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些抗戰電影的朋友,可能都會發現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細節,就例如在很多抗戰電影中,日本兵在投擲手雷的時候,在拔掉保險之後,往往都需要在地上,又或者是在頭盔上磕一下,然後再將手雷投擲出去,而這也讓很多人不理解,難道日本人這樣設計就不怕麻煩嗎?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不太理解的,事實上當初日本人這樣做純粹是為了更加保險,日本人覺得,手雷如果單獨依靠保險拉環並不安全,因為在行軍的過程中這些手雷的拉環,很有可能會意外的被樹枝掛到,從而對幾方的人員造成傷亡,
所以當時的日本在設計91式和97式手雷的時候,除了使用拉環保險外,還採用了撞擊發火式引信,給手雷設計了雙重保險。而這兩款手雷,在使用的時候都需要先將保險拉環拔掉,然後在任務上撞擊一下才能投擲。
事實上,除了除此之外日軍的手雷,之所以這樣設計,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為了方便使用擲彈筒投擲這種手雷,就例如日軍所設計的97式手雷,在手雷的底部就裝有高低壓發射藥筒,能夠通過簡易的擲彈筒進行投擲,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將手榴彈的最大的投擲距離擴大到6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