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但癌變起來太兇猛!五個特徵,判斷惡變風險~

2020-12-27 北青網

甲狀腺癌

得了眾所周知的「懶癌」——甲狀腺癌,患者本以為手術之後就可以遠離威脅,但是沒想到腫瘤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復發?甚至還會轉移!那麼甲狀腺癌為什麼忽然 「變臉」,甚至威脅生命?以及什麼樣的甲狀腺問題能預示風險?

甲狀腺癌通常被叫做「懶癌」,是因為大部分甲狀腺癌不會過多生長,也不怎麼轉移變大,發展比較慢。

但有一類甲狀腺癌卻是另外,不但不「懶」,「勤快」起來太要命,容易復發轉移,它就是未分化癌。

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看過一個未分化癌病人,就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腫瘤比「癌中之王」胰腺癌、晚期的肝癌惡性程度還要高。

一般病人得了這種腫瘤,他的時間常常是以月份來計算。腫瘤生長的速度快,目前沒有有效的醫療手段能控制它。

所以如何在早期發現它顯得尤為重要。

01

密切關注甲狀腺結節發展情況

甲狀腺癌通過甲狀腺結節可以發現病症。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它可以隨吞咽動作跟著甲狀腺上下移動。隨著年齡增加,甲狀腺結節也更多見,一般通過B超來觀察我們是否有甲狀腺結節。

一般結節比較小、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醫生建議遵醫囑按時複查,密切關注甲狀腺結節的發展情況。

但是有哪些甲狀腺結節需要切除?

四五釐米以上大的良性結節,有壓迫症狀應該切除

②大於1公分的惡性結節、已經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惡性結節

02

淋巴結是判斷甲狀腺癌的重要標記

淋巴結也是判斷是否是甲狀腺癌的一個標記,出現淋巴結轉移,建議及時治療。

醫生根據觸診來判斷淋巴結是否轉移,甲狀腺轉移的淋巴結通常位於兩側的側頸部,觸診主要摸這個位置,然後輕輕地用手指滑動去感受,一有沒有淋巴結,二有淋巴結的話大概有多大。另外通過指尖感受淋巴結的質地,是軟的、韌的,還是特別硬。

甲狀腺癌是良性還是惡性,關鍵看五個特徵:

1、年齡。

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問題,女性55歲以上屬於高危人群,男性50歲以上屬於高危人群。

2、性別。

女性的發病要比男性高,國內男女比例1:3~1:4。但是女性治療幹預的效果要比男性好。

3、大小。

腫瘤越大越容易向外侵犯周圍的器官。臨床上,1公分以內為微小癌,微小癌相對來說大部分是「懶癌」,需要不斷觀察。而1公分以上的腫瘤需要醫生介入治療。

4、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甲狀腺癌的特點是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表現為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異常,那麼就需要超聲波、CT核磁做進一步精確判斷。

5、位置。

甲狀腺在氣管一邊各有一葉,如果腫瘤位置靠近氣管、食管,有可能會造成腫瘤轉移到氣管食管,需要及時治療。

病例:

孫女士十四歲時,第一次發現甲狀腺腫瘤,做手術;二十多歲甲狀腺腫瘤復發做手術;三十七歲再次復發,到49歲突然間嗓子嘶啞,吞咽困難、憋氣。

專家判斷孫女士的症狀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典型症狀。並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及時就診。

1.伴持續性聲音嘶啞、發音困難

2.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

3.伴頸部淋巴結病理性腫大

專家提醒:甲狀腺癌整體來說會有10%-15%的復發率,隨著時間越長,復發概率會越高,而且一旦復發後,治療效果會受到一定影響,

即使手術幹預了,也要定期複查。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

相關焦點

  • 有些甲狀腺結節 良性也要切!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超聲科主任任傑表示,對於甲狀腺結節,以往醫生一般有兩種意見:觀察或者手術。病人感到很糾結,做手術怕風險,不做手術又怕癌變。對於一定需要切除的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術則使病人多了一種選擇。
  •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怎麼辦?醫生:別慌,90%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
    35歲的梁女士生完孩子後,這幾年都沒有檢查過身體,最近就和老公一起去醫院做了個全身的檢查。這一查就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大小約有4釐米的左右。當梁女士聽完彩超醫生說甲狀腺有個結節的時候,心裡想會不會是癌症呢,都把自己嚇哭了。體檢完後立馬去看了內分泌科的醫生。
  • 10個年輕人中佔5個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到底會癌變嗎?
    作者: 菠蘿(菠蘿因子公眾號創始人) 這兩天有個新聞,說上海瑞金醫院有個突破性研究,證明良性甲狀腺結節不會成為甲狀腺癌!很多讀者後臺問我到底怎麼回事。 我認為: 1.這是個很棒的研究。
  • 甲狀腺結節「惡變」時,身體會出現3種異常,請及時就醫檢查
    甲狀腺結節按性質可以分成良性、惡性,其中良性結節佔大多數,約90%結節為良性結節,僅約5%為惡性結節。 當你發現自己也有甲狀腺結節的時候,不要緊張,放平心態,要知道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惡性的比例大約只佔5%。然後找甲狀腺專科醫生就診,由醫生判斷該結節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 體檢中每5人就有1人查出甲狀腺結節,小心會惡變!
    「最近又是一年一次的單位體檢,醫生說我脖子上長了個甲狀腺結節。平時倒是沒有覺得疼,就是有時候吞咽會有感覺,會心慌、盜汗。有人說「結節」它可能惡變,就是將來的「癌腫瘤」。這可把我嚇壞了,這連著好幾天吃不下睡不好,感覺就像有個定時炸彈在脖子上一樣!
  • 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不如做個檢查冷靜一下……
    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一些患者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後,就會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需要做哪些檢查來判斷?萬一確診了,該怎麼辦呢?大家之所以會覺得甲狀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是因為檢查技術的發展和檢查人數的增多,再加上多數有甲狀腺結節的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不做檢查時,沒被發現很正常。有甲狀腺結節就會變成甲狀腺癌嗎?當然不是。雖然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確實有點高,但萬幸的是,在這麼多甲狀腺結節中,大約只有5%的甲狀腺結節為惡性,即甲狀腺癌。
  • 怎麼看待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分幾個等級?
    甲狀腺示意圖甲狀腺的患病率女超過男,近年來年紀的增加,患病率會越來越高。此外有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地區碘的缺乏或是多種多樣都是會干擾結節的患病率,長久生活在海邊或是海產品食品多種多樣的地區多發性結節的患病率也相對高一些。基因遺傳、免疫力及其抽菸、飲酒也會干擾甲狀腺的發病。事實上,甲狀腺的種類非常多。
  • 什麼樣的甲狀腺結節要當心癌變?8個問題帶你了解結節
    歸根結底,這些糾結的源頭還是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鑑別和處理的問題。如果你也心存疑惑,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專家建議不妨通過下面的8個問答來更深入地了解下甲狀腺結節。
  • 關於甲狀腺結節的靈魂拷問,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回事?它是否有癌變的風險?看看專家如何解答!(圖片來源於網絡)Q1.甲狀腺部位檢查時,查出兩個結節,但平時明明很注重身體健康,為什麼還是會得甲狀腺結節呢?甲狀腺結節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其發病因素包括放射暴露史和部分家族遺傳病,但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找不到相關病因。發現甲狀腺結節,首先需要鑑別其良惡性,如果為惡性,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如果為良性,可以選擇保守治療、觀察隨訪。Q2.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跟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個頭小就不會變成癌嗎?
  • 一年前查出甲狀腺結節,最近結節變大了,是否要做手術?醫生解答
    甲狀腺結節近年來的發病率愈發變多,稍稍令人放心的是95%甲狀腺結節是良性,不過需要注意定期隨訪。張大爺在某次複診時發現自身的結節變大了,心裡不免擔心結節會惡變,詢問醫生是否需要進行手術。相信很多結節患者都有這樣的擔心,結節變大是否需要手術呢?這個要分具體情況的。
  • 關於甲狀腺結節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沒?
    隨著人們定期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在體檢中被發現頸部有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遇到「甲狀腺結節」後手足無措,產生一連串的疑問:要不要切除?怎麼切除?切除有風險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讓他一次為我們說個明白。
  • 七個問答,全面了解甲狀腺結節
    事實上,儘管臨床上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很高,但是只有5%的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有多種方式,其中最常用也是首選的是甲狀腺超聲檢查。很多病人也是因為超聲檢查發現了結節,再進一步做其他檢查明確診斷的。NO.04甲狀腺超聲報告怎麼看?
  •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新知道
    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分辨與治療一直是甲狀腺疾病領域的熱門話題,常年來上演著相愛相殺的劇情。隨著甲狀腺診斷技術不斷進步,世界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和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的檢出均呈現顯著的增長趨勢。因為甲狀腺結節存在惡變轉化為癌的可能性,患者往往談結節色變。然而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關係究竟如何?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會癌變?什麼情況下容易癌變?
    在哪些情況下,惡變的機率比較高呢?查出結節、息肉或囊腫,到底該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先別自己嚇自己。首先得知道結節、息肉和囊腫都是什麼東西,這三種是不一樣的。結節一般是可以觸及的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實質性皮膚損害,大小不一,能相互融合,不同問題引起的結節,發生部位不同,甲狀腺結節、肺結節是比較常見的。
  • 甲狀腺結節要做手術嗎?大多數良性結節只需隨訪,無需治療
    很多人對甲狀腺結節存在兩個極端的認知:一是認為沒什麼大不了,漠不關心,二是把甲狀腺結節看得太重,稍稍有不適「草木皆兵」,擔心自己會演變成癌症。首先這兩個想法都是錯誤的,其次,實際上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只有小部分是惡性。
  • 檢出甲狀腺結節很慌?四個認識誤區要釐清
    隨著人們定期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在體檢中被發現頸部有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遇到「甲狀腺結節」後手足無措,產生一連串的疑問:要不要切除?怎麼切除?切除有風險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
  • 結節、增生、息肉、囊腫,哪個癌變的機率大?看完此文,就懂了
    25歲的小王已經便血半年,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就沒太在意,半年後才去做了腸鏡,檢查報告顯示小王的腸道當中長了五粒息肉,由於無法確定良惡性,所以還要做活檢才能知道是否是息肉有良性和惡性之分,雖然說良性的癌變機率小,但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也會有癌變的可能。不管是否會癌變,發現息肉時都應該儘早切除,然後再對息肉進行活檢,來判斷它的性質。
  • 甲狀腺結節或與3個因素有關,要想預防,飲食上記住「2少」
    甲狀腺長結節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很多人體檢發現了甲狀腺結節卻置之不理,覺得無所謂。雖說甲狀腺結節在早期發現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但也無法排除因為忽視而個別人出現癌變的可能,當出現以下這5種情況時,就要當心了,千萬別掉以輕心。
  • 怎麼判斷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說做到這2點就可以了
    相信很多做過體檢的人都知道,現在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少人只要一查出來這個就非常恐慌,最主要的顧慮是這小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變的,有一些患者一天到晚愁眉苦臉,惴惴不安。對於此事,先要講的是:甲狀腺長了結節雖然是很普遍,但是也不要太過恐慌,因為但絕大部分的結節惡變的程度低,且成長較慢,極少經常出現轉移,實際上很多人一輩子到死都帶著甲狀腺癌,而且正常生活也不會遭受任何的影響,因此在惡性腫瘤大家族中,它是對生命力威協非常小的一類癌。
  • 甲狀腺離癌有多遠?醫生:5類人需格外警惕,癌變風險相對較大
    作為這幾年出鏡率越來越高的一類疾病----甲狀腺。是很多人心裏面的一大塊包袱,就在各大的頭條,甲狀腺也是領先於前,這個東西會發展成癌嗎?醫生:5類人需格外警惕,癌變風險相對較大。在近些年來,患上甲狀腺的患者也是越來越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甲狀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