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最常吃的幾種點心,你還記得嗎?

2020-12-27 農林衛視官方號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傳統年俗蘊含著喜慶祝福,各色美食傳遞著團聚歡樂。而春節時各地不盡相同的風俗物產,無不彰顯著濃濃的年味。

農林衛視《風物·中國年》系列,帶你賞遍各地特色風物,感受美好佳節。

風物·中國年

小時候最期盼過年,除了拿壓歲錢放鞭炮,還因為那各式各樣精巧的糕點,總能甜到心裡。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的桌上都時刻擺著各式點心、小吃,拜年的客人來了,不吃上幾個怎麼也不許走。

煎堆/麻團

有這樣一種點心,在北方叫麻團,在南方叫煎堆。圓圓的個頭寓意著團圓美好,甜糯的口感帶給人甜蜜幸福。

煎堆是一種年宵食品,始制於明代。其實在唐朝時長安已經有碌堆這種宮廷食品,唐初詩人王梵志有詩描述煎堆:"貪他油煎,愛若菠蘿蜜。"之後有不少中原人南遷,帶著煎堆來到南方,成為兩廣的小吃。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是廣東人過年的溫暖記憶之一。臨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戶就張羅著「開油鍋」、炸煎堆了。煎堆呈球形,寓團圓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蘊。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

糖瓜

糖瓜是古老的傳統名點,既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許多人兒時記憶中,只要到臘月,就有香甜可口的糖瓜吃,那種甜蜜滋味至今還縈繞在唇齒間。糖瓜,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糖,把它拉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粘,別有風味。

糖預示著甜蜜春節的開始,這不僅是人們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人們發洩情感的一種方法,它充分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

粘豆包大都是黃米麵做成,餡是豇豆、紅小豆或綠豆的。黃米麵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種也不一樣,有黑糜子、紅糜子,他們的粘度色澤大不相同,最好的造型是底寬上窄,光滑圓潤,小巧玲瓏。要整整齊齊擺在蓋簾上,顯得這家人講究、用心。

餈粑

餈粑同樣也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帶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地一起打餈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

餈粑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

年糕

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既寄寓了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又取「年高」的長壽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經發展成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新年美食。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

早期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年糕,後來逐漸在全國各地盛行,比如山東的紅棗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紅/白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諧音「年高」,是春節必備的應景食品,寄託了人們「年年高」的期望。

過年不吃一口年糕,總感覺缺了一點年味兒。年糕的香甜軟糯細密綿柔,絕對是最適合春節的食物。

其實,在物質豐富的今天

這些糕點已經不是只有年節才能吃到

但是每逢過年

看到這些伴我們長大的糕點

還是一定會吃上幾個

畢竟那一口甜蜜

能把我們帶回兒時

那個無比期待過年的童年

相關焦點

  •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我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自古以來流傳下來很多優秀的文化習俗。在一些重大節日和重要祭祀場合,人們也制定出了一套專屬於那個節日的習俗和禁忌。春節作為我國最重大的節日,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當然也存在著屬於春節的禁忌規定,你還記得多少呢?大年初一,不能吃藥這個習俗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了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因為大年初一,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邁入新年的第一天,是非常重要的。
  • 小時候過年吃的小點心,下面的這些你吃過幾種?歡迎留言寫下答案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和我的小夥們都在討論小時候吃過的美食和點心,前幾天寫了一篇糖果的文章,大家都很喜歡,其實呢,我們這些8090後的小夥伴們,小時候吃過的點心跟現在的沒法比,那時候吃的都是很少的,但是味道卻很純正,吃起來就永遠都忘不了,特別喜歡。
  • 全球最好吃的幾種「糖果」,過年也可以買一些,你喜歡嗎?
    在過年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也都是會準備一些糖果的,畢竟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是特別的喜歡吃糖果的,而且現在我們可以吃到的糖果的種類也非常的多,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好吃的糖果,而這幾種糖果也是被評為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在過年的時候也可以買一些,你喜歡哪種呢?
  • 90後童年經常吃的這幾種雪糕,最後一種買不到了,你還記得它嗎?
    90後童年經常吃的這幾種雪糕,最後一種買不到了,你還記得它嗎?現在的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炎熱了,那麼在夏天的時候除了吃西瓜以外,那麼雪糕也是少不了地,在夏天的時候,我們能夠吃上一塊雪糕的話,不僅又解渴而且還解暑,尤其是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吃到的雪糕的種類特別的多,其實有很多的雪糕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地,但是有一些雪糕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地也會被淘汰了,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90後童年經常吃的這幾種雪糕,最後一種買不到了,你還記得它嗎?
  • 它是農村過年必備菜,南方路邊就有,城裡卻要20元一斤,還常缺貨
    就拿過年要吃的一些必備菜來說,差異就很大,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必備菜就有豬蹄、油豆腐等,而在北方,餃子則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會從年三十吃到年初五,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差異,不過卻是人們舍不去的一些美好記憶。就像今天咱們說的這種過年必備菜,很多地方都有,但拿來吃的地方卻不是很多。它是農村過年必備菜,南方路邊就有,城裡卻要20元一斤,還常缺貨。
  • 過年味道:鴛鴦蛋餃 還記得嗎?
    小時候,過年了,我們做小丫的,都喜歡吃一道武漢名菜——鴛鴦蛋餃,還記得嗎?
  • 農村人過年時用什麼白酒來招待親朋好友?有些我們不知道!
    過年離不開煙、酒、糖、茶;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過年都會買什麼酒!白酒在中國也是一種文化。在節日招待朋友白酒是少不了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白酒品質也不斷的提高,現在不單單是喝酒,更重要的是喝好酒!前幾年我記得在過年的時候,冠群芳這款白酒很受歡迎,去親戚家一般都會用這款酒來招待。冠群芳是一款濃香型白酒,口感不是很嗆,入口微辣微甜,喝起來沒有那麼衝!冠群芳也有很幾個系列,度數也分為好幾種!一般招待的話,大都是42度的。這個度數大都能接受,少喝一般不會醉人!
  • 宿松農村又忙著挖紅薯、洗薯粉、做「紅薯片」!這些你還記得嗎?
    在宿松農村長大的人 對紅薯估計再熟悉不過了吧~ 說起紅薯粉,雖然超市有的賣 但就是沒有自己曬的好吃 想吃上這一口紅薯粉,說起來還真不容易
  • 大橋道、桂順齋,天津這些點心你吃過嗎?
    每逢過年佳節走親訪友大家都會提上兩盒點心,這些點心寄託著親朋好友的一份濃厚心意。 下面這些天津特色傳統糕點, 你都吃過嗎? 若說作為伴手禮,便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這裡,桂順齋在曾經的天津可是過年過節送禮最高規格的禮遇,來到天津遊玩的你,不知如何挑選伴手禮?那麼就來桂順齋吧,品種多樣,總會有一種適合你。
  • 你回來過年嗎?農村漂泊異鄉的遊子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又要過年了,從農村到城市追逐夢的人們,你們回來過年嗎?相對於農村高的經濟收入或許能讓你們找到存在於這個城市的價值所在,也許光怪陸離的新鮮事物和高樓大廈上的霓虹燈能衝淡你們對家鄉的思念,但在某個下雨的日,你站在某個躲雨的角落望著那漂亮的寫字樓,那環境優美的小區,那高檔的餐廳,那裝修豪華的品牌店,你發現原來你還沒進去過,這才反應過來,哦,這不是我的家。看看哪一條條的年貨街,要過年了。要過年了,你們回來嗎?我的兄弟姐妹。
  • 農村這些習俗您還記得嗎?
    說起農村,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詩情畫意的美景,是醉人的田園風光,還是會想到農村牛羊成群,小吃眾多,一群人坐樹下聊天的場景呢?這些都是一般人對農村的印象,又還有多少人會記得一些農村的習俗呢?或者說是一些農村的禁忌、忌諱呢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呢?
  • 過年宴客,這點心少不了,香甜美味寓意好,做法還特簡單,別錯過
    有的人喜歡旅遊,有的人喜歡畫畫,有的人喜歡看書等等,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折騰做各種美食。看著麵粉、雞蛋等材料,在自己手中變成不同的美食,而且家人朋友們都喜歡吃,滿足感非常強呢。每次做東西發圈,總會有朋友說這麼厲害,做的真好。其實很多食物的做法都非常簡單,只要稍多花點心思,你也可以輕鬆做出好看好吃的美食來。
  • 過年最愛這點心,寓意團團圓圓,軟糯香甜,全家都愛吃,一次成功
    過年最愛這點心,寓意團團圓圓,軟糯香甜,全家都愛吃,一次成功,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少不了吃吃喝喝,聊家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非常適合過年吃的點心,外表圓圓的,我給起了個寓意非常好的名字,團團圓圓的。特別適合春節的氣氛。
  • 麥芽塌餅,是江南水鄉最有特色的農家傳統點心,你吃過嗎?
    春天這時節,江南水鄉最有特色的農家傳統點心要數「麥芽塌餅」。麥芽塌餅,恰如其名,其貌不揚,不中看,但是有吃過的人無不喜歡。咬一口,沁人心脾的清香和甜糯,同時還有一種敦厚的香氣,說不清是土地的香,還是作物茁壯成長散發的氣味,想來,也許就是江南土地春天的特有氣息吧。
  • 為什麼在農村有些家裡過年不貼對聯呢,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嗎
    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民俗,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老家都要貼春聯。一般貼春聯的時間是在大年三十下午,給老祖宗上完墳以後,吃年夜飯,以前的空閒時間就是我們老家貼春聯的時間段。以前爺爺在世的時候,我們村裡的春聯幾乎都出自他之手。
  • 農村殺年豬也違法?最高罰款一萬?「殺豬過年」的習俗會結束嗎?
    在農村,一般臘月二十六都是逢集的日子,平時蕭條的小鎮在這一天也會熱鬧起來,村民們也都會前去購買年貨。但是在以前,農村人都會在這一天,把自己家餵養了一年的豬殺掉,然後把豬肉賣掉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供全家人過年食用。其實很多地方在臘月二十六都有殺豬的習俗。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之前,村民們就會在村邊的打麥場支起一個大鐵鍋,早早的燒開一大鍋熱水,然後就開始殺豬了。
  • 農村過年殺年豬習俗,你還知道嗎?
    屬豬的日子是不能用的,因為那天是豬神值日,你怎麼能豬神值日的當天來殺豬呢?那是犯忌諱的。當然,屬鼠的日子更不能用,誰願意來年養的豬長得像老鼠呢。因此,臘月裡,凡是屬牛的日子裡,就是殺豬匠最忙活的一天,從一大早,天微微亮開始,豬的叫喚聲就響徹了整個山村。「過了臘八就是年」,吃過了臘八粥,農曆的節令差不多就到了小寒,或者大寒。「三九四九,凍破石頭。」
  • 100種北京稻香村糕點,我們都吃了!你們過年的點心匣子有譜了
    馬上過年了,串門走親戚,都不能空著手,拎個點心匣子有裡有面。再者說,北京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更是講究帶上點心匣子。 而在北京打拼了一年的北漂兒,回家看爸媽也想捎點北京特產,北京稻香村的糕點,會被很多北京土著高推。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今天日頭會早早地落山,但冬至之後白晝將會一天天的拉長,也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冬至也是數九連天的開啟,從今天開始也就正式的步入了數九寒天,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才算過完。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
  • 上海人過年必備的點心,喬老爺八寶飯、年糕、松糕特惠來啦!
    上海人喜食偏甜的食物,過年必備的除了最為經典的八寶飯,還有入口軟糯、百吃不膩的松糕。松糕又稱「花糕」、「發糕」等,是江浙地區的傳統糕點。因糕與高諧音,過年吃松糕,有取其步步「糕」升之意,吉祥又討喜。年糕魚造型別致,為過年節日氣氛增添吉祥的好彩頭。更是精選大米和糯米製成,口味獨特,粘軟不失嚼勁。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把年糕魚隔水蒸熟後食用,今天小淘給大家推薦一個新吃法,大廚教你做年糕甜羹!把桔子、蘋果等水果切塊放進鍋中煮,加水澱粉、酒釀湯,關火後加入芒果,五顏六色的甜羹就煮好啦!把做好的甜羹澆到蒸熟的年糕魚上,簡直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