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在「大眾旅遊」時代,旅遊已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內容。近年來,灣沚區以實際出發,結合自身區域優勢,強抓民生工程政策機遇,結合美麗鄉村和從居玶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發揮旅遊點內在基色,打造精品旅遊點,發揮鄉村旅遊品牌的示範帶動作用,挖掘自身潛力,以點帶面推進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旅遊+紅色。經過挖掘和打造,灣沚區灣沚鎮桃園村獲選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走進桃園村,這裡有以張孝祥文化廣場、抗洪英雄王能珍廣場為「紅色基地」,以相思園鄉風家風文明示範村為「延伸陣地」,在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鄉風淳樸中增強民生獲得感、幸福感。
旅遊+綠色。「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是當前城市人群的新嚮往。灣沚鎮綠榮山莊坐落於鎮屬新豐村境內,曾獲2019年度安徽省百佳農家樂。這裡交通便捷,景區現佔地2000畝,擁有保存完好,舒緩起伏的丘陵地貌和山塘湖面,這裡林木蔥鬱、山水相依、群嶺爭妍、鳥鳴魚躍、四季如春,在春夏秋冬每當喬灌木花開之時,漫步園中,感覺置於花的海洋。不單單景色美,在這裡,還可以騎馬馳騁,自己動手做大鍋灶,享受最豐盛、最地道的農家菜。體會鄉依、鄉戀、留住鄉戀。
旅遊+黃色。「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在青山綠水的灣沚鎮津元村境內,有這樣一座陶淵明先生後裔建造的「五柳園」。佔地面積300餘畝,半山半水,有水田、瓜地、藕塘、菜園、果林、花園等種養殖景觀區域。農家餐廳坐落於原陶家祠堂舊址,餐廳為江南水鄉風格,綠樹果蔬環繞。內飾簡潔,裝點文墨筆畫和舊時農具,古樸雅致,為用餐客戶提供良好的農家體驗。在這裡,遊客可以選擇用餐或觀光。四季特色農產品連續上市,特色漢服拍照新穎有趣,親子遊樂項目抓魚捉雞採摘水果等等,讓遊客流連忘返。
【來源:灣沚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