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亮劍》播出之後,抗日劇就開始火起來了,這幾年各種抗日神劇也是層出不窮,各種雷人橋段數不勝數。但你們發現沒有在大多數的抗日劇裡,日本士兵在進行投擲手榴彈的時候,總是會先在自己的鋼盔上砸一下,然後再扔出去,為什麼要這樣呢?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呢?聽我給你慢慢講來。
日軍這種奇葩的手榴彈叫做97式手榴彈,97式手榴彈並不是日本第一代手榴彈,應該是屬於第三代手榴彈,前面經歷過兩次的改良。日本在現代戰爭之初就研製出了第一代手榴彈:大正10年式手榴彈。大正10年式手榴彈並非傳統的投擲型手榴彈,還兼作為大正10年式擲彈筒的彈藥。但是因為只有一個定心環,所以穩定性很差,所以後來日本研製出了91式手榴彈。
91式手榴彈除常規手擲之外,既可用擲彈筒發射,又可用槍掛榴彈筒發射。但是經過改良之後有了兩個定心環,所以穩定性高了很多,但是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爆炸時間很長,所以有的時候將手榴彈扔過去對面還給扔回來了,教導士兵晚個幾秒鐘再扔,但誰願意將一個快要爆炸的手榴彈放在自己手上呢?所以91式手榴彈在實戰中很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再次經過改良97式手榴彈就誕生了,這款手榴彈的設計機構比較特殊,需要拉動引線,但是有的時候引線在下面不好拉動,所以士兵們機會習慣性的在鞋子上敲一下,這樣就容易觸發引線。而且也因為不做其他用途,所以爆炸時間比91式要早一點。
這樣的改良還能是雙保險,軍隊經常會在叢林中行軍或作戰,如果一個不注意樹枝掛掉了士兵們身上手雷的保險銷,那就危險了。遇到這種情況日軍手雷的特殊設計可以避免自己被誤炸,所以97式手榴彈是日本在二戰時的主要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