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菲是一隻著名的白色小兔子。有多少人知道她,是因為童年的晨光文具?很多人直到長大後才發覺她並非中國籍,而是遠渡重洋,從荷蘭來到這裡。
米菲從耳朵到腳都是完美圓潤的曲線,在她看起來很好捏的小胖臉上,那張「x」型小嘴是最有特點的部位。她穿著小裙子——按照米菲之父Dick Bruna的說法,她不是兔子,而是一個愛穿花裙子的小女孩,但米菲的魅力射程之內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女孩子。
「小女孩」米菲是Dick Bruna筆下124冊漫畫的主角,並很快靡聲國際。迄今為止,米菲圖書的銷售超過8500萬冊,被翻譯成了50多種語言。至於她的周邊,更是一連串驚人的成就:她在40餘個國家擁有近300個的代理商,零售業年收入超過3.5億美元;在2006年,烏得勒支中央博物館打造了專屬的米菲博物館。這隻簡筆畫的小兔子,已然成為「商業巨兔」。
「它怎麼可以如此簡單,
又如此獨特?」
米菲誕生於1955年,荷蘭設計師Dick Bruna為了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假日安撫自己的兒子,於是編造出一個白色的小兔子在他們度假屋的花園裡亂逛的童話,這隻兔子就是米菲的靈感來源。Dick Bruna自稱「米菲之父」——不過80歲之後,他就自稱是「米菲之祖父」了。
Dick Bruna
簡單是米菲最大的魅力,這讓她能夠輕易被我們映入腦海,但她的繪製可絕不是寥寥數筆就能完成。對於Bruna來說,米菲的簡單正是她最困難的部分,雖然只有兩個點和一個十字形,但一定要讓她表現出開心或者悲傷,甚至程度的不同都要有所體現。為此,Bruna必須要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描繪米菲的神情,以達到最佳效果。
插畫家和兒童讀物作家Bruce Ingman是米菲的忠實粉絲,他曾寫過一本書,探討這位插畫師和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米菲)吸引了我。他花了多長時間實現了簡單性?他如何使她既熟悉又如此獨特?」
從1960年,Bruna在米菲作品中採用了Henri Matisse的「切圖」方法。首先,他在透明的紙上畫草圖,嘗試各種姿態,直到他感到滿意為止。之後,他會在這張透明的紙下方放置裁剪好的水彩紙,用硬鉛筆繪製,以便將輪廓壓入紙張中。然後,他會用黑色的丙烯酸顏料畫出輪廓,將圖紙轉移到透明膠片上(就像小時候學校用的投影儀),Bruna可以覆蓋並嘗試使用不同尺寸的彩色紙裁切,直到他找到合適的顏色為止。
這樣一張圖就可能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十幾頁的漫畫他需要製作好幾個月,而全書沒有一根多餘的線條。
他說:「每次我畫米菲時,我都會感到緊張。我想讓她比昨天更好,讓她再向前一點。最困難的事情就是保持簡單,為孩子的想像力留出足夠的空間。」
Bruna為米菲耗盡心血,因此他對於比米菲晚20年出生的Hello Kitty嗤之以鼻。在Bruna看來,這隻白色小貓與米菲的相似之處令人震驚,從名字到外貌,以至於許多無辜的旁觀者都認為他們是同一個系列,甚至,Hello Kitty也宣稱自己不是貓,而是一個小女孩。
Miffy最討厭的,大概就是這隻叫Kitty的貓
一開始,Bruna沒有多說什麼,畢竟遠隔重洋,而且一貓一兔物種不同。但之後Hello Kitty的兔子朋友Cathy的出現終於讓Bruna大怒,2010年8月26日,管理Bruna版權的公司在荷蘭提起訴訟,指控三麗鷗公司的Cathy兔侵犯了米菲的版權和商標權,兩隻價值不菲的白色小動物終於對簿公堂。
Miffy和Cathy
「人們沒有意識到製作一個真正的角色有多麼困難。」Bruna曾在接受採訪時說,「一幅米菲的畫可以花我一整天。一整天,就為了讓她的腦袋或淚水在最佳的位置或角度。」
這個故事的最後,Bruna維權成功,Cathy兔退出市場,「米菲之父」完成了對他小女兒獨特性的守護。
跨越一切文化障礙,
才能讓她活起來
從第一本《米菲在海邊》開始,米菲的圖書被譯成各種語言,也在不同國家、地區和語言中都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米菲作為一個國際化的IP,有著驚人的傳播力。不得不說,她的名字「Miffy(米菲)」有很大的功勞。
簡單的名字自有其魅力,就像上學時名字簡單上口的同學最容易被老師記住(然後叫起來回答問題)。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米菲的故鄉荷蘭,她的名字念法完全不同。Bruna給她起名為「nijntje」,來源於荷蘭語的「konijntje」,意思是「小兔子」,詞尾「tje」則有著「微小、值得被愛」的含義。
這個名字對於荷蘭人來說很有意義,當地人聽到它的發音都會溫柔地懷念起童年時幻想中的兔子夥伴,但對於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來說,這個詞實在太難發音了。
於是,當米菲的第一本故事書被翻譯成英文時,譯者Olive Jones幾乎沒有多做什麼考慮,就把手中的小兔子譯作「米菲(Miffy)」。Jones這樣說:「這個名字沒有任何特殊含義,但是很容易在所有語言中被讀出。」
當然,米菲的樣貌如她的「外國名」一樣,簡單而雋永,在她走向國際的途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就和每一個經久不衰的IP一樣,米菲也經歷了漫長了演變。在誕生之初,她有著柔軟耷拉的不對稱耳朵,和更接近真實兔子的外貌,但很快,1963年,Bruna更新了米菲兔的形象,她的身體逐漸擬人化,線條更加圓潤柔和,耳朵變得長而豎起,是全世界人看了都感到溫暖討喜的模樣。
米菲的色彩也相當具有代表性,Bruna有著非常固定的調色板:黑色、白色、紅色,藍色,綠色,黃色、橙色和棕色。這些色彩飽和度高,明麗中透出一絲稚拙的童趣。作為一個設計師,沒有比Bruna更了解色彩的重要性和它的影響力,因此他的正版書只在德國印刷,因為那裡的印刷色彩符合Bruna的嚴格標準。
有時,看到某種高明度的橙紅加明黃,或是橘色加深藍,心中會下意識反應:「這是就米菲配色。」說不出原因,但它已經牢牢佔據了你意識中的一畝三分地。
米菲,
是一個擁有普世共情能力的強大IP
米菲的版權所屬公司Mercis有時會聽到一種觀點,公司的旗艦IP米菲是屬於小女孩的品牌。
然而,這種誤解離事實很遠。米菲在自己發展的六十五年曆程中,顯然對各個年齡段、各個性別的人都具有普遍吸引力。
——這當然有愛好者自身的原因,說實話,誰真的想長大?
不過原因不止這個。在漫畫中,米菲無拘無束,天真,態度積極,樂於接受新的挑戰——這看起來是很普通的兒童主角,但配合小兔子的柔軟溫暖的外表,x型的小嘴——經Bruna反覆調整線條的距離和角度,讓米菲的情緒始終介於悲喜之間,充滿闡發和解讀的可能,也讓她擁有了一種強大而普世的共情能力。
而且,如果你曾經有注意到過,米菲的圖幾乎全部正面朝向讀者(偶爾幾張背影)。Bruna可不是偷懶,而是希望透過這隻小兔子與讀者進行交流,並以最真摯的雙眼去回應。
而且米菲絕不是單薄的「紙片兔」,Bruna懷著老父親的心思,為筆下的小女兒給予了細膩的情感和某些人格化的東西。1996年,米菲不得不面對摯愛的奶奶過世,了解「死亡」的含義。她也會在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從圓鼓鼓的臉頰上落下淚滴。
Bruna對米菲情緒的關切不僅使它變得可愛而豐富,也讓他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成功。米菲首先在生活方式、家居用品、服裝和玩具方面表現出強大吸引力,道格拉斯公司總裁Scott Clarke說將米菲帶入北美時,稱這個對全世界的孩子和父母都散發魅力的IP :
「與米菲合作的時間越長,對她和她的創造者Dick Bruna的了解就越多,很明顯,在保持簡單的努力中,Bruna自覺或不自覺地融入了一些引起全世界共鳴的價值觀。」
越來越多的品牌看到了米菲的魅力,她的形象擴展到了奢侈品和時尚界。從Strathberry製作的手袋,Clements Ribeiro的時裝到Louis Vuitton的產品都對米菲讚嘆不已。
Strathberry X Miffy
米菲甚至不止一次與總部位於紐約的唱片公司和藝術公司Ghostly International合作。
Ghostly的創始人塞繆爾·瓦倫蒂四世認為米菲有一種「仿佛無所不在的熟悉感」:「我不記得第一次見到米菲時的感受,但是我知道她會出現在各種有趣的地方,比如博物館商店,流行玩具商店和媽媽身上。總有一種感覺,她很特別,足以脫穎而出。」
他補充說,「我們想要與一個65年的老IP合作,是因為她令人著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為她所代表的簡單真誠,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種魔力。」
價值千金的米菲,
需要現代化
Bruna曾說,二次元的米菲才是完美的,然而,賺錢還是得在三次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米菲的商業帝國開始開始走向世界,她前往巴黎參加她的第一個國際展覽,成為動畫片中的大明星。她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雕像、鬱金香花田,還出現在日本郵票上。米菲遇到了她最好的朋友,小狗Snuffy和小豬Poppy,並且作為成功的音樂劇登上舞臺(米菲有三部屬於自己的音樂劇)。
尤其是在生活方式、家居用品、服裝和玩具領域等零售領域,米菲簡直勢不可擋,僅僅在零售業,她的年收入就超過3.5億美元。
Bruna本人會對米菲的產品進行把關,要求他們必須遵守嚴苛色表和樣式指南。
Bruna是一個固執的老藝術家:「藝術家的線條就是他的筆跡,」他說。因此,Bruna拒絕高科技手段繪畫,比如計算機繪製,而是堅持用他的硬鉛筆繪製「有心跳的線」。
當然,這不影響米菲作為荷蘭設計的標誌和國寶級偶像,但17年,Bruna的去世,讓米菲驟然失去了給予她「心跳」的父親。
對米菲的「經紀公司」Mercis來說影響是巨大的,米菲失去了力量的來源。同時,時代在變化,即使是傳統上米菲的強勢領域,在近年來也顯示出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如何讓米菲緊跟時代也是一大問題。
按照Mercis的說法,對於米菲商業帝國的布局,「調整」要大於「開拓」。Mercis有一個固有的信念,即他們仍然在與才華橫溢的藝術家Bruna合作,共同維護並創造這份的遺產。
對於米菲這樣的大IP來說,最大優勢在於她目前不缺少大牌的合作對象和優秀藝術家,她的影響力能幫她換取優質的合作,並汲取新鮮的養分。
在傳統的產品線上,Mercis也進行了諸多嘗試,如把米菲的2D動畫系列變成3D定格動畫;在不同國家/地區和語言中開設YouTube頻道;以及把米菲的世界數位化,人們可以通過Sanoma,Story Toys和Edujoy等APP探索這隻小兔子的生活,同時寓教於樂,這些應用程式可在全球的Android和iOS設備上使用。
Mercis承諾,他們將穩穩跟上時代,不淡化Dick Bruna的設計理念和烙印在米菲基因中的特性,他們對此充滿信心。
米菲這個IP是因何能紅,而且有如此之強的生命力?
其中當然少不了天時地利,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拉回作者身上,聚焦於Dick Bruna曾說過的這樣一句話:「米菲是我的一切。」
這意味著什麼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Bruna和朋友在路上走,身邊一輛勞斯萊斯開過,Bruna和朋友都不由地稱讚它強大的性能和外觀的優雅。
「但是,Dick,」朋友說:「你知道嗎?你也可以買一輛。」
Bruna震驚:「我可以?」
朋友冷靜地說:「你可以,親愛的Dick,你可以買七種顏色,一周七天不重樣,然後還能再請一個司機。」
然而「荷蘭首富」Bruna只是笑,什麼也沒說。依然每天騎自行車到他在烏得勒支的工作室,眼中只有他的小兔子。
就是這樣一個人手中的畫筆,給予了一隻小兔子長達65年的心跳聲,並仍然在繼續。
本文系TOPYS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推 閱
薦 讀
這個賣床墊的Casper,憑什麼勾來小李子投資?| 品牌兔子洞Vol1
打死也不承認自己是食物品牌的Oatly,到底在賣什麼?| 品牌兔子洞Vol2
從「種豆得豆」到「上山打老虎」,Seesaw賣的不只是咖啡 | 品牌兔子洞Vo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