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鋼琴教學的技巧
導讀:兒童初學鋼琴儘管淺易,但卻是萬丈高樓的根基,因此,當一個孩子初次坐在鋼琴前提起一隻手彈奏一個樂句或兩小樂句的小曲時,就已經接觸到鋼琴藝術的大部分原則與原理。在這個意義上,初學並不構成降低教師水平的理由。那麼,應該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學生學琴的道路引向正確的方向?這是本文將要論述的重點問題。
兒童鋼琴教育工作者應具有前瞻性
現在,家長讓孩子學琴都是以開發智力和素質教育為前提, 那麼是不是在鋼琴前彈幾首曲子就開發了智力呢? 很多老師在給初學的學生上課時都將著眼點放在手指的運動上,把曲子完成就覺得是教會了。其實,作為兒童鋼琴教育工作者首先應具有前瞻性,教師要從長遠的角度去訓練學生、教導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而不是追求立竿見影式的教學。
首先,教師應重視對兒童感官協調能力的培養。心理學家認為,所謂聰明,無非就是反應快、接受能力強、理解力強。這些能力需要多種感覺器官同時產生反應,互相配合、協調運動才能迅速提高。而學習鋼琴,除了身體的肌筋運動外,必須把感官的各個系統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平衡覺協調起來。長期投入這種綜合性訓練的人,他的神經細胞就會經常處於興奮狀態,刺激增長,他們的反應力就會優於別人,整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這也是為什麼學習鋼琴可以開發智力的關鍵點。
其次,在學琴初期,教師應該給家長灌輸正確的學琴觀念。對兒童進行鋼琴教學是由教師——家長——學生三個環節構成。在兒童漫長的學琴道路上,家長的正確觀念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家長通常有以下幾種典型現象:家長代替太多,理應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卻由家長代勞了;因急於求成而對孩子過分施壓,這種情況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採取完全不過問的方式。在學琴初期,家長都是滿懷好奇與神秘 ,但這種興奮瞬息即逝,伴之而來的是艱苦和漫長的陪學、陪練。這個持之以恆的過程讓很多家長焦急、苦惱,不知所措。因此,教師必須一開始就給家長樹立幾個正確的觀念:
學習鋼琴是長期的行為,貴在堅持;
學習鋼琴,家長不只是投資金錢就萬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資精力和時間;
學習鋼琴,家長應擔負起提示、啟發、協助的工作。
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主要落實在孩子上課以外全部練習的輔導中。學齡前的幼兒接受鋼琴啟蒙教學,就像剛剛學走路時一樣,需要父母的幫助。現在有不少家長已經認識到輔導的重要性,從孩子學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跟著孩子一起學。當年齡幼小的孩子剛剛開始學習鋼琴時,家長要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比如,開始練琴前先要洗乾淨雙手,修剪好指甲,檢查琴凳與腳墊的高度、位置,為孩子安置合適的燈光做好練琴的各種準備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專心致志,直到完成練習要求。幼兒學琴出於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長可以幫著記一記教師上課的要求,儘早有步驟地培養孩子獨立練琴的能力。家長要幫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練琴內容、練習重點、練習目標,切不可簡單地規定彈多少,否則充其量只有量的變化,不會有質的提高。家長要在孩子練習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溝通,研究具體解決的辦法。
掌握兒童的心理變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很多鋼琴教師經常為了一些個體心理差異的孩子、頑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煩惱,這就需要我們細緻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齡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徵。學齡前兒童的認知水平是以不自覺性發展,以具體形象為概括;而學齡兒童的認知水平向自覺性發展,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過渡。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齡兒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兒童的愛好,努力探索兒童音樂感知等能力如何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展,引領兒童的喜怒哀樂。
教師對兒童鋼琴課技術性問題的表述
教師應該如何把抽象的鋼琴技術問題和教學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術語教給孩子呢?教師應該運用具有啟發性的教學語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邏輯性、形象性,並通過聲情並茂的表述把無形的概念轉化為有形實體。 初學鋼琴必須注意幾個重要的技術問題:放鬆、讀譜、敏銳的聽覺。
放鬆。放鬆對於初學兒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鬆是針對緊張而言的,要讓孩子懂得放鬆首先要消除心理緊張和肌體緊張。筆者運用了能動就能松的原理,讓孩子做兩個放鬆輔助練習。放鬆操:先介紹彈琴時要聯繫到的關節,包括手指的三個關節、掌關節、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這九個位置的鬆弛度,在整個彈琴的運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練習:讓小孩的兩手自然放鬆地垂於身旁,不要有主動的動作,由家長拿著兩隻手,把它漸漸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過肩高),前後左右輕輕地搖,在孩子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放掉,讓其完全鬆弛墜落下來。在這個過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動不能主動地上舉與墜落,手臂在家長的協助下要被動地進行活動。
讀譜。熟練地認識五線譜對幼兒學習鋼琴是一個重要關口。讀譜訓練與基礎訓練同步入手,腦、眼、手、耳全面訓練對開發智力、增強獨立學習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於剛開始學琴的小孩而言,頭腦、思想難免處於非常集中甚至是緊張的狀態,在這期間教師要讓孩子用記憶的方法像學認字那樣學認音,側重幫助家長輔導孩子識譜(製作識譜卡)和幫助糾正在孩子識譜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除了要注意五線譜的線間關係,還包括譜號、調號、指法、臨時升降號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在初學期間,讓孩子眼睛看著譜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鍵,一時找不準由耳朵幫忙糾正。讀譜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斷,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條件反射,所以初學時應該進行「大運動量」的視譜訓練,目的在於不斷有新的信息通過感官協調系統:視覺—腦—觸覺(平衡覺和運動覺)的路線,從而使這個感官協調系統更熟練、迅速地配合,訓練好準確的鍵盤位置感。
敏銳的聽覺。敏銳的聽覺是辨別觸鍵正確與否的導師,如何觸鍵主要靠聽覺來分別。從學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樹立一個明確的學琴原則:所有的觸鍵技術、方法,都是為了發出好的、正確的、高質量的聲音。聽覺與技術兩者的關係是:聽覺是主導方向、指明目標,技術提供手段。正確的觸鍵動作發出的聲音一定是好的,好的聲音一定是正確觸鍵彈出來的。在學習觸鍵技術中涉及到的觸鍵準備動作、觸鍵主要動作部位、各個部位的協調、重量的運作、用力與放鬆等動作要領方法時,都要與對聲音的傾聽和辨別相結合。要在學會技術動作的同時,懂得什麼聲音是正確的。教師要多示範、講解,樹立正確的聲音聽覺,培養學生擁有一雙靈敏辨別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的耳朵。
在教學中注重對兒童音樂感的培養
所謂音樂感,簡單地說就是對音樂的感受力、想像力和表現力。一個孩子的演奏具有較強的音樂感,指的是他對旋律、節奏、和聲、力度等有較強的表現力,對於作品的音樂形象產生豐富的想像力,並通過自己的演奏把這些感受的想像力表達出來去感染別人。音樂感的培養是一個從小就應著眼的重要課題,在學習各種基本技術的同時仍要啟發孩子主動表現音樂。
兒童鋼琴音樂作品既有標題音樂,也有非標題音樂。由於標題音樂具有明確的曲名,給兒童提供了聯想和想像的具體範圍,只要稍加講解和啟發,兒童就比較容易理解它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情緒和意境。如《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布格繆勒鋼琴進階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見的鋼琴初級教材中,很多都採用了具體的標題,使學生很容易產生明確、生動的音樂聯想。但非標題音樂,對於兒童來說,聯想和想像起來困難要大一些。聯想和想像非標題音樂,首先依賴於學生對音樂語言已有的感受和反應,同時也要從樂曲本身所標明的音樂表情記號、速度力度標記,以及樂曲採用的節拍、織體、和聲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級鋼琴教材中常見的非標題音樂作品有《小奏鳴曲》《迴旋曲》《變奏曲》等,曲名只說明了樂曲的形式、類別,力度、速度標記,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只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教學指導,就會讓學接近音樂所要表達的含義。以《小奏鳴曲》為例,教師在教授曲目之前就應告訴學生奏鳴曲式的基本含義:一般是三個樂章,第一樂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題往往比較歡快、熱烈,也可以是優美、流暢而明快的,而副題和主題在性格上應該有所不同。第二樂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優美歌唱或寧靜沉思。第三樂章則是比第一樂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學生弄清了這些一般規律,再結合樂曲中其他演奏標記,就容易產生正確的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是豐富、加深審美體驗的心理過程,在兒童鋼琴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聯想和想像,使學生的審美體驗得到拓展和深化。
傳授兒童科學的練琴方法
教師除了教琴外,還應告訴學生科學的練琴方法。對於兒童練琴的安排,一般應堅持以下原則:
將練琴時間固定安排在學生精力充沛的時候,有利於集中注意力,保證質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5周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故每次練習時間安排20—30分鐘為宜,每天安排兩至三次。
每次練琴要有明確的要求,具體的目標,不要簡單規定彈幾遍,彈幾個小時,要有質有量。
堅持天天練琴不間斷,從中可以培養孩子的毅力和品質。
對於兒童鋼琴的教學而言,教師的著眼點必須站在高處,要為長期的鋼琴學習培養好的習慣,打好堅實的基礎,樹立正確的學琴觀念,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這些都是兒童鋼琴教學的關鍵所在。
🎂
斯美塔那生日快樂
斯美塔那的音樂風格
唯有音樂能讓人逆流而上
紀念斯美塔那丨我去了他的故鄉
聆聽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
紀念斯美塔那丨聆聽《我的祖國》
總有一種衝動,想要重溫斯美塔那
西本智實指揮斯美塔那《沃爾塔瓦河》
貝洛拉維克指揮斯美塔那《我的祖國》
亨格布洛克指揮斯美塔那《我的祖國》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入夏聽蕭邦夜曲
傅聰演奏蕭邦《夜曲》
這首夜曲至少15種變化
巴倫博伊姆談蕭邦夜曲
鄧泰山演奏蕭邦夜曲二則
談蕭邦《夜曲》的演奏技法
阿勞的「夜曲幾乎像敘事曲!」
略談幾首《夜曲》的演奏技法
一首蕭邦夜曲,給沒有空調的你
蕭邦《夜曲》的觸鍵和音色探析
那個時代最驕傲最富於詩意的靈魂
夢幻浪漫孤寂的歌丨聆聽蕭邦夜曲
聽蕭邦最後兩首夜曲(第20、21號)
傅聰演奏蕭邦《升c小調夜曲》(遺作)
淺論蕭邦《升c小調夜曲》的藝術風格
芭蕾獨舞蕭邦《夜曲》,猜猜是哪一首?
聽蕭邦夜曲回顧2018,緩解內心迷惘與惆悵
古典吉他演奏蕭邦《夜曲》,猜猜是哪一首?
大提琴上的詩意蕭邦丨蕭邦《夜曲》Op.9 no.2
蕭邦練習曲欣賞指南
(西方音樂評論專場)
蕭邦鋼琴練習曲通解
蕭邦練習曲教學研究
蕭邦練習曲的技巧特徵
蕭邦《革命練習曲》的歌唱性
蕭邦《革命練習曲》演奏指南
如何演奏蕭邦《黑鍵練習曲》?
蕭邦練習曲的左右手與和聲技巧
我彈奏蕭邦《革命練習曲》的感受
給初級樂迷的蕭邦練習曲欣賞入門
他如何用鋼琴表現內心的憤怒和悲痛
解讀蕭邦《冬風》練習曲的藝術特色
如何解決蕭邦黑鍵練習曲的技術難點?
如何詮釋蕭邦練習曲中的音樂審美內涵
為何蕭邦練習曲是鋼琴練習曲史上的革命
蕭邦練習曲丨音樂性與技巧性的完美結合
蕭邦練習曲演奏示範丨Op.10 no.1—no.12
蕭邦練習曲演奏示範丨Op.25 no.1—no.12
你聽過爵士風格的蕭邦《革命練習曲》嗎?
那年張昊辰11歲丨演奏蕭邦練習曲Op.10全集
演奏蕭邦鋼琴練習曲《離別》應該注意些什麼?
蕭邦鋼琴練習曲創作的三個階段及其創作特色解讀
他開創了練習曲新時代丨蕭邦《冬風》的基本特徵
聽蕭邦對巴赫傳統的繼承丨如何演奏《聖詠練習曲》
來免費加入蕭邦導賞群
系統帶領大家聆聽蕭邦
介紹蕭邦作品與演奏家
分享各類蕭邦研究資料
幫家長培養孩子聽蕭邦
帶動大家交流蕭邦音樂
導賞計劃簡介:2019年是蕭邦逝世170周年,2020年是蕭邦誕辰210周年。紀念蕭邦其實不需要這些逢十的年份,因為蕭邦是我們所有人都熱愛的作曲家。導賞計劃會努力滿足大家的差異化需求:1、不彈琴的普通樂迷:幫助大家了解不同體裁的蕭邦作品、蕭邦演奏家、蕭邦的故事與音樂理念;2、彈琴的朋友:幫助大家體會蕭邦作品的風格、帶動大家交流蕭邦作品的演奏技巧與蕭邦演奏家如何處理處理;分享蕭邦演奏的資料、樂譜;3、程度較高的專業音樂人:為大家分享、尋找優秀的蕭邦研究資料,也希望這類朋友能夠多指教大家;4、琴童家長:導賞計劃將推出孩子們的蕭邦、老人們的蕭邦以及全家一起聽蕭邦等等計劃,讓大家能夠與家人、朋友一起,在休息的時候,通過蕭邦,更深入溝通情感。5、歡迎大家積極獻計獻策。
偉大音樂家論音樂藝術
傅聰先生主題合輯
傅聰先生談斯卡拉蒂作品的精神
「演奏者的個性必然要滲入原作中去」
晚期蕭邦的音樂世界丨傅聰先生談蕭邦
如何把握演奏者的個性與音樂自身的風格
「我已不知有我,心中只有原作者的音樂」
蕭邦夜曲不能用優美的夜景和簡單的憂鬱來概括
傅聰先生解讀蕭邦馬祖卡;最好的鋼琴在二次大戰前
朱工一教授合輯
(1922-1986)
朱工一談鋼琴教學(一)
朱工一談鋼琴教學(二)
朱工一談鋼琴教學(三)
宓多裡談巴赫(上)
宓多裡談巴赫(中)
宓多裡談巴赫(下)
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上)
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中)
海菲茲丨我是怎樣拉琴的(下)
如何學習一首新的鋼琴作品(上)
如何學習一首新的鋼琴作品(下)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導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為廣大巴赫樂迷尋找朋友
每天分享巴赫音樂與資料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為何要加入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
巴赫音樂欣賞指南
論巴赫音樂的精髓
巴赫的理智與柔情
巴赫《馬太受難曲》
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
巴赫詮釋與演奏指南
彈好巴赫的七個步驟
為何練巴赫很容易取暖
周海宏沒有聽到朱曉玫
研究巴赫越多就理解越少
如何演奏巴赫《英國組曲》
如何彈好巴赫《創意曲集》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淺談
巴赫的音樂被人演奏的太快
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巴赫論》
「誰彈巴赫,誰就是我的哥們兒。」
如何體現巴赫演奏的「中庸」風格
朱曉梅談巴赫與中國思想以及古爾德
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演奏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有感
321巴赫生日快樂丨著名音樂家聊巴赫
走近巴赫時,這種信念突然坍塌了……
史懷哲與巴赫丨音樂中的詩人和畫家
從巴赫本身出發,表達作品內在情感;
席夫談巴赫丨我很少選擇偏激的速度
演奏巴赫復調鋼琴作品的八點要求;
《g小調無伴奏小提琴第一奏鳴曲》詮釋
我為什麼不喜歡朱曉玫的《哥德堡》
聽周海宏、陸倍文談朱曉玫之後談朱曉玫
巴赫平均律最後一首(前奏曲的音樂美)
「巴赫的音樂就像永恆的和諧正與自己對話」
聆聽巴赫音樂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識背景
巴赫每一段舞曲,都有生動而鮮明的特點
你也是從這兩首小步舞曲開始聽巴赫嗎?
免費申請古典音樂導賞群
古典樂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導賞群每日開設以下項目
從人文角度理解古典音樂
特適合親朋好友一起加入
原來古典樂還可以這樣聽
1、作曲家欣賞計劃
2、音樂資料分享計劃
3、音樂家紀念日計劃
4、唱片推薦計劃
5、電影推薦計劃
6、學術視頻推薦計劃
7、藝術史導賞計劃
8、音樂人文圖書推薦計劃
9、音樂名言與術語導讀計劃
10、非古典音樂導賞計劃
11、文史哲著作導讀計劃
12、音樂英語學習計劃
歡迎建議,陸續增加
亨德爾生日快樂🎂
(1685.2.23 - 1759.4.14)
作曲家亨德爾的八個段子
亨德爾《彌賽亞》的多重解讀
紀念亨德爾丨聆聽《彌賽亞》
亨德爾的協奏曲與管弦樂作品
弗萊明演唱亨德爾《綠樹成蔭》
亨德爾和《彌賽亞》的背後故事
亨德爾《水上音樂》背後的故事
亨德爾女高音詠嘆調的演唱技巧
223亨德爾過生日,321巴赫過生日
」塵世之宏偉「是亨德爾的招牌特色。
亨德爾的愛情,橫豎兩個字:不順!
大雨後的城市,來首亨德爾《水上音樂》
美得讓人窒息丨亨德爾《讓我痛哭吧》
創作《彌賽亞》時,亨德爾恍如置身天國
從亨德爾《綠樹成蔭》看巴洛克美學特徵
「德國人」亨德爾是如何成為「英國」作曲家的
「亨德爾是63歲的父親和34歲的母親的兒子」
古典音樂放映廳丨亨德爾《彌賽亞》中文字幕版
從亨德爾《綠樹成蔭》看巴洛克音樂的美學特徵
Sonya Yoncheva演唱亨德爾的《讓我痛哭吧》
作為亨德爾一生才華最完美展現的《彌賽亞》
英國劍橋國王學院唱詩班演唱亨德爾《彌賽亞》
愛樂短札丨上帝似乎更願意偏向巴赫而不是亨德爾?
什麼是死亡、音樂統統知道丨亨德爾《快樂的鐵匠》
紀念亨德爾丨殘酷的命運,多麼盼望著那自由來臨。
我已感覺未來心靈的功勳丨亨德爾《希巴女王駕臨》
歡迎關注以下原創古典譯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