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今年IPO?後快遞時代的紅利來了

2021-02-14 虎嗅APP

回看過去的2019年,直播帶貨正在成為行業內最熱的話題,2019年也被稱為直播元年。直播為什麼這麼火?究其原因,其一則是電商經過長達十餘年的高速增長,流量紅利開始見頂。用戶拉新成本越來越高。因此直播的形式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整個電商圈似乎看到了新的增長通道。

 

不可否認直播電商的潛力,但是也不能就此下判斷說電商行業的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殆盡。特別是,當中國的電商已經發展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時,這種紅利的分享其實有溢出效應以及「出圈」的過程。就像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會由近及遠一樣。

 

2019年最後的一周,物流圈突然傳出消息,京東物流有可能正在考慮IPO。根據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消息,經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京東物流已與銀行就潛在首次公開募股(IPO)進行了初步接觸,為80億至100億美元籌資計劃做準備,上市時間或為2020年下半年,上市地點可能在中國香港或美國紐約。當然,京東官方口徑對此不置可否。

 

對於此消息,有幾點耐人尋味:

第一,電商物流的第一波紅利應該是屬於民營快遞的。連續出現六家快遞公司,分別在中美資本市場IPO,這一盛況前所未有。那麼,六大快遞上市之後,居然電商物流還有機會?

第二,京東物流此前被披露長年虧損,在2019年剛剛宣布單季度盈利。在當下的經濟周期中,這麼快就能上市了?

第三,此前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曾經說京東物流方向錯了,真的嗎?

 

這些問題拆解開來,一一追尋答案,或許才能看出未來電商物流行業發展的真正趨勢。

 

後快遞時代的紅利

 

先問一個問題,京東物流和已經上市的快遞公司,在業務層面上,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真正把京東物流當作一個電商物流公司來看,其實大家做的事情更多是趨同。都在從電商物流延伸出去,進入更多的綜合業務;都在一手抓to c,一手抓to b;都在越來越多的進行重資產的基礎設施的布局;以及,都願意強調自己是科技武裝起來的物流公司,極力想擺脫物流就是幹苦力的印象。

 

如果非要說不同,那就是京東物流因為曾經是京東的一個業務部門,對於商流的理解更強一些。而幾大快遞公司,這麼多年對於商流卻始終過不了「臨門一腳」的坎。現在更多是以生鮮電商+社區服務的方式,曲線觸達用戶。

 

不過,就這四點相同和一點不同,有可能代理發展思路的根本差異。

 

回到上市的問題,為什麼在三通一達、百世、順豐以及德邦紛紛上市之後,人們認為快遞江湖大格局已定的情況下,京東物流還有IPO的可能?

 

畢竟,從企業物流變為物流企業,京東物流並非孤例。除了京東物流,還有蘇寧物流、國美的安迅物流。以及品牌製造商陣營成長出來的物流公司,南有美的電器的安得物流、北有海爾的日日順物流。

 

其實問題的答案也不難。物流的需求,究竟是由誰來提出的?需求的變化,究竟是發生於哪一端?至少從C端服務為主的電商物流來看,肯定是消費者的需求推動,這和以製造型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關係(廣義的物流)還有所不同。

 

在不久前的演講中,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提了京東物流三個發展方向:短鏈、智能、共生。這三個詞其實是談了三個層面的事情,短鏈更多指向的是消費端的需求變化。中國快遞已經是世界上反應速度最快的快遞業了,但是中國的消費者從不介意「更快」。

 

從微觀角度,短鏈是讓貨物用最短的距離送到用戶手裡。短鏈的核心,則是減少貨物的搬運次數。當用戶選擇他最喜歡商品的時候,京東物流會用離它最短距離的倉庫將商品選出,由快遞小哥送到家,這就是通俗來說的「短鏈」。

分倉備貨,也就是在不同的區域修建物流倉儲中心,已經是行業共識。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倉儲設施的高度分散,以及庫存安排的複雜算法。說到物流履約的快速反應,倉的前置也是一種思路,這種思路其實是把物流基礎設施與已有的零售網絡結合,把城市中的門店看作是倉儲的一部分,以店為倉,即時配送。

 

正因此,盒馬鮮生侯毅曾經公開表態說,京東的那一套「中心化倉儲」過時了。他認為分布式倉儲才是未來。

 

公允的說,當年的那場爭論,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因為盒馬鮮生的品類主打是快消和生鮮。在零售業中,這也是動銷比較快、周轉比較高的品類,用某一品類的物流特性去衡量京東物流這樣一個綜合物流的建設邏輯,有失公允。

 

快並不是消費者的唯一訴求。「多、快、好、省」四個字,快遞在談論快、拼多多在談省、消費升級在談好。但是,當你服務的消費者數量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多」也是個大問題。這裡的多,不僅指的是供應鏈層面的多,貨源充足、產能跟的上,還包括豐富度的問題。你服務的用戶群越廣泛,衣食住行都能和你發生關係,你才會發現,「多」非常重要。

 

至於如何做到短鏈。王振輝曾經解釋過,京東是利用倉網支撐+技術加載來實現。

 

首先,京東物流是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B2B、眾包(達達)的物流企業,中國最大規模的物流基礎設施,有25座全國領先的、智能化的「亞洲1號」物流園區,配送服務覆蓋中國大陸行政區縣以及中國99%的人口。

 

其次,通過算法讓成本與用戶體驗達到平衡。比如,用戶買的一些商品,有的從東面發貨,有的從西面發貨,東西這兩個倉庫後面還會有一些倉庫的調撥,以此實現短鏈。短鏈的結果使得京東2019Q2的履約費用率降至6.1%。

 

所以面對外界的非議,京東物流「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思路。從數量上說,從2014年的上海亞洲一號到2019年12月東莞亞洲一號投入使用,5年時間出現了25座亞洲一號,這也是物流倉儲資源的分散分布。但是就單體來看,每個亞洲一號都是一個龐大的物流世界,仍舊是中心化的。

 

以2019年12月剛剛投入使用的東莞亞洲一號為例。它不僅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同時它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也強大的令人咂舌。東莞亞洲一號集自動入庫、存貨、打包、分揀、出庫等全流程作業於一體,同時配備現代化生活配套設施。

 

東莞一號物流港的吞吐量是驚人的,體現在以下數據:建築面積近50萬平米,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無疑,這樣一個智能物流中心投資額也是巨大的,京東方面對此守口如瓶。

 

從基礎設施建設角度看,中國的電商物流企業在六大快遞完成上市以後,面對一年超過600億件的快遞業務量,整個行業已經開始進入「軍備競賽」階段,但是重點有所不同。比如,我們看快遞公司的新聞,更多是,轉運中心的升級。

 

快遞公司也有大手筆的重資產投入,比如順豐位於湖北鄂州的機場。但是我們可以想想,順豐修機場為了什麼?為了快。轉運中心的核心是什麼?還是快。

 

但是京東物流大手筆投入的目的,不僅是快,還有「全」。一個是品類全,另一個也可以理解為「安全」,自己掌控自己的物流命脈的思路,從未改變。

 

如果京東物流真的有可能在2020年完成IPO,可算是中國電商物流的第二波紅利的溢出。

 

物流非「大」不可

 

東莞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大小家電、手機、筆記本、電腦、衛浴馬桶等商品最大的製造基地之一,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強勁、消費者購買力最強、電商市場最活躍的經濟帶之一,經濟總量在全國佔比達到12%,對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有著強烈需求。

 

在物流行業內,自動化的倉庫並不少見。但是東莞亞洲一號庫的自動化,則是另一種「量級」的自動化。

 

從面積上看,近50萬平方米就相當於兩座鳥巢(國家體育場)的面積,其核心功能是處理中件及小件商品。裡面最讓人震撼的是,有78臺「身高」22米的堆垛機,其大型交叉帶分揀系統全長22公裡,相當於港珠澳大橋跨海段橋梁的總長度。京東物流的人開玩笑說,一臺堆垛機的身價,可以在廣州買好幾套房。

 

京東東莞亞洲一號的的標準化倉庫,由於通過數位化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的倉位管理,簡單說就是凡是堆垛機可以控制的範圍,整個區域已經不需要人工操作了。整個進庫出庫的操作,全都實現了自動化的步驟,更多的時候人變成了「監工」的角色。

 

在分揀方面。分揀機上的800多個分揀滑道,將包裹分別分揀運送到全國各地的亞洲一號及分揀中心,準確率達到99.99%,代表全球頂級水準。

 

京東方面表示:當前,中國物流成本佔GDP比重仍高於發達國家,技術無疑成為在物流降本增效上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驅動因素。25座亞一投用意味著京東物流用5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企業40年的智能物流發展歷程,一分鐘內分揀機器人即可奔跑200公裡,上架2萬件商品,「亞一效應」成為中國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迭代的重要表現。

 

當然投入也是巨大的。花在設備上的是看得見的錢,看不見的錢在系統身上。

 

東莞亞洲一號在各個環節均大規模應用了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自主研發的「智能大腦」更是具備調度、統籌、優化以及數據監控全方位功能,利用京東物流十幾年來積累的複雜訂單處理能力和算法優化,極大提高了各環節的運轉效率和質量。

毫無疑問,這些物流巨獸也花了京東很多錢,並且一度拖累了京東的財務表現。

 

2019年4月,劉強東在內部信中宣布,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億元 ,如果扣除內部結算,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 。不過,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劉強東表示,如今京東物流已經接近盈利平衡,同時京東物流從四年前進入三到六線城市,一開始物流成本比較高,因為競爭力度比較小,現在物流在一線城市的投資已經結束。

 

王振輝也曾經說過,物流本質上就是服務業。言下之意,該花的還得花。最新的信息顯示,未來京東還要再建20座亞洲一號,全面覆蓋國內核心城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2月5日,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物流的運營主體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其助理張雱卸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同時卸任的還有原監事李婭雲。新增王振輝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經理,繆曉虹為監事。

 

種種跡象表明,京東物流可能真的在為IPO做準備。那麼,不斷加大重資產投入表象的背後,它的核心底氣究竟是什麼?

 

筆者認為,大規模訂單的智能化處理,才是京東物流面對資本要講的故事核心所在。

 

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做物流的人其實很不容易,由於新零售的出現,有兩股相反的力量一直在拉扯中國的物流業。一方面是整個物流行業的各個鏈條都在補「科技」這門課,幾乎各個環節都需要用科技的手段把過去的作業流程重塑一遍。另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刁鑽的消費者需求,使得末端的場景越來越豐富,履約的難度越來越大,這是公眾層面的感知。

 

這種公眾層面感知的難,卻給了最後一公裡市場巨大的想像空間,順豐、中通代表的快遞陣營,美團、餓了麼代表的即時配送公司,以及京東到家、盒馬、每日優鮮代表的到家陣營,上市公司、行業獨角獸層出不窮。

 

但是我們向後看,在物流行業的上遊,仍舊是普洛斯獨大,眾人跟隨。而在生鮮相關的冷鏈行業,也仍舊在發育期,未見誰有獨角獸的模樣。

 

這裡面最大的門檻是什麼?物流技術角度看,是所謂標準化。貨櫃改變世界,是因為貨櫃是物流單元化介質的代表。快遞業能夠出現六大上市公司,是因為「包裹」一詞暗含著標準化的因子。通俗講,能上分揀線的才是「包裹」,不能上的叫「異形件」。

 

而在中國市場,物流的自動化、智能化並非沒有突破。我們看到很多局部的、細節的技術迭代,讓人驚喜。但是身處中國市場,我們必須面對海量的十億級的消費者。6.18和雙11這樣的大促就是包裹們的「春運」。因此,沒有「大規模」處理訂單能力的「標準化」,智能化物流終究是水中花。

 

也就是說,重資產也好,高投入也好,看似笨重緩慢,卻是必不可少的。這兩年消費升級和零售業的迭代,使得需求超前一步,對於供給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充分競爭、民營經濟唱主角的消費產業,沒有人能替代民營企業去補「基礎設施」這一課。

 

從這一點上來說,前期投入巨大的京東物流,獲得上市門票並非沒有可能。因為,高科技和重資產,恰好都是門檻。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End

相關焦點

  • 京東物流發布11.11超級戰報:個人快遞單量增長164% 京東雲倉單量...
    與此同時,全面開放的京東物流為實體經濟持續帶來價值增量,11.11期間,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單量同比增長102%,個人快遞單量增長164%,京東雲倉單量增長138%,京東冷鏈零擔運輸業務量增長100%,農特產品業務量環比618增長近5倍,以智能供應鏈連結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打造產業、行業、商家共享消費紅利的數位化新驅動。
  • 京東物流赴港上市傳聞背後:快遞企業密集屯糧、價格戰加劇
    仍處在投入期 京東物流2017年開始獨立運營,王振輝任京東物流集團CEO,上一輪融資消息還停留在2018年2月,金額為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集團、騰訊以及中國人壽等。該輪融資後,京東物流估值約為135億美元,京東集團持有京東物流81.4%股權。
  • 站在田間地頭也能收快遞,京東物流12座亞一新助力!
    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抑制了已久的購物熱情,在618購物狂歡節終於得到了釋放,從下單到收貨快則幾分鐘,最慢也不過是半日或者是次日達,而這就是京東物流在時效性上所做出的的努力,而在今年,京東物流將投用12座「亞洲一號」,就算是站在田間地頭上,也可以收到快遞啦。
  • 京東物流衝刺IPO,劉強東再次出發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組成部分,人工智慧也將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1992年時成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但是由於經費原因差點輟學,他僅憑著自己親戚們東拼西湊的500元錢,開始了半工半讀的大學生活,並且在大學期間創辦了京東。京東與淘寶一直在電商領域角逐不下,即使現在兩個人在快遞領域也想要分個高下。
  • 京東物流運營超過800個倉庫
    技術驅動下高速發展的京東物流。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8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基於技術驅動和智能供應鏈,京東集團庫存周轉天數下降至34天,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快庫存周轉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Q3期間京東物流迎來多項裡程碑事件。
  • 羽化財經丨百世物流IPO,阿里京東物流爭奪戰再升級?
    招股書顯示,百世物流2017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2.48億元(4.71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14.77億元大幅增加了119.8%。  百世上市,阿里成背後強大推動力  百世物流總部位於杭州,原是馬雲、郭臺銘和周韶寧聯合創立的物流科技公司,後收購匯通,主營業務變更為快遞。
  • 順豐、京東、菜鳥都在布局!上海快遞物流展告知新格局要來了?
    順豐、京東、菜鳥都在布局!上海快遞物流展告知行業領域的新格局要來了? 隨著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等行業在人工智慧競賽中佔據中心地位,人工智慧每年都會達到新的應用水平。在中國,很多知名物流企業,如京東、阿里菜鳥、順豐等都在人工智慧方面進行布局,並且已推出了許多AI應用產品。數據根實驗室(data root labs)是一家烏克蘭的數據研究公司。
  • 時效再提升,京東物流今年擬投用12個「亞洲一號」
    同時,京東物流將加快供應鏈、快遞、冷鏈等業務下沉,服務產業帶、農產品上行,助力當地脫貧攻堅,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根據該計劃,京東物流今年擬投用亞洲一號達到12座,全部面向二到五線城市,新建擴建城市倉和轉運倉13座,加快快遞進鎮進村,大力推廣雲倉模式、廠倉合一、店倉合一等等創新業態,實現京東物流和品牌商物流資源共享,將商品布局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
  • 繼京東物流後,劉強東又一快遞公司成立了,四通一達將迎來挑戰!
    繼京東物流後,劉強東又一快遞公司成立了,四通一達將迎來挑戰!當下的快遞市場上競爭一直比較激烈,已經有不少的快遞面臨倒臺的局面。不過在這個時候還是有一些人「逆難而上」。比如說背後金主為OPPO投資的極兔速遞。再比如說「眾郵快遞」。
  • 透視京東物流的AB兩面
    因為在C端快遞方面頻繁的動作,京東物流最近登上新聞頭條的次數越來越多,也引發不少業內外人士評論。然而,當聚光燈聚焦在京東快遞一隅,似乎讓我們忽略了京東物流更大的版圖,以及在其他領域步履未停的布局。一、京東物流,不是快遞公司京東物流是家怎樣的公司?
  • 京東物流宣布獨立運營,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
    拆分後的京東物流仍然是京東集團全資控股的一個子集團公司,不會對集團上市公司的合併報表產生影響。獨立運營後,京東物流將布局四大服務領域:供應鏈服務,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和售後在內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雲+科技服務,提供物流雲(WMS、TMS、OMS等)、物流科技(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商家數據服務(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服務;跨境物流服務;快遞與快運服務。
  • 京東物流被曝計劃本月提交香港IPO申請; 申通快遞換屆:陳德軍繼任董事長 原菜鳥網絡王文彬任總經理
    2月2日消息,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京東物流據悉計劃本月提交香港IPO申請。此前,據媒體報導,京東物流已挑選美國銀行和高盛牽頭經辦香港IPO事宜,公司估值可能達約400億美元。該消息人士稱,京東物流計劃在2021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上市,集資至少40億美元。據京東物流2020年Q3財報顯示,其服務收入約104億元,同比增長73%。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在全國運營超過800個倉庫,包含雲倉面積在內,倉儲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其中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已實現大陸行政區縣近100%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
  • 京東物流再傳上市,劉強東這次真急了?
    接任京東物流CEO的餘睿是80後,也曾是京東最為年輕的副總裁。2008年餘睿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京東。從一線開始做起的餘睿,任職過客服,外部傳言最多的是其一天接了96個電話,經常被顧客罵。此外還任職過揀貨員、快遞員。通過京東的輪崗機制,餘睿在京東集團、京東零售、京東物流等眾多管理崗位進行過歷練。2014年,晉升為京東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
  • 京東物流官網:快遞訂單號信息查詢跟蹤 客服人工電話號碼
    京東物流隸屬於京東集團,以打造客戶體驗最優的物流履約平臺為使命,通過開放、智能的戰略舉措促進消費方式轉變和社會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將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機結合,實現與客戶的互信共贏。京東物流通過布局全國的自建倉配物流網絡,為商家提供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實現庫存共享及訂單集成處理,可提供倉配一體、快遞、冷鏈、大件、物流雲等多種服務。
  • 雙11物流大PK:菜鳥供應鏈、京東物流比拼數位化服務
    在內需增長潛力加速釋放的大背景下,今年雙11,單靠簡單的「人海戰術」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物流企業真正比拼的是全要素、全鏈路的數位化服務。 這一邊,菜鳥供應鏈推出「預售極速達」,首次在雙11期間將部分預售商品提前配送到社區,讓消費者支付尾款後立即收貨;另一頭,京東物流的Shuttle貨架穿梭車已經投入試運行,通過智慧機器人,京東無人倉改變了整個物流倉儲生產模式……
  • 京東物流與順豐的正面對抗
    2018年10月18日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宣布,京東物流正式上線面向個人客戶的快遞業務。4月15日,記者走訪了上海市區6個京東物流配送站點,多位快遞員向記者表示,相比普通件1.5元/件的收入,攬件提成確實比較高,2元/件+運費的9%,這樣攬一件20元運費的快遞,京東快遞員可以提成3.8元,是送件的2倍多。
  • 京東物流「蛋包飯」魔法:獨立就可以從「賠錢貨」到「香餑餑」?
    為了體驗,京東自營物流一直是燒錢的大頭。與帶著小姨子逃跑的老闆黃鶴不同,京東老闆是慷慨的,公開宣稱保證快遞員收入「比縣長高」。還好縣長的收入大家也不太清楚,他沒有說比順豐的高。不然自營物流的成本更得提高了。根據中、美已上市快遞公司的數據,人力成本佔總成本的八、九成。人口紅利消失,快遞業人力成本上升壓力很大。
  • 上京東寄快遞?現在起,一鍵呼叫京東小哥,即可寄送個人快遞!
    張鋒趕快放下手裡的筷子,迎了上去,「您怎麼來了,上午收到的東西有問題?」 「不是東西的事情,就是想找你發一個快遞給兒子,他把公司鑰匙落我這裡了。」李老師笑呵呵地說,這名退休教師在張鋒負責的片區住了幾十年,自從他一年前接手片區就一直在京東買東西。 「發快遞?
  • 京東快遞,還是原來的樣子嗎?
    繼2016 年面向商家推出快遞業務後,京東快遞於2018 年10 月正式推出個人快遞業務。今年以來,京東快遞迅速拓展個人快遞業務服務區域,日前又新增杭州、烏魯木齊、寧波、煙臺、中山等18 個寄件城市,目前已有50 個城市的用戶可以用京東快遞小程序下單寄件。京東個人快遞業務主要面向的目標客戶群體有哪些?
  • 京東物流墜落:曾經的驕傲、如今的拖累
    在美國檢方決定不予刑事起訴4個月後,早前指控劉強東性侵的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女大學生正式對劉強東提起民事訴訟,京東也被列為被告。輿論熱議之際,京東還在對物流業務進行大規模調整,京東對配送員取消底薪、調低公積金繳納比例、增加攬件任務的舉動引發內外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