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上百年未曾降過雨,卻有100萬人在此生存

2020-12-24 李學英的旅途

大家好,請看一下新學期的內容,很多人對沙漠感到寂寞,晝夜溫差不大,很多專業的探險家在沙漠裡喪命了,沙漠有著非常惡劣的環境,大量的黃沙不斷飛揚,人體處於極易脫水的狀態,面對沙漠的危險情況,很多人希望和退縮,人類在其中長期難以生存。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沙漠都沒有人居住,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沙漠,有100萬人居住,這片沙漠到底是為什麼而有100萬人倖存下來的?

這個沙漠叫阿託卡瑪沙漠,位於智利北部,這裡有很長的沙漠地帶,這個沙漠的面積非常大,達到了18.13萬平方公裡,面積比很多小國都大。

阿特伽沙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和秘魯寒流的雙重作用,降水極為困難,這裡的天氣經常是晴天,近100年不下雨的話很容易變成沙漠,如果沙漠100年不下雨的話,一定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

在這個乾燥的沙漠裡,有人無法在這裡生存,即使是沙漠裡的動物也無法忍受水的不足,這裡好像是太陽照射到的火星,這裡生活著100萬人,很多人都有好奇的解決辦法。

他們不依靠水井,不依靠從外面運水,用採水網獲得水源,這裡晝夜溫差很大,所以每天的特徵時間裡水煙瀰漫,居民在特別的網絡上採集霧水,大量的霧水在網上凝結成居民一天的飲用水,這些水源十分充足,種植蔬菜也有多餘的。

到2015年為止這裡沒有下過一百年水,沙漠迎來了15年的生命,很長一段時間裡,百萬以上的人在這裡生活,我過著原始的生活,怎麼樣?你想去這個沙漠嗎?歡迎留言,是的,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下次再見吧。

相關焦點

  • 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裡,一夜之間荒漠開滿了鮮花
    降水喚醒了在乾旱裡蟄伏的植物種子,在一夜之間荒涼的沙漠開滿了鮮花,並且吸引了大量的昆蟲與禽鳥,植物學家還藉此機會發現了阿塔卡馬地區不少新的植物種類。 這場花海引來了世界的驚嘆。在極端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有大量高濃度的鹽結晶,是遠古海洋的遺留。
  • 世界上「最乾旱」的城市:400年來未曾下過雨,也沒有一棵樹木
    世界之大,千奇百怪,這句話我之前說過很多次,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其實有很多國家構成,我們中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中國的面積非常大,人也非常多,所以我認為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組成,其實只有走到外面,才能知道這個世界是多麼奇妙。
  • 世界上最美沙漠: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乾旱了8000年卻有一片汪洋!
    在那個乾旱缺水的地方,想找片綠洲都是非常困難。然而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沙漠打破了小編對沙漠的認知,這片沙漠一邊是海洋,一邊是沙漠,一切都顯得那麼絕美!Namib Desert(納米布沙漠)著名的Namib Desert(納米布沙漠)位於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一片乾燥的無人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最寬處達160千米
  • 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就是降水很少的地方,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就是一個典型。這裡被稱為世界的「幹極」,年降水量少到只有0.1毫米,更是有將近100年沒下過一滴雨的極限記錄,但自從人們發明了一種特殊工作以後,這裡的水資源緊缺情況被大大改善。
  • 世界上最「乾旱」的城市:400年來未曾下過雨,也沒有一棵樹木
    世界之大,奇形怪狀,這句話之前也說過很多次,其實我們居住的國家有很多,我們中國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中國的面積非常大,人也非常多,所以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構成,其實只有外出才能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奇妙。
  • 世界上最能活的魚,無水休眠4年,有水時照樣能活過來!
    世界上最難死的魚,在沙漠下沒水還能活4年,真是長見識了文|大李話魚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查看2000餘篇水族資訊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沙漠在人們的眼裡,一直都是荒蕪、悽涼、乾旱、炎熱的地方,其實沙漠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沒有水,否則前三個特徵都不是問題
  • 納米布沙漠 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在哥白尼哨兵-2的任務需要我們在納米布沙漠納米比亞西部的一部分。納米布擁有5500萬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沙漠。在這張拍攝的圖像中,可以看到納米布-納克盧夫特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內容。該公園佔地近5萬平方公裡,東面是納米布沙漠和瑙克魯夫特山脈的一部分。圖片右側顯示的直線是連接納米布-納克盧夫特國家公園和納米比亞其他地區的道路。公園的主要景點是Sossusvlei-在圖像中心可見的一個大鹽和一個粘土盤。鍋的明亮的白色地板與其周圍的鏽紅色沙丘形成鮮明對比。
  • 500年沒下過雨,外號叫「世界旱極」,卻有著世界最美的星空!
    中國有句古話叫「十裡不同天」,就是這個意思。進入夏季以後,本該是烈日炎炎,然而在中國的南方,很多城市反而經常會突然遇到雷陣雨,甚至還會受到颱風洪水的災害現象。真的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在一些城市,降雨量激增,而在其他城市,河流已經乾涸。
  •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
    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裡。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
  • 牧牧看世界4:智利,世界上最狹長、南美最富裕的國家
    一、前言世界上最長的國家是哪個?應該是俄羅斯。如果問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哪個?是智利。智利的南北長度為4352公裡,東西最窄處96.8公裡,最寬處362.3公裡,像一根長條麵包,是不是?銅礦業是智利經濟的重要支柱,佔世界儲量的近30%,排名第一位。智利是世界上惟一生產天然硝石的國家,主要產在北方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硝石是提煉氮、鉀、鈉、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軍事工業必不可少的原料。智利還是第一大錸生產國,第三大鉬生產國,第七大銀生產國和第十四大金生產國。
  • 世界旱極400年沒雨,最像月球,當地人不知雨傘雨衣為何物
    智利是世界上最苗條的國家:南北長4300公裡,東西平均寬度卻只有200公裡。在這個窄成一條線的國度,由西向東縱向排列著兩道地形截然不同的山脈——海岸山脈和安第斯山脈,兩座山之間便是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的核心區域。為什麼叫旱極?有兩種說法。根據當地人口述,這裡從16世紀開始到20世紀,長達400年未曾降雨。
  •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章魚」,能活上千歲,一來到我國便活不下去
    有觀點認為,至少2億年之前,千歲蘭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從裸子植物向著被子植物演化的過程來看,千歲蘭可能就是其中的演化環節之一,即使是放在裸子植物中,它也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千歲蘭還屬於「多肉植物」,這也是非常令人驚訝的。那麼,既然千歲蘭可以在及其乾旱的環境中生存,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它也能在地球任何一處沙漠中生存呢?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世界上最熱的12個地方!處處景色都很「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前後北京的一場大雨,徹底洗去了夏末秋初的最後一抹餘溫。不止是北方,江浙地區和福建的冷空氣也讓人們添上了厚衣。中國的夏天到底哪裡最熱?四大火爐—武漢、南昌、南京和重慶是人們心中夏季的絕對第一,那麼從全球來看,最熱的地方是哪裡呢?
  • 澳洲真的乾旱嗎?殖民者的發明:澳洲是如何「被乾旱」的
    展開地圖,這塊大陸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氣候,南部屬於溫帶氣候,內陸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但是,澳大利亞絕大多數居民住在沿海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呈現明顯的海洋性特徵。那麼,這些久居沿海,甚至從未到過內陸的澳大利亞人對於乾旱的焦慮感是如何產生的?新移民「乾旱」體驗從何而來?英國人最初在雪梨的植物灣登陸。
  • 沙漠裡會睡眠的樹,只有在雨天才會醒來。沙漠裡遇到它就有救了!
    荒漠這片危險地帶相信很多人都害怕,因為沙漠裡沒有水,所以想要生存是一件很難的事,雖然在荒漠裡仍然有一些樹木在生存,這次我們要談談在沙漠裡會睡覺的樹,只有在下雨天才會醒來。而且,只要能在沙漠裡遇到它,你就可以活下來,這種樹是世界上最大的儲水仙人掌,據了解,這種仙人掌可以長到3米左右,最矮的也有1米高,而且儲水能力越大,長得越高,它們特別地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沙漠裡。
  • 世界上最神奇的羊,能爬樹上啃食葉子,形成「羊上樹」的奇觀!
    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家畜,相信許多體驗過鄉村生活的小夥伴們都見過羊,平常我們飼養的羊如果放養的話,就只能吃一些陸地上的草,或者垂下來的較矮的樹枝,但是,小夥伴們,你們聽過羊上樹嗎?你們一定會覺得匪夷所思吧,快來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 四面環海卻遭乾旱炎熱,澳大利亞山火為何久撲不滅?
    生不逢「地」:四面環海卻淪為世界最「燙」大陸一般人也許無法想像,除南極外,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2019-2020年甚至數次超越非洲躍升為世界最「燙」的大陸:熱浪橫掃,高溫炙烤,多地氣溫超過了攝氏50度。澳大利亞數百萬年來「幹燒不退」,完全是位置、形狀、地形等先天因素所定。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狼,不僅能抵抗沙漠的高溫,還能長達17天不進食
    狼一共分為46個亞種,其中大部分世界上的狼主要出沒於草原、森林之中,因為這樣的環境食物充沛,適合生存以及繁衍後代。當然,也有一些狼會選擇在極端的環境裡生存,比如在北極就生活著一種北極狼,它們的生存能力非常強,能在零下50度的環境中捕獵和繁衍後代。
  • 最頑強的魚類被發現,在沙漠裡活了6萬年,如今依然存在
    俗話說「什麼都行,最好不要惹沙漠」,因為沙漠十分乾旱,且還會遇到各種各樣惡劣現象,比如沙塵暴、死亡流沙等。這對於任何生物來說都是噩耗,人類也不例外。但在地球某一處的沙漠中,竟有魚類在這裡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