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上常用力度標記有哪些?彈奏時怎樣控制?

2021-02-14 鋼琴自學教程

鋼琴上常用力度標記有哪些?

    

國際通用的力度標記,有的是義大利文的縮寫,有的是符號,初學鋼琴常見到的有:

    

    PP:很弱。

    P:弱。

    mp:中弱。

    mf:中強。

    f:強。

    ff:很強。

    

以上這些字母,都表示從標出字母的地方開始,直到出現新的力度標記為止這一段音樂的基本力度。

    

    sf,或 >;表示只這一個音(單音、雙音、和弦等)要強奏。

    dim.:漸弱,有效範圍是直到出現新的力度標記之前。

    cres.或cresc:漸強,有效範圍同上。

    >:漸弱,有效範圍在記號跨度之內。

    <:漸強,有效範圍同上。

    

此外,有時會見到PPP、fff,是指比很弱還要弱,比很強還要強的力度。

彈鋼琴怎樣理解力度標記?

  

力度標記,是作曲家對作品力度關係的大概提示。

  

通過這些提示,我們會更有依據地領會樂曲的總體力度布局、結構和邏輯。所以,要重視這些標記。

    

但是,這些標記又是相當概括的。事實上,音樂中真正存在著的細微、複雜的力度關係,是無法標出的。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化地見到標記了強的片斷,就只管用力,見到弱記號,只知輕奏。我們還必須從強、弱的提示中領會它們的藝術意義。那時,就會發現,強、弱,都只是那一段音樂的總的力度基調。在這基調上,還會有種種細小的力度「微調」,而這些,是見不到標記的。

    

其次,還要懂得力度是在對比當中相對存在的。比如f,雖然我們對強的力度都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但f,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強度值」或「分貝數」。f,主要是在與P的對比中顯示出來的。

彈鋼琴怎樣控制力度的強弱?

  

彈奏力度的強弱程度,取決於下列三個因素:

  

(1)發力關節的力量。關節力量,是指掌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的動力。這個排列順序,也就是力量潛力從小到大的順序。   

    

(2)投入某部肌體的重量。某部肌體的重量,從輕到重依次是手指,加上手掌,再加上小臂,再加上上臂,再加上上半身,直到全身的重量。

    

(3)投入鍵盤的速度。速度,即指端觸動琴鍵的速度。速度與力度成正比。速度的最慢起點是發出最弱的琴音。過慢,聲音會發不出來;速度加快,力度隨之增強。

    

上列三個因素的關係,頗為複雜和微妙。

    

比如,關節的潛在能力有大小,但潛能大的關節也可奏弱音,潛能小的也可彈出並非很弱的音。

    

再如,各部肌體的重量不等,但在速度的制約下,用了較重的,肌體部分,也能彈得很弱。反過來也一樣。

    

某一特定力度,比如mf,既可多用點重量部位,減慢點觸鍵速度獲得,也可少用點重量部位,但加快點觸鍵速度彈出。不過,力度雖相似,音色卻有重要的差異。伴隨鋼琴力度變化對比而來的豐富的音色變化,正是從這複雜關係中產生出來的。

    

從理論上可以說,彈弱的力度,用力量潛能小的關節,少投入些重量,用慢的速度。彈強的力度,則用相反的方法。但實際應用中不可簡單化處理,而是要利用三個因素種種相互結合、轉換的可能性.以適應音色的需要。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假如要彈出最強音j那就非動員全部關節的潛力,投入全身的重量,用最快的速度觸鍵不可。

    

從技術訓練的意義上說,要把每個關節的潛能——有時是動作力,有時是凝聚力,有時是推動力——發掘出來。要能隨意地調用重量。要能控制觸鍵速度。有了這些技術能力,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力度的對比和變化。

相關焦點

  • 鋼琴彈奏中的力度
    同樣在演奏鋼琴音樂作品的時候,也會有音量大小、強弱這樣的力度變化,因為音樂作品本身就是作曲家情緒化表達的產物。沒有哪一首鋼琴曲從頭到尾會用相同的力度來彈奏的。力度的變化也是展現音樂之美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力度標記那麼鋼琴演奏中都有哪些力度變化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常用力度標記。
  • 鋼琴快速彈奏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鋼琴曲有舒緩的、快速的,這就需要在彈奏不同類型的曲目時,注意自己的一些動作,有些人在彈奏比較快速的曲目時,喜歡著急,久而久之,使得節奏不穩,讓人覺得沒有一點快樂,更有甚者會覺得枯燥、無聊,那在練習一些速度比較快的鋼琴曲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 關於樂譜上的力度和速度標記!!到底該演奏多強、多快呢?
    常常有同學問:「老師,我明白p是弱,f是強,可是彈奏的時候到底是多弱,強又是多強呢?」
  • 控制鋼琴彈奏音量的10個技巧,趕緊學起來!
    關注 大家都知道,學鋼琴最重要的就是練琴。在練習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在彈對音和節奏的正確上下功夫,較少有人會關注到鋼琴的力度有沒有彈對(即鋼琴的大小聲)。 如果想要把一首曲子彈得更加好聽,除了最基本的音、拍子及節奏要正確之外,力度(大小聲)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 幼兒園教師鋼琴彈奏練法大全(帶五線普)
    我們用斷奏入門的方法練習:先分別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在鋼琴上站好,結合手臂的自然重量。經過一個階段,在每個手指都能自如地彈出飽滿的聲音後,再漸漸進入連奏的練習。進一步我們就可以調節重量的輕重  3:彈奏鋼琴時身體的協調  身體的的協調牽涉到鋼琴彈奏的基本坐姿和體位等方面,開始就要明確,隨著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斷發展和更好地運用。
  • 鋼琴的重量彈奏法和分句的概念
    我們知道在1709年義大利人克里斯多福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鋼琴,在此之前很多偉大的作曲家運用的都是羽管鍵琴和管風琴,前者音量較小音色變化不大,後者音量較大但是音色變化同樣有限,所以在那個時代演奏家大都只用手指去彈奏,也就是手指彈奏法,這是鍵盤樂演奏史上的初級階段。
  • 質疑「重量彈奏法」丨為什麼鋼琴彈奏法的核心技術是「力量」,而不是「重量」?
    那麼,「重量」在鋼琴上有什麼樣的表現呢?由於重量是由地球引力的作用產生的,所以重量僅僅有一個方向——是永遠直指地心即垂直向下的。由此可知,在鋼琴彈奏時,只要是做向上的動作,其中的重量都是充當著阻力,如抬手指、抬手臂等。 在手臂向下的運動中,手臂的重量基本上是彈奏的助力,手臂的重量大,慣性就大,慣性大,助力就大,它們是成正比的。
  •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各首的難度及彈奏技巧
    對初次接觸巴赫復調作品的人來說,巴赫的初級鋼琴曲集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其中的第三首樂曲是一首小步舞曲,二個聲部的進行,首先由右手進入,當進行到第二小節強拍上時,右手小指彈完G音抬手的同時,左手很自然地落到G音上彈奏另一個聲部,形成聲部的交替和模仿,並在第二小節上有一個強拍的節奏特點,這正是小步舞曲節奏流暢、平穩、活潑的風格體現。
  • 《樂理說》第五集:音樂常用力度術語及速度術語
    ★音樂常用力度記號與術語我們已經知道的,音樂的節拍有其固定的強弱循環——強拍與弱拍的交替進行。除此之外,為了使音樂更具有表現力,作品還用各種記號和術語來標記其更複雜的強弱變化的程度,這就叫做力度。力度標記有記號和術語兩種,術語是義大利文,且多用其縮寫形式。①明確固定的強弱除上述強弱層次外,還有ppp(最弱)、pppp(極弱)、fff(最強)、ffff(極強)。
  • 中美鋼琴教學有哪些差異?
    記得有一次上鋼琴課,彈奏的是德彪西的《亞麻色頭髮的少女》,我的導師問我:「你認為這個少女是怎樣的一副畫面?例如年齡多大?性格是怎樣的?」我說:「我覺得應該是一個15歲左右很內向的少女。」導師笑了然後說:「好吧,你跟我所想像的少女是不一樣的,非常好,所以你在彈奏時要儘可能地成為你想像的那個少女,成為音樂中的一員。」
  • 裝飾音的種類及彈奏方法
    來到布達佩斯,淨聽人家說李斯特了李斯特更是一位「海洋暢想家」即將絕版的四本李斯特好書      學習了鋼琴車爾尼599程度的孩子,會碰到很多的裝飾音,孩子會無從下手。鋼琴音樂的裝飾音的有很多種,常用的有倚音、波音、回音、顫音。      1、用來裝飾旋律的音,叫裝飾音。被裝飾的音是「本音」。倚音是記在本音前後的小音符。
  • 鋼琴彈奏,音階和琶音練習的重要性
    第二是一些小問題,但是也很重要,如手型、力度、落鍵技巧等,這些都與我們開始學習鋼琴時對它的要求有關。在歐洲鋼琴音樂中我們接觸最多,幾乎都屬於這種調式。熟知音階,也熟悉這些音調、音調。但在音樂作品中,經常有音階和音階的出現,這往往也正是技術難點。平常練音階,就是要預先做好樂曲克服困難的準備。反之,沒有音階基礎的練習,一旦在音樂中遇到音階臨時練習,就會耽誤正常的學習進程。從表面上看,音階是有序的,這使得識別起來並不困難。
  • 樂譜上的鋼琴踏板標記原來是這個樣子,怪不得以前看不懂
    觀看樂譜上的踏板標記。每個踏板在樂譜上都有的不同縮寫詞或符號標註。這些符號通常在高音或低音譜號的樂曲演奏時候運用。只要你看到樂譜上的「ped」,就是提醒你需要踩下制音踏板。一般來說樂譜上的柔音踏板標記為「una corda」,提醒你在使用它的時候, 「tre corde」會停止。
  • 鋼琴演奏都有哪些技術類型?
    斷奏是鋼琴演奏中最基本、最簡單的觸鍵方式,主要是在音與音斷開時進行的一種觸鍵方式。運用斷奏時,要結合手指、手腕、前臂的綜合力量,用指尖觸鍵並快速離鍵,具有觸鍵靈敏、指尖觸面小等特點。具體的實現過程是:先利用手臂把手指帶到一個適當高度,然後手臂自然垂落,並把力量傳遞到手指尖上,用手指尖穩定觸鍵,最後快速離鍵。(二)連奏。
  • 業餘學鋼琴的五大誤區
    合理,才能有邏輯、有規律、有條不紊、不忙亂地彈奏。正確的指法,要以每個手指的獨立為前提,同時又會有利於發展每個手指的獨立。不正確的指法,必然潛伏著彈奏中的某種不合理因素這種「隱患」。不合理的因素如不認真消除,久而久之,將直接影響技術的提高和音樂的表達。那時,遇到稍微複雜一些或缺少詳盡指法標記的曲譜,必定不知所措、手忙腳亂,那就不是隱患,而是現實的困境了。
  • 彈鋼琴時指法和手指力度不夠要怎樣提高?
    彈鋼琴時指法和手指力度不夠要怎樣提高最近有一位朋友向鋼琴玩家小編留言說,他是從電子琴轉過來學鋼琴的,在彈鋼琴的時候明顯感到手指力度不夠,練的曲目是《哈農》,在練習的過程中明顯感到手指的力度不夠,沒掌握好要領,遂向我們提出了疑問
  • 鋼琴彈奏中的看譜與背譜
    3.培養「邊彈邊聽」的習慣 對於學習鋼琴彈奏的人來說,訓練出一雙具有敏銳的音樂聽覺能力的耳朵是十分重要的。在看譜彈琴階段,要培養學生運用耳朵的聽覺檢驗手的準確性,加快思想上的意圖與鍵盤上果斷行為兩者之間的聯繫。邊彈邊聽,時間長了,耳朵自然就會分辨出錯音、錯節奏,以及判斷自己彈奏的音色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
  • 鋼琴踏板使用全攻略
    現在,我們見到的樂譜上常見的踏板標記符號有:兩個直踏板之間總有一些間隔來強調直踏板節奏鮮明的效果。2.音後切換,也叫切分踏板。可幫助連奏及和聲連接、加強旋律的歌唱性等。它的使用方法是在彈奏須連接的第二個音時,在手指向下彈奏琴鍵的同時抬起腳,並在手指還未離鍵時迅速踩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時有一個手和腳方向相反的動作,即手指彈音的同時腳向上抬起。要把腳的「上下」動作練習得自然完整,幾乎合成為一個整體。
  • 鋼琴專業生是怎樣看譜子的?
    看音高與指法初學者如果對音符在高、低音譜表上的線間位置不熟悉,首先明確指法,然後確定音高。初次彈奏可用很慢的速度,但一定要用恰當的指法演奏正確的音符(節奏對了更好,指法音高不明確時,可以暫時不管節奏)。4.
  • 鋼琴踏板的使用方法全攻略
    現在,我們見到的樂譜上常見的踏板標記符號有:兩個直踏板之間總有一些間隔來強調直踏板節奏鮮明的效果。2.音後切換,也叫切分踏板。可幫助連奏及和聲連接、加強旋律的歌唱性等。它的使用方法是在彈奏須連接的第二個音時,在手指向下彈奏琴鍵的同時抬起腳,並在手指還未離鍵時迅速踩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時有一個手和腳方向相反的動作,即手指彈音的同時腳向上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