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一個「悶」字,多少無奈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由兩岸機構共同評選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近日揭曉,「悶」字以最高票當選。回看今年兩岸情勢,「悶」字確能恰如其分反映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心情。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借疫謀「獨」,倚美謀「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更在島內實行高壓統治,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綠色恐怖」瀰漫全臺,反對者或敢怒不敢言,或伸冤無處,或發聲即遭打壓,或抗議而毫無效用,怎不叫人悶煞?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伊始,民進黨當局就秀出下限,以「禁止口罩出口大陸」這種反人類的起手式,自曝將兩岸關係破壞到底的暗黑心思。幾十年來,兩岸關係起起伏伏,但每逢自然災害,兩岸總能守望相助,從來沒有一屆臺灣當局無良到遇天災而見獵心喜、落井下石。民進當局當局將「抗疫」與「抗中」畫上等號,對內掀起民粹狂潮,瘋狂攻擊污衊大陸的防疫舉措,將歧視性的「武漢肺炎」掛在嘴邊,幾乎完全切斷兩岸正常往來。綠色網軍鋪天蓋地,造謠詆毀大陸之餘,還要將有心給大陸抗疫捐錢出力者打為「中共同路人」「臺灣叛徒」,還要責問滯鄂臺胞「誰叫你去大陸」「怎麼不去吃蝙蝠」?扭曲到極點的意識形態和言語暴力充斥島內媒體與網絡,形成籠罩全島的大悶鍋。

民進黨當局對外打起「口罩國際杯」,不顧島內民眾排隊難買口罩的現實,四處給外國豪捐口罩,並藉機宣揚所謂的臺灣「民主抗疫」經驗,發起「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輿論攻勢。種種操作除了聊以自嗨,只破壞了兩岸關係,令臺灣貽笑國際。與此同時,所謂的「臺灣南波萬」「抗疫優等生」卻撕下了畫皮。為了保住靚麗的抗疫數字,民進黨當局拒做普篩,將發布疫情的民眾送交法辦,對主動查出疫情的縣級衛生部門做「政風調查」;而面對臺灣輸出境外病例節節高升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竟然厚著臉皮宣稱是「境外誤診」,或就算是確診也「沒在島內造成傳染」。這種鴕鳥式抗疫加上恬不知恥的自吹自擂,當然叫島內民眾心驚膽戰而有苦難言。

民進黨當局肆意破壞兩岸交流,動輒以「反滲透法」「國安法」威脅參與海峽論壇等活動的臺胞;民進黨不斷對大陸駐臺媒體挑刺找茬,阻撓其在島內的正常採訪活動,禁止正常的人員輪換;民進黨下架在島內擁有600萬用戶的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強令島內民眾愛用的淘寶臺灣撤資臺灣,禁止華為等大陸手機品牌在島內銷售;民進黨禁止島內企業購買大陸原材料,明裡暗裡推動「兩岸經濟脫鉤」……如此反智的逆經濟規律而動,在兩岸間挖坑堵路,威脅迫害藍營人士,傷害民眾切身利益,確乎叫人鬱結難紓。

為倚美謀「獨」,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社會極力反對,霸王硬上弓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連民眾要求做來源地標識的卑微要求都不予滿足。民進黨對美國卑躬屈膝、予取予求,不顧財政錢包日漸乾癟,一再買進美國天價武器,批次之多、總價之高創下歷史記錄。為一己之私,民進黨出賣島內民眾健康權益,揮霍納稅人的錢,只換回山姆大叔的口惠而實不至,自己卻當了馬前卒和棋子,更令臺海局勢風險指數日趨升高。被綁上「臺獨」戰車的島內有識之士,只有徒呼負負。

民進黨「完全執政」,權力的傲慢展現無遺。政策無論多離譜,一定強推到底,「髮夾彎」不論多大,一定不會認錯。國民黨已被民進黨以「黨產條例」和「轉型正義」打趴,無力制衡;大眾媒體和網絡輿論被民進黨全盤操控,眾口一詞。極少數敢對民進黨說「不」的島內電視臺,竟被當局強行關停了事。民進黨之囂張跋扈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島內的反對聲音卻被集體悶殺,藍營民眾也和美國黑人一樣,承受了「我不能呼吸」之痛。

如兩岸年度漢字評委所說,「悶」字就是一個「心」擺在「門」裡面,把「心」從「門」裡拉出來,就可以「解悶」。毫無疑問,那個以民粹和仇恨框住「心」的「門」,正是民進黨獨家製造。

民進黨的鬼蜮伎倆能蒙蔽部分臺灣民眾於一時,不能長久欺騙所有臺灣民眾。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始終在大陸手中,2020年即將過去,島內政局會變,兩岸關係會有新轉折,兩岸民眾的「悶」終將被解開。(黑白自在)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孫立極/攝)臺北的「過年」預告是從「年菜」「年夜飯」的預訂廣告開始。不過,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儘管天氣溼冷,年貨大街仍然人滿為患。攤商買力推銷,各種試吃試喝,一條街走下來估計可吃個半飽。看顧客手中所提多半是糖果、糕餅等零食。很多人攜家帶眷,倒像逛廟會,採買什麼不重要,逛逛、吃吃更有趣。除了迪化街,位於內湖的臺北花市也宣布開辦年貨大街。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從大陸過春節回來的母親帶著一子一女,因為兒子沒有身份證不能入境,父親在臺灣家中得知後四處奔走,母子三人在機場等了一天一夜,最後無奈又飛回了大陸。據說這個兒子就是小明的原型。也有人說一對母子從陝西回來,在機場等了一天,母親不可能扔下兒子自己入境回家,又原路飛回去,這個兒子才是小明。
  • 港臺腔:紀念抗美援朝就是「威脅臺灣」?鬼扯!
    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不論多麼強大,如果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從現實看,紀念抗美援朝,傳承抗美援朝精神,我們不是意在無端挑起戰爭、尋求國際霸權,而是表達繼續捍衛國家正當利益、維護世界與地區和平的決心與態度。中國一貫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港臺腔到底能改嗎?佘詩曼歐陽娜娜逐漸轉好,張鈞甯還有灣灣味
    隨著內地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不少港臺演員也紛紛北上或西進拍戲。他們的演技和態度往往都不錯,很多港臺明星在內地也很受歡迎,但唯獨口音往往改不了。如果在影視劇中使用原生,往往會與周圍說京腔的演員形成鮮明的對比。
  • 港臺腔:一場疫情,撕下臺當局的畫皮
    另一位媒體人丁學偉稱:你(指臺商)要回來如果確診,要用掉我們臺灣多少醫療資源?言下之意仿佛臺商不是臺灣人,無權享用臺灣的醫療資源。可是,臺商的稅繳給了臺灣,健保費繳給了臺灣,他們為何不能用臺灣醫療資源?蔡英文選前將臺商回臺投資作為自己的政績和選舉資本,在臺商深陷困境時卻裝聾作啞,何其冷血?
  •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第四集港臺腔不正宗,還得再練練吶~
    隨著登臺機會的增多,這小夥也開始走上了「得瑟」的不歸路,不太地道的港臺腔,還是要再練練。別日克的《Senorita》,來到中文的部分,A段還是下的勁兒有點大,而且每個字都很重,這使得這種弗拉明戈小品輕快的律動感完全被破壞了,等到了副歌,再想加把勁兒有點加不上去了。
  • 港臺腔:民進黨貪腐開啟「吃到飽」模式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842464,.港臺腔
  • 港臺腔:無緣RCEP,民進黨當局卻怪大陸?
    眾所周知,不論臺灣參加國際組織活動,還是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都必須要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雙方才有可能溝通協商,為臺灣地區參與國際活動空間問題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2008年到2016年,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 每日詩話:捲簾唯白水,隱几亦青山-詩聖杜甫之「悶」
    悶者,因情緒無法交流、釋放而不快也。所有的不快只能集聚在心裡無法宣洩。這是最令人無奈的。大詩人杜甫,流落到成都浣花溪畔,結廬而居,過著類似隱士的生活。《浣花旅地誌》記載,杜甫在蜀地之日,常用七金購買半籃子黃米,一串細子魚,還有籠桶衫和柿油巾,這些都是蜀地窮人所需之物。
  • 港臺腔:大陸劇入島「洗腦」?荒唐!
    這一次,他們把槍口對準了一個大陸的影音平臺:愛奇藝。愛奇藝收羅不少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深受兩岸觀眾的歡迎。看劇追星是年輕人喜歡的活動,是很正常的娛樂休閒,能出啥問題?但民進黨籍民意代表範雲近日讕言,愛奇藝是「非法繞道」進入臺灣。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應聲附和,稱要修法應對,並污衊愛奇藝和所播放的大陸劇就是大陸方面為「吞併臺灣」所搞的「入島洗腦手段」。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島內文化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典藏的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不可貿然降級,要管那麼多文物,不是一個「文化部」下屬單位所能勝任,「請想想為何1933年國立故宮北平博物館成立時,就隸屬於行政院管轄,受立法院、檢察院監督?」臺北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所涉專業極廣,編制遠比「文化部」大,併入「文化部」,就意味著縮編和研究功能縮水、國際地位下降。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752496,.港臺腔
  • 港臺腔: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來源:海外網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就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 一個情字困住多少人,一個愛字困住一顆心
    導語:一個情字困住多少人,一個愛字困住一顆心,愛上一個不能在一起的人,就註定要飽受相思的折磨,想愛又不能愛,想忘又忘不掉。經年舊夢,往事隔斷,那些萍水相逢,曾驚豔了誰的瞬間,牽惹了誰的多愁善感?在匆忙不迭的時光裡痴纏,沾溼了記憶,牽染了流年。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為何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反倒更「親中賣臺」?因為跟大陸搞「脫鉤」,原本像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 十大港臺奇葩遊戲譯名:R星新作碧血狂殺2 悶哼遊戲廣受好評?
    在眾多的遊戲中,翻譯的中文大多數都是中文繁體字,而這些呢也都來自與港臺,這讓我們在遊戲的名稱上也有了不同的意見,讓我們盤點那些港臺的奇葩遊戲名字。3.悶哼:這名字是根據Monster Hunter也就是怪物獵人,英文諧音翻譯過來的,我們這邊也有網友稱為猛漢王,頑皮指數3顆星。4.惡靈古堡要說這款遊戲的內地名稱你們一定很熟悉,其實就是生化危機,在港臺那邊,喪屍病毒什麼的都成為惡靈,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名字,這麼理解的話還是有點意思的,頑皮指數4顆星。
  • 一個中島美雪捧紅了多少港臺歌星
    當時我國的音樂發展遠不如日本,而大陸落後於港臺地區。一時間形成了一個地區影響環,港臺地區深受日本影響,流行音樂率先發展起來。 鄧麗君、梅豔芳、鄭秀文、周慧敏、王菲、陳慧嫻、劉若英、徐小鳳、任賢齊、李克勤、葉倩文、林子祥、呂方、範瑋琪,甚至包括哥哥張國榮等廣受歡迎的歌手都翻唱過中島的歌。
  • 網友:周杰倫之前港臺原創歌手太少!看港臺歌手們翻唱日韓多少歌
    導語:網友:周杰倫之前港臺原創歌手太少!看港臺歌手們翻唱日韓多少歌提到港臺流行音樂的時候,網友們普遍拋出兩個觀點一是90年代港臺音樂之所以能夠風靡大江南北,是因為內地當時的音樂實力確實太過土鱉;二是港臺音樂其實沒什麼原創實力,全都是利用信息差,在我們信息閉塞的時候,瘋狂的翻唱日韓,歐美等歌曲,達到他們走紅賺錢的目的。
  • 一組有趣的漫畫:港臺大不同,香港人和臺灣人壓根是兩種生物!
    我們習慣拿大陸文化和港臺文化作對比,港臺文化常常被概括為一個模糊的整體。這組漫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它以港臺人的視角互相觀察對方,展現了港臺文化這一整體中的局部和衝突,這些都是非親歷者注意不到、自然也無法言說的。在大陸人看來,有些細節會很新鮮,甚至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