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原本很黃很暴力,偷偷刪了很多***

2021-02-13 GO野

1812年12月,格林童話第一卷問世,1815年第二卷出版。但初版《格林童話》未能像格林兄弟預期的好評如潮。

當時就有批評家指出,「講述者那粗魯的口吻被原封不動地照搬了上去⋯⋯而且,由於既想照顧到學者,又想照顧到孩子,結果讓哪一方的期待都落空了。」格林童話並非僅為兒童所作,但當出版後中產階級和他們的孩子成了主要讀者,兄弟倆開始考慮迎合時代潮流做出改動。

首先是剔除過於暴力血腥的故事。初版中收錄了兩則題名《兒童屠殺遊戲》的故事。一篇講孩子們玩遊戲,一個男孩扮屠夫用刀切開了扮豬男孩的喉嚨,審判中小孩表現出他的天真懵懂,後來人們把他放了。

另一篇更加悲慘,哥哥扮屠夫讓弟弟扮豬,刺死了他。正在給小嬰兒洗澡的母親,一氣之下提刀刺死了哥哥,嬰兒因無人照看溺死在澡盆裡,母親上吊自殺,回家來的父親悲痛而死。

整個故事近乎毫無表情的殘忍,後來的版本把它永遠刪掉了。即使幾番刪改,現存的格林童話中仍不乏暗黑敘事。

《灰姑娘》的結尾,兩個來討好的姐姐被鴿子啄瞎眼睛,《六隻天鵝》中惡婆婆被綁在火刑柱上燒成了灰,《牧鵝姑娘》中的假新娘被脫光衣服扔進裝滿釘子的木桶遊街示眾。

特別是《杜松子樹》一篇裡,繼母把孩子殺死拿來煮湯,給父親吃了,孩子的骨頭變成鳥兒唱著歌⋯⋯雖然惡人最後得到了懲處,但過程比較觸目。這大概和日耳曼民族的性格、傳統也不無關係。

德國文學源頭的民間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古德隆之歌》,都是殘酷的復仇故事。

其次是淨化童話,去掉暗含的情色成分。《萵苣姑娘》曾被好萊塢拍成動畫片《長髮公主》。初版中萵苣姑娘在王子來後不久,說道:「乾媽,我的衣服變小了,不合身了。」這是一句性暗示,等於明白告訴讀者兩人在高塔上偷嘗禁果,肚子已經隆起。

第二版中這句推動情節轉折的話,被改成萵苣說漏了嘴:「乾媽,我拉你上來,比拉少年王子重得多」。《傻瓜漢斯》中,主角能通過意念讓公主懷孕。《青蛙王子》中公主在青蛙變回帥氣的單身漢後,與他共度良宵。

後來的版本中,格林兄弟刪除了與「性」有關的情節,並把《傻瓜漢斯》整篇刪除。《千種皮》中的國王,在妻子死後要同女兒結婚,公主逃向大森林遇到另一個國王相愛結婚。

但初版中,公主在大森林中遇見的還是她的父親,最後被帶回王宮,一起生活到死。

另外一些不合時宜的表達也被更改。初版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美麗、不擇手段要殺害她的是她的生母,第二版中將迫害者的身份改成了繼母。母親為孩子們讀童話時,顯然是難以接受生母殘害親女兒這樣的行為。

最終版本的其他14篇童話,狠心母親的角色都被繼母取代。有歷史學者指出童話中的「歷史的現實主義」,考慮到當時的醫學條件,分娩死亡是婦女的主要死因。鰥夫通常會再娶,而繼任妻子發現自己的孩子必須與前妻留下的孩子爭奪有限的資源,惡毒繼母就成了民間故事比較突出的素材。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佔領了德國,格林兄弟還抹掉了一些精靈、仙女這類角色,以便與法國童話更好地區分開來。脫胎於法國人查理·佩羅《鵝媽媽故事集》的《藍鬍子》、《鼠皮公主》等故事,也被刪去了。

從1819 年第2 版開始,主要由威廉一人獨自承擔起了格林童話的修訂任務,雅各布把精力和興趣都放在語言學研究上了。除去10篇宗教傳說,格林童話在1850年第6版固定下來200篇的數目,1857年第7版保持未變,成為今日通行的版本。

實際上,從初版到最終版最大的變化,是威廉對文本堅持不懈地打磨潤色,格林童話的語言風格時常受人稱讚,簡單精練,又生動自然,文學性越來越強。直到1859年威廉逝世後,修訂才畫上句號。

格林童話在第2版,也是改動程度最大的一版後開始暢銷。其實更應該說,不是格林童話選擇了孩子,而是孩子選擇了格林童話。它能被中產階級很快接受,背後還有一個歷史原因。

當時工業革命催生了中產階級,人們紛紛離開農村,那些曾經依靠口頭流傳的民間童話失去了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格林童話集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黑暗格林童話與我們想像中充滿魔力有著迪士尼風格的童話故事不同,這些故事充滿了荒誕、怪異以及悲慘的情節。如果你對童話有著美好的念想請你永遠也不要看,因為它們如噩夢般讓人毛骨悚然。



相關焦點

  • 親悅讀丨原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其實是盜版日本小說惹得禍
    上期咱們了解了,很多源自民間的童謠和故事,囿於歷史的原因和認知的局限,最初的版本會帶有一定的暴力血腥等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中的一些童謠和故事。但是,這幾年,社會上流傳原版《格林童話》不僅恐怖血腥還涉黃 ,「很黃很暴力」。這是真的嗎?上期我們分析過,《鵝媽媽童謠》當中很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內容,顯得比較血腥恐怖。
  • 百變小紅帽,這個童話很黃很暴力
    如果你沒看過童話故事,說明童年不完整,今天我們說說著名的童話故事「小紅帽」流傳數百年經歷了哪些演變。  我們熟知的小紅帽是德國童話作家格林兄弟筆下的人物,這個童話故事版本多達100多個,有人說小紅帽故事的原型來自11世紀的比利時古老詩歌,還有人認為這個童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的《伊索寓言》。
  • 格林童話這麼來的?電影《格林兄弟》顛覆童話,嚇哭不少小朋友吧
    《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等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都出自其中。不過在格林兄弟推出《格林童話》初版的時候,收到了很多讀者憤怒的來信,原因是因為早期《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色情暴力兼鬼怪類的小說集,是專門給成年人看的。
  • 格林童話的真面目:血腥、暴力、性
    德國的格林兄弟倆,把遺落民間的故事和傳搜集起來,寫出了《格林童話》,原名叫《兒童與家庭通話集》。其實最開始,第一版格林童話並不是給小孩子的睡前讀物,它是用童話的口吻給成年人講故事。因為口味略重(什麼性暗示啦、亂倫啦、血腥……)而遭到大家抗議,所以格林兄弟將很多關鍵內容作了修改(堪比廣電總局的審查),改了N次之後才變成了我們現在讀到的《格林童話》。
  • 《格林童話》最初版本色情又暴力,竟跟格林兄弟的童年有關?
    提起《格林童話》,說其在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絕不為過。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世人幾乎都能把《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等著名故事倒背如流。但這當中又有多少人了解格林兄弟倆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呢?又有誰知道,他們畢生的成就與對後世的影響,其實遠超過發行的童話故事集呢?
  • 《格林》:黑暗童話or人獸大戰?格林童話細思極恐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裡面大多描述了王子和公主戰勝了壞人,從此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因為《格林童話》的受眾非常廣,因此近幾年也誕生了不少建立在童話故事上的「黑暗童話」。最近我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部名為《格林》的美劇,作為連載六季的大型連續劇,這部產自美國的黑暗童話《格林》講述的故事細思極恐。
  • 【美劇特輯】——格林,奇幻的格林童話
    故事和角色多改編自《格林童話》,是一部講述格林後人尼克· 布克哈特(Nick)與世間魔鬼鬥爭的童話罪案劇,在此過程中他與自己結識的同伴經歷磨難,並且一邊學習古老的知識和技能,一邊經歷著成長和未知世界的探索 。
  •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今天介紹的是就是這樣一本「童話推理」,同時它因為太過暴力色情,絕對會教壞小朋友,而被列為禁書,孔夫子都上架不了。《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是桐生操的代表作。桐生操,看人家名字就知道,比擼擼姐還要直白。其實,這個筆名是兩位女性作家堤幸子和上田加代子共同的筆名,兩人留學巴黎大學、裡昂大學,主修法國文學和歷史。
  • 格林童話,毀童年?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白雪公主的神話世界讓人嚮往,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或多或少和《格林童話》有關,小紅帽、美人魚、青蛙王子,這些活靈活現的經典童話人物,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個快樂的童年。不過,《格林童話》這本看似美好而浪漫的童話故事集,卻一直遭受非議。
  • 格林童話:200年的黑暗之心?
    2012年12月20日是格林童話第一版出版200周年紀念日。在德國,從這一天開啟的紀念浪潮將蔓延2013年全年。同時,有關格林童話的非議也一直不斷:暴力意識、性別歧視、男權思想、反猶主義等似乎和童話相距十萬八千裡的詞彙,紛紛射向格林童話這一靶心提起格林童話,你會首先想到什麼?小紅帽?
  • 《格林兄弟》:德國的《格林童話》,原版竟然是十八禁成人童話?
    沒錯,《格林兄弟》就是基於格林童話而創作出來的一部電影,但卻是一部恐怖懸疑的電影。相信有小夥伴肯定會疑惑,格林童話明明是兒童童話故事,講述的故事都是以愛和美好為主題,為什麼基於格林童話創作出來的電影卻帶有恐怖的氣息?
  • 《格林兄弟》格林童話,原版竟然是成人18禁童話?
    如果說,格林童話大家都很熟悉,那麼,《格林兄弟》這部電影小夥伴們也應該熟悉。沒錯,《格林兄弟》就是基於格林童話而創作出來的一部電影,但卻是一部恐怖懸疑的電影。相信有小夥伴肯定會疑惑,格林童話明明是兒童童話故事,講述的故事都是以愛和美好為主題,為什麼基於格林童話創作出來的電影卻帶有恐怖的氣息?
  • 《格林童話——穿靴子的貓》:淺析童話故事背後的偽真善美
    由此可見,格林童話是一部由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非格林兄弟原創),但這並不能影響《格林童話》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作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的劃時代彙編作品,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書籍銷量曾一度趕超《聖經》。據統計,從20世紀初至今,我國有200多版次《格林童話》譯本,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讀過或聽過其中的故事,由此可見《格林童話》在我國兒童文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 格林童話實在是很恐怖陰暗?
    文中所說1937年的版本無疑非常經典,不過和原著相比,電影版明顯「純淨」了很多,比如,迪士尼經過長期探討才決定了小矮人的名字,排除掉不少代表陰鬱,神經質,骯髒等的名字。迪士尼還修改了格林童話中悲慘結局,童話中惡毒的皇后穿著炙熱的鐵靴跳舞致死,電影中則忽略皇后的這個結局。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童話不可愛在徐睿知嘴裡的,或許都是童話故事黑暗版的詮釋,但事實上,我們現時在讀的童話故事,原本就是這樣黑暗邪惡的。由德國格林兄弟所撰寫的《格林童話》最早於 1812 年出版,其實作品的原意並非為孩童而創作的,反而是用一些童趣風格來包裝著寫給成年人看的故事。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格林童話》!
    如果要追溯起《格林童話》的黑暗時代,還得從它的起源講起。1806年,格林兄弟開始收集民間的童話故事和古老傳說,由於其故事來自民間,多帶有民間血腥暴力的元素。1812年聖誕節前夕,《孩子和家庭的童話》開始初版發行。這本書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格林童話》初版,需要注意的是,這本書所面向的主體不是兒童,而是成年人,作為成年人教育孩子的書籍發售的。
  • 令人戰慄的原版《格林童話》,你了解多少?
    事實上,我們熟知的格林童話並非它的原始面貌,最原始的故事充滿了人性的醜惡和貪婪,各種社會亂像層出不窮,這些殘酷情節早在世界各地掀起一陣格林討論高潮。 格林兄弟是十八世紀的英國語言學家,兩人都非常優秀。為了保存德意志的語言文化,所以他們記錄民間文學,廣泛收集明間文獻資料和傳說。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童話故事,在國外最早被稱作『Fairy Tales』,『Fairy Tales』這一詞原本的意思是『精怪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集》,就是搜集了國外的一些民間故事並加以整理修改才推出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 格林童話,比傳說中還要血腥黃暴和不倫
    但也許,童話故事的真相遠不止如此,《格林童話》其實很暗黑。白雪公主代表了虛榮,因為她抗拒不了金光閃閃的梳子和漂亮的蘋果;亨舍爾和格萊特被巫婆抓到最主要的原因是貪吃;小紅帽不聽媽媽的話,為了採摘漂亮的花偏離了小路,被狼吃進了肚子裡,當然,這些只是一小部分,真相遠不止如此。
  • 今日好詞好句/格林童話
    關於春天的詩句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唐代〕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黃四娘家周圍小路開滿鮮花,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兩人因經歷相似,興趣相近,合作研究語言學、搜集和整理民間童話與傳說,故稱「格林兄弟」。他們共同整理了銷量僅次於《聖經》的 「最暢銷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