兵都是一樣。
委溝溪:指母親葬在山谷裡。
兩酸嘶:是說母子兩個人都飲恨。酸嘶,失聲痛哭。
蒸黎:指勞動人民。蒸,眾。黎,黑。
賞析
《無家別》和「三別」中的其他兩篇一樣,敘事詩的「敘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詩中的主人公。這個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徵去當兵的獨身漢,既無人為他送別,又無人可以告別,然而在踏上徵途之際,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仿佛是對老天爺訴說他無家可別的悲哀。
【閱讀與欣賞】
《閱讀與欣賞》欄目的特點是:名人介紹名作,由名播音員廣播。中國古典文學的賞析,撰稿人是社會上的著名學者,如葉聖陶、臧克家、蕭滌非、吳小如、周汝昌等等,介紹的作品是歷代詩文詞曲的名篇,如李白、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等,播音員是聲名赫赫的齊越、夏青、田、潘捷等等。
節目一經播出,即收穫了大批的忠實聽眾。難得的是,在經過了幾十年後仍有聽眾惦記著它,追尋著它的蹤跡,更有一些忠實的聽眾渴望將其擁有、收藏。
提示:大量粉絲親們,可能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或者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關注和轉發,以示鼓勵!一個人長期堅持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