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裡,一夜之間荒漠開滿了鮮花

2020-12-22 騰訊網

2015年,南美洲阿塔卡馬沙漠的人們見證了奇蹟。由於厄爾尼諾效應,當年的秘魯寒流效應被減弱,近海岸地區的氣溫上升,原來溼冷的雲霧化成了超乎尋常的大雨,滋潤了已經一百多年沒有降水記錄的沙漠地帶。 降水喚醒了在乾旱裡蟄伏的植物種子,在一夜之間荒涼的沙漠開滿了鮮花,並且吸引了大量的昆蟲與禽鳥,植物學家還藉此機會發現了阿塔卡馬地區不少新的植物種類。 這場花海引來了世界的驚嘆。在極端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有大量高濃度的鹽結晶,是遠古海洋的遺留。儘管沙漠的溼度只有10%,但是鹽可以吸納空氣的水蒸氣,而生活在內部的微生物靠著這些微弱的水汽活下來;一旦遇到足夠的大雨,蟄伏的植物甚至可以重新開花播種。

▲2015年3月,厄爾尼諾在阿塔卡馬的部分地區造成了難得一見的降雨。幾乎在一夜之間,沙漠就被鋪上了一張巨大的花毯。攝影/Gerhard Huedepohl

明明被大霧籠罩,

卻是最乾旱的土地

阿塔卡馬沙漠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之地。早在200多年前,歐洲探險家來到阿塔卡馬沙漠,就注意到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阿塔卡馬沙漠的近岸地區瀕臨海洋,時常會籠罩著一層雲霧,被當地人稱為「卡門卻加」。雲霧往往意味著降水,但是在阿塔卡馬沙漠,他們連續幾個月都沒見過下雨天,淡水資源也少得可憐。 後來船員發現,這裡海水的溫度遠遠低於其它地區,因為流經地球上最冷的洋流——秘魯寒流。這是南半球太平洋深海的重要循環洋流,它從水溫極低的南極附近經過,然後帶著海水沿南美大陸的西岸向北流動。當海上的信風推開了海洋表層的海水,來自深海的秘魯寒流上升到海洋表面補充,當這些溼冷的海水被蒸發,就形成了海上一團團籠罩的雲霧

▲從安第斯山脈的西麓到太平洋海岸,阿塔卡馬沙漠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沙漠景觀。圖源/圖蟲創意/PIXABAY/Gerhard Huedepohl

然而,雲團需要上升才能形成對流雨,阿塔卡馬沙漠上空常年都被安第斯山脈上方又暖又幹的低密度氣團控制,於是這些寒流帶來的雲霧被穩穩壓在了岸邊,形成了逆溫層,難以形成降雨。 於是,阿塔卡馬沙漠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徘徊在上空的霧氣,卻等不到這些雲霧變成雲雨,地面上常常一連幾年都不見明顯的降水,由此成為了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 撒哈拉沙漠大部分地區的年均降水量約為75毫米,羅布泊的只有20毫米,而阿塔卡馬沙漠的近海岸地區年均降水量也才不到兩毫米。如果想在這裡靠天然降水灌滿星巴克的中杯,需要200年的時間。 而且根據統計,從1845年到1936年之間裡,阿塔卡馬沙漠的腹部地帶甚至沒有降雨記錄。

▲明明瀕臨海洋,阿塔卡馬沙漠卻得不到雨水的眷顧,動植物在此艱難求生。供圖/PIXABAY

捕霧網的存在,

給了人們水源的希望

明明沙漠裡有霧氣,但是地表得不到一絲一毫的滋潤。到了1956年,阿塔卡馬沙漠更是經歷了比以往更嚴重的大旱,住在海邊的村莊甚至連最基本的飲用水都無法獲得,世代居住的人們不得不逃荒、遷移。 這時候,智利的一位退休教授阿蘭希比亞決定在海濱的村莊進行捕霧實驗。 他把網掛在山坡霧氣最濃重的地方,當潮溼的「卡門卻加」霧氣凝聚在網上,結成水珠滴落匯集在大網下方的水槽裡,純淨的淡水就被收集起來了。 這樣的設計模仿了沙漠植物收集露水的習性。在阿塔卡馬沙漠這樣極端乾旱的氣候條件下,不少地方連微生物和苔蘚之類的低等生命都不能生存,但在海拔較高的山坡上,「卡門卻加」霧所籠罩的範圍內分散著零星的植物。 這裡雖然沒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流動水,但是溼潤的水汽瀰漫在半空中,所以僅有的植物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極具特色的生存本領——捕捉霧氣。它們渾身長滿細細、螺旋狀的毛刺,用最大面積接觸水汽,富集成水珠以後滑落到根部。 同樣的,阿蘭希比亞研發出帶有毛刺和小洞的特殊濾網,採集低層雲中的霧氣以後,再形成液態水收集起來。靠著這個技術,當地人在山坡上豎立起巨大的鐵絲網,將沙漠上空的水霧凝聚在網上,從密密麻麻的小洞變成水流,匯聚成可以飲用的水源。

▲從植物的生存方式,人們學會了用掛在山頭的大網榨取濃霧中的點點水汽。攝影/Neil Hall

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這些網都在默默收集著空中的水汽,就像是漁網撈魚一樣,所以被稱為「捕霧網」。 這樣的方式啟示了更多的科學家。從70年代開始,一群智利的地理學家改進了新的捕霧網結構,經過實驗證明可以收集雲霧中50%以上的水分。在一個名叫查尼亞拉爾的村莊裡,當地山坡豎立著6張捕霧網,每年可以獲得2.4萬升的水,不僅讓居民喝到了清潔的高山霧水,還可以用來澆灌種植的農作物。

▲當來自太平洋的大霧穿過這張大網時,霧裡的潮溼水汽在細小的網眼裡凝結成了水滴,成為了沙漠裡珍貴的液態水。攝影/Neil Hall

水源帶給了沙漠新的繁榮

水源的誕生,還令阿塔卡馬沙漠成為新的旅遊熱點。阿塔卡馬沙漠南緯18°-28°之間的太平洋西岸地帶,受到南回歸線附近的副高氣壓帶下沉氣流影響,形成乾燥的氣候,但是受到安第斯山脈、海岸山脈地形抬升的影響,平均海拔2400米,比其他熱帶沙漠如撒哈拉沙漠(最低點133米)、澳大利亞沙漠(最低點-16米)高很多,因此氣溫相對較低,哪怕到了夏季最高溫都只有24°C,與溫帶沙漠相似。就這樣,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了位於熱帶、瀕海的冷沙漠——與熱帶沙漠相比,其突出特點是冷,與溫帶沙漠相比,其突出特點是位於熱帶,而且距海洋最近。 特殊的地理現象形成了令人嚮往的景觀:一座座連綿起伏的沙山橫臥在太平洋的海岸上,兼具了海濱風情和沙漠景觀,而且阿塔卡馬沙漠不是其它沙漠常見的炎熱氣候,反而涼爽宜人。

▲在阿塔卡馬沙漠,水為當地動植物帶來了生機。供圖/PIXABAY

當地居民在沙漠就地取材建立自己的房子,土磚牆和周圍的砂巖脊相得益彰,還有極具南美建築特色的鐘樓與教堂,客棧、餐廳、酒吧、小商店、旅行社等應有盡有,由於靠近海岸,哪怕在沙漠裡遊客都能吃到海鮮。 在過去,阿塔卡馬沙漠的用水幾乎都是從數百公裡遠的安第斯山脈通過管道或用拉水的大卡車運送來的,成本十分高昂,難以開發旅遊業。但是當地的大霧每立方米約含0.05到0.5克的水,隨著捕霧網的大範圍應用,人們成功開發了足夠多的生活用水。最奢侈的酒店甚至在沙漠中挖出了遊泳池,帶來了世界上難得的「旱極遊泳」體驗

▲在「旱極」遊泳可能是很多人終身難忘的體驗。圖源/網絡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更多景觀也被發掘出來了。阿塔卡馬沙漠心臟地帶的月亮谷,已經有千百年沒有降水,河流與湖泊早就完全乾涸,以至於鹽分在山丘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鹽結晶,再加上谷內的山丘受到風沙的侵蝕,變成了奇巖怪石,打磨出一道道紋路,遠遠看去,就像是荒蕪的月球表面。阿塔卡馬沙漠還是全球最適宜觀星的地區之一,既有高海拔的優勢,又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空氣潔淨,帶來了幾乎沒有光汙染、景色宜人的晴朗夜空,為此,不少科學研究機構都在此開設了許多天文臺:拉西拉天文臺、帕瑞納天文臺、託洛洛山美洲天文臺、瑪瑪於卡山天文臺和龐戈天文臺…… 如今,在阿塔卡馬沙漠這樣乾旱的沙漠裡,竟然聚居了100多萬的人口,可以種植農作物,還開發了沙漠旅遊業,每年吸引過萬遊客前來觀光。如果沒有捕霧網,我們很難想像,人們能夠在這個世界「幹極」過上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

▲聖佩德羅-德阿塔卡馬是阿塔卡瑪沙漠最主要的遊客聚集小鎮,每年招待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圖源/網絡

參考資料

·秦昭 .南美阿塔卡馬沙漠 被大洋與大山夾峙的 世界「旱極」[J].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2019,(09):32-44.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美沙漠: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乾旱了8000年卻有一片汪洋!
    在那個乾旱缺水的地方,想找片綠洲都是非常困難。然而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沙漠打破了小編對沙漠的認知,這片沙漠一邊是海洋,一邊是沙漠,一切都顯得那麼絕美!Namib Desert(納米布沙漠)著名的Namib Desert(納米布沙漠)位於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一片乾燥的無人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最寬處達160千米
  • 在中國,首先是荒漠,面積大於海南島,現在荒漠成了綠洲
    談到沙漠,除了乾旱、荒蕪以外,是無法形容的。眾所周知,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人都喜歡去探險景點。記起那天小編介紹的一夜之間變成花海沙漠,成了旅遊勝地。然而,這種奇蹟在世界上還是很少見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我國第一個消失沙漠,你知道它在哪裡嗎?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沙漠裡會睡眠的樹,只有在雨天才會醒來。沙漠裡遇到它就有救了!
    荒漠這片危險地帶相信很多人都害怕,因為沙漠裡沒有水,所以想要生存是一件很難的事,雖然在荒漠裡仍然有一些樹木在生存,這次我們要談談在沙漠裡會睡覺的樹,只有在下雨天才會醒來。而且,只要能在沙漠裡遇到它,你就可以活下來,這種樹是世界上最大的儲水仙人掌,據了解,這種仙人掌可以長到3米左右,最矮的也有1米高,而且儲水能力越大,長得越高,它們特別地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沙漠裡。
  • 你見過開滿鮮花的沙漠嗎?當地人驚喜又意外,對虧了一場及時雨!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沙漠,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敦煌的明沙山等。過去,除了當地居民,沙漠是人們不願涉足的荒涼之地。如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沙漠充滿了好奇,去沙漠探險的探險家也不在少數。甚至許多沙漠已經成為旅遊景點,人們對沙漠的了解越來越多。
  • 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就是降水很少的地方,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就是一個典型。這裡被稱為世界的「幹極」,年降水量少到只有0.1毫米,更是有將近100年沒下過一滴雨的極限記錄,但自從人們發明了一種特殊工作以後,這裡的水資源緊缺情況被大大改善。
  • 世界上最小的佛殿就在新疆和田的荒漠之中,只有僅僅不到四平米
    遼闊的新疆,有著豐富的地貌和深厚的人文歷史,總有太多不同的風俗等待著我們去發現,這次來新疆和田,欣賞了胡楊林的壯麗景色,在當地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達瑪溝遺址,今天我們就聊一下世界上最小的佛殿就在新疆和田的荒漠之中,只有僅僅不到四平米。
  • 納米布沙漠 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在哥白尼哨兵-2的任務需要我們在納米布沙漠納米比亞西部的一部分。納米布擁有5500萬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沙漠。在這張拍攝的圖像中,可以看到納米布-納克盧夫特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內容。該公園佔地近5萬平方公裡,東面是納米布沙漠和瑙克魯夫特山脈的一部分。圖片右側顯示的直線是連接納米布-納克盧夫特國家公園和納米比亞其他地區的道路。公園的主要景點是Sossusvlei-在圖像中心可見的一個大鹽和一個粘土盤。鍋的明亮的白色地板與其周圍的鏽紅色沙丘形成鮮明對比。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狼,不僅能抵抗沙漠的高溫,還能長達17天不進食
    狼一共分為46個亞種,其中大部分世界上的狼主要出沒於草原、森林之中,因為這樣的環境食物充沛,適合生存以及繁衍後代。當然,也有一些狼會選擇在極端的環境裡生存,比如在北極就生活著一種北極狼,它們的生存能力非常強,能在零下50度的環境中捕獵和繁衍後代。
  • 黃沙漫漫地表荒蕪,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約20%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其中「荒漠自然帶」是指氣候乾旱區的地貌總和,包括巖漠、礫漠、沙漠、泥漠和冰漠等等,其實就是代表降水稀少,植被很稀疏的地區。
  • 西部地區都有大片荒漠,為何美國有大型沙漠城市,澳大利亞卻沒有
    位於北美大陸上的美國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都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都非常的大(美國有93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澳大利亞有769萬平方公裡,分布排行世界第四和第六),而且這兩個國家都分布著大面積的荒漠,美國的西部和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都是戈壁荒漠。
  • 安德烈.紀德:沙漠
    我曾見荒涼的旅途上,駱駝的白骨蔽野;那些駱駝因過度疲頓,再難趕路,被商人遺棄了;隨即屍體腐爛,綴滿蒼蠅,散發出惡臭。 ——我還想談談沙漠: 生長細莖針茅的荒漠,遊蛇遍地:綠色的原野隨風起伏。 亂石的荒漠,不毛之地。頁巖熠熠閃光;小蟲飛來舞去;燈芯草乾枯了。在烈日的暴曬下,一切景物都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黏土的荒漠,這裡只要有涓滴之水,萬物就會充滿生機。
  • 四面環海卻遭乾旱炎熱,澳大利亞山火為何久撲不滅?
    生不逢「地」:四面環海卻淪為世界最「燙」大陸一般人也許無法想像,除南極外,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2019-2020年甚至數次超越非洲躍升為世界最「燙」的大陸:熱浪橫掃,高溫炙烤,多地氣溫超過了攝氏50度。澳大利亞數百萬年來「幹燒不退」,完全是位置、形狀、地形等先天因素所定。
  • 《沙漠之心》荒漠絕境求生 玩命極限冒險
    開創國內首部荒野求生影片先河 堪比中國版「荒野獵人」  《沙漠之心》作為國內首部荒漠求生影片,該片取材自越野E族定邊沙塵暴俱樂部隊參加阿拉善英雄大會真實經歷。在拍攝過程中,因沙漠環境惡劣多變,黑風暴時有來襲,劇組成員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心理和生理衝擊,拍攝過程中多次被迫中斷,戲裡戲外都飽受拍攝環境的磨難,磨難指數堪比《荒野求生》。
  • 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上百年未曾降過雨,卻有100萬人在此生存
    大家好,請看一下新學期的內容,很多人對沙漠感到寂寞,晝夜溫差不大,很多專業的探險家在沙漠裡喪命了,沙漠有著非常惡劣的環境,大量的黃沙不斷飛揚,人體處於極易脫水的狀態,面對沙漠的危險情況,很多人希望和退縮,人類在其中長期難以生存。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地處我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之中,由於塔裡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加上四周天山、崑崙山等高山環繞,地形十分封閉,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形成了終年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氣候乾旱,塔裡木盆地內部水源稀少,地表自然帶以荒漠自然帶為主,而塔克拉瑪幹沙漠是這一地區溫帶荒漠的重要組成部分
  • 摩洛哥的「羊上樹」,樹上「長滿」了羊,還讓當地人發家致富!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生物會做出不同的應對方式。在相聲段子中有《羊上樹》這個橋段,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個段子而已,羊怎麼可能會上樹?但其實這是真的,在摩洛哥的荒野上,有一種羊真的會上樹,還帶領當地人發家致富。
  • 約書亞樹,SOMEWHERE眼裡的荒漠之花
    以它命名的專輯《The Joshua Tree》,讓U2一夜封神,成為《時代周刊》封面的「搖滾界最火樂團」。在專輯發行30周年之際,U2又以紀念專輯和巡演的形式,重回Joshua Tree。曾經創下HBO開播劇收視率最高紀錄的《西部世界》,也選擇在Joshua Tree地區取景拍攝。
  • 撒哈拉沙漠面積比大洋洲還大,但僅在5000年前,它還並非這個樣子
    說到乾旱我們都會想到沙漠,要說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撒哈拉沙漠,此地的確非常乾旱,撒哈拉沙漠的面積達932萬平方公裡(百度百科數據),比我國的國土面積略小一點,超過了整個大洋洲的面積,接近整個非洲大陸面積的1/3,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常年不下一滴雨,因此非常乾燥荒涼,被稱為「世界第一大荒漠」,堪稱實至名歸
  • 澳洲真的乾旱嗎?殖民者的發明:澳洲是如何「被乾旱」的
    大學校園裡知識階層對於水資源也有類似的焦慮,比如墨爾本大學環境工程學院開設的環境監測這門課上,每年教授都會和學生討論墨爾本市區的降雨量,並且要求學生建模預測降雨趨勢。展開地圖,這塊大陸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氣候,南部屬於溫帶氣候,內陸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但是,澳大利亞絕大多數居民住在沿海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呈現明顯的海洋性特徵。
  • 攻略全世界網紅牆丨救贖山,荒漠中的大愛
    這個位於美國南加州沙漠中的藝術品,成為最近幾年時尚界、娛樂圈的拍攝新寵,也是Insagram上最火的旅行打卡地之一。如果你還不知道它,那你真的out了!這座藝術小山曾登上國家地理雜誌,並被旅遊雜誌《 Lonely Planet 》列為全美4000處必到景點之一,連當地的加州參議員都稱它為國家珍寶。