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得了眾所周知的「懶癌」——甲狀腺癌,患者本以為手術之後就可以遠離威脅,但是沒想到腫瘤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復發?甚至還會轉移!那麼甲狀腺癌為什麼忽然 「變臉」,甚至威脅生命?以及什麼樣的甲狀腺問題能預示風險?
甲狀腺癌通常被叫做「懶癌」,是因為大部分甲狀腺癌不會過多生長,也不怎麼轉移變大,發展比較慢。
但有一類甲狀腺癌卻是另外,不但不「懶」,「勤快」起來太要命,容易復發轉移,它就是未分化癌。
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看過一個未分化癌病人,就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腫瘤比「癌中之王」胰腺癌、晚期的肝癌惡性程度還要高。
一般病人得了這種腫瘤,他的時間常常是以月份來計算。腫瘤生長的速度快,目前沒有有效的醫療手段能控制它。
所以如何在早期發現它顯得尤為重要。
01
密切關注甲狀腺結節發展情況
甲狀腺癌通過甲狀腺結節可以發現病症。
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它可以隨吞咽動作跟著甲狀腺上下移動。隨著年齡增加,甲狀腺結節也更多見,一般通過B超來觀察我們是否有甲狀腺結節。
一般結節比較小、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醫生建議遵醫囑按時複查,密切關注甲狀腺結節的發展情況。
但是有哪些甲狀腺結節需要切除?
①四五釐米以上大的良性結節,有壓迫症狀應該切除
②大於1公分的惡性結節、已經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惡性結節
02
淋巴結是判斷甲狀腺癌的重要標記
淋巴結也是判斷是否是甲狀腺癌的一個標記,出現淋巴結轉移,建議及時治療。
醫生根據觸診來判斷淋巴結是否轉移,甲狀腺轉移的淋巴結通常位於兩側的側頸部,觸診主要摸這個位置,然後輕輕地用手指滑動去感受,一有沒有淋巴結,二有淋巴結的話大概有多大。另外通過指尖感受淋巴結的質地,是軟的、韌的,還是特別硬。
甲狀腺癌是良性還是惡性,關鍵看五個特徵:
1、年齡。
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問題,女性55歲以上屬於高危人群,男性50歲以上屬於高危人群。
2、性別。
女性的發病要比男性高,國內男女比例1:3~1:4。但是女性治療幹預的效果要比男性好。
3、大小。
腫瘤越大越容易向外侵犯周圍的器官。臨床上,1公分以內為微小癌,微小癌相對來說大部分是「懶癌」,需要不斷觀察。而1公分以上的腫瘤需要醫生介入治療。
4、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甲狀腺癌的特點是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表現為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異常,那麼就需要超聲波、CT核磁做進一步精確判斷。
5、位置。
甲狀腺在氣管一邊各有一葉,如果腫瘤位置靠近氣管、食管,有可能會造成腫瘤轉移到氣管食管,需要及時治療。
病例:
孫女士十四歲時,第一次發現甲狀腺腫瘤,做手術;二十多歲甲狀腺腫瘤復發做手術;三十七歲再次復發,到49歲突然間嗓子嘶啞,吞咽困難、憋氣。
專家判斷孫女士的症狀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典型症狀。並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及時就診。
1.伴持續性聲音嘶啞、發音困難
2.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
3.伴頸部淋巴結病理性腫大
專家提醒:甲狀腺癌整體來說會有10%-15%的復發率,隨著時間越長,復發概率會越高,而且一旦復發後,治療效果會受到一定影響,
即使手術幹預了,也要定期複查。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