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2020-12-24 東南網

每年臨近入冬,身邊就有很多孩子感冒、咳嗽、發燒……這些的確是秋冬季的常見病,但我們仍要提醒家長:別掉以輕心!因為在這個時期,還有一種令兒科醫生嚴陣以待的病毒在虎視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可能導致兒童出現重症肺炎,6月齡以下嬰兒病死率高,且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今天,我們來說說這種疾病的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它帶來的危害。

1 易致5歲以下兒童患肺炎

在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一到冬季,犯了呼吸道疾病的小病號就扎堆兒。有些孩子年齡不大,小臉憋得通紅,口唇周圍發青,離近了還能聽到嗓子裡發出「絲絲」的聲音。醫生一看這些症狀就會高度警惕,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據報導,現在全球每年約有三千萬5歲以下兒童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肺炎,約10%的患兒需要住院治療,病死率可佔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的13%-22%。其中,6月齡以下嬰兒最為危險,其患病後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為最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我國北方亦存在明顯的流行季,主要集中於11月至次年2月,在我國南方則好發於冬春季。據統計,中國兒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髮病率居全球第四位。

2 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統,主要有三大致病機制:氣道阻塞、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氣道高反應性。首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氣道纖毛和氣道上皮細胞脫落,脫落物在氣道中積聚,同時黏液的過度分泌及氣道的水腫會加劇氣道阻塞,故而孩子出現痰多、痰堵、呼吸困難等症狀。其次,感染後氣道神經末梢釋放大量活性物質,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收縮,患兒出現喘憋,可聽到喉部或肺部有「絲絲」的喘鳴音。第三,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後易發生氣道高反應性,這與孩子長大後的反覆喘息和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密切相關。

患兒感染後,早期多為感冒樣症狀,如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部分患兒可以進展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此類患兒年齡多小於2歲。患病2-4天後出現咳嗽加劇、喘息,進一步加重的話可出現呼吸急促、點頭樣呼吸、餵養困難、精神萎靡等。

注意,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患兒感染後易發展為重症:早產、低出生體重、年齡<12周、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氣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協調、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症候群、免疫功能缺陷和神經肌肉疾病等。這類孩子在病毒流行季要特別給予保護。

從預後的情況來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咳喘多在發病3日至5日內最為嚴重,此後大多迅速恢復,不留後遺症。但嬰兒期感染的患兒今後出現哮喘的概率高於未感染過的嬰兒。而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合併先天性心臟病或有唐氏症候群、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礎疾病的患兒,感染並痊癒後,出現呼吸系統後遺症的比例較高。

另外,由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見於嬰幼兒,其咳嗽、喘息的表現並無特異性,故還需與支氣管哮喘首次發作、異物吸入、先天性氣道發育異常等鑑別。比如,留意孩子是否存在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表現,親屬有無哮喘等變應性疾病史,以及有無異物吸入史,是否出生後即出現持續的喉鳴或喘鳴音等表現,這些有助於鑑別診斷。其中,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是過敏體質的表現,親屬有無哮喘等變應性疾病史反映的是家族遺傳史,如果孩子在此基礎上出現反覆且與呼吸道感染無直接關係的咳喘,就要注意可能存在支氣管哮喘。

3 如何判斷孩子病情輕重

如何判斷孩子病情的輕重呢?可通過孩子的精神狀態、餵養量、呼吸頻率、呼吸費力與否、有無呻吟、血氧飽和度來評估病情的輕重。當孩子出現煩躁不安、餵養量不及平時的一半、呼吸頻率>60次/分鐘時,說明病情在中度至重度了,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在醫生看來,如果孩子精神狀態良好,飲食無受限,口唇紅潤、呼吸頻率正常或略快,沒有明顯的呼吸費力,那麼意味著病情較輕。

患兒一旦病重住院,為保證醫療安全,減少交叉感染,探視受限,很多家長都關心孩子是如何接受治療的。對於這種疾病,臨床醫生採取的主要是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對症治療。1.觀察患兒表現,監測血氧飽和度,酌情複查肺部影像學,評估病情變化;2.霧化吸痰,保證呼吸道通暢,當血氧飽和度持續低於90%-92%時,給予氧療;3.保證營養供應:患兒若能正常進食母乳,給予母乳餵養,若患兒呼吸頻率大於60次/分,且呼吸道分泌物多、容易發生吐奶嗆奶導致誤吸時,考慮鼻胃管營養攝入,必要時予以靜脈營養;4.對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常規基礎治療上,會試用重組人α幹擾素進行抗病毒治療;5.對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伴喘息症狀的患兒,可試用支氣管舒張劑(如β2受體激動劑單獨或聯合抗膽鹼能類藥物),然後觀察臨床效果,如症狀有所緩解可繼續應用,無改善則考慮停用;6.對過敏體質或有過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喘息患兒,可試用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舒張劑治療。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抗菌藥物不作為常規用藥推薦,也不建議給孩子預防性用藥。

4 仍無疫苗預防還靠勤洗手

雖然我們知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嬰幼兒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目前的實驗室檢測手段也比較成熟,醫生不難做出正確診斷。但遺憾的是,目前,全世界都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況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產生永久性免疫,也就是說,現有治療方式均不能保護兒童免於再次感染。

因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無特效治療方法,所以日常的預防和患病後的養護尤為重要。

直接接觸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汙染物而感染,飛沫和氣溶膠也可引起傳播。我們建議,家庭預防從這些方面入手:提倡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避免暴露於菸草和其他煙霧中;在病毒流行季,限制高風險嬰兒去兒童保育機構;在任何場所均應洗手;避免暴露在有飛沫傳播的環境中。這種病毒可以在手和汙物上存活數小時,在流行季節還需要通過勤洗手和減少接觸來預防傳播。

對患兒病後的養護要注意居室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一般保證室內溼度在50%左右;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均衡,哺餵時少量多餐,避免嗆咳,患兒因發熱及喘息水分丟失較多,故需保證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注意呼吸道隔離,患兒物品單獨使用,接觸患兒的家長要加強手部衛生,防止病原體播散;若喘息影響睡眠質量,可遵醫囑在睡前給予霧化吸入減輕症狀,提高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

(作者:郭琰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感冒後心慌、氣短要當心,你可能被心肌炎盯上了!
    導語 天氣轉涼,又到了感冒高發季節。得了感冒可得當心這些症狀,如果發展為心肌炎就為時已晚! 在很多人眼裡,感冒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小病,隨便吃點感冒藥就好了。
  • 降溫了,感冒來勢洶洶!要不要給孩子打流感疫苗?
    隨著一波波冷空氣來襲,近期因感冒、發熱來就診的寶寶特別多。要不要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多大的寶寶適合接種?……今天我們邀請到百匯醫療蔣本然醫師,把家長們較為關心的流感疫苗那些事,給大家梳理一下。流感疫苗不僅可以有效保護寶寶預防流感病毒,還可以降低流感的嚴重程度。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寶寶,即便感染了流感,相應的症狀和病情也會比那些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寶寶要表現的更加輕微一些。02多大的孩子適合接種流感疫苗?≥6月齡的人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知道你是病毒感染,而不是感冒?區別很明顯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人數的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身的健康,不希望被這種廣泛流傳的病毒「盯上」。如何區分你的病毒感染,還是感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有哪些? 如果你有流感的經歷,就應該更容易理解,冠狀病毒感染後發病時,和流感很接近,因為流感也是病毒入侵導致的疾病。
  • 不是感冒!這種鼻涕很可怕,一定要去醫院看
    看他會不會給娃擤鼻涕。這個動作可以說是當父母的人必備技能。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一聽到娃發出「吸溜吸溜」的吸鼻涕的聲音時,都會習慣性地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來小手帕or衛生紙,捏住娃的鼻子,說「來,使勁兒!」怎麼判斷一個爸爸是不是細心的好爸爸?看他給娃擤完鼻涕後會不會打開看一眼鼻涕的顏色。有人要問了,鼻涕有啥好看的?
  • 當你咳嗽打噴嚏時,「感冒」可能不是「感冒」哦
    當你咳嗽打噴嚏時,「感冒」可能不是「感冒」哦 2020-12-25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異同點是什麼?
    新冠病毒並不是第一個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的冠狀病毒。我們能從以前的遭遇中學到什麼呢? 我們通常把感冒分為流感和普通感冒。兩類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除了症狀相似,實則並無共通之處。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 感冒後,出現浮腫,需要做腎病相關檢查
    感冒與腎病,存在關聯,這樣的說法,對於普通群眾而言,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大家會產生疑問,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不是說好7天就沒事嗎?怎麼會牽涉到腎臟呢?感冒如何引起腎病?感冒與腎病有什麼關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 知識科普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識科普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最近發現知識科普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這話題成為了網友關注的焦點,小明對知識科普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比較感興趣,於是收集了一份相關資料供給大家更深入了解知識科普 感冒
  • 有沒有發現身邊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感冒的人了?感冒病毒消失了?
    這一次新冠狀疫情,讓很多人都了解到了病毒的危害性,同時,也了解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人類在病毒面前,真的是太過於渺小了。但是,最終人類還是可以戰勝病毒的。最起碼現在的中國,基本上算是已經抑制住了疫情了!事實上在疫情期間,人們也發現一個現象,感冒的人少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當然了我們不可否認,感冒還是存在的,只不過這段時間我們明顯能夠感到身邊感冒的人不多了。
  • 「感冒病毒」也有狠角色,害死過幾千萬人,可能還將繼續……
    當然,不管是風、涼還是cold,都不是感冒的原因——病毒才是感冒的真正原因。    其實「感冒病毒」這個稱呼,可以說是對病毒「相當不尊重」。許多病毒只不過都感染上呼吸道,就塞到一起叫「感冒病毒」了。其實上,所謂的感冒病毒是「一大家子」能夠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能夠感染人體並導致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通常感冒患者體內可能存在一種或以上的病毒。
  • 秋天容易感冒,或是免疫力不好!調整6個習慣,病毒感染不上身
    秋季感冒「肆虐」,多發生在免疫力低的人群中秋季來臨,又到了傳染病肆虐的時期,一般我們認為因病原體(也就是病毒或細菌)進入體內所引發的疾病,都稱為傳染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俗稱的感冒。但實際上感冒並不是這種疾病正式的名稱,它是一類疾病的統稱,而這類疾病中具有傳染性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喉部的感染,呈現發燒、流涕、喉嚨痛、以及胃腸表現,腹瀉、腹脹、腹痛等等。
  • 4個小妙招防止感冒病毒半夜侵襲
    其實當人進入睡眠時,體溫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受到病毒侵襲,導致感冒.一、感冒是什麼?常見的症狀有哪些?感冒的定義是指是某些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喉嚨、鼻子的黏膜)所引發的輕微症狀。會造成感冒的病毒高達上百種,就連醫師都無法通通背出來給你聽。常見造成感冒症狀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在這些病毒感染後,常會開始產生一些感染的局部症狀,例如:流鼻水、鼻塞、喉嚨痛、打噴嚏。
  • 娃感冒腹瀉有這些症狀!小心拖成致命心肌炎!
    然而這其中,引發感冒的一些病毒感染是引發心肌炎的主力軍,也就是常聽說的「病毒性心肌炎」。還有的娃感染如柯薩奇病毒、腺病毒等腸道病毒,首先出現嘔吐、腹瀉症狀,所以會被誤認為是胃腸道疾病。雖然爆發性心肌炎來勢洶洶很嚇人,但大部分娃的心肌炎都是普通自限性的病毒性心肌炎,而非爆發性。這種心肌炎確診治療後預後良好,心肌損傷也大多可逆,所以也不用過分擔憂。
  • 像感冒?久治不愈可能是「亞甲炎」尾隨
    患者 A 明明只是感冒低燒,脖子刺痛,結果檢測完確診是亞甲炎了 患者 B 脖子說話痛,咽口水痛,吃飯痛,以為是咽喉炎,沒想到是亞急性甲狀腺炎 患者 C
  • 娃感冒老不好?小心拖出心肌炎!心跳大於這個數,快送醫!
    而很多家長都是拖到孩子病情加重,出現持續發熱、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心悸、胸悶胸痛,才察覺不是普通感冒。 不是只有出現以上所有症狀才能判定為心肌炎,哪怕只出現1種症狀,也要當心。
  • 兒科醫生:大多數感冒都不是凍出來的,這才是孩子秋冬感冒真相!
    最近下雨,天氣也大範圍降溫了,身邊很多人都感冒了。抵抗力弱的孩子,更是普遍感冒一大片。很多人會詢問該給寶寶吃什麼感冒藥、怎麼給寶寶捂熱?但是,你們沒想過孩子感冒可能不是凍出來的!事實的真相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很多人,包括我們,總以為感冒是凍出來的,其實是不確切的。可能很多人會問:我感冒就是凍出來的呀,才不是病毒感染呢!
  • 這個春節,最可怕的始終都不是病毒(文字版)
    淘淘:我是做過相關病毒的研究,但是我沒做過傳染病的,因為病毒有非致病性的,這個病毒之前有說是Sars淨化出來的,這是一個謠言,Sars和這個病毒比較親,比較近,但是是兩種不同的病毒,屬於一個家族的,分類學裡面一個家族的,比較像,這次這個病毒比較嚇人的地方,有可能它是從蝙蝠身上出來的,蝙蝠這種動物體溫比較高,45度,45度就代表這個病毒如果幾百年是和蝙蝠鬥爭出來的
  • 病毒來勢洶洶!大連、瀋陽接連出現超級傳播者,三大教訓必須謹記
    自2020年12月英國與南非發現不同變體的新冠病毒以來,目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已經陸續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1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國內出現了第一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遼寧、河北、北京和黑龍江等地也出現「零星病例」。
  • 登革熱病毒是什麼?出現噁心、嘔吐情況,當心中招,如何預防
    登革熱病毒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對其比較了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這種病毒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當人們遇到發燒並且伴有一些酸痛感到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感冒或者其它疾病,完全不會聯想到自己可能是得了登革熱這種疾病。
  • 普通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燒,最快幾天能好?不妨這樣防治
    春季氣溫變化不定,晝夜溫差過大,如果不注意跟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很容易導致「感冒」疾病出現。特別是對於免疫力低的兒童和老年人來說,春季就是感冒的高發期。伴隨感冒同時出現的症狀還包括了發熱、打噴嚏、流鼻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