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一份名為《咱日照》的手繪地圖在港城橫空出世,打破了長久以來日照旅遊市場上的沉寂,一群八零後、九零後的年輕人,用自己的一筆一划,用他們對於家鄉山水的熱愛與理解,繪製出了帶有手溫的地圖。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打開精緻的橘紅色信封,拿出這份被稱為「咱日照」的手繪地圖,任誰都會由衷的讚嘆一聲,雙面精緻的彩色印刷、順滑細膩的筆觸、形象可愛的卡通手繪以及一些考究的細節,都清晰而直觀的表現出了日照的海濱旅遊特色。
「作為一個外地遊客,他會一下高速之後直接通過迎賓路到了萬平口,然後通過萬平口就可以去周邊的一些景區,沿海這一帶的漁家體驗各種民俗,還有森林公園,基本上我們畫的就是沿海這一線的旅遊景點。」設計者徐敏說,他們給這個地圖起了個名字叫《咱日照》,用日照話來說就是「zen yi zhao」手繪旅遊地圖,背面主要就是介紹日照旅遊的一些注意事項,旅遊攻略,還有日照可以玩耍的一些景點,比如說看大海,洗海澡,吃著海鮮,坐船,挖嘎啦,趕海,體驗漁家樂,爬山,逛大學城夜市,看海洋音樂節…… 1988年出生的徐敏,自學並從事著一份關於設計的工作,自幼生活在日照的大海邊,徐敏很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愛上這片藍天碧海金沙灘,於是他想到了做一份具有日照特色的手繪地圖。
徐敏告訴記者,有時候去另一個城市,看到別的旅遊城市都會有一些手繪地圖了,明信片了,一些跟城市特色有關的東西,然後因為我們日照也是一個旅遊城市,但是日照缺乏一些文化創意類的東西,所以就想做一些關於日照的東西。
今年22歲的孫秀爽去年剛剛從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她是這張手繪地圖的繪製者。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孫秀爽有著不錯的手繪功底,這一幅幅精緻的小畫面,就是她一筆一筆在電子繪板上親手畫出來的。
「最初出來的稿子,有點像百度出來的地圖,沒有活躍感,畫面不太強烈,也沒有這些小人物,畫的這些建築也比較偏向現實,然後就覺得不太好,要大改。」孫秀爽稱,要把這些建築都畫的卡通一點,然後再加一些人物,活躍一下畫面。
小清新的綠色、大海的藍色、不同層次的色彩點綴其中,其中還有Q版人物和動物,圍繞著景點,每一座標誌性的建築物都被細筆描摹,孫秀爽告訴記者,手繪是一種感情的載體,從最初大家商討的方案到最後定稿,反反覆覆修改十幾次,花費三個多月才將這張地圖繪製成功。
在燈塔廣場上的志願者服務小屋外,這份手繪地圖被整齊的擺放,日照市陽光助殘志願者們告訴記者,所有售賣地圖的錢,他們都將捐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現在,徐敏和他的朋友們又開始設計一份新的關於日照旅遊的明信片,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遊客了解日照,並愛上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