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悄無聲息,但總會在人身上留下印記。
於黃禮妮而言,在武漢精益眼鏡總店櫥窗裡陳列的「武漢市驗光狀元、湖北省技能狀元、全國技術能手」等證書,便是她用光陰雕刻出的最美印記,亦是對她近24年精湛技藝的最大肯定。
「今年是我進精益眼鏡公司的第24個年頭,也是公司建設黃禮妮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第二年。」黃禮妮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線,好似跟我們分享著一件大喜事。1996年大學畢業的她,經人引薦開始從事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精益眼鏡店店面銷售。
這個職位僅僅是她的一塊入門磚。「銷售工作不單是把產品賣出去,還要記得顧客眼鏡佩戴的情況,眼睛對每個人而言至關重要,馬虎不得。」黃師傅回憶著過往,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讓她印象深刻的是1999年一位姓陳的男顧客,因為覺得眩暈來店裡找店員諮詢,檢測完他的眼鏡參數之後,發現瞳距數字有出入。「我記得當時給他驗光的軸距是62mm,後來別人給他把鏡片中心做成了72mm。」20餘年過去了,只要是她經手的顧客視力情況,她心裡都有數。
黃禮妮積極的工作態度,虛心好學的品質很快受到領導重視,一年後便榮升為珞獅南路精益眼鏡店店長。從此在當時湖北省眼鏡行業首屈一指領軍人霍世雄老師與省勞模、前精益眼鏡技術總監餘斌老師二人的帶領下,潛心學習驗光技術。經過多年的鑽研,黃禮妮不僅繼承了一代代精益眼鏡人精湛的驗光技藝,還身體力行的踐行著精益求精的精神。
2007年,黃禮妮榮獲「武漢市第十五屆技能大賽冠軍」,獲「眼鏡驗光狀元」稱號、「武漢市技術能手」稱號;2014年榮獲「第四屆湖北省驗光與配鏡職業技能大賽冠軍」,獲「湖北省技能狀元」、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同年還榮獲「第二屆全國驗光與配鏡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季軍」,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在當時國內整個眼鏡行業只有兩人可以做到。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人們感受精彩世界的基礎,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子產品的增多,「小眼鏡」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針對少兒斜弱視問題,專業眼科醫院給的建議一般都是讓小孩6歲之前接受治療,但在黃師傅這兒總能遇到「例外」。
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在2017年她曾接觸過一名13歲被醫院判定為「無力」的弱視少年,小孩父母是經人介紹慕名而來。黃師傅在了解孩子情況之後,很快便給出結論——遠視眼750度加上斜視。僅用半年的時間,幫這名小少年雙眼視力從0.1調整到了0.9。近些年來太多類似情況的顧客,經過她診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康復。
專業驗光師要做的不只是測出眼睛度數,還要根據眼生理測量儀、眼底檢查等詳細信息制定出個性化治療方案,給顧客以最舒適的眼鏡佩戴體驗、最健康最行之有效的診斷結果。這是每一位精益眼鏡人的從業準則,也是黃禮妮的信念。
今年48歲的黃禮妮,已經在自己鍾愛的崗位上奮鬥了24個年頭。她現在工作的地點在江漢路精益眼鏡總店,儘管如此,早年在武漢大學附近的老顧客,依然會不惜坐上一個多小時的車過來,就為讓黃師傅給自己驗個光。
在問及未來的規劃,她的心態似乎比想像中的要更年輕,「人才的培養是關鍵,傳統驗光工藝一定要傳承。但是隨著顧客年齡層和視力防控的變化,在設備和學習上我們還要不斷的自我革新,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創新。」她還透露,黃禮妮技能大師工作室便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布局之一。
「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是對工匠精神的詮釋,也是在黃禮妮身上看到的可貴品質。歷經百年,幾代精益人兢兢業業,始終秉承國父孫中山先生親賦「精益求精」之嘉勉,不遺餘力地弘揚工匠精神,傳承百年技藝!(騰訊大楚網 文字/董佳臨 ;圖片/韓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